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清华大学“真维斯楼”事件为例,主要阐述了中国高等院校企业捐赠发展现状,然后站在“真维斯”负责人的立场上就企业捐赠的动机进行了简要剖析,提出这种捐赠对学术自由限制问题,以不同事件相关者身份,就如何对待企业捐赠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真维斯楼”;企业捐赠;高等院校
一、事件概述
据报道,2011年5月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门口引来众多围观者,其缘由是该教学楼楼身出现“真维斯楼”字样以及其下金色牌匾关于该服装品牌的介绍,一时间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影响非凡。校方于2011年5月26日将“真维斯楼”上企业简介的附属铭牌摘下。真维斯集团负责外宣的蒋女士对此事件没有做出明确表态,只是公开称会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取得联系。同时,教育部对此也做出回应,建议学校充分利用民主渠道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找到一种既能够表达对捐赠方感谢,又能体现学校特点和定位的办法。
从事件的发生到最终相关负责人的回应,共计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真维斯”可谓是红透半边天。时隔一年多,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该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真维斯对清华进行社会捐赠仅仅是落一个纪念的名声吗?这个事情的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市场商业化运行的潜在规则?面对社会捐赠,高校究竟应如何回应?
二、中国高等院校企业捐赠发展现状
中国教育捐赠兴起于近20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学校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导致经费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于是,部分高校开始效仿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纷纷成立了基金会等机构,依靠个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捐赠来为高校建设提供保障。校园的“商业化”越来越明显,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基础、政府助学等的独特性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捐赠无论从形成时间、政策保障,还是捐赠的金额、管理方式以及主体的多样性来讲,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三、中国高等院校企业捐赠的动机分析
企业与高校的互动有两种,一种是宽泛的慈善,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相当迅速的,它反映了企业界对学院和大学健康发展的广泛兴趣。另一种捐赠的认识基础为高等教育机构是价值产品的生产者,在这些产品中,最为重要的是受过教育的人和具有或多或少当前实际用途的研究。根据这两种互动的形式及其运行方式,我们不难得出企业对高等院校进行捐赠的几个动机:
其一,从心理满足与自我愿望达成角度讲,这种动机概括来说是回报母校与社会,产生的基础往往是该企业领导者的校友身份。鉴于求学期间受到母校的人文关怀或是精神影响,表现在其有能力时对母校建设的贡献。这种受个人动机激发表现为企业捐赠的行为也会对其员工产生精神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文化内涵。
结合该案例,真维斯作为一个服装品牌,最早设立于澳大利亚。于1990年被收购后,经过经营,分销地区范围逐步扩大,拥有现时中国最大的休闲服饰销售网络。清华大学并不是其品牌人物——杨勋的母校,所以,从校友捐赠来说,此动机不存在。
其二,从道德层面讲,纯粹的“慈善”情怀,仅想通过捐赠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不论其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影响企业的外部形象。或者说完全是一种炒作的行为:对高校的经济支持,只为提升其公众影响力。
结合该案例,作为“真维斯”的企业代理人,在这个动机上会有如下想法:“真维斯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中国休闲装行业名副其实的‘大鳄’,热心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受诸多因素制约,对教育的投入显然是不足的,我们既然有良好的收益,理应回馈社会。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百年名校,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也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梦想,投向清华的捐赠,不过是我们众多公益事业中的一个,并无其他的商业性利益诉求。而冠名符合《捐赠法》等相关条文规定,无可厚非。此次事件的发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我们‘真维斯’受到了很多非议,但是议论的大方面还是在质疑清华的商业化现象,对我们公司并没有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反而增加了我们企业网站的点击率以及商品营业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真维斯’这个服装品牌。这种境况也是我最初捐赠时所想象到的。”
其三,从技术市场调节角度来看,通过社会捐赠的方式,搭建企校间、市场与学术科研间的桥梁,使企校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具体表现为“企业出资,高校出智慧”约定下对于企业生产、营销等问题的科学化探究,以求使实际问题得到及时、科学的改善,从而达到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目标。
结合该案例,此动机也许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作为“真维斯”企业负责人可以有这样的想法:“清华大学的化工、材料等可以在日后为我们的服装材料开发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支持。通过此次捐赠,与清华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方便其以后人才的输送与人力资源运用,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整个过程由于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也会使得动机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具体表现在:企业给予高校经济支持,高校反过来在优秀人才输送方面、企业科研产品开发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是一种“双赢”的过程。但是这种投资的效益并不是一定就会实现的,而且没有办法用固定的公式换算法则来衡量、计算。
四、企业捐赠现象带来的问题
罗伯特·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指出:“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而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它必会丧失其精神,同时通常也得不到金钱。”虽然这个观点有些偏激,但他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大众对高校接受企业捐赠,继而赋予其冠名或者是企业相关负责人被聘请为名誉教授等的现象的质疑,也是担忧高等教育会“变质”。毕竟高校是一方求知的净土,当其与“商业”这个字眼相联系的时候,不免使人们心存顾虑。除此之外,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也可能给大学知识生产自由权带来过多的导向与限制,从而制约其本身科研活动的进行。当学校接受了某企业捐赠,“服从”心态是比较微妙的。例如,你接受了他人来自经济上的无私帮助,会不会因中国人卑微的民族劣根性,在某些场合成为其发言人,不自觉地替他说话?虽仅为假设,但据中国当今现状,加之政治、学术、市场三者间不可隔断的联系,也不是毫无可能。
以上我们从企业对高等院校捐赠的角度针对清华大学“真维斯楼”事件作了简要分析,在大学的服务职能使得其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企业对于高校的捐赠作为大学建设资金来源的一部分,也会日益增多。作为企业管理者,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应怀有社会良知,不能在太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知识生产。学校的管理者在接受企业捐赠时不仅要考虑到该项目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这种类似于“冠名”的纪念形式是否给学校声誉和形象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要坚守大学本身的精神内涵。此外,完善相关的捐赠管理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事件的旁观者,我们不能被舆论导向所迷惑,而是要怀有一种批判思维,能够清醒地去分析问题以求其被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孟东军,陈礼珍,张美凤.中美大学教育捐赠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53—55.
[2]郑琼鸽.试析国内高校社会捐赠的动机和激励措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07—111.
关键词:“真维斯楼”;企业捐赠;高等院校
一、事件概述
据报道,2011年5月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门口引来众多围观者,其缘由是该教学楼楼身出现“真维斯楼”字样以及其下金色牌匾关于该服装品牌的介绍,一时间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影响非凡。校方于2011年5月26日将“真维斯楼”上企业简介的附属铭牌摘下。真维斯集团负责外宣的蒋女士对此事件没有做出明确表态,只是公开称会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取得联系。同时,教育部对此也做出回应,建议学校充分利用民主渠道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找到一种既能够表达对捐赠方感谢,又能体现学校特点和定位的办法。
从事件的发生到最终相关负责人的回应,共计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真维斯”可谓是红透半边天。时隔一年多,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该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真维斯对清华进行社会捐赠仅仅是落一个纪念的名声吗?这个事情的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市场商业化运行的潜在规则?面对社会捐赠,高校究竟应如何回应?
二、中国高等院校企业捐赠发展现状
中国教育捐赠兴起于近20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学校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导致经费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于是,部分高校开始效仿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纷纷成立了基金会等机构,依靠个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捐赠来为高校建设提供保障。校园的“商业化”越来越明显,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基础、政府助学等的独特性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捐赠无论从形成时间、政策保障,还是捐赠的金额、管理方式以及主体的多样性来讲,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三、中国高等院校企业捐赠的动机分析
企业与高校的互动有两种,一种是宽泛的慈善,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相当迅速的,它反映了企业界对学院和大学健康发展的广泛兴趣。另一种捐赠的认识基础为高等教育机构是价值产品的生产者,在这些产品中,最为重要的是受过教育的人和具有或多或少当前实际用途的研究。根据这两种互动的形式及其运行方式,我们不难得出企业对高等院校进行捐赠的几个动机:
其一,从心理满足与自我愿望达成角度讲,这种动机概括来说是回报母校与社会,产生的基础往往是该企业领导者的校友身份。鉴于求学期间受到母校的人文关怀或是精神影响,表现在其有能力时对母校建设的贡献。这种受个人动机激发表现为企业捐赠的行为也会对其员工产生精神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文化内涵。
结合该案例,真维斯作为一个服装品牌,最早设立于澳大利亚。于1990年被收购后,经过经营,分销地区范围逐步扩大,拥有现时中国最大的休闲服饰销售网络。清华大学并不是其品牌人物——杨勋的母校,所以,从校友捐赠来说,此动机不存在。
其二,从道德层面讲,纯粹的“慈善”情怀,仅想通过捐赠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不论其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影响企业的外部形象。或者说完全是一种炒作的行为:对高校的经济支持,只为提升其公众影响力。
结合该案例,作为“真维斯”的企业代理人,在这个动机上会有如下想法:“真维斯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中国休闲装行业名副其实的‘大鳄’,热心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受诸多因素制约,对教育的投入显然是不足的,我们既然有良好的收益,理应回馈社会。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百年名校,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也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梦想,投向清华的捐赠,不过是我们众多公益事业中的一个,并无其他的商业性利益诉求。而冠名符合《捐赠法》等相关条文规定,无可厚非。此次事件的发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我们‘真维斯’受到了很多非议,但是议论的大方面还是在质疑清华的商业化现象,对我们公司并没有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反而增加了我们企业网站的点击率以及商品营业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真维斯’这个服装品牌。这种境况也是我最初捐赠时所想象到的。”
其三,从技术市场调节角度来看,通过社会捐赠的方式,搭建企校间、市场与学术科研间的桥梁,使企校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具体表现为“企业出资,高校出智慧”约定下对于企业生产、营销等问题的科学化探究,以求使实际问题得到及时、科学的改善,从而达到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目标。
结合该案例,此动机也许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作为“真维斯”企业负责人可以有这样的想法:“清华大学的化工、材料等可以在日后为我们的服装材料开发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支持。通过此次捐赠,与清华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方便其以后人才的输送与人力资源运用,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整个过程由于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也会使得动机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具体表现在:企业给予高校经济支持,高校反过来在优秀人才输送方面、企业科研产品开发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是一种“双赢”的过程。但是这种投资的效益并不是一定就会实现的,而且没有办法用固定的公式换算法则来衡量、计算。
四、企业捐赠现象带来的问题
罗伯特·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指出:“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而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它必会丧失其精神,同时通常也得不到金钱。”虽然这个观点有些偏激,但他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大众对高校接受企业捐赠,继而赋予其冠名或者是企业相关负责人被聘请为名誉教授等的现象的质疑,也是担忧高等教育会“变质”。毕竟高校是一方求知的净土,当其与“商业”这个字眼相联系的时候,不免使人们心存顾虑。除此之外,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也可能给大学知识生产自由权带来过多的导向与限制,从而制约其本身科研活动的进行。当学校接受了某企业捐赠,“服从”心态是比较微妙的。例如,你接受了他人来自经济上的无私帮助,会不会因中国人卑微的民族劣根性,在某些场合成为其发言人,不自觉地替他说话?虽仅为假设,但据中国当今现状,加之政治、学术、市场三者间不可隔断的联系,也不是毫无可能。
以上我们从企业对高等院校捐赠的角度针对清华大学“真维斯楼”事件作了简要分析,在大学的服务职能使得其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企业对于高校的捐赠作为大学建设资金来源的一部分,也会日益增多。作为企业管理者,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应怀有社会良知,不能在太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知识生产。学校的管理者在接受企业捐赠时不仅要考虑到该项目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这种类似于“冠名”的纪念形式是否给学校声誉和形象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要坚守大学本身的精神内涵。此外,完善相关的捐赠管理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事件的旁观者,我们不能被舆论导向所迷惑,而是要怀有一种批判思维,能够清醒地去分析问题以求其被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孟东军,陈礼珍,张美凤.中美大学教育捐赠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53—55.
[2]郑琼鸽.试析国内高校社会捐赠的动机和激励措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