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y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材是“语言文字的集合体”。语言是思想的结晶,学生只有通过阅读课文,才能了解语言和思想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术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职能和主要目标。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因而,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在长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来实现。激发阅读兴趣,指导自学门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阅读法,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法是以默读和朗读等方式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此外,还有讲授法、讨论法和练习法。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训练读写技能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
  1.引言
  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学方法,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特点及其规律,对于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语文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以一定的语文知识武装学生,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建构学生完美的人格品质,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过程。它受一般教学过程的制约,又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1.2 所谓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是师生双边活动为通向教学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程序。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阅读法﹑讲述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
  2.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由上可知,在语文教学的最常见诸方法中,有一种叫阅读法。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证实了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帮助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为阅读主要是吸收和理解,写和说主要是表达和运用。那么,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学习阅读,就是让学生学习一系列规则,学习如何从语文课文中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学校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被称之为“智慧之源”。阅读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在语文教学中,它占课时应最多、所以,所用精力最大、其任务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读的技术,行成自读的能力。当然,培养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来实现。激发阅读兴趣,指点自学门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学生年龄特征不同,阅读技能或阅读能力也不同,低年级的学生重认知性和理解性阅读,高年级的学生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
  一般的阅读标准应是:
  默读:高速1500字/分;中速1200字/分;低速200字/分;理解70%
  朗读:必须做到每个学生会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阅读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对中职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过大量的测试和调查,测试和调查的结果是:
  默读:高速1000字/分;中速800字/分;低速150字/分;理解60%.
  朗读:75%以上的中职学生不能做到对新课文有表情、有理解的阅读。
  同时,以上测试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职生的阅读能力绝大多数是不合格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应明白到底什么是阅读能力?这是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切实提高阅读质量所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2.1 什么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有那些成分构成?
  概括来说,阅读能力是学生(读者)借助视觉器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了解文中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心理特征。它是由认读、理解、鉴赏、活用四种基本能力构成。这四种能力标志了阅读能力的四个不同层次。
  2.1.1 认读能力,是指学生对文字符号进行感知的能力。它在阅读中是初步的,也是最基础的能力。因为只有通过对文字的认读,才能达到对所阅读内容的初步感知。
  2.1.2 理解能力,是指学生把感知的阅读材料联系起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与联想、判断与推理等思维活动,领悟并把握其本质含义的能力。这种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中专阶段应以理解能力为主,当然,仍需继续积累字词。这一阶段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亦即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1.3 鉴赏能力,是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色以及审美价值等进行鉴别、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它是在阅读理解能力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鉴赏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阅读理解的质量和效果的好坏。
  2.1.4 活用能力,指学生能够把通过阅读理解、鉴赏而储存起来的各种知识,根据需要灵活提取的能力。活用能力是中职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它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渗透于阅读活动的各个环节。
  综上所述,认读、理解、鉴赏和活用四种能力既是构成阅读能力的基本内容,又体现了阅读过程的不同阶段。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要保持各能力之间的独立性和阶段性,注意它们之间的交叉重叠和连续性,以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稳步有序中快速形成。
  2.2 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不合格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 教师方面:首先,长期以来,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师讲学生听”,“述而不作”。在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讲解而忽略阅读,重知识轻能力,不过多的强调阅读。有时教师在讲完一篇文章后,让学生找几个词句,学生不能熟练的找出,甚至出现教师讲完而学生忘完的情况。形成了只有教的单边活动,这完全是忽略阅读的结果。教师也误认为阅读影响讲课进度,只通读一遍课文,划分划分段落,划出重点词句,布置作业完事。近年来又片面追求升学率,缺乏大运动量的技能训练,与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2.2.2 学生方面: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大多数中职生不具备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时,往往跳过,不愿查工具书;遇到好的词句,也不愿做笔记。这种情况说明大部分学生不具备理解能力,自然也就没有鉴赏能力,更谈不上活用能力。所以,必须认识到认读、理解、鉴赏和活用分别体现了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交叉与重叠。
  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前已述及,在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点学生自学门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3.1 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工作中肩负着重任。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江泽民同志指出:“能不能抓好和教育青少年学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忠诚教育事业。“读书,读书,再读书”,提高专业文化素质。
  3.2 必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
  阅读有默读和朗读等方式。按有无声音分有朗读和默读;以速度分有速读和慢读;以程度分有精读和略读等。
  3.2.1 朗读
  ①朗读的意义和作用
  朗读是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朗读可以矫正语音,使文字的音和形得以统一。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增强语感,对提高读、说、听、写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②朗读的一般要求
  朗读按熟练程度分为正确朗读、流利朗读、理解朗读、表情朗读四个层次。朗读训练的要求是:一、读准字音,不漏读、增读、倒读、错读,声音清晰、响亮,读出重音和停顿;二、把握语调。凡是设问、反问、惊异、欢呼、命令、号召、鼓励和意义未定的语句应读高升调。凡是感叹句、祈使句和表示肯定、沉痛、哀悼等语意的句子,要读低降调。一般的陈述句、判断句读平直调。表示喜怒哀乐复杂感情的语句应读弯曲调。三、研究速度。表现热烈、紧张、欢快、惊恐心情和雄辩的对答,要快读;表现悲痛、沉闷、缅怀的心情和发人深省的警句,要慢读;一般记叙、说明、议论,用中速朗读。
  ③朗读方式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用的朗读方式有:教师朗读;学生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3.2.2 默读(包括速读)
  ①、默读的意义和作用
  默读是学生(读者)听作者说话,是运用内部语言进行思维的阅读方式。速读就是快速默读。默读是学生在校学习语文和各门功课中广泛使用的方式。默读可以边读边思索,有利于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快速的阅读能力。
  ②、默读的一般要求
  默读要以朗读做基础。默读的一般要求是:第一、依靠视觉把文字直映到大脑阅读中心,不用唇读,更不能读出声。第二、培养速读能力。采用整体认知的方式,不用指读、来回读、寻觅读。加长视觉距离,减少眼停次数,尽力作到整句、整行、整段地阅读。一般来说,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三倍左右。第三、要重视检查默读的效果。
  ③、默读方式的运用
  默读方式的运用,相当普遍。在听说教学中运用默读,可以熟悉教材,充实内容,开拓思路;在写作教学中运用默读,可以搜集资料,模仿和创新;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默读预习课文;课外阅读活动更是运用默读方式的用武之地。
  4.指导课外阅读活动
  可以说,现在教师的职业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工作的辛苦性和光荣性,任重而道远。所以,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专业文化素质。在搞好课内语文教学的同时,必须作好校内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
  4.1 课外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4.1.1 指导学生选好课外读物。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为标准。最近,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学生中流传,造成种种不良影响。这说明选好读物是课外阅读指导头等重要的事,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4.1.2 指导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阅读指导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形式多种多样,如:结合课文教学进行指导;每周安排课时指导;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等。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自己阅读,所以,大量的工作在于个别指导。教师要主动的关心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对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应及时而耐心地解答。
  4.2 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掌握最佳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专注、刻苦、顽强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重要的作用。
  4.2.1 指导精读。精读就是要咬文嚼字,由表及里,精思熟度。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所谓“字求其训”;其次,弄清句段含义,所谓“句索其旨”;第三,领会全文中心,所谓“通解章义”。精读的目的是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今后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础。
  4.2.2 指导速读。速读不以单个的字词短语为单位顺序读,而是一下子读完复杂长句、整段、整篇文章,了解主要内容。要改变指读、唇读等不良习惯,学会直接阅读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速读的目的是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或者是为了深入研究读写问题、翻检资料。
  收稿日期:2013-06-10
其他文献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教材和黑板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融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理、方法和途径等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使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在信息技术
期刊
【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查发现:1、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不平衡,其中笔算能力最强,估算能力最弱,口算能力、笔算能力明显优于找规律算。2、学生运用四则计算知识解答应用题能力尚可,但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3、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计算的内涵;加强估算,鼓励算法院多样化等是优化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讲”与“练”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强求一面,疏忽一方,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讲”多了,影响了“练”,一节课的时间是定量,学生练习得少,掌握的知识不扎实,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如果过分强调多练苦练,而讲不深不透,学生连起码的知识都不懂,教学效果也不佳。因此,正确处理“讲”与“练”的关系,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讲”、“练
期刊
【摘 要】迁移是学习的实质,是有效学习的标志。为了促进学生的物理迁移能力,根据影响学习迁移的理论,可采用下列的教学策略:揭示相同要素,概括共同原理;夯实源头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例教学;迁移能力;教学策略  1.什么是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现代心理学认为迁移的本质,实质上是两种学习之间在知识结构、认知规律上相同要素间的影响与同化。通常所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来的。因此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把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新课标着重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就本人近十年来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应做到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密不可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语文教育应是重中之重,语文教育者要改变教学方式,要有大语文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即认真写字、认真读书、认真作文的习惯。提倡读书、作文、做人三位一体,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语文;素质教育;读书;作文;做人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密不可分。语文学科是一门素质含量很高的学科,从当今教学现状及教学效率看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创造一个让学生愉快学习的优美环境,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制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善于调控扣人心弦的教学节奏等几个方面阐述教学中让学生身心愉悦来增强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性。  【关键词】愉快;教学;民主;艺术;实效  当前,中学语文界面临诸多困惑,如:语言积累中,学生都能背诵名言佳句,但结合意思填空时,却不知是哪一句;仿写(拓展)句子时,“下笔千言”,结果却“离题万
期刊
1.研究开发技术  1.1 机械产品现代设计技术。包括建立机械工程数据库;开发动态分析和动强度设计技术;CAD应用技术和局部集成的接口技术、网络技术及建库技术;并行工程技术、动态仿真技术、快速原型设计技术、工业设计技术、反求工程设计技术。  1.2 机械产品可靠性技术。重点开发可靠性工程管理技术、产品和系统可靠性设计技术、失效分析技术、可靠性实验评定、运行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  1.3 热加工清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学困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比较薄弱,造成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上不会听讲也听不懂,学习主动性差,造成数学成绩相对滞后,自己主动意识差,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解。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阶段难度加深,知识范围扩大,能力要求高,部分学生适应性差,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学困生自学习惯差,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甚至抄袭,解题过程杂乱,无逻辑性。本文我主要从分析初中数
期刊
何谓:“建构”。顾名思义:建筑构造。我们把“说话”比作一项庞大的工程,那么这项工程仅仅靠我们教师自己建造,是绝对不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建构教育认为,它的中心应该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并任其发展壮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如何对学生进行在建构教学下的说话训练呢?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说话表达训练呢?  1.建构情景、克服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大部分有怯场心理。由于缺乏锻炼,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