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金钥匙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很多人会对本文的题目提出异议。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改变让学生一唯模仿、一唯接受的陈旧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摆脱依赖,超越模仿,跳出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独创性。而本文公然提倡“模仿”,这岂不是因循守旧,与教育改革大势背道而驰吗?
   诚然,“模仿”与“创新”,从一般意义上讲,它们几乎是完全对立的两个词语。“模仿”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它是以有旧样子为前提的;而“创新”则是抛开了旧样子去创造出前所末有的新事物。只有依靠创新,才能有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否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几乎成为评价一堂课成败的准绳。但是,面对创新教育,我们倒底还要不要“模仿”,应如何正确对待“模仿”呢?
  
   一、创新必然以模仿为基础
   俗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从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来看,模仿是人类知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不管是远古时代人们模仿生产劳动创造了舞蹈艺术,模仿事物的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还是近代人们模仿蝙蝠认路发明了雷达,模仿人本身发明了机器人,大量事例说明: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今天。只有通过模仿,才能让学生尽快地培养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踩在前人的脊背上,以前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开创新的未来。没有对现有事物的模仿,没有对人类已有知识接受,割断并抛弃现有的成果而一唯追求创新,这岂不类同于让一个白痴去搞火箭的发射,让一个学语的小孩放弃学舌而独创语言?因而,模仿是走向科学发明的第一步,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二、准确把握模仿这一概念
   首先,要正确区分“复制”与“模仿”的本质差异。复制是按事物的原样制作,追求的是相同。复制出的产品越近似于原样,复制就越成功。而对于模仿,追求的是形似或神似,其间必须包含许多创造。例如,华佗模仿禽兽动作创造了“五禽戏”,王羲之模仿公孙大娘舞剑创造了他特有的草书艺术。而没有创造的模仿,不能算作模仿,至多只能算作复制而已。模仿离原样越近,就越接近复制;模仿超脱原样越远,则越有创造性。因而,“复制——模仿——创新”是由依赖到独立,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一条走向发明创造的成功之路。
   其次,要正确认识模仿与创新间的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割裂事物联系的行为,只能陷入机械主义泥潭。模仿中包含创新,创新中包蕴模仿。创新以模仿为基础,模仿以创新是为目的。没有模仿就无从创新,没有创新就只能称作复制而称不上模仿。
  
   三、模仿的具体操作
   (一)通过模仿培养创新必备的良好习惯。
   1.模仿科学家们的言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家们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反复研究,在探索自然的奥秘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闪耀着高尚的品质。教学中,如能经常引导学生阅读和讲述科学家们的故事,就必然对喜爱模仿的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第四册《玩石头》一课,在我讲述李四光寻找和研究石头的故事后,竟也有二年级学生学李四光爷爷的样子,到集市上买了小铁锤,带了口袋检起石头来。
   2.模仿科学家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多问为什么。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来自科学家们不懈的观察和思考。这样的事例,启发着学生们不断地学习和模仿,养成勤学、好问、多思的良好习惯。
   3.模仿科学家们相互协作。现代先进技术的掌握和推广,现代化设备的制作,很难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火箭的发射,人造卫星的上天,构通全球的互联网等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搞好相互协作是创新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在创新教育中,通过对科学家们行的了解,培养学生间相互协作的能力。通过学生在平时实验,在同桌间,在小组中搞好互相协作,养成良好习惯。
   4.模仿科学家们通过反复实验,遵循自然规律,探索自然的秘密。通过科学家们反复实验验证,探索自然奥秘的故事,学习科学家们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通过模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首先,我们应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模仿发明的小故事,从无数的模仿发明的事例中领略到模仿对创造发明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和志趣,为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2.教给从模仿中创造的一般过程。教师可通过分析和讲解,通过实例的模仿,让学生领悟并掌握创新的一般过程:“提出要求--搜寻设计--实验制作--检定成型”,让学生在课内外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能力。
   3.教给模仿到创造的一般方法。从模仿走和创造的方法很多,这里列出几种最常见的方法。
   (1)“缩小”或“扩大”。如人们由普通吊扇缩小成微风保扇。
   (2)改变物体质料。如有的学生模仿第四册《小水轮》一课中的萝卜水轮,金属水轮,创造性地制作了马铃薯水轮、塑料饮料瓶水轮。
   (3)仿生。现代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一门很有发展前途的科学——仿生学。仿生是科学发明的摇蓝,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机渗透其精神实质,让学生学习模仿。
   总之,学习科学离不开模仿,模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金钥匙。当然,模仿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因为模仿仅仅是走向创新的起步,而不应当是创新的终点。
  
   【作者单位: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江苏215557】
其他文献
根据形位公差理论和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规范,介绍了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其不确定度的来源和评定方法,为类似齿轮箱这样机械产品的测量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文章概述了瑶山电站在运行期间,转轮突然发生故障时的现象,对现象进行分析及处理结果,为今后机组安全运行吸取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灯泡贯流卧式机组;水轮机转轮;特殊故障;油系统;受油器窜油;处理及结果  1.引言  瑶山电站位于广东省仁化县丹霞镇夏富管理区管辖内,属广东省仁化县锦江电力开发总公司梯级开发电站的第四级。水电站装机容量6000KW,两台单机容量3000 KW,设计水头5.5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由气敏传感器和GPRS技术相结合的液化气远程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全天候监控液化气铁路罐车人孔内安全附件,并及时准确的将液化气泄露情况转换成声光信号,同时将监测点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发送到指定的接收装置。该系统能实现无人远程监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远程报警系统  引言  液化气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在铁路运输过程中,主要有随车押
摘 要:本文通过对神华铁路线路状况和总体布局,集团公司自备车状况及检修条件,以及即将承担重载运输任务的80t级铝合金运煤敞车的常见故障和目前检修工艺布局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阐述该车型在检修过程中主要检修难点和工艺布局上的优化考虑,最大发挥和提高公司车辆检修维护能力,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建议,为神华铁路的运输扩能和单元重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神华;重载;铁路货车;检修;工艺
摘 要:机械压力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较强的振动,使得模具磨损加重、加工的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会导致关键部件的损坏。本文简介了机械压力机合理隔振的重要意义,并对机械压力机的合理隔振方式作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机械压力机,合理隔振,措施研究  1.引言  锻压机械包括机械压力、液压机、螺旋压力机、锻锤和平锻机等机械设备,一般是用来锻压加工中的成型和分离等方面的工作。现在锻压设备在汽车,电子,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针对当前对于建筑物的建造要求,建筑技术人员对建筑器材不断地改进,许多建筑行业的机器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更好地提高建筑效率,起重机是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大型建筑工具,由于起重机的体重较大,导致灵活性较低,不易移动,操作过程容易出现问题,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围绕网络协同设计技术及其在起重机设计系统中的应用为中心,对起重机的效率和精确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网络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受到某种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争取最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效率最高,效果最佳。  这就是激励,其内涵可划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目标的和偶然的,命令的和情感的,体势的和语言的等几种。通过激励,可使人产生趋向目标的内在动力,驱使人们自觉地创造条件,奋发进取,直达目标。  情感激励是教学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压力容器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提出相对应的质量监控措施,对症下药,提高质量。  关键词:压力容器,质量监控  引言  压力容器的精密度比较高,要求工艺也相对严格。为保障安全生产,必须对压力容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使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一般而言,压力容器的质量控制应该从设计、制造和安装三个方面进行质量监控,但制造过程的质量是关键,各种要求比较苛刻,因此加强制造过程的
预习,是指学生上课前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先行阅读学习,了解其梗概,以便掌握听课主动权的主动求知过程。预习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课前预习,既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是提升学科成绩,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指导,促进小学生有效预习呢?本文略谈几点浅见,
日前,新日本Tech公司通过利用放电和研磨方式来加工超硬合金、陶瓷和烧结金刚石等多种材料。该公司研发的机床结合使用了立式加工中心(MC)“μV1”和“摄像式工具检测系统”,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