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预习是体现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平时,在合作学习的的过程中,总会存在着这种现象:好学生唱独角戏。聪明的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智力较差的学生自认为不如人家,总是听他们说,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也因为时间短,心中没有答案,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听别人说,惯性思维使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因个体差异存在,相同的时间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千差万别。这样,对于一大部分学生来说,自主、探究性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带进课堂,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势在必行。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通常老师布置预习作业时,只是笼统地告诉学生预习内容,学生也是简单地应付,随便读一、二遍课文,或是找出生字并注上拼音算是完成任務,并没有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其实,预习是一项非常有弹性的作业,花得时间多一些,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就多一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與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为了课前预习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我会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去预习。每接一个新班,我的第一堂课首先告诉孩子怎样学好语文,学会预习是是我必讲内容,而且最少利用两节课时间教会孩子怎样预习。我把“读(读课文)、查(查字典知字音、义)、注(批注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划(划出好词好句)、思(思考课后问题)、问(提出不懂的问题)、找(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七字作为预习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学法的指导,并长期训练,让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一些读书方法来解决问题。
朗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真正的预习,是搜索疑难、回答问题的前奏。因此,预习时,我总鼓励学生多读,并采取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在课前尽量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优秀的学生还能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自学。
查找资料法或调查法:对于一些课文,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或学生无法想象,我常教给学生学会运用查找资料法或调查法。如教《倔强的小红军》时,因为学生对红军长征的事情不了解,要学好这篇课文不容易,因此,在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读目标让学生进行预习。一是请教家中的长辈了解红军长征的事迹。二是查找有关资料并收集整理,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在班上交流他们所收集的信息,学生有了自己的实践感知,就能体会到课文的真正内涵。以后学习类似的课文,学生就懂得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帮助学习。
质疑法:让学生在预习中,充分寻找有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教学《和时间赛跑》我首先引导学生在课题处质疑,“和时间赛跑”是什么意思?谁和时间赛跑,他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再引导学生从关键句上质疑,“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这句话中“那几步”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对这重点句一旦理解,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迎刃而解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我每讲一个单元的内容,首先是把这单元的预习目标发到班级Q群上,让家长把预习目标打印一份给孩子,孩子预习时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预习。所以每接一个新班,必须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务必要督促孩子预习的完成情况。就这样,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制订预习目标,学生按照预习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有更多的同学谈自已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展现自我
有效课堂最忌就是教师一言堂。老师组织教学时,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多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互相启发。有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在课堂上展现自己。老师合理地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乐于表达他们的想法、感受以及自己的疑问。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汇报过程,小组里面表现积极的评出表现奖;在汇报、回答问题中表现突出、又正确的为智慧奖;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创意奖;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为朗读能手奖。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同学们都想表现自己的智慧。这样,他们就会认真地对待预习这一项作业,课堂上就会精彩不断。如教《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有个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竟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他说:“课文的第九自然段讲人是永远跑不过时间的,但课文的最后一段又说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为什么?”这位同学能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质疑,可见,他在课前预习上下了不少功夫。我授给他独特创意奖,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让他感动不已,他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三、争取家校合作,让课前预习成为习惯
习惯一定是一种行为长时间坚持的结果。培养习惯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课前预习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完成,所以必须要有家长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家访、电访或开家长会,让家长知晓课前预习的好处及要求,明确预习目标,这样,家长的督促和检查,才能有章可循,落到实处。课堂上,通过开展阶段性的读书方法交流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课前预习的顺利进行,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预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
一、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通常老师布置预习作业时,只是笼统地告诉学生预习内容,学生也是简单地应付,随便读一、二遍课文,或是找出生字并注上拼音算是完成任務,并没有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其实,预习是一项非常有弹性的作业,花得时间多一些,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就多一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與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为了课前预习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我会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去预习。每接一个新班,我的第一堂课首先告诉孩子怎样学好语文,学会预习是是我必讲内容,而且最少利用两节课时间教会孩子怎样预习。我把“读(读课文)、查(查字典知字音、义)、注(批注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划(划出好词好句)、思(思考课后问题)、问(提出不懂的问题)、找(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七字作为预习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学法的指导,并长期训练,让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一些读书方法来解决问题。
朗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真正的预习,是搜索疑难、回答问题的前奏。因此,预习时,我总鼓励学生多读,并采取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在课前尽量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优秀的学生还能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自学。
查找资料法或调查法:对于一些课文,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或学生无法想象,我常教给学生学会运用查找资料法或调查法。如教《倔强的小红军》时,因为学生对红军长征的事情不了解,要学好这篇课文不容易,因此,在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读目标让学生进行预习。一是请教家中的长辈了解红军长征的事迹。二是查找有关资料并收集整理,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在班上交流他们所收集的信息,学生有了自己的实践感知,就能体会到课文的真正内涵。以后学习类似的课文,学生就懂得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帮助学习。
质疑法:让学生在预习中,充分寻找有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教学《和时间赛跑》我首先引导学生在课题处质疑,“和时间赛跑”是什么意思?谁和时间赛跑,他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再引导学生从关键句上质疑,“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这句话中“那几步”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对这重点句一旦理解,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迎刃而解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我每讲一个单元的内容,首先是把这单元的预习目标发到班级Q群上,让家长把预习目标打印一份给孩子,孩子预习时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预习。所以每接一个新班,必须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务必要督促孩子预习的完成情况。就这样,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制订预习目标,学生按照预习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有更多的同学谈自已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展现自我
有效课堂最忌就是教师一言堂。老师组织教学时,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多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互相启发。有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在课堂上展现自己。老师合理地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乐于表达他们的想法、感受以及自己的疑问。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汇报过程,小组里面表现积极的评出表现奖;在汇报、回答问题中表现突出、又正确的为智慧奖;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创意奖;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为朗读能手奖。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同学们都想表现自己的智慧。这样,他们就会认真地对待预习这一项作业,课堂上就会精彩不断。如教《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有个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竟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他说:“课文的第九自然段讲人是永远跑不过时间的,但课文的最后一段又说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为什么?”这位同学能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质疑,可见,他在课前预习上下了不少功夫。我授给他独特创意奖,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让他感动不已,他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三、争取家校合作,让课前预习成为习惯
习惯一定是一种行为长时间坚持的结果。培养习惯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课前预习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完成,所以必须要有家长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家访、电访或开家长会,让家长知晓课前预习的好处及要求,明确预习目标,这样,家长的督促和检查,才能有章可循,落到实处。课堂上,通过开展阶段性的读书方法交流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课前预习的顺利进行,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预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