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与“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能够恰当处理好两者关系,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性,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增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出现必然导致认识的新领域和新视角,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是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构成的,两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都有直接的关系,要想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教学贵在方法的掌握和规律的把握,素质教育下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希望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从学生的现状出发,科学设置问题的难度和密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也不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全面把控,讲解的津津有味,而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如何。教学的有效性终归要落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为此,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地围绕着学情而展开。小学生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的好奇心较重,但是自信心不足,一旦遇到困难,特别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受挫,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情,优化教学设计,正确的把握教学留白的难易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学问题太难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信心,那么他们就不会在主动的探究问题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会感觉到非常的劳累,那么也对以后的教学埋下了隐患。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数量也要适中,不能太多,也不宜过少。如果太多就显得整堂课都在活动,学生会觉得很累。太少的话,学生意犹未尽,好不容易放松的神经,一会又紧张起来。数学问题的数量要适中,难度系数也要适中,这样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才会提升。
二、营造宽容融洽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有质疑的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引导。学生有疑问就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的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建设,认为学好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能解决相应的考试问题就可以了。对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很少涉及,担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或者没必要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因为考试的时候不会牵扯到这些知识,也考查不到这些能力。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小学生虽然受到学龄和年龄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拥有认知世界的好奇心,拥有解决难题的渴望和意志,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定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妨从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了。
三、尊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正确处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还必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的质疑、异想天开、甚至是错误都要有所宽容,并做好引导。小学生的学习除了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心的影响,自信心高涨肯定会大大提升他们的参与度,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学生思考和探究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时时刻刻都是以对错来评价学生,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不敢发言了,也不会探究问题了,只因为害怕出错。为此,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必须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开始。比如在低年级学习《数一数》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在教材中数一下动物园中的动物数量,也就是学会1-10的数数,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这项任务,为了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预设了这样的问题:既然我们已经学会了数一数,那么请你利用1-10当中的任何一个数字,来说一句话。比如我有2支铅笔,5本书。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想拓展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但是在学生的表达中,确实错误百出,有的学生说我有3只手,妈妈有5只鞋,爸爸有8根头发,爷爷有三条腿等等。学生虽然用数字说了话,但是存在明显的生活化错误,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能严厉批评,否则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旦学生的自信心受挫,他们就不敢在表达和进行问题探究了。为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表达的勇气,给他们点赞。同时引导学生,让学生注意观察,比如我们人有几只手呢?人有多少头发呢?等等,我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给予改正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探究意识的发展。对于课堂发生的意外,教师在引导的时候,要做好心理疏导,切记严厉批评,否则会适得其反。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化的教育、学习和知识传授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一种就是教师的“教”,另外一种就是学生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落脚点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教”只充当着学生学习多元化途径当中的一条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时候只考虑到个人的讲授,在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情,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学习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地位,认清自身的角色,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足够的课堂重视和尊重,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是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构成的,两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都有直接的关系,要想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教学贵在方法的掌握和规律的把握,素质教育下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希望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从学生的现状出发,科学设置问题的难度和密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也不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全面把控,讲解的津津有味,而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如何。教学的有效性终归要落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为此,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地围绕着学情而展开。小学生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的好奇心较重,但是自信心不足,一旦遇到困难,特别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受挫,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情,优化教学设计,正确的把握教学留白的难易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教学问题太难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信心,那么他们就不会在主动的探究问题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会感觉到非常的劳累,那么也对以后的教学埋下了隐患。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数量也要适中,不能太多,也不宜过少。如果太多就显得整堂课都在活动,学生会觉得很累。太少的话,学生意犹未尽,好不容易放松的神经,一会又紧张起来。数学问题的数量要适中,难度系数也要适中,这样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才会提升。
二、营造宽容融洽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有质疑的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引导。学生有疑问就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的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建设,认为学好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能解决相应的考试问题就可以了。对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很少涉及,担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或者没必要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因为考试的时候不会牵扯到这些知识,也考查不到这些能力。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小学生虽然受到学龄和年龄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拥有认知世界的好奇心,拥有解决难题的渴望和意志,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定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妨从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了。
三、尊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正确处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还必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的质疑、异想天开、甚至是错误都要有所宽容,并做好引导。小学生的学习除了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心的影响,自信心高涨肯定会大大提升他们的参与度,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学生思考和探究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时时刻刻都是以对错来评价学生,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不敢发言了,也不会探究问题了,只因为害怕出错。为此,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必须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开始。比如在低年级学习《数一数》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在教材中数一下动物园中的动物数量,也就是学会1-10的数数,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这项任务,为了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预设了这样的问题:既然我们已经学会了数一数,那么请你利用1-10当中的任何一个数字,来说一句话。比如我有2支铅笔,5本书。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想拓展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但是在学生的表达中,确实错误百出,有的学生说我有3只手,妈妈有5只鞋,爸爸有8根头发,爷爷有三条腿等等。学生虽然用数字说了话,但是存在明显的生活化错误,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能严厉批评,否则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旦学生的自信心受挫,他们就不敢在表达和进行问题探究了。为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表达的勇气,给他们点赞。同时引导学生,让学生注意观察,比如我们人有几只手呢?人有多少头发呢?等等,我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给予改正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探究意识的发展。对于课堂发生的意外,教师在引导的时候,要做好心理疏导,切记严厉批评,否则会适得其反。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化的教育、学习和知识传授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一种就是教师的“教”,另外一种就是学生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落脚点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教”只充当着学生学习多元化途径当中的一条而已。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时候只考虑到个人的讲授,在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情,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学习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地位,认清自身的角色,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足够的课堂重视和尊重,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