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密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针对这样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就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应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简单机械地教课本,只能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框在小小的文本里,框在课堂内;而用课本教,则透过文本,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内走向书外,由拘泥于文本本身到拓展到文本之外。这样,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阅读、搜集、整理、比较、写作,是对文本本意理解的深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教学常在历史与现实、读与写、积累与运用、基础与拓展、课堂与社会等之间徘徊。我想,这种种徘徊,需要每一位执教者有效拓展延伸,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笔者在执教《木兰诗》一文时,除了和学生共同通译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赏析木兰的性格特点、理解掌握互文等修辞手法外,还设置拓展延伸这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今一些巾帼英雄及其事迹,上课时进行汇报。在课上汇报展示时,各抒己见,非常精彩。有的小组收集的是武则天,有的小组收集的是江姐、刘胡兰,有的小组收集的是穆桂英、梁红玉,还有的小组收集的是江姐等。这样不但能熟知她们的故事、归纳其性格特点、谈自己的感悟,更能模仿电视节目“读名人事迹,谈百姓感悟”,深情朗读、深刻剖析、创设情境、熏陶感染。这样,花木兰像一条线,牵出了整个巾帼英雄的世界,由一篇小小的文本拓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超越课堂,跳出教材本身,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最终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
笔者在执教席慕蓉的《乡愁》一诗时,课前精心筛选了同一主题的诗歌——余光中的《乡愁》、舒兰的《乡色酒》,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阅读、赏析、思考问题:三诗都是写乡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异同?每首诗分别以什么为载体来写乡愁的?你最喜欢哪首诗,哪些语句?尝试写几句,也表达你的乡愁。学生积极踊跃,兴趣盎然,有一学生这样写道:乡愁是村口孤独的小树,远远望着小屋晚饭的炊烟;乡愁是妈妈送来的御寒的冬衣,贴身的时候暖暖想起。还有一个学生写道:乡愁是小屋门前调皮的小鸟,我哭,它也呜咽,我开心,它也鸣叫。全班学生争相发言,笔法虽然稚嫩,但经典的句子比比皆是,让听课教师赞不绝口。总之,这节课的拓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更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悟。
教研组在集体备课《孔乙己》一文时,借鉴语文教学资源网对这篇课文中的拓展这一环节进行处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阿Q正传》的电影片段,把孔乙己和阿Q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孔乙己和阿Q同出于鲁迅之手,又处于同一文化背景,在酒店喝酒、酒客的嘲弄及科举的考试等,有许多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人物的性格特征就会更加明显,也会激发起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及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同情。
笔者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把拓展延伸放在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自由想象,以《再遇叔叔于勒》为题,进行续写,其中一个学生思想深刻,词语犀利,这样写道:在我们垂头丧气返航时,突然见到远处豪华客舱里坐着于勒叔叔,只见他穿着华丽的燕尾服,众多佣人前簇后拥,正在优雅地品茶,他轻蔑地瞥了一眼母亲,便转过头去。原来于勒叔叔是故装寒酸,回来试探的。我的母亲懊悔不迭,稍加迟疑后,满脸堆笑,弓着身子,讪讪地朝于勒叔叔走了过去……
综合以上几个案例,课堂内的拓展固然益处多多,并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但同时也发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
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拓展的理解过于狭隘。多数情况下,只刻板地放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内容和形式也局限于延伸阅读和练笔。
缺乏语言品味的拓展、情境迁移的拓展等。
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对课外拓展的知识浓墨重彩,喧宾夺主。
脱离文本,随意拓展,反而对文本走马观花,糊里糊涂。
偏离文本主题和教学目标,缺乏原则和规矩,拓展显得浮躁,显得作秀。
例如,同行在执教《观舞记》一文时,进行拓展延伸,大肆收集关于印度舞的资料,还有印度舞的视频,分析印度舞的美,从而偏离文本本身,既没有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又没有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反而成了一堂舞蹈课。
针对这些情况,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具体改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自由驰骋。
针对这样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就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应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简单机械地教课本,只能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框在小小的文本里,框在课堂内;而用课本教,则透过文本,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内走向书外,由拘泥于文本本身到拓展到文本之外。这样,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阅读、搜集、整理、比较、写作,是对文本本意理解的深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漪老师说:语文学科教学常在历史与现实、读与写、积累与运用、基础与拓展、课堂与社会等之间徘徊。我想,这种种徘徊,需要每一位执教者有效拓展延伸,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笔者在执教《木兰诗》一文时,除了和学生共同通译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赏析木兰的性格特点、理解掌握互文等修辞手法外,还设置拓展延伸这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今一些巾帼英雄及其事迹,上课时进行汇报。在课上汇报展示时,各抒己见,非常精彩。有的小组收集的是武则天,有的小组收集的是江姐、刘胡兰,有的小组收集的是穆桂英、梁红玉,还有的小组收集的是江姐等。这样不但能熟知她们的故事、归纳其性格特点、谈自己的感悟,更能模仿电视节目“读名人事迹,谈百姓感悟”,深情朗读、深刻剖析、创设情境、熏陶感染。这样,花木兰像一条线,牵出了整个巾帼英雄的世界,由一篇小小的文本拓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超越课堂,跳出教材本身,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最终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
笔者在执教席慕蓉的《乡愁》一诗时,课前精心筛选了同一主题的诗歌——余光中的《乡愁》、舒兰的《乡色酒》,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阅读、赏析、思考问题:三诗都是写乡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异同?每首诗分别以什么为载体来写乡愁的?你最喜欢哪首诗,哪些语句?尝试写几句,也表达你的乡愁。学生积极踊跃,兴趣盎然,有一学生这样写道:乡愁是村口孤独的小树,远远望着小屋晚饭的炊烟;乡愁是妈妈送来的御寒的冬衣,贴身的时候暖暖想起。还有一个学生写道:乡愁是小屋门前调皮的小鸟,我哭,它也呜咽,我开心,它也鸣叫。全班学生争相发言,笔法虽然稚嫩,但经典的句子比比皆是,让听课教师赞不绝口。总之,这节课的拓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更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悟。
教研组在集体备课《孔乙己》一文时,借鉴语文教学资源网对这篇课文中的拓展这一环节进行处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阿Q正传》的电影片段,把孔乙己和阿Q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孔乙己和阿Q同出于鲁迅之手,又处于同一文化背景,在酒店喝酒、酒客的嘲弄及科举的考试等,有许多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人物的性格特征就会更加明显,也会激发起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及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同情。
笔者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把拓展延伸放在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自由想象,以《再遇叔叔于勒》为题,进行续写,其中一个学生思想深刻,词语犀利,这样写道:在我们垂头丧气返航时,突然见到远处豪华客舱里坐着于勒叔叔,只见他穿着华丽的燕尾服,众多佣人前簇后拥,正在优雅地品茶,他轻蔑地瞥了一眼母亲,便转过头去。原来于勒叔叔是故装寒酸,回来试探的。我的母亲懊悔不迭,稍加迟疑后,满脸堆笑,弓着身子,讪讪地朝于勒叔叔走了过去……
综合以上几个案例,课堂内的拓展固然益处多多,并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但同时也发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
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拓展的理解过于狭隘。多数情况下,只刻板地放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内容和形式也局限于延伸阅读和练笔。
缺乏语言品味的拓展、情境迁移的拓展等。
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对课外拓展的知识浓墨重彩,喧宾夺主。
脱离文本,随意拓展,反而对文本走马观花,糊里糊涂。
偏离文本主题和教学目标,缺乏原则和规矩,拓展显得浮躁,显得作秀。
例如,同行在执教《观舞记》一文时,进行拓展延伸,大肆收集关于印度舞的资料,还有印度舞的视频,分析印度舞的美,从而偏离文本本身,既没有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又没有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反而成了一堂舞蹈课。
针对这些情况,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具体改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