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有长效性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家长为了孩子的分数,学校为了升学率一味地抓知识教学,而忽视孩子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家长眼里孩子的学习成绩至高无上,在学校老师的眼里,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自己成功的垫脚石,最后,我们培养的只能是高分低素质的人。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的教育要有长效性。
  【关键词】教育;社会;责任;长效性
  【参考书目】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步伐正在急剧地加快,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的风气弥漫着空气的每个角落。教育也不例外,为了紧跟学校的步伐:老师们向分数看齐, 给学生加‘餐’,要求学生订购各种学习资料,多多益善,展开了题海战;家长们东奔西跑于各种辅导班之间,心急如焚;孩子们生活在沉重的书包下,像个蜗牛似的,迈着无奈的步子前行。
  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成教育的各个要素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只有他们共同作用才能打造一个完美的教育链接。品德是知识与能力的导航,其他方面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促进剂。然而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意味地追求分数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领航作用。在学校成绩优异的孩子是老师的得意门生,是同学们的崇拜者,是家长引以为豪的天使。在优异的成绩包装中,在多方的呵护下,犹如温室里的花草,亭亭玉立,而经不起风吹雨打。
  “马加爵” 事件震惊大学校园。另外, 法制日报报道了,北京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北大数学系一名刚入学三个星期的学生在寝室上吊未遂。诸如此类事件,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这无疑让人们反思着:成人与成才谁主城府?我们不禁自问:他们受到的是什么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给予了他们什么教育?分数是他们步入大学的阶梯,分数又让他们高处不胜寒,我们的教育社会化在哪里,如此的教育,又怎能与社会紧密的链接起来?
  我们的学校应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学习的工具。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不同成长阶段的相互配合。各个阶段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制定有益于他们健康发展的措施和教育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一个科学家曾经回忆说:我的摆放物品的有条理的习惯是我在幼儿园时养成的,那时我学会了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然而,在某些地区,一些孩子在入园时就被套上了应试的枷锁。例如,一个拼音字母抄写一两面,即使会写了也要抄。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反复地做着同样的无聊的事情。其他方面的能力锻炼的机会都被这台学习的机器占据得寥寥无几,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操作的是应试教育。
  中学阶段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阶段,但是却被学习成绩牵引着生活。过多的作业,孩子们或者睡眠不足,或者只能完成某些偏爱的学科作业,造成学生偏科的现象。老师们整天也忙得筋疲力尽,学生们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写’作业。学习成绩成了老师成名的垫脚石,学校创牌的优质品……
  无论教育如何改革,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至深,每一浪的推进都是以分数为准则,以升学率为生命线。 孩子从小就被密封在题海里无法自拔,哪里还能接受到近乎人性的教育。
  造成这种重知识学习轻思想品德等的教育现象,我们的教育部门也采取了较好的措施去营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容乐观。学习成绩仍是各个学校的标牌。老师包容成绩好的学生;思想政治课上老师的教学仍然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一些学校虽然配置了心理咨询师,但是学校也没有开设心理方面的课程或举行定期的相关测试,没有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心理素质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
  所有的这些标准的检测结果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不言而喻,没有过程的结果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的教育是潜性的教育,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高分的速成班;我们的学生是在不断健康成长中的人,而不是学校和老师成功的筹码。实践证明,步入社会之后,在校的学习成绩和步入社会后的生活能力并不成正比。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怪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走入社会还不如平时调皮的学生有礼貌,这真让老师们一时欢喜一时忧。在这欢喜之余,我们的老师难道不应多几分思索吗?我们的家长和社会难道不应多几分反省吗?我们的社会难道不是多了几分挑战吗?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 学校教育,在关注分数的同时,应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让分数压抑孩子的个性,压扁孩子健全的人格。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德才兼备,又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日新月异的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不能以分数来评价孩子的好差。在学校应多开一些实践课,应让孩子走出书本,多给孩子自主安排生活的时间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实践活动来检验孩子是否健康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书本知识变成活知识,养成我要学的迫切愿望,把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地适度调整,做到真正的与社会的链接。
其他文献
职政治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传授,没有注意培育学生有关思维方面的创新和能力方面的创新,因而不利于同学们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本文就此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同学们创新思维的方法,以提升中职政治课教学实效。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在于使外在的社会要求和规范通过教育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信念、信仰和追求。而这一内化过程固然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几大方面组成
期刊
【摘 要】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应用在教学中就是要求我们重视薄弱环节,关注差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善于发现“长短”、 “短中见长”、 善于补“短”和善于经营“取长补短”的班集体,如果做好以上工作,一定能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  【关键词】水桶效应;长短;全面发展  “水桶效应”是由英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来的,最初是个经济学术语。它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是每块木板都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当前高中政治课堂学习中教学学习低效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高中政治教学和学习效果,为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因此来改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低效化的局面。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高效  一、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  (一)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即是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现代教育模式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教学才能。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目的;正确观念  如何让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认为关键在于正确的观念和有效的实行两方面。  一、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人们常把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的地位与数
期刊
【摘 要】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改善初中物理教学,发挥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的教学课堂要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一、为了学生理解的兴趣引入。二、为了学生理解的建构。三、为了学生理解的物理学史“过程
期刊
情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石,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语文课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于永正老师对阅读教学有 “五重”之精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重习惯,他说:“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
期刊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建筑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建筑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财产损失,给无数个家庭带来失去亲人的极大痛苦,这为新时期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极大地挑战,对此,我认为,在人们法律知识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对建筑安全工作我们要采取有利措施,重点解决和落实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宣传问题。建筑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
期刊
【摘 要】煤矿机械正处在一个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时代,近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煤矿设备投入的不断增加,煤矿机械也处在一个更新换代的时期。  【关键词】煤炭机械;机电一体化;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煤矿机械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微电脑)控制装置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结构将更加复杂,维护也将更加专业化。为帮助煤矿机械使用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对煤矿机械中的电气
期刊
【摘 要】音乐才能是指音乐才能是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悟解的能力, 它包含对音乐的感知辨别能力、对音乐关系的理解能力、对音乐技能的表现和运用能力。并非所有人都具有天生的音乐才能,但必然都有发掘其自身音乐才能的潜能.本文即讨论不同时期音乐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能力;发展;儿童;青少年  有人认为音乐感受能力完全是先天遗传的,不能改变,但现在经研究证明它会在培养下渐渐提高。例如区别半音和变调的
期刊
笔者所在企业是国有大型交通运输企业,也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之一,2007年被评为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公司现有在册职工2200人,退休职工1900多人,党员人数800人,党务干部36人(获得高级职称3人)。公司实现年产值9亿大关,年利税超过1亿元,国有资产年保值增值率达118.77%,公司曾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交通百强企业”、“全国交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