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兰叶艺及其在花上的表现关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ere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按照叶艺国兰的分类对线艺兰、斑艺类、水晶艺类、叶蝶艺类4个大类分类描述。其叶艺及其对应花艺的表现性状反映兰科植物“花叶同源”这一现象,分析不同艺态的叶艺兰花具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和机理。
  关键词 国兰;叶艺;花艺;表现类型;表现关系;成因
  中图分类号 S6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52-02
  1 叶艺国兰概述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拥有最多爱好者的植物,我国称这类兰花为国兰或中国兰[1],外国人则称其为东方兰,日本人称其为东洋兰,主要为兰属(Cymbidium)植物,而且集中在春兰(Cymbidium.goeringii Rchb.f.)、蕙兰(Cymbi-dium.faberi Rolfe)、春剑(Cymbidium.Goeringii var.longibracte-atum)、墨兰(Cymbidium.Sinense Willd.)、寒兰(Cymbidium.kanran Makino)、建兰(Cymbidium.ensifolium Sw.)和莲瓣兰(Cymbidium.goeringii var.tortisepalum)等7个地生兰种。
  艺兰发源于中国,是数千年来我国人民赏兰心得的结晶。兰花经过长时间的人工选育培养,逐渐选出许多特殊的变异品种,人们依据观赏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花艺和叶艺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兰花的培养史,就是我国兰花的发展历史,而其中的叶艺类型,在近几十年中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
  所谓叶艺即是指兰花的叶片上发生的性状相对稳定的的变异,其应包括叶片色彩和叶片形状的变化[2]。传统的叶艺兰称法主要指叶片颜色的变化,包括兰花叶片上的黄色或白色的斑点、斑块、线条等,大致可分为线艺兰、斑艺兰、水晶艺兰这三大类。随着人们对兰花叶艺欣赏和了解的深入,也出现了叶蝶等不同颜色和形状变异类型。
  2 叶艺的不同表现类型
  2.1 线艺兰
  线艺兰即是指兰花绿色叶片上出现的黄色或白色等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条状艺色斑纹。依据线条分布位置以及形状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爪艺、边艺、缟艺、中透艺。该四大类艺中,爪艺、边艺、中透艺相对稳定,缟艺变化相对较大,线条易出现随机形态及分布。其中部分叶艺兰的艺色也会随着兰株的生长而出现艺色的明暗变化,这类叶艺按发色的先后又有区别,刚萌芽开叶就出现艺色,而后逐渐淡化消失的称为“先明艺”;当兰苗幼小时不见艺色,长大时才出现艺色的称“后明艺”。
  2.2 斑艺
  斑艺即在叶片上呈现不规则的色斑,因形状多种多样,按艺态分有斑块、斑纹、斑点、砂晕等形式表现,艺色分为黄、白、绿等。
  2.3 水晶艺
  叶艺兰中还有一种水晶艺,指的是兰叶上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犹如晶莹透明的水晶。按水晶体出现的部位和形态可分为水晶头、水晶边、水晶缟、水晶斑4个大类。
  2.4 叶蝶
  叶蝶即叶片唇化现象,它是兰草叶上的一种变异,多发生在兰株的中心叶上,其次是近中心叶第二、第三叶上,主要表现部位是在叶的上部或叶的边缘,出现白色、乳白色、微黄色半透明状的质感物,近似唇瓣的细胞组织和叶片细胞组织的有机融合,两者有如褪晕,过渡自然。强烈的唇化,除了有唇瓣质的特征外,还往往在叶上带有各种颜色的色块。最常见的是红色、紫红色、紫褐色等斑点、块,这些色斑、点与花朵唇瓣上的色斑色彩基本一致。更有极偶然出现中心叶完全变为唇瓣样。
  3 叶艺在花上的表现关系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花是变态的枝条”,植物的叶、花基因同源,花瓣是叶的高级表现形式。根据这一理论,叶艺兰的叶艺在叶片上的表现形态应该相对于花朵的花瓣。
  叶艺兰叶片上的线艺往往反映到花瓣上也具相同或相似形态的线艺,而且艺色出现的位置与颜色也保持一致性。如叶上出现鲜明、稳定的爪艺、边艺,则兰花的花瓣前端边缘出现与叶上相似位置同样的爪艺(图1),而部分边艺品种则能在花上表现出覆轮花(图2)。而叶艺上的中透艺与边艺的艺色刚好相反,因此花上的艺也与叶上相一致,容易出中透花(图3)。缟艺由于线条位置的不固定性,因此容易出现艺的不稳定,甚至出现艺色退化消失。这类艺色如果在花上表现就会出现缟花,但由于缟艺在叶上出现位置的不稳定,因此花上出现的缟艺位置也会有变化(图4),甚至失艺。线艺兰中的部分先明艺兰往往在花上都能体现,但是后明艺兰则较少出现在花上。斑艺类叶艺兰多出色花,至今未曾见有虎斑艺类艺花的报道。
  水晶艺兰开出具水晶艺的花朵已有不少,并且水晶艺兰开出的花朵往往多伴随花瓣的变大、变宽等变形(图5)。不同的水晶艺类在花上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但并无固定的变异类型和方向,并且不是每一株水晶艺兰都开出具水晶艺的花。同样同一单株上的花朵也会出现水晶花和普通花,因此这种开花存在不稳定。
  叶艺兰的花上艺的表达如同叶上的表达一样,并不是每一株叶艺兰都开出叶艺的花,也并不是每一个品种叶片的艺向都会稳定不变地表现在花瓣上,由于叶艺兰艺态的形成是因叶绿素的分布不同所致,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同一兰株上的花瓣也会出现艺向的进化和退化。因为细胞內并不是所有的信息均得到遗传和表达,这也是对细胞全能性理论作岀的修正。
  虽然叶蝶类与线艺、斑艺、水晶艺类形成的原因和机理不同,但是叶蝶艺的出现也是相对于唇瓣的表现形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花、叶同源。通过栽培发现,凡是叶蝶现象比较明显的大多能开出蕊蝶(兰花内轮花瓣全部异化为唇瓣),反之,多数蕊蝶也会在新草的中心叶甚至更多叶片上出现唇化现象,但并不是每一个品种蕊蝶都有叶蝶出现。
  4 叶艺的成因
  在兰花的叶片上出现不同颜色的斑块、斑纹等组织是兰花较为普遍的现象。但这并非是兰科植物所特有,无论是单子叶植物或是双子叶植物,叶艺现象是植物普遍存在的。   由部分叶肉细胞缺绿引起花叶艺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改变、营养缺乏、病毒感染、真菌寄生等均可造成局部叶片细胞的白化或黄化[3-4]。叶绿素缺失引起的“失绿”现象表现最明显的是叶片,由于叶上叶绿素缺失的细胞分化,形成花斑,与正常绿色相嵌合,从而在兰叶上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艺向”。目前,我国叶艺兰花新品种的选育主要是通过芽变进行选择育种,这类变异需要能够稳定遗传,多出现于线艺兰、斑艺兰、水晶兰类。
  陈少宏[5]认为线艺、斑艺、水晶艺类的出现主要原因有4类,一类是细胞核遗传变异,二类是细胞质遗传变异,三类是体细胞突变,四类是病毒弱毒系感染。石乐娟等[6]通过观察发现:对线艺春兰同一叶片的线艺部位(即黄色部位)与正常绿色部位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初步研究表明线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叶绿体数量减少;叶绿体发育不完全,形状不规则,大多为叶绿体的前体(质体),类囊体少,只有基粒。蒋 彧等[7]通过试验也获得验证:叶艺兰叶绿素含量低下,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非叶艺类品种。
  叶艺兰中叶蝶的出现则是同源异型突变的结果,是遗传学上一类性状变异现象。这是由于兰株孕育叶芽时期,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影响,使得控制花器官发育的同源异型基因发生变异,从而使得花上特有的一些东西出现在叶上,形成了唇质化的外表现象。这种变异现象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强弱,在弱表达的条件下,只是在叶上部或叶边缘等局部出现;而强表达的条件下,则会使得中心叶完全变为唇瓣样。兰科植物正常状态下只会出现1个唇瓣,但是蕊蝶的出现,使得兰花中心部位2个花瓣变为唇瓣状,其实也应属于同源异形突变。
  5 参考文献
  [1] 陈心启.国兰及其品种全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赵令妹.中国养兰集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00.
  [3] 朱志清.植物学集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4] 李继耕.高等植物叶绿体分子遗传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7.
  [5] 陈少宏.线艺兰初探:试论国兰的遗传变异与选育[J].广东园林,2002(3):44-47.
  [6] 石乐娟,王荔,杨永英,等.线艺春兰叶片产生线艺的机理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9(3):495-497.
  [7] 蒋彧,何俊蓉,熊剑锐,等.中国兰叶色突变体生理生化分析[J].北方园艺,2015(7):65-68.
其他文献
摘要 对桃源县蔬菜的生产现状、需求状况、市场流通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目前桃源县蔬菜产销特点,指出了蔬菜产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蔬菜产销;生产现状;流通状况;湖南桃源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301-03  新形势下,桃源县对蔬菜的需求从数量的满足转变到对质量的追求,其产销平衡状态直接关系到蔬菜生产者以
摘要 为充分发挥套作模式的优势,挖掘其在烟叶生产中的运用潜力,基于套作模式在烤烟及其他作物中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套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质量、农业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烤烟套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行烤烟套作的建议。  关键词 烤烟;套作;茬口矛盾;产质量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64-03  Abs
摘要 选取海峡两岸共有的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为典型范例,基于海峡两岸相关标准与法规应用领域人才的社会需求及职业能力要求,对两岸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两岸该类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分别对两岸该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价,为中国大陆地区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摘要 随着新型自动站的推广和普及,绝大多数的国家级基本台站开始使用新型站作为主力观测仪器。而作为新型仪器,新型站的故障率相对较高,故障原因相对复杂,通过软件、硬件2个方向对新型站的故障判断和维修加以详述。  关键词 新型自动站;故障;软件;硬件;维修  中图分类号 P415.1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236-01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气象自动化
摘要 杨属植物是很好的造林树种,高温是影响杨属植物生长、分布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杨树应答高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为我们从系统生物学水平上深入认识杨树高温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整合分析了杨属植物应答高温蛋白质的特征,为揭示其高温应对调控网络中重要代谢通路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键词 杨树;高温胁迫;蛋白质组学;应答机制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要 林下经济是一种新兴的林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它能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通过金银花基地的建设,重点对林下种植金银花的生产技术和金银花基地建设财务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建设金银花基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可行性;金银花基地;浙江开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6
摘要 针对传统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弊端,初步探索了将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改革培养模式及考核方式以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教研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高等院校发展的优势。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教研一体化;创新;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45-02  
摘要 竹篙薯是一种经济和蔬菜兼用作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在泰和县种植历史悠久,是一种上等薯圩科作物。从大田准备、育苗、移栽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竹篙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竹篙薯;高产;栽培技术;江西泰和  中图分类号 S539.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73-01  竹篙薯属于薯圩科,山药
摘要 以辽宁滨海稻区高产水稻盐粳933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分析了氮素运筹对辽宁滨海稻区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增加基蘖肥,可提高有效穗数来获得高产;对于中、低氮水平,采用前氮后移的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从不同的施氮比例来看,当基蘖肥∶穗粒肥为8∶2时,高氮水平下水稻产量达最高,主要以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获得高产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10%氰氟草酯乳油的使用技术及安全性。结果表明:10%氰氟草酯乳油对水稻非常安全;在马唐二至五叶期用药的10%恶唑酰草胺乳油180 mL/hm2、10%氰氟草酯乳油300 mL/hm2、10%氰氟草酯乳油450 mL/hm2 3个处理对马唐、稗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为99.6%~100.0%;马唐2~3叶时上水层淹4 d,淹杀效果为80%。技术建议:马唐3叶以下用10%氰氟草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