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和语文相关的好习惯很多,自主、认真地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语文教材把这两项习惯培养安排在五年级下期,适时而可行。大凡习惯培养,宜早不宜晚。早,白纸作画,易于起笔;晚,荒地种谷,需先除草。然而,早也应有度。过早,生活、知识、能力基础不具备,培养便无可能性。五年级下期,同学们语文学习已近五年,习作也已接触了五个学期。此时安排这两项习惯培养正当其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共有3页图画组成。
  第一页围绕“自主修改作文”安排,有三张照片组成。上面的一张照片是一位老师在上作文课,他手指着黑板上的一行大字――“文章不厌百回改”正在给同学们讲修改文章的问题。下面一张照片是课堂上同学们在认真修改作文。中间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一页习作的修改稿。第一张照片告诉同学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要不厌其烦,要反复修改。第二张照片告诉同学们修改文章要认真。第三张照片则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修改作文的实际例子,对修改方法也有提示作用。
  第二、三页围绕“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安排,由12张照片组成,内容比较丰富。其中,有同学们听科学家或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作报告的场景,有同学们到工厂、农村、部队等地方参观、劳动、参加夏令营的情景,也有同学们参加科技活动、采访先进人物、自办黑板报、举行故事会的情景,还有同学们浏览互联网、查阅图书资料、看书读报、收看电视节目等情景。这些照片内容丰富,画面生动,从多方面提示了学语文的途径。
  习惯的养成靠日浸月润、潜移默化,须由知到行、持之以恒。以上两项习惯的培养也应循此规律,按照知、情、信、行四个环节进行。
  知,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教学中要告诉同学们:
  (1)写文章大致要经过思考酝酿、初步成文和修改完善等阶段,而修改完善是很重要的阶段,很多大作家、文章高手都很重视这个阶段。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他们的共同经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关于修改文章的体会。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吹尽黄沙始到金”的道理。这里,还可以联系学生的习作实践让大家回忆,自己的每一篇习作写完后,细读一番,总会发现一些毛病。如果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读起来就会有很大改观,多改几遍,就会成为好文章。
  (2)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语文不仅仅是学到一些知识,训练一些技能。学语文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向生活,了解世界,融入特定文化的过程;是带着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因此,要学好语文就要大胆、热情地走向生活,在各种活动和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要结合插图,在讨论、对话中让同学们理解、体会以上道理。
  情,就是要从感性层面来触动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想这样做。人的行为总是被“理”和“情”所左右。对于人的行动,一般来说,“理”是从外部来“管”人的,而“情”则是从内心来“催”人的。一个人做事,如果只是从道理上知道应该怎么做,虽说他也会照着做,但做起来比较被动,会感觉累,因此有时行动上却会故意与正确的要求相违背。如果不仅从道理上理解,也从感性上认同某种做法,那他在行动中就会乐此不疲。要使同学们在感性层面认同自主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这两种学习习惯,通过老师讲或者让同学们搜集后互讲写作名家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故事是好办法。这方面的故事很多,我们在教学前可多搜集一些,讲的时候要尽量生动,让学生在兴味盎然中得到教益。
  信,是让同学们对以上两种习惯形成信念,让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信念是人对某种观点、原则、理念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并力求在行动上加以实现的个性倾向,它不单纯是认识,而且富有深刻的感情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坚强的毅力。因此,信念在习惯养成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信念是知、情的“合金”,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而形成的。如果我们能在扎扎实实地做好前两个环节(知、情)工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行动中,即通过反复修改作文、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实践,不断加深对以上两种习惯的认同,那么他们的相关信念就会形成。
  行,就是行动。习惯的养成最终还是要靠行动,好的行为模式只有通过长时间反复实践才能固化到人的身上进而成为习惯。有人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话很有道理,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这样,好习惯也就养成。
  以上四个环节,前两个环节,可在课堂上通过一到两个课时完成,或基本完成;后两个环节,应在本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进行,教师在这两项习惯的培养上,应从知、情、信、行方面对学生持续关注。
其他文献
谈及“信息技术”。是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可以说是最快的、最直接的。也是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为此,当今信息教学模式就成了学生学习好坏的桥梁和纽带,是很好的学习资源宝库。  信息技术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学行为要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来实现联系、整合,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组织的教育。那么,我们现在提得相当响的现代信息技术该如何进行认识呢?我们可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行业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媒介融合打破了传播媒介相互隔绝的状态,使广播采编业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广播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媒介融合对广播采编业务的影响,主要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采编业务进行思考,以期能够促进广播采编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 媒体融合;广播采编业务;思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城市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者。以城市更新和发展为背景,引入建筑再循环理念,让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和价值,使之与城市之间建立共生关系,以实现其更好地被保护。以宁波渔轮厂旧址改造为例,探讨基于再循环理念的城市与其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共生,可为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保护和提升提供参考。
【摘要】禁忌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禁忌语,它几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禁忌语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人们思想的不同,而文化是决定人们思想的最终因素。了解汉语禁忌语与英语禁忌语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误解,使跨文化交际成功。了解和把握这种差异,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汉英禁忌语内涵及特点、语用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减少汉英语言过程中引起的不
通过公共住房所有权来实现资产构建以推动社会发展是新加坡社会治理的重要特征。公共住房所有权发展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住房所有权比率最高的国家。公共住房所有权是否有助于金融资产构建还是值得商榷的。公共住房所有权的实施使居民拥有了更大面积的HDB组屋进而改善了住房条件,提高了新加坡居民的健康状况。新加坡公共住房所有权促进了社会资产构建。新加坡公共住房所有权在资产构建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在更深层次上对资
摘 要 采访是电台新闻采编的重要环节之一,记者采访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新闻的质量水平,因此要加强对广播电台新闻采访工作的重视。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运用以人为本观念,实现新闻采访工作创新,提升采访工作质量,并指出这是现阶段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电台新闻;以人为本;采访技巧;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3-0171
清洁船的推进器罗得成编译(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湖北,430030)为了防止和清除水面污染,人们对清洁船的制造越来越重视,与之相匹配的推进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清洁船的特性清洁船都是港
【摘 要】本文从课例教学核心理念分析出发,讨论了课例教学在音乐活动设计课程中实施的基本流程和组织形式,并对课例教学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具体的课例教学实例展开了探究。课例教学学前音乐活动设计课程方案,是对于学前专业学生培养比较有用的教学方案之一,它的宗旨是分析、评价、实践与改进的综合,也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关键。【关键词】音乐活动  核心理念  基本流程  组织形式  基本特征 一、
摘 要 当下正是信息爆炸,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转型期,传播形式越来越呈现出自主化、碎片化、多屏化、移动化等发展趋势。这为媒介融合、发展、应用提出了新要求,促使媒体加快转型发展,推动内容与资本的深度结合与互动。当今媒体的经营方式已经逐渐脱离了以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形式,转而越来越多地运用了资本市场的广阔空间,在展会业、房产业、网游业等多行业全面开花,实现了经营领域的多元化方向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