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教育游戏的认识逐渐提高,教育游戏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也被人们认为是下一代一种重要的教育媒体,对于教学和学习方式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了解作为教育游戏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的一线教师对教育游戏的态度、使用现状以及使用教育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有关教育游戏设计、开发以及使用的建议,既有利于教育游戏在教学应用中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教育游戏相关行业的发展,对教育游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调查采用问卷式,使用的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卷首语。第二部分为参与调查教师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任教学校、性别、年龄等信息。第三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共包括23道题目,题目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和开放式问题。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对教育游戏的了解程度,教师对使用教育游戏的态度,教师所使用的教育游戏的主要来源,教师使用教育游戏的主要目的,教师在什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使用教育游戏,教师使用教育游戏时考虑的因素,教师不选择使用教育游戏的原因,教师是否考虑过自行开发教育游戏及其将会面临的困难,教师认为教育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对教育游戏的期望。
为准确地了解教育游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本次调查以西安市高新一中、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等十余所不同教学水平全日制普通高中的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问卷37份,收回有效问卷33份,问卷回收率为89.12%。回收的问卷中,男教师作答的问卷19份,占作答问卷的57.58%;女教师作答的问卷14份,占作答问卷的42.42%。
一、教育游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有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愿望,但使用率低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教师全部听说过教育游戏,对教育游戏有一定了解,其中81.8%的教师愿意使用教育游戏,9.1%的教师不愿意使用教育游戏,而另外9.1%的教师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参与调查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中,经常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有9.1%,36.4%的教师偶尔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54.5%的教师没有使用过教育游戏进行教学。超过80%的教师不选择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教育游戏可以使用,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游戏影响教学进度、浪费时间或者担心课堂秩序无法保证。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使用的教育游戏来源和类型单一
在本次调查中,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几乎都选择从网上下载相关的游戏,没有教师选择购买教育游戏软件或自行开发制作教育游戏。在所使用的教育游戏类型上,选择Flash小游戏的最多,占使用教育游戏教师的62.5%,其次是网页游戏,没有教师使用大型网络游戏进行教学。
(三)教育游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使用教育游戏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有80%的教师使用教育游戏的目的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60%的教师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目的。以增加课堂上的互动和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为目的的教师分别占4 0%和20%。教师认为使用教育游戏后,学生的知识吸收和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多重因素影响教师对教育游戏的选择和使用
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参与调查的教师有66.7%和73.3%分别认为教育游戏使用在计算机基本操作(鼠标、键盘的使用)和人工智能这两种类型的教学中最为合适。认为教育游戏适合使用在算法与程序、多媒体软件使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教学中的分别占13.3%、6.7%、26.7%。教育游戏在教学环节的应用中,认为在新课导人中使用教育游戏最为合适的占73.3%,认为使用在新课教学最为合适的占6.7%,认为使用在知识巩固、强化练习环节最为合适的占40%,没有教师选择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中使用教育游戏。
2.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
参与调查的教师在这方面所考虑的因素依次为游戏目标是否与教学目标吻合、游戏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配合、游戏内容是否能凸现教学重点、游戏是否容易让全班学生参与、游戏是否影响教学进度。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3.游戏方面因素
调查显示,如果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教师选择教育游戏时所考虑的游戏方面的因素依次为游戏目的、游戏内容、游戏的趣味性、游戏操作难易度、游戏所需的时间、游戏的类型,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4.学生方面的因素
教师选择教育游戏时所考虑的学生方面的因素依次为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年级段、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授课班级人数,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二、教育游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理性地使用教育游戏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因而将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游戏诠释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这应该是使用教育游戏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初衷和终极目标。调查显示,教师使用教育游戏开展教学会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游戏因素及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关联度等诸多因素,使教育游戏为教学服务,显示出信息技术课教师能理性地使用教育游戏开展教学活动。
(二)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设计开发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游戏
调查显示,81.8%的教师愿意使用教育游戏,超过80%的教师因为没有合适的游戏可以使用而不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两个数据表明,缺少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游戏是制约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设计开发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游戏可以促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从教师选择教育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考虑的因素分析,作为一种教学媒体,教育游戏开发不应该只是游戏与知识的简单嫁接,而应既保留游戏“可玩性”,又使游戏承载着学习策略,使游戏任务执行过程伴随着知识探究过程。在教育游戏开发过程中,教育游戏应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使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相匹配,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游戏内容当中。
(三)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开发教育游戏
相比教育游戏开发专业人员,教学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更了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游戏来支持信息技术课教学。但教育游戏有自身的开发规律,开发需要专业信息技术知识,调查显示,大部分信息技术课教师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很难独立完成教育游戏的开发,只能从网络中下载已有的教育 游戏软件和使用相对简单的Flash游戏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因而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师这些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教育游戏的研发能力,也可以促进他们与专业游戏开发人员沟通协作的能力,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和开发出满足教学需要的教育游戏。
(四)建立区域性信息技术课教育游戏资源库与共享平台
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如果由各教学单位自主开发,可能会出现开发资源不足而导致开发的教育游戏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同教学单位对同一内容的重复性开发以及优秀的教育游戏得不到推广和共享等问题。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整合各种资源进行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发,建立满足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育游戏资源库和共享平台。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省市采用的教材不尽相同,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因而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平台以区域为单位较为合适。
(五)开展教育游戏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探索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教育游戏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能力。也有教师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教育游戏会影响教学进度、浪费时间和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这些教育游戏对学生和教学活动的影响主要来自教师的主观判断。要正确地了解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效果应开展系统科学的实证研究,探知教育游戏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与规律,为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
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课教师更多将教育游戏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加课堂的互动。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教师使用教育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以此为辅助手段传授信息技术和技能。教育游戏作为游戏向教育方向延伸的新生事物,具有引发学习动因和多元智能开发培养的潜能价值。相关研究也发现,学生参与游戏的动机可以有休闲娱乐动机、社会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逃避和刺激动机、角色扮演动机、深层动机和其他动机八种类型。因而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时,可以探索将教育游戏应用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众多环节,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调查采用问卷式,使用的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卷首语。第二部分为参与调查教师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任教学校、性别、年龄等信息。第三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共包括23道题目,题目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和开放式问题。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对教育游戏的了解程度,教师对使用教育游戏的态度,教师所使用的教育游戏的主要来源,教师使用教育游戏的主要目的,教师在什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使用教育游戏,教师使用教育游戏时考虑的因素,教师不选择使用教育游戏的原因,教师是否考虑过自行开发教育游戏及其将会面临的困难,教师认为教育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对教育游戏的期望。
为准确地了解教育游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本次调查以西安市高新一中、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等十余所不同教学水平全日制普通高中的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问卷37份,收回有效问卷33份,问卷回收率为89.12%。回收的问卷中,男教师作答的问卷19份,占作答问卷的57.58%;女教师作答的问卷14份,占作答问卷的42.42%。
一、教育游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有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愿望,但使用率低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教师全部听说过教育游戏,对教育游戏有一定了解,其中81.8%的教师愿意使用教育游戏,9.1%的教师不愿意使用教育游戏,而另外9.1%的教师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参与调查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中,经常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有9.1%,36.4%的教师偶尔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54.5%的教师没有使用过教育游戏进行教学。超过80%的教师不选择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教育游戏可以使用,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游戏影响教学进度、浪费时间或者担心课堂秩序无法保证。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使用的教育游戏来源和类型单一
在本次调查中,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几乎都选择从网上下载相关的游戏,没有教师选择购买教育游戏软件或自行开发制作教育游戏。在所使用的教育游戏类型上,选择Flash小游戏的最多,占使用教育游戏教师的62.5%,其次是网页游戏,没有教师使用大型网络游戏进行教学。
(三)教育游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使用教育游戏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有80%的教师使用教育游戏的目的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60%的教师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目的。以增加课堂上的互动和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为目的的教师分别占4 0%和20%。教师认为使用教育游戏后,学生的知识吸收和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多重因素影响教师对教育游戏的选择和使用
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参与调查的教师有66.7%和73.3%分别认为教育游戏使用在计算机基本操作(鼠标、键盘的使用)和人工智能这两种类型的教学中最为合适。认为教育游戏适合使用在算法与程序、多媒体软件使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教学中的分别占13.3%、6.7%、26.7%。教育游戏在教学环节的应用中,认为在新课导人中使用教育游戏最为合适的占73.3%,认为使用在新课教学最为合适的占6.7%,认为使用在知识巩固、强化练习环节最为合适的占40%,没有教师选择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中使用教育游戏。
2.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
参与调查的教师在这方面所考虑的因素依次为游戏目标是否与教学目标吻合、游戏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配合、游戏内容是否能凸现教学重点、游戏是否容易让全班学生参与、游戏是否影响教学进度。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3.游戏方面因素
调查显示,如果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教师选择教育游戏时所考虑的游戏方面的因素依次为游戏目的、游戏内容、游戏的趣味性、游戏操作难易度、游戏所需的时间、游戏的类型,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4.学生方面的因素
教师选择教育游戏时所考虑的学生方面的因素依次为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年级段、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授课班级人数,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二、教育游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理性地使用教育游戏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因而将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游戏诠释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这应该是使用教育游戏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初衷和终极目标。调查显示,教师使用教育游戏开展教学会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游戏因素及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关联度等诸多因素,使教育游戏为教学服务,显示出信息技术课教师能理性地使用教育游戏开展教学活动。
(二)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设计开发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游戏
调查显示,81.8%的教师愿意使用教育游戏,超过80%的教师因为没有合适的游戏可以使用而不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两个数据表明,缺少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游戏是制约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设计开发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游戏可以促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从教师选择教育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考虑的因素分析,作为一种教学媒体,教育游戏开发不应该只是游戏与知识的简单嫁接,而应既保留游戏“可玩性”,又使游戏承载着学习策略,使游戏任务执行过程伴随着知识探究过程。在教育游戏开发过程中,教育游戏应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使游戏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相匹配,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游戏内容当中。
(三)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开发教育游戏
相比教育游戏开发专业人员,教学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更了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游戏来支持信息技术课教学。但教育游戏有自身的开发规律,开发需要专业信息技术知识,调查显示,大部分信息技术课教师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很难独立完成教育游戏的开发,只能从网络中下载已有的教育 游戏软件和使用相对简单的Flash游戏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因而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师这些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教育游戏的研发能力,也可以促进他们与专业游戏开发人员沟通协作的能力,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和开发出满足教学需要的教育游戏。
(四)建立区域性信息技术课教育游戏资源库与共享平台
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如果由各教学单位自主开发,可能会出现开发资源不足而导致开发的教育游戏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同教学单位对同一内容的重复性开发以及优秀的教育游戏得不到推广和共享等问题。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整合各种资源进行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发,建立满足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育游戏资源库和共享平台。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省市采用的教材不尽相同,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因而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平台以区域为单位较为合适。
(五)开展教育游戏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探索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教育游戏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能力。也有教师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教育游戏会影响教学进度、浪费时间和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这些教育游戏对学生和教学活动的影响主要来自教师的主观判断。要正确地了解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效果应开展系统科学的实证研究,探知教育游戏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与规律,为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
调查发现,信息技术课教师更多将教育游戏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加课堂的互动。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教师使用教育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以此为辅助手段传授信息技术和技能。教育游戏作为游戏向教育方向延伸的新生事物,具有引发学习动因和多元智能开发培养的潜能价值。相关研究也发现,学生参与游戏的动机可以有休闲娱乐动机、社会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逃避和刺激动机、角色扮演动机、深层动机和其他动机八种类型。因而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时,可以探索将教育游戏应用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众多环节,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