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家长为了孩子的分数,学校为了升学率一味地抓知识教学,而忽视孩子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家长眼里孩子的学习成绩至高无上,在学校老师的眼里,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自己成功的垫脚石,最后,我们培养的只能是高分低素质的人。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的教育要有长效性。
【关键词】教育;社会;责任;长效性
【参考书目】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步伐正在急剧地加快,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的风气弥漫着空气的每个角落。教育也不例外,为了紧跟学校的步伐:老师们向分数看齐, 给学生加‘餐’,要求学生订购各种学习资料,多多益善,展开了题海战;家长们东奔西跑于各种辅导班之间,心急如焚;孩子们生活在沉重的书包下,像个蜗牛似的,迈着无奈的步子前行。
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成教育的各个要素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只有他们共同作用才能打造一个完美的教育链接。品德是知识与能力的导航,其他方面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促进剂。然而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意味地追求分数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领航作用。在学校成绩优异的孩子是老师的得意门生,是同学们的崇拜者,是家长引以为豪的天使。在优异的成绩包装中,在多方的呵护下,犹如温室里的花草,亭亭玉立,而经不起风吹雨打。
“马加爵” 事件震惊大学校园。另外, 法制日报报道了,北京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北大数学系一名刚入学三个星期的学生在寝室上吊未遂。诸如此类事件,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这无疑让人们反思着:成人与成才谁主城府?我们不禁自问:他们受到的是什么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了他们什么教育?分数是他们步入大学的阶梯,分数又让他们高处不胜寒,我们的教育社会化在哪里,如此的教育,又怎能与社会紧密的链接起来?
我们的学校应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学习的工具。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不同成长阶段的相互配合。各个阶段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制定有益于他们健康发展的措施和教育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一个科学家曾经回忆说:我的摆放物品的有条理的习惯是我在幼儿园时养成的,那时我学会了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然而,在某些地区,一些孩子在入园时就被套上了应试的枷锁。例如,一个拼音字母抄写一两面,即使会写了也要抄。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反复地做着同样的无聊的事情。其他方面的能力锻炼的机会都被这台学习的机器占据得寥寥无几,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操作的是应试教育。
中学阶段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阶段,但是却被学习成绩牵引着生活。过多的作业,孩子们或者睡眠不足,或者只能完成某些偏爱的学科作业,造成学生偏科的现象。老师们整天也忙得筋疲力尽,学生们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写’作业。学习成绩成了老师成名的垫脚石,学校创牌的优质品……
无论教育如何改革,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至深,每一浪的推进都是以分数为准则,以升学率为生命线。 孩子从小就被密封在题海里无法自拔,哪里还能接受到近乎人性的教育。
造成这种重知识学习轻思想品德等的教育现象,我们的教育部门也采取了较好的措施去营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容乐观。学习成绩仍是各个学校的标牌。老师包容成绩好的学生;思想政治课上老师的教学仍然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一些学校虽然配置了心理咨询师,但是学校也没有开设心理方面的课程或举行定期的相关测试,没有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心理素质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
所有的这些标准的检测结果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不言而喻,没有过程的结果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的教育是潜性的教育,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高分的速成班;我们的学生是在不断健康成长中的人,而不是学校和老师成功的筹码。实践证明,步入社会之后,在校的学习成绩和步入社会后的生活能力并不成正比。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怪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走入社会还不如平时调皮的学生有礼貌,这真让老师们一时欢喜一时忧。在这欢喜之余,我们的老师难道不应多几分思索吗?我们的家长和社会难道不应多几分反省吗?我们的社会难道不是多了几分挑战吗?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 学校教育,在关注分数的同时,应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让分数压抑孩子的个性,压扁孩子健全的人格。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德才兼备,又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日新月异的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不能以分数来评价孩子的好差。在学校应多开一些实践课,应让孩子走出书本,多给孩子自主安排生活的时间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实践活动来检验孩子是否健康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书本知识变成活知识,养成我要学的迫切愿望,把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地适度调整,做到真正的与社会的链接。
【关键词】教育;社会;责任;长效性
【参考书目】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步伐正在急剧地加快,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的风气弥漫着空气的每个角落。教育也不例外,为了紧跟学校的步伐:老师们向分数看齐, 给学生加‘餐’,要求学生订购各种学习资料,多多益善,展开了题海战;家长们东奔西跑于各种辅导班之间,心急如焚;孩子们生活在沉重的书包下,像个蜗牛似的,迈着无奈的步子前行。
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成教育的各个要素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只有他们共同作用才能打造一个完美的教育链接。品德是知识与能力的导航,其他方面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促进剂。然而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意味地追求分数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领航作用。在学校成绩优异的孩子是老师的得意门生,是同学们的崇拜者,是家长引以为豪的天使。在优异的成绩包装中,在多方的呵护下,犹如温室里的花草,亭亭玉立,而经不起风吹雨打。
“马加爵” 事件震惊大学校园。另外, 法制日报报道了,北京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北大数学系一名刚入学三个星期的学生在寝室上吊未遂。诸如此类事件,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这无疑让人们反思着:成人与成才谁主城府?我们不禁自问:他们受到的是什么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了他们什么教育?分数是他们步入大学的阶梯,分数又让他们高处不胜寒,我们的教育社会化在哪里,如此的教育,又怎能与社会紧密的链接起来?
我们的学校应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学习的工具。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不同成长阶段的相互配合。各个阶段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制定有益于他们健康发展的措施和教育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一个科学家曾经回忆说:我的摆放物品的有条理的习惯是我在幼儿园时养成的,那时我学会了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然而,在某些地区,一些孩子在入园时就被套上了应试的枷锁。例如,一个拼音字母抄写一两面,即使会写了也要抄。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反复地做着同样的无聊的事情。其他方面的能力锻炼的机会都被这台学习的机器占据得寥寥无几,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操作的是应试教育。
中学阶段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阶段,但是却被学习成绩牵引着生活。过多的作业,孩子们或者睡眠不足,或者只能完成某些偏爱的学科作业,造成学生偏科的现象。老师们整天也忙得筋疲力尽,学生们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写’作业。学习成绩成了老师成名的垫脚石,学校创牌的优质品……
无论教育如何改革,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至深,每一浪的推进都是以分数为准则,以升学率为生命线。 孩子从小就被密封在题海里无法自拔,哪里还能接受到近乎人性的教育。
造成这种重知识学习轻思想品德等的教育现象,我们的教育部门也采取了较好的措施去营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容乐观。学习成绩仍是各个学校的标牌。老师包容成绩好的学生;思想政治课上老师的教学仍然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一些学校虽然配置了心理咨询师,但是学校也没有开设心理方面的课程或举行定期的相关测试,没有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心理素质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
所有的这些标准的检测结果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不言而喻,没有过程的结果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的教育是潜性的教育,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高分的速成班;我们的学生是在不断健康成长中的人,而不是学校和老师成功的筹码。实践证明,步入社会之后,在校的学习成绩和步入社会后的生活能力并不成正比。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怪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走入社会还不如平时调皮的学生有礼貌,这真让老师们一时欢喜一时忧。在这欢喜之余,我们的老师难道不应多几分思索吗?我们的家长和社会难道不应多几分反省吗?我们的社会难道不是多了几分挑战吗?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 学校教育,在关注分数的同时,应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让分数压抑孩子的个性,压扁孩子健全的人格。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德才兼备,又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日新月异的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不能以分数来评价孩子的好差。在学校应多开一些实践课,应让孩子走出书本,多给孩子自主安排生活的时间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实践活动来检验孩子是否健康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书本知识变成活知识,养成我要学的迫切愿望,把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地适度调整,做到真正的与社会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