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事实上,在倡导优化识字,提高效率的今天,我们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依然普遍存在着目标单一,形式单调、乏味,高耗低效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识字教学充满情趣,让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长。
一、趣味识字 寓教于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低年级儿童好变化,爱新异,形象思维占优势,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针对儿童这一心理需求,在识字教学中,我给生字配上生动、具体、直观的图画,以兴趣导航,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单调、呆板的课堂变得轻松,充满活力。如:教学“日、月、山、水”等汉字,我通过对“太阳、月亮、高山、流水”的简笔勾勒,以“一个字,一幅画”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图形与字理之间产生合理的联想,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准确地记住这几个汉字。又如教学“舟、竹、石、泉、川、燕”等汉字,我运用多媒体动画,把识字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无需我过多讲解,学生便在画面与文字的动态演变中,在意境优美的情境图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汉字的字形结构,从而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授之以渔 自主发展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更是如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学会学习。正如第斯多惠所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每个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实践者。教师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给学生留有绝对的自由识字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寻找、归纳,在质疑问难中,大胆想象,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发现新的识字方法,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识字能力,不断发现识字规律。如:教学完“清、晴、睛、请、蜻”这一组形声字之后,我让学生4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小转盘,先让他们一起玩一玩,然后再说一说各小组的发现。在玩过、转过之后,孩子们不仅发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普遍觉得形声字有趣、易学,而且很快掌握了形声识字法,通过转转盘又很快认识了多组形声字。在识字课上,我还经常让学生与小伙伴一起去发现哪些汉字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叠一叠”的方法识记。很快,孩子们又发现了许多适合他们自己的识字方法,如“合二为一”法:“人”与“云”合为“会”,“禾”与“火”合为“秋”等等。尽管有的学生的想象不是十分合理,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它对于生字的巩固,却起到了增强兴趣的作用。
三、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科学家研究表明:遗忘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识字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率相当高,而后逐渐降低,继而趋于稳定。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举一反三”,做好间时复习和过渡学习的工作。基于此,学生在整体上掌握了字形后,我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抄写的过程中加以巩固和强化。
(一)在读中巩固
识字教学的落实同样需要读,在读中达成对字音准确度的掌握,在读中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我就有意识地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使得生字词在多次的读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巩固,把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二)在写中强化
知识的熟练掌握要有一个反复巩固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儿童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辨认的基础上牢牢地记住所学的汉字,我通常在几堂新授课之后设计多样化、灵活化的抄写型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如:按音序排列或按部首分类抄写;让学生按照间架结构分类抄写;给字组词,并用所组的词组成有意义的句子;新旧比较抄写,并组词:可以同音字比较(如“圆”和“园”、“做”和“作”等等),也可以形近字比较(如:“辫”、“辨”和“辩”等等),均可通过区分汉字之间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识别能力,加深记忆。实践证明,在一次次形式多样的抄写练习中,学生乐学愿做,兴趣浓厚。虽然,每次只需抄写一两遍,但效果颇佳,学生不仅巩固了生字的写法,掌握了用法,丰富了词汇量,而且培养了他们积极动脑、勤于归纳的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积极引领,学生真正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创新,我们的识字教学就一定会卓有成效。■
一、趣味识字 寓教于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低年级儿童好变化,爱新异,形象思维占优势,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针对儿童这一心理需求,在识字教学中,我给生字配上生动、具体、直观的图画,以兴趣导航,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单调、呆板的课堂变得轻松,充满活力。如:教学“日、月、山、水”等汉字,我通过对“太阳、月亮、高山、流水”的简笔勾勒,以“一个字,一幅画”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图形与字理之间产生合理的联想,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准确地记住这几个汉字。又如教学“舟、竹、石、泉、川、燕”等汉字,我运用多媒体动画,把识字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无需我过多讲解,学生便在画面与文字的动态演变中,在意境优美的情境图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汉字的字形结构,从而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授之以渔 自主发展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更是如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学会学习。正如第斯多惠所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每个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实践者。教师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给学生留有绝对的自由识字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寻找、归纳,在质疑问难中,大胆想象,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发现新的识字方法,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识字能力,不断发现识字规律。如:教学完“清、晴、睛、请、蜻”这一组形声字之后,我让学生4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小转盘,先让他们一起玩一玩,然后再说一说各小组的发现。在玩过、转过之后,孩子们不仅发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普遍觉得形声字有趣、易学,而且很快掌握了形声识字法,通过转转盘又很快认识了多组形声字。在识字课上,我还经常让学生与小伙伴一起去发现哪些汉字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叠一叠”的方法识记。很快,孩子们又发现了许多适合他们自己的识字方法,如“合二为一”法:“人”与“云”合为“会”,“禾”与“火”合为“秋”等等。尽管有的学生的想象不是十分合理,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它对于生字的巩固,却起到了增强兴趣的作用。
三、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科学家研究表明:遗忘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识字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率相当高,而后逐渐降低,继而趋于稳定。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举一反三”,做好间时复习和过渡学习的工作。基于此,学生在整体上掌握了字形后,我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抄写的过程中加以巩固和强化。
(一)在读中巩固
识字教学的落实同样需要读,在读中达成对字音准确度的掌握,在读中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我就有意识地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使得生字词在多次的读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巩固,把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二)在写中强化
知识的熟练掌握要有一个反复巩固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儿童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辨认的基础上牢牢地记住所学的汉字,我通常在几堂新授课之后设计多样化、灵活化的抄写型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如:按音序排列或按部首分类抄写;让学生按照间架结构分类抄写;给字组词,并用所组的词组成有意义的句子;新旧比较抄写,并组词:可以同音字比较(如“圆”和“园”、“做”和“作”等等),也可以形近字比较(如:“辫”、“辨”和“辩”等等),均可通过区分汉字之间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识别能力,加深记忆。实践证明,在一次次形式多样的抄写练习中,学生乐学愿做,兴趣浓厚。虽然,每次只需抄写一两遍,但效果颇佳,学生不仅巩固了生字的写法,掌握了用法,丰富了词汇量,而且培养了他们积极动脑、勤于归纳的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积极引领,学生真正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创新,我们的识字教学就一定会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