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公务支出领域制度建设取得的一项阶段性成果。
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
2013年3月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牵头开展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工作,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等方面法规制度。差旅费作为公务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加强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中,明确将修订《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列为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
财政部及时组织力量对近年来差旅费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2006年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对规范和加强差旅费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差旅费制度规定与现实情况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一是差旅费管理监督比较薄弱。突出表现为出差审批制度不健全,各单位审批宽严不一,随意性大,出差人数、天数失控;报销审核不严,超标准、超范围报销差旅费现象较为普遍;监督问责缺失,监督部门不明、职责不清,缺乏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罚措施。二是上级机关出差人员向下级单位转嫁差旅费现象较为普遍。一些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出差,差旅费开支标准内的费用回本机关报销,超标准部分往往由下级单位负担,有的甚至全部转嫁给下级单位。三是差旅费开支会计信息失真。一些单位差旅预算标准偏低,出差任务只能在单位的其他经费中列支。接待单位对超过接待费预算的部分,只能通过挤占其他经费加以解决。
上述问题的出现与原差旅费开支标准偏低,出差活动审批不严、监督问责不力等密切相关。差旅费各项开支实行全国统一的标准,未能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差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物价水平的快速上涨,各项开支标准与市场实际价格水平相比已明显偏低,影响了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加强制度设计 创新管理思路
此次修订按照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总体要求,坚持制度创新,改进差旅费管理思路和管理措施;坚持合理保障与节俭节约并重,确保各项开支标准实事求是,科学有效,既对履行公务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需要予以必要保障,又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及一切不合理、不必要的支出。在制度设计中实现三方面结合:
(一)坚持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出差单位的主体责任,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出差审批制度,加强单位内控管理,从严控制出差批次、人数和天数,严格报销审核,强化开支管理,严格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同时,明确了差旅费的禁止性规定,细化内外部监督检查内容,强化监督问责,建立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二)坚持标准制定与相关制度、地区实际相结合。强化顶层设计的理念,注重制度间的协调,确保了差旅住宿、伙食补助标准与公务接待和会议住宿、用餐等同类公务支出开支标准相互衔接,避免畸重畸轻。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各地物价水平和饭店收费标准也有所差别,此次修订对差旅费开支标准不再“一刀切”,而是充分体现了地区差异,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相适应,并建立了标准适时调整机制,避免开支标准一定多年不变。与此同时,也兼顾了地区间的协调、平衡,把开支标准的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特別是对于发展水平接近的地区,开支标准保持在基本一致的水平。
(三)坚持整体考虑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我们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了分步走的做法,即2014年制定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到该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除外)出差的报销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再逐步制定分地市的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
科学定标,强化监管,增强执行性和约束力
(一)强化出差审批管理。《办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出差活动的内控管理,建立健全公务差旅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二)科学制定各项开支标准。《办法》规定实行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一是适当提高并分地区制定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标准。坚持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原则和“两上两下”的工作程序,住宿费标准由各地财政部门根据四星级以下宾馆饭店普通套房、单间和标准间的市场价及优惠价综合分析后提出建议,伙食补助费标准由各地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餐和会议用餐价格综合分析后提出建议,财政部对各地提出的开支标准建议进行综合平衡,按照从紧掌握的原则,确定分地区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开支标准。住宿费标准基本上能够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入住三星级及以下宾馆饭店,伙食补助费标准略低于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工作餐标准。对于住宿价格季节性变化明显的城市,《办法》规定住宿费限额标准在旺季可适当上浮一定比例。二是适当提高市内交通费标准。考虑到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已发放了移动通讯补贴,《办法》删除了通讯支出的内容,将公杂费改为市内交通费。同时,充分考虑近年来汽油价格上涨导致的出差期间公务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支也大幅上涨等客观情况,以及正在研究推进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政策因素,将市内交通费标准(包括乘坐往返机场的专线客车等费用)适当提高到80元,以保障公务出行的需要。
(三)完善交通费开支范围。为维护出差人员的利益,降低单位财务损失风险,《办法》规定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每人次可报销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可以报销的规定。
(四)严格差旅费报销制度。《办法》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严格规定。一是细化各项费用报销标准、报销凭证的规定,并要求住宿费、机票支出等按规定用公务卡结算。二是强化单位财务部门的审核责任,规定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对未经批准出差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三是明确规定出差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为严肃纪律,切实防止转嫁住宿费负担等问题,《办法》规定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不报销住宿费、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五)强化监督问责。《办法》一方面明确了出差活动的禁止性规定,包括严禁出差人员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严禁在出差期间接受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游览和非工作需要的参观,严禁接受礼品、礼金和土特产品等。另一方面,增加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要求。对未经批准擅自出差、不按规定开支和报销差旅费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在外部监督方面,明确规定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央单位差旅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违反规定的行为明确了处理措施。
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
2013年3月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牵头开展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工作,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等方面法规制度。差旅费作为公务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加强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建设中,明确将修订《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列为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
财政部及时组织力量对近年来差旅费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2006年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对规范和加强差旅费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差旅费制度规定与现实情况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一是差旅费管理监督比较薄弱。突出表现为出差审批制度不健全,各单位审批宽严不一,随意性大,出差人数、天数失控;报销审核不严,超标准、超范围报销差旅费现象较为普遍;监督问责缺失,监督部门不明、职责不清,缺乏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罚措施。二是上级机关出差人员向下级单位转嫁差旅费现象较为普遍。一些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出差,差旅费开支标准内的费用回本机关报销,超标准部分往往由下级单位负担,有的甚至全部转嫁给下级单位。三是差旅费开支会计信息失真。一些单位差旅预算标准偏低,出差任务只能在单位的其他经费中列支。接待单位对超过接待费预算的部分,只能通过挤占其他经费加以解决。
上述问题的出现与原差旅费开支标准偏低,出差活动审批不严、监督问责不力等密切相关。差旅费各项开支实行全国统一的标准,未能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差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物价水平的快速上涨,各项开支标准与市场实际价格水平相比已明显偏低,影响了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加强制度设计 创新管理思路
此次修订按照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总体要求,坚持制度创新,改进差旅费管理思路和管理措施;坚持合理保障与节俭节约并重,确保各项开支标准实事求是,科学有效,既对履行公务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需要予以必要保障,又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及一切不合理、不必要的支出。在制度设计中实现三方面结合:
(一)坚持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出差单位的主体责任,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出差审批制度,加强单位内控管理,从严控制出差批次、人数和天数,严格报销审核,强化开支管理,严格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同时,明确了差旅费的禁止性规定,细化内外部监督检查内容,强化监督问责,建立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二)坚持标准制定与相关制度、地区实际相结合。强化顶层设计的理念,注重制度间的协调,确保了差旅住宿、伙食补助标准与公务接待和会议住宿、用餐等同类公务支出开支标准相互衔接,避免畸重畸轻。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各地物价水平和饭店收费标准也有所差别,此次修订对差旅费开支标准不再“一刀切”,而是充分体现了地区差异,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相适应,并建立了标准适时调整机制,避免开支标准一定多年不变。与此同时,也兼顾了地区间的协调、平衡,把开支标准的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特別是对于发展水平接近的地区,开支标准保持在基本一致的水平。
(三)坚持整体考虑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我们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了分步走的做法,即2014年制定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到该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除外)出差的报销标准。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再逐步制定分地市的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
科学定标,强化监管,增强执行性和约束力
(一)强化出差审批管理。《办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出差活动的内控管理,建立健全公务差旅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格差旅费预算管理,控制差旅费支出规模;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二)科学制定各项开支标准。《办法》规定实行分地区、分级别、分项目制定差旅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一是适当提高并分地区制定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标准。坚持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原则和“两上两下”的工作程序,住宿费标准由各地财政部门根据四星级以下宾馆饭店普通套房、单间和标准间的市场价及优惠价综合分析后提出建议,伙食补助费标准由各地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餐和会议用餐价格综合分析后提出建议,财政部对各地提出的开支标准建议进行综合平衡,按照从紧掌握的原则,确定分地区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开支标准。住宿费标准基本上能够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入住三星级及以下宾馆饭店,伙食补助费标准略低于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工作餐标准。对于住宿价格季节性变化明显的城市,《办法》规定住宿费限额标准在旺季可适当上浮一定比例。二是适当提高市内交通费标准。考虑到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已发放了移动通讯补贴,《办法》删除了通讯支出的内容,将公杂费改为市内交通费。同时,充分考虑近年来汽油价格上涨导致的出差期间公务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支也大幅上涨等客观情况,以及正在研究推进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政策因素,将市内交通费标准(包括乘坐往返机场的专线客车等费用)适当提高到80元,以保障公务出行的需要。
(三)完善交通费开支范围。为维护出差人员的利益,降低单位财务损失风险,《办法》规定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每人次可报销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订票费、经批准发生的签转或退票费可以报销的规定。
(四)严格差旅费报销制度。《办法》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严格规定。一是细化各项费用报销标准、报销凭证的规定,并要求住宿费、机票支出等按规定用公务卡结算。二是强化单位财务部门的审核责任,规定财务部门应当严格按规定审核差旅费开支,对未经批准出差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费用不予报销。三是明确规定出差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为严肃纪律,切实防止转嫁住宿费负担等问题,《办法》规定实际发生住宿而无住宿费发票的,不报销住宿费、城市间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五)强化监督问责。《办法》一方面明确了出差活动的禁止性规定,包括严禁出差人员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严禁在出差期间接受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请、游览和非工作需要的参观,严禁接受礼品、礼金和土特产品等。另一方面,增加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要求。对未经批准擅自出差、不按规定开支和报销差旅费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在外部监督方面,明确规定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央单位差旅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违反规定的行为明确了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