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甚至认为历史老师、学者都是“老学究”。这主要是由于教科书的编排和考试制度的不合理所致,殊不知历史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在政权的更替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如果教师能够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从展示中国文化的视角来进行古代史的教授,相信会让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改观,提起兴趣。本文以清朝为主线,来谈谈中学历史教学。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幻灯片、电影、视频等多种途径,结合视觉和听觉来展示历史材料,充分调动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例如在讲清朝的历史时可以让学生观看CCTV9的纪录片《公元1644》。该纪录片讲述的是明崇祯十七年、清顺元年(即公元1644年),至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的历史。从明末年间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的景象开始,李自成进北京逼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吴三桂为报家仇引清兵入关,清军长驱直入,明王朝因此危亡。之后李自成称大顺皇帝,张献忠称大西帝,顺治在多尔衮、孝庄进京后称帝,看各路英雄逐鹿中原,这样会让学生在观影中完整地了解历史的真相,而非一个个断裂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纪录片《幼童》更是将清末的救国措施展现无遗,这是学生从历史课本上几张留美幼童的黑白照片和几行介绍文字中无法看到的。从纪录片中学生能看到清末留美幼童在国外的艰辛和国人不断探索、改革的救国决心。这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更让学生感受爱国精神,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精神所在。还有纪录片《圆明园》、《八旗往事》等都可以作为历史课的材料。利用纪录片有助于学生学习到完整的历史,弥补教材编排上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怀。历史不是为了考试的死记硬背,而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以史为鉴,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
二、史料教学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宝贵财富。我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史官,记录历史,因而我国存有浩如烟海的史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已经准备好的史料,提出问题,跟学生一起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答案,找出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总结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史料来学习和评价。
以清朝为例,在讲解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改革时,可以引用雍正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恭谢圣恩,敬陈愚悃事》折的内容:“查云南土官多半强豪,所属苗民悉听其指使,残暴横肆,无所不为。其土官懦弱者,凶恶把目,为害尤甚,不但目无府州,亦并心无督抚。”通过这一段史料,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元朝开始实行土司制度以来的弊病:土司对属民的残暴统治和对中央政府的藐视。由此学到当时清朝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的必要性。
此外,史料也是一种证明学生所学历史内容真实性的依据,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能全面地了解历史,而不是看教科书上的片面之词。因此,这要求教师在选取史料的时候要细心挑选,因为有些史料是被统治者美化过的,有些史料甚至是野史,其真实性有待考究。
三、建立以时间线为轴的知识框架
知识点杂乱无章对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不断总结、概括和理清思路才能进步和提高。这要求历史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
1.教师根据教科书的编排来总结
教科书是按时间顺序来讲解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的。以清朝为例,教师可以从清朝的建立、繁荣、灭亡,其政治上的制度和改革措施、经济上的政策、文化发展的特点等等来建立一个清朝的历史框架,让学生详细直观地了解这一朝代的历史。由于教科书上的文化科技方面是单独几个朝代列为一章,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会感到混乱,如果教师能将清朝的科技文化列入该知识框架,学生便会一目了然,就能避免知识点混淆的问题。
2.教师根据课程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总结的知识框架对比
在时间线上,可以根据明清两朝的历史框架来对比和总结两个朝代兴盛和灭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毕竟考试还是以教科书为纲的,建立知识框架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和记忆,突出重点和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整合课本和笔记的内容,画出知识框架图,这样就会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然后在框架下进行细节上的记忆和拓展,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由主线逐渐向下发展。
四、空间线知识框架的建立
在中学历史中,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是分开的,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将中国和世界史割裂开来。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将中外历史结合起来,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中来讲解,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概况。
以清朝为例,教科书上清朝的章节单单介绍清朝的发展概况,没有向学生展示世界背景。清朝与世界割断了交往,学生也将历史局限在国内。但是如果学生不了解此时西方的发展状况,所学到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比如教师在讲到康乾盛世的时候,提到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新式纺车珍妮纺纱机,之后的嘉庆十九年(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闭关锁国时世界却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清国正陶醉于自己的成就时,已经为将来的没落埋下了伏笔。只有从空间上将中外相联系,学生才能真正了解清末屈辱历史的渊源。空间上的联系是历史教学中不能割舍的,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积极地将中外历史进行比较,在世界史的范畴里教授中国史。
五、结束语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知荣辱、通传承,是文化的一种接力和传承。知历史,可知兴亡,晓大义,因此历史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历史并非死记硬背,更不要认为历史特别简单。笔者认为,真正理解历史之人太少,所以应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双线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建立知识结构框架来学习历史,品味历史。就人文素质而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水平,就考试而言,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历史,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理,所答之题才能有思想,有内涵,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成绩,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道口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幻灯片、电影、视频等多种途径,结合视觉和听觉来展示历史材料,充分调动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例如在讲清朝的历史时可以让学生观看CCTV9的纪录片《公元1644》。该纪录片讲述的是明崇祯十七年、清顺元年(即公元1644年),至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的历史。从明末年间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的景象开始,李自成进北京逼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吴三桂为报家仇引清兵入关,清军长驱直入,明王朝因此危亡。之后李自成称大顺皇帝,张献忠称大西帝,顺治在多尔衮、孝庄进京后称帝,看各路英雄逐鹿中原,这样会让学生在观影中完整地了解历史的真相,而非一个个断裂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纪录片《幼童》更是将清末的救国措施展现无遗,这是学生从历史课本上几张留美幼童的黑白照片和几行介绍文字中无法看到的。从纪录片中学生能看到清末留美幼童在国外的艰辛和国人不断探索、改革的救国决心。这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更让学生感受爱国精神,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精神所在。还有纪录片《圆明园》、《八旗往事》等都可以作为历史课的材料。利用纪录片有助于学生学习到完整的历史,弥补教材编排上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怀。历史不是为了考试的死记硬背,而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以史为鉴,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
二、史料教学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宝贵财富。我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史官,记录历史,因而我国存有浩如烟海的史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已经准备好的史料,提出问题,跟学生一起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答案,找出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总结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史料来学习和评价。
以清朝为例,在讲解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改革时,可以引用雍正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恭谢圣恩,敬陈愚悃事》折的内容:“查云南土官多半强豪,所属苗民悉听其指使,残暴横肆,无所不为。其土官懦弱者,凶恶把目,为害尤甚,不但目无府州,亦并心无督抚。”通过这一段史料,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元朝开始实行土司制度以来的弊病:土司对属民的残暴统治和对中央政府的藐视。由此学到当时清朝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的必要性。
此外,史料也是一种证明学生所学历史内容真实性的依据,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能全面地了解历史,而不是看教科书上的片面之词。因此,这要求教师在选取史料的时候要细心挑选,因为有些史料是被统治者美化过的,有些史料甚至是野史,其真实性有待考究。
三、建立以时间线为轴的知识框架
知识点杂乱无章对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不断总结、概括和理清思路才能进步和提高。这要求历史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
1.教师根据教科书的编排来总结
教科书是按时间顺序来讲解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的。以清朝为例,教师可以从清朝的建立、繁荣、灭亡,其政治上的制度和改革措施、经济上的政策、文化发展的特点等等来建立一个清朝的历史框架,让学生详细直观地了解这一朝代的历史。由于教科书上的文化科技方面是单独几个朝代列为一章,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会感到混乱,如果教师能将清朝的科技文化列入该知识框架,学生便会一目了然,就能避免知识点混淆的问题。
2.教师根据课程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总结的知识框架对比
在时间线上,可以根据明清两朝的历史框架来对比和总结两个朝代兴盛和灭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毕竟考试还是以教科书为纲的,建立知识框架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和记忆,突出重点和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在笔记本上整合课本和笔记的内容,画出知识框架图,这样就会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然后在框架下进行细节上的记忆和拓展,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由主线逐渐向下发展。
四、空间线知识框架的建立
在中学历史中,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是分开的,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将中国和世界史割裂开来。因此,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将中外历史结合起来,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中来讲解,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概况。
以清朝为例,教科书上清朝的章节单单介绍清朝的发展概况,没有向学生展示世界背景。清朝与世界割断了交往,学生也将历史局限在国内。但是如果学生不了解此时西方的发展状况,所学到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比如教师在讲到康乾盛世的时候,提到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新式纺车珍妮纺纱机,之后的嘉庆十九年(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闭关锁国时世界却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清国正陶醉于自己的成就时,已经为将来的没落埋下了伏笔。只有从空间上将中外相联系,学生才能真正了解清末屈辱历史的渊源。空间上的联系是历史教学中不能割舍的,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积极地将中外历史进行比较,在世界史的范畴里教授中国史。
五、结束语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知荣辱、通传承,是文化的一种接力和传承。知历史,可知兴亡,晓大义,因此历史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历史并非死记硬背,更不要认为历史特别简单。笔者认为,真正理解历史之人太少,所以应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双线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建立知识结构框架来学习历史,品味历史。就人文素质而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水平,就考试而言,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历史,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言之有理,所答之题才能有思想,有内涵,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成绩,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道口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