持续护理模式在肿瘤科中运用的有效性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方法 随机选取24例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腫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4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2名肿瘤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12名肿瘤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29% 结论 实施持续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也显著降低,表明今后应该将持续护理模式广泛推广到肿瘤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持续护理模式;肿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的选取
  随机选取24例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4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2例肿瘤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3-74岁,平均年龄43.5岁,患者文化程度如下:小学4例,初中3例,高中3例,大学2例;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4-70岁,平均年龄40.6岁,患者文化程度如下:小学5例,初中3例,高中2例,大学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本信息中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护理服务开展之前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均全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二)护理方法
  对照组12名肿瘤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12名肿瘤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持续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操作如下:
  (1)根据急诊科患者的疾病类型的特点制定严格的护理制度,包括健全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以及服务流程、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2)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落实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并通过检查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护理差错的环节并进行分析总结;
  ①加强信息反馈
  责任护士每天都要仔细做好核对患者的信息记录,包括患者的体温测量情况、血压、心率等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并及时将搜集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夜班护士尤其要注重加强对患者夜间的病情变化的观察,并于次日向接班护士详细进行汇报,以便为指导医生治疗方案的改进或调整提供帮助。
  ②注重日常工作总结
  尽快制定《急诊科护理质量指标》等项目,在护理区域实行全员参与管控的安全护理控制模式,并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跟踪检查表;
  (3)严格执行三查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强化查房制度,持续护理下,要做好对患者的查房工作,强化查房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加及时、清楚地了解到患者需求,并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有利于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做法一般如下:由护士长带领护士人员每天开展三次查房,分别是早上上班时(主要了解患者夜班情况以及夜班忽视的工作质量)、下午上班时(主要了解患者上午的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以及晚上下班之前(主要了解病人的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患者当天的整体情况)这三个时间段。在值夜班时,如果发现患者擅自离开病房,要及时询问同病房的患者或者联系患者家属。
  (三)疗效评估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
  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的有效性分为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无不良反应产生);好转(患者症状有所减轻)和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有所恶化)三个层次。
  2、不良反应出现率评估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出现率进行统计。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差别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差别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12名肿瘤患者患者经过常规的护理服务后,最终治疗结果为显效患者(病情显著改善)有2名,有效患者(有所好转)为8名,无效患者2名,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经过持续护理服务后,最终治疗结果为显效患者(病情有所改善)5名,有效患者(病情有所好转)6名,无效患者1名,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1.67%,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该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持续护理模式,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注重护理过程质量管理的新型护理模式,近些年持续护理模式来普遍运用于医院各科室当中,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大,强化医疗服务理念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对于医院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其他护理模式,持续护理模式更注重护理的持续性、全程性,注重患者资料的收集和相关护理方法的持续改进,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远玲,张秋蓉. 持续改进护理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观察[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8(04):531-534.
  [2]张燕,陈友燕,黄蓓. PICC置管接化疗泵用于老年晚期肿瘤患者持续化疗的护理[J]. 当代医学,2012,18(04):130-131.
  [3]冯瑜菲,陈薇.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部良性骨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11):1391-1394.
  [4]曾敏,熊伟,韩兴平. 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出院后持续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2):124-125.
  [5]刘静,杨水秀. 护理敏感性指标在老年肿瘤患者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7,30(17):162-163.
其他文献
摘到:目的 对Tips术后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100例行Tips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究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在手术室建立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护士长、组长及护士护理系统,并对各自区域进行负责,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
研究背景: 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已超过3.5亿人,并呈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HBV相关的肝脏疾病。肝细胞癌(hepa
期刊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PICC置管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6例/组.一组实施常规院内护理(对照组)
针对高精度火炮交流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动态摩擦和电机力矩波动,为了提高火炮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uGre摩擦力矩模型的自适应补偿算法。该算法应用两
目的: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10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观
摘要:目的:对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安全期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法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经手术全期护理方案干预的压疮发生率为10.0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疼痛控制效果。结果手术后7d,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值为(2.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有积极价值,可短期内降低VAS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