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烈情思 飞跃河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末年,五言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标志其最高成就的就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最早被选录在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里,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一直沿用这一名称。《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为抒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世子的彷徨失意,反映了处于政治黑暗堕落、社会离乱骚动、人民生活贫困不堪的东汉末年,诗歌作者的那种时代的哀愁和苦闷,生活上的牢骚和不平。艺术上感情真挚,想象丰富,语言精练简洁,朴素自然。《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它借天上牵牛织女的故事,以思妇的口吻写人间最现实的别离之情,表现了爱情受到折磨的深深痛楚。
  驰骋想象,倾吐哀怨。全诗从想象出发,以牵牛织女的故事为线索,将人间的爱情悲剧自然地融合起来,渲染出一幅两地相思、两心相印却难相聚的动人画面。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皎皎”,互文见义,说的是从织女看牛郎是“迢迢”、“皎皎”,反观亦然。这两句是说,在星空辽阔、明净的夜里,难以成眠、哀怨不绝的思妇遥望天际,牵牛织女两星被“皎皎”的银河相隔离,孤独凄清。联想起自己与亲人天各一方的遭遇,两者何其相似。于是,寂寞、相思、离愁之情便在眼前景物的基础上展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诗一起手就借助双星的传说,腾飞起想象,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泪如雨。”“纤纤”二句,意谓织女摆动着柔嫩的白手,织梭不断地发出札札的声音。这两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织女劳作时的优美姿态。“终日”两句写织女成天劳作,却织不成布,并且成日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两句刻画了织女的心理活动,但诗人并未直说她在想什么,也未用“忧愁”、“痛苦”、“伤心”、“哀怨”一类词来表达,而是从其劳作效率和表情上去显示她的苦痛。诗人没有调动更多的艺术手段,仅此“不成章”的细节和泪如雨下的神情描写,便深刻地展示出织女内心的哀伤。织女和思妇所共有的难解的相思、难抑的痛苦彼此交融,格外感人。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四句应作整体观,意谓银河的水清澈而浅,两岸相聚又能有多远呢?盈盈一水之隔,竟使得他们只能含情相视,而终身不能互诉衷肠。这里揭示了造成牛郎织女咫尺天涯,只能相望却不能相爱的原因:被一条天河割断。这天河是清浅的,涉渡本应不难,且距离又如此之近,可偏偏就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这种痛苦,甚至比远隔千山万水,各在天涯所造成的痛苦更甚。试想,如果“道阻且长”,无法寻到,那也就无可奈何了,可如今只有一水之隔,对方的身影终日在目,时刻在搅动着自己的心,这种滋味是多么难熬啊!“不得语”三个字蕴蓄极富,可以想象,由于刻骨的相思、强烈的渴望,所要倾吐的话儿又何止万语千言,默默无言之中,实际上又倾泻出多少热烈的期待和深沉悲怨的心声。
  此诗在艺术上有显著的特色。首先是比兴寄托的运用。牛郎、织女双星,本是宇宙间无情之星体。诗人将现实生活中青年男女不能相爱的苦闷,寄托于希望中的双星,尤其是美丽的织女星,诗人在两颗无情的星体上注入了人的感情。诗歌读起来似乎只是纯粹地描绘织女相思的情貌,但仔细想去,这种伤心情调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地下,在民间;伤心的不是织女,而是主人公自己。只有当主人公与传说中的织女有类似的遭遇时,她(他)才会唱出如此凄婉、悲苦之歌。
  其次是“双起单承”的结构技巧。全诗只开头一句写到牵牛,余皆从织女着笔。这样便于集中描写织女的形象,而读者却可以从织女的痛苦联想到牛郎的痛苦,由牛郎的痛苦进而联想到主人公的相思之苦。这样,作品虚实相间,扩大了诗的容量,人物形象也更加生动感人,表情达意更加婉曲深微。我们读后会有种恍惚迷离的感受,觉得天上人间已融为一体,是主人公为织女伤心,还是织女为主人公落泪,我们竟是这般的分辨不清,因为,我们的视线模糊了。难怪,宋人说它有“镜花水月之妙”。
  最后是巧用叠字,效果鲜明。本诗仅有十句,却有六句用叠字。“迢迢”状二星之悠远;“皎皎”状二星之明丽;“纤纤”状织女素手之柔长;“札札”状织机运转之声;“盈盈”不仅形容河水之清浅,似亦暗示人物感情之充盈;“脉脉”状织女之神情。同是形容词,但形容的重点不同。摹形、拟声、状情;写景、着色、绘声、传神。物随笔转,变化有致;贴切自然,形象生动;节奏和谐,极富声情之美。人读起来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其所洋溢而出的情境之美及和谐回环之美,余韵袅袅,回味无穷。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么深厚的驾驭语言的功力,又具有多么高超的将诗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使之呈现出整体艺术美的艺术造诣。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从本世纪初,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标志着荒诞派戏剧走出高校文科课堂,为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和接受。  资本主义发展前期,人们的信仰支柱是理性精神。从文艺复兴运动大力提倡人道主义,到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主义精神,人们雄心勃勃地认为理性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是人类迈向幸福彼岸的桥梁。然而一个世纪过去了,理性确实建立起了庞大的社会结构组织,可社会矛盾却更加尖锐,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发生在二
到了高三,师生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复习作文。三天一“小作”,五天一“大作”,写完改,改完写,反反复复,大家都很疲惫,结果写作水平还是原地踏步。痛定思痛,问题在于没有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没有盘活学生库存的资源。那么,沉睡在学生记忆中的东西有哪些呢?  请看江苏考生高考满分作文《冷香飞上语文》中的一段:“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
妻子:“我常常假设,我要是男人就好了。”  丈夫:“为什么呢?”  妻子:“当我走到绸缎店,看见那么多好看的衣料时,我就会想,我若是男人的話,一定要买回去给老婆,那样她得多开心啊。而我也会觉得自己很豪迈啊!”  丈夫:“……”  (王潇供稿)
一、教育大环境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听说领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已经成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我们广大外语教师和专家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前辈的中学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为我们塑造了不少成功的课例。但是,如何将成功的课例,应用到我们实际的课堂,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系统的探究。本文将就如何设计好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的听说课作初步探究。我根据多年英语教学
有效的预设与生成使课堂教学闪烁出智慧之光,更富有灵性与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够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我们认为预设不是教师为一堂课的教学事先设计的“教学地图”,生成不是教师为了完成预设,而牵着学生的鼻子沿着这张“地图”行走,预设与生成应如鸟之双翼,有效协作,巧妙运用,使课堂教学翱翔于知识的天空,和谐共生
EEPO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注重师生互动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实施MS-EEPO有效课堂改革能够使语文课堂“动”起来,让语文课绽放光彩。    一、传统语文课堂的局限性    我校是一个地处偏僻的农村初中,教育设施、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学生知识面窄
当前,“轻负担,高质量”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而追求!那么如何才能“轻负担,高质量”?当然只有规范教学办学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真正高质量!其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对于“轻负优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综观当前我们英语教学中的作业布置,常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作业总量太大,学生无法按时完成,抄袭现象严重  学生为了应付各类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不交、不订正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常常
韦志成先生主编的《语文教学艺术论》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语文是一门极具美的魅力的学科,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语文课上,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
散文又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美读散文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散文要“美读”,读出散文的随意、自然。散文阅读教学,根本点就在于“反复朗读,品味体验”。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体会到散文语言的魅力;只有“品味体验”,才能领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在意境中层层开拓,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读作品:理解内容,品味语言  读形象,一篇散文作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