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是一种优雅的逍遥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文化人历来有重视读书的光荣传统,而且历久不辍,有的甚至到了近乎自虐的程度。古人青灯黄卷、焚膏继晷,流传了许多“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负薪挂角”的苦读故事,为后世师长们向孩子劝学提供了生动例证。从古书中我们知道了圣贤嗜读如命:孔夫子读《易经》,韦编三绝;范仲淹居僧舍,断齑划粥。以家学和私塾为主的古代启蒙教育,形成了以苦读为根基的读书传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饱学之士。
  为何读书?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为博取功名、封妻荫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明知读书苦,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登龙梦想,为寒窗苦读注入了生生不竭的原动力。有的为修身养性,涵育家风。“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要好儿孙须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读书是为了家道昌隆,让子孙知书达理。及至近代,革命风云激荡,有识之士苦读报国,自然赋予了读书更高远的意义。孙中山先生题联“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表明了其兼济天下的鸿鹄之志;青年周恩来去国怀乡,倡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激励青年发奋学习的座右铭。
  读书的动机各有不同,但无论初衷如何,只要苦读,客观上都能起到积累知识、完善精神、调养身心的作用。知名学者梁衡先生论及的读书对于构建精神世界的六个层次,即追求刺激、享受休闲、搜集信息、积累知识、获取美感和提升思想,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取向。寻求刺激者,会热衷恶俗读物、色情书刊,雪夜闭门,如痴如醉;享受休闲者,会沉浸于花鸟虫鱼、时装杂志,于清静恬淡中享受闲适;搜集信息者,广览博取,手不释卷,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感知;积累知识者,赏书画,玩古董,电光石火,沧海桑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无不津津有味;获取美感者,遍籍经典,一吟三叹,忘情处摇头晃脑,“三日不读则语言无味,一晨之吟而齿颊留香”,可谓善得读书之雅趣;提升思想者,坐拥书城,披肝沥胆,与古今哲人对话,吮吸着时圣先贤的思想乳汁,浸润于五彩缤纷的情感世界,徜徉于人类精神的伊甸园中,一言开悟,如拨云见日,在思辨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一个不读书的人恰如《红楼梦》中那首《西江月》中的一句刻薄话:“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读书传承薪火、陶冶性情、积累知识的基本功能,对当今处在转型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读书是文人雅事,教师是公认的文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是文人的“童子功”,是教师的必修课,是传道的奠基石。执卷在手,是最优美的生存姿态;吟诵经典,是最惬意的心灵享受。别人不读书,教师不能不读。在物欲横流灵魂最易飘荡的时代,文化人要坚守自己的内心宁静和精神淡定,做一个德才兼备、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必须重视读书对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因为“书犹药也”,多读可以治愚、化俗、消浮、祛躁;可以骋目、广闻、养心、益智。
  然而,读书在时下不少教师那里却遭遇了尴尬。“教书不读书”在某些人身上成为一种常态,制约了教师的成长,阻碍了教学质量提高。“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有一桶水”,这是一句尽人皆知的老生常谈。但老师的一桶水,多是师范院校毕业时母校陪送的“嫁妆”。面对见多识广的学生,那一桶水早就舀干了桶底。现代传媒让我们的学生视通万里、博学多才,新锐而深刻的追问,使不少老师左支右绌、穷于招架,怕在学生间逗留、怕学生连续深问、怕与学生言语交锋,结果造成学生鄙夷,同事轻看,校长不屑,自己难堪。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一种见惯不惊的惰性:长期废读,疏于补源,致使语言干涸,思想龟裂,知识遭遇了“大旱灾”。
  鉴于此,2007年,我们在全市开始建设一项浩大的补水工程,名为“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教师补水,顾名思义,是针对不少教师桶水干涸的实际,充电增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争取使每一位教师知识更丰富、谈吐更文明、气质更高雅,真正成为锦心绣口、学养深厚的优秀园丁。一年实践,大见成效,原定3000人规模的拓展计划一开局便呈爆棚之势,全市6000多名骨干教师踊跃参加,没有强迫,没有利诱,这些老师们在绝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按照规定背会有关的篇目,完成读书笔记,参加统一的考核考试。许多基层学校开展了朗诵比赛。我们在节假日请来全国名家登坛布道,这些老师们总是提前到场,无一缺席。尤其是2007年9月29日焦作市体育馆盛况空前,那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座无虚席。市委书记铁代生与部分市委常委和来自六县市四区的5000多名骨干教师一起聆听于丹教授《阅读经典,感悟成长》的报告,成为我们补水工程中最耀眼的镜头。焦作教育,行走在领导关注的目光里;阅读经典,有领导和我们一路同行。这是对我们最高的奖赏,最大的肯定。
  补水工程得到了全国教育专家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傅东缨先生称之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底线计划、源泉计划、补天计划。著名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朱永新专程来到焦作,作了《晨诵、午读、暮省》的报告,在焦作教育界又掀起了一场新的读书热潮。专家们的添薪加火使“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初战告捷,除完成了规定的作业外,参与的老师们为2008年读本推荐了5000篇美文,篇篇经典,体现出推荐者不俗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5000多篇推荐文章,意味着5万篇甚至50万篇的巨大阅读量。这是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无论能够入选多少,我们以此为载体,实现了引导老师勤奋读书的终极目的。
  经过一年的实施,我们十分欣慰地看到,读书学习的好风气正在我市教育系统悄然形成。2008年,我们选编了新的读本,想给各位同仁以善意的提醒:读书贵在坚持,首重记诵之功。这既是中国文化人学习的重要传统,也是当代教师积累知识、提升素养的不二法门。古代文人章学诚把记诵称为“学问之舟车”;王闿运先生“一生以抄书背书为日课”;钱基博老先生一生记诵不辍,“于车尘马足间,也总手执一卷”。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通,达到古人“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妙境,才能探骊珠、开风气、见道正志、颐养身心、实现素养提高的目的。
  “颖悟学子,三声新雷惊冬蛰;殷勤园丁,一梨好雨趁春耕。”这是今年春节我为局机关题撰的一副门联。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教育系统的春风化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作为教师,这是一个终生与书相伴的职业,要始终保持工作不落伍、思想不生锈、业务不荒疏,有两个基本习惯必须养成:一是不废读,二是不辍笔。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长期积累,见道弥深”这是读书者共有的深刻感受。滴泉归海大,匮土积山高,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不会成就学问的。长期不懈,由苦读而“悦读”,每个教师都会在这样的嬗变中大受补益。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我信奉且推崇这句名言。雪尽冰消风渐暖,正是志士读书时,我愿以此与同好者共勉。
  (作者系焦作市教育局局长、焦作市教育学会会长)
  (责编 流 水)
其他文献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让阅读教学设计向有利于提高学
数学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又几乎让人感觉到数学就是这么呆板,这就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快速跟随教师进入设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开头的导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精妙的导语设计,能够从最佳角度导入课文,从而使学生快速处于兴奋状态,更好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怎样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在谈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先后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反复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感触颇深,备受鼓舞。    一、重申优先发展教育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对古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探索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问他们有问题没有,他们总说没有,可是考起试来成绩总是不好。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虽记住了某些知识,但没有深入理解,不会运用。而要对所学课文真正有所理解,就必须学会质疑。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
本文介绍了高职教学中《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具体项目化教学流程和笔者近年来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其结论对于兄弟院校老师们进行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王学东,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如皋中学(该校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先后获得如皋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名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最近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另外还编写或主编出版了30多部有关中学语文教学方面的著作,共600多万字。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命
成绩,成长,成功,是教育词典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但是,拥有不同教育理念的人,在教育实践中对这三个词的关注程度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过度关注成绩和成功,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导
当今,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已为大家所公认,怎样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呢?我认为,立足实际,创新方法,向科研要成效,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加强学习,在组织方法上创新    为了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使教育科研工作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需要,我们在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引导教师从教育现象入手,从反思入手,从困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