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难磨砺意志 勤奋改变命运
1973年的一个早晨,四川中江县仓山镇朝龙寺山脚下的一个林姓农户家里再添新丁。随着三儿的降临,愁云也随之而来,口粮本就欠缺,这样一来生活就更加紧张了。无奈的父亲看着初升的太阳,轻轻地说,三娃就叫晓东吧。在林晓东八个月时生父就去世了,贤惠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和哥哥姐姐三人拉扯大。父亲走了,家更艰难了。此时,邻村一个青年不顾家族的反对和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走进了这个四口之家,甘愿承担起了这个家庭的贫穷,做起了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个行为在当时那个年月,是不被乡邻理解的,于是林晓东一家就这样一直过着见人避三分的日子。在两个妹妹出世后,林晓东明白原本贫穷的家庭,现在还应加上一个苦。继父虽好,贤惠的母亲对公婆也是百般照顾,但婆婆并不喜欢林家的三个孩子。林家的孩子吃饭时上不了桌,只能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那时林晓东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逢饭点,他总是捧着一张空碗,悄悄地站在墙角,等待桌上吃饭的人散尽后赶紧去抢一点残汤剩饭。林家孩子自幼难见一次母亲的笑颜,但继父却常在家中对他们展露笑容,这也是对林家孩子小小心灵的一点安慰。
对农家孩子来说,务农是本分。当他们能走路,自己会吃饭时,农活就必须分配到自己身上了。林晓东五岁开始带妹妹、打猪草、捡牛马狗粪,帮着家里挣工分,以此期望年终时家里能多分点口粮。在四季的轮回中,他瘦小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山丘深处,牛马车后面。小小的林晓东常常被赶车人打骂,甚至没收他在其他地方捡到的牛马狗粪。因此,央求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的事了。
岁月倥偬,转眼林晓东已到上学的年纪了,善良的继父让他进了学堂。那时,苍山有个民营川剧团,这一天剧团要招演员的消息传到了林晓东的耳朵里。擅长翻跟斗,同时既是体育委员,又是音乐委员的他得到了妈妈和继父的支持,让他前去报考试试看。虽然读书心切,但一想到曾经母亲连6块钱的学费也拿不出来。林晓东明白,即使自己考上了初中,学费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在考初中和考川剧团的两难抉择中,思考再三后,他决定去报考川剧团,学习一门手艺,正好自己也喜欢。用他的话说,这叫“曲线救国”。这一句调侃式的话语,饱含的不仅是对读书无望的失落,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报考川剧团时,他演唱的是《牡丹之歌》,天生的好嗓子和能翻筋斗的优势,让他就这样考进了苍山川剧团。从此,林晓东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在剧团的生活中,勤奋二字时时刻刻都浮现在林晓东的脑海里。他不仅深知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他还有摆脱贫穷,去当人上人的理想和信念。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唯有林晓东每天在心甘情愿地践行着。
贵人相助 梦想之花绽放
好景不长,苍山川剧团垮了,恰逢此时,金堂娃娃班在招生。没有行李的他,只身一人奔向金堂,一曲未完,他便被录取了。在金堂娃娃班中,他认识了一个师姐,这个师姐为林晓东后来的命运转折起到了关键作用。四川省川剧学校是林晓东向往已久的地方,他曾经几番周折想要考进去,但都因身材矮小,功亏一篑。人们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林晓东终于遇见了他此生的贵人张运喜。张运喜是四川川剧学校的老师,工丑行。在该校招收自费生的考场中,他发现了个子不高却身手不凡的林晓东,由于他的点评和发掘,考了三年小生都连续落榜的林晓东,终于成了四川省川剧学校丑行班的学生。理想的实现还来不及高兴,自费生750元的学费又成了他的难题。焦急中,他想到了善良的继父。继父把林晓东姐姐家里唯一一头大肥猪拉去集市卖了钱,实现了他的梦想。走到今天这一步,林晓东表示,不仅要感恩继父,四川省川剧学校更是他的第二个母亲,朱国林老师,张庭秀校长,张运喜老师,以及其他帮助过他的老师们都是他的再生父母。
头顶一盏灯 闯出一片天
《皮金滚灯》是中国川剧一个折子戏的片段,说的是惧妻的皮金因嗜赌成性而被妻子体罚的故事。这是一出功夫戏,扮演皮金的演员不但头顶烛灯,还要在两条长凳中来回反转穿梭,没有扎实基本功的演员是碰都不敢碰的。这却是林晓东的拿手戏。他凭借这部戏荣获了全国“梨园杯”金奖,这也是林曉东学生时代的重要大奖,是对他学艺成果的认可和肯定。谈起这件事,林晓东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
人生因缘而聚,因情而暖,因爱而走过风雨。林晓东在宜宾川剧团遇到了妻子廖丽。由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川剧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市场不景气,入不敷出的林晓东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妻子来到成都继续他们的梦想。为了生计,他们俩骑着自行车带着《皮金滚灯》和三条长板凳穿梭于成都的大街小巷,进出各大演出场所,哪里有演出,他们就在哪里。最辛苦的一次,他们刚结束南门的演出,立马就要赶往北门的下一场演出。时间紧,路途远,体弱娇小的廖丽刚骑到新南门的长桥便骑不动了,长久以来的委屈和辛苦,在这一瞬间全都爆发,她扔掉车蹲在路边便哭了。但是没办法,如果不能按时到下一个演出场所的话,他们不仅拿不到工资,还要赔钱。于是妻子只能重新站起来,一边哭着,一边骑着车向北门赶去。这种为生活打拼的辛酸和艰难外人是无法想象的。
探索曲艺新发展 铸就艺术新辉煌
斗转星移,林晓东迎来了第二届巴蜀笑星擂台赛开赛的消息。初赛下来,很多评委提出意见要求他将传统《滚灯》进行创新。这该如何创新呢?经过几番思索研究后,林晓东在《滚灯》这种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中加入了小品和歌舞表演的元素。这种借鉴式的再创作,让林晓东赢得了“巴蜀笑星”的桂冠。这次比赛让林晓东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要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于是,他开始拜林德一为师,向他学习影视表演;拜李伯清为师,向他学习“讲口”;拜邹忠新和罗世忠为师,向他们学习金钱板。他通过不断学习不同形式的文艺载体去充实自己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各名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他看来,个性是艺术的灵魂和生命,而创新则是艺术长青的法宝和秘诀。
林晓东渐渐尝试着将曲艺带上荧屏,他参与主持了《开心21》《胖姐慧生活》《生活大咖秀》等节目,尤其是《开心21》更是在当时的主持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这档节目上,他和师兄廖健一起打破了当时主持界西装革履、字正腔圆式的主持风格,他们穿着日常便装,说着一口地道的成都方言,诙谐有趣,幽默生动。这档节目在当时不仅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还引起了全国许多主持类节目的争相模仿和借鉴,众多主持人也纷纷效仿他们这种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全国荧屏上顿时刮起了一场“逗趣之风”。他也因此荣获了四川电视台2008年“优秀嘉宾主持”的称号。
2009年,在为感恩全国人民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对四川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的“感恩·奋进”晚会现场,林晓东表演的金钱板小品《HZ的烦恼》大获成功。《HZ的烦恼》通过讲述一群老鼠在重建后的灾区,在全是钢筋水泥的家园新貌中难以生存的窘困境地,侧面反衬表现了灾区人民家园重建后的新面貌和新生活。这个节目不仅在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展演中荣获了优秀节目奖,还在四川省第十三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广场展演中获得“观众最喜爱节目”奖,他本人也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优秀表演奖”。
2015年,林晓东表演的四川金钱板《耙耳朵》获得了的第三届“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展演一等奖。第二年,他凭借这个表演还荣获了首届“说唱四川·歌颂中国”曲艺创作工程优秀曲艺新人奖。这个节目通过表现一对平凡夫妻清苦艰辛但却温馨幸福的生活,批判社会中存在的拜金主义现象,表达爱情幸福的真正内涵,弘扬内心满足的幸福感。这个节目也是林晓东首次将金钱板融入到情景表演之中的成功探索。
《HZ的烦恼》和《耙耳朵》都曾被邀请参加中央电视台《曲艺杂谈》《笑星大联盟》《满堂彩》等节目的演出,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村现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林晓东担纲主演之一的电视剧《嗨!棒棒》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嗨!棒棒》不仅是一部向重庆直辖20周年献礼的影片,同时也通过讲述山城棒棒军的生活现状引发人们对农民工的关注。林晓东在该剧中饰演一个曲艺演员“矮冬瓜”。剧院倒闭后,“矮冬瓜”不得不去山城靠卖劳力讨生活,一边当棒棒军的他,一边仍未忘记自己的曲艺梦想,常常趁着休息的间隙给工友们表演金钱板。就这样,在辛苦中坚守着理想和信念……林晓东不仅在剧中饰演的人物叫“矮冬瓜”,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艺名也是如此。因此,不管是从剧中人名还是剧情上看,这部剧都可以看做是林晓东从艺生涯的真实写照。他表示,四川曲艺囊括的艺术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还有很多值得挖掘和提炼的艺术价值,希望通过这部剧能够将四川曲艺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发现四川曲艺独特的艺术魅力。
1973年的一个早晨,四川中江县仓山镇朝龙寺山脚下的一个林姓农户家里再添新丁。随着三儿的降临,愁云也随之而来,口粮本就欠缺,这样一来生活就更加紧张了。无奈的父亲看着初升的太阳,轻轻地说,三娃就叫晓东吧。在林晓东八个月时生父就去世了,贤惠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和哥哥姐姐三人拉扯大。父亲走了,家更艰难了。此时,邻村一个青年不顾家族的反对和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走进了这个四口之家,甘愿承担起了这个家庭的贫穷,做起了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个行为在当时那个年月,是不被乡邻理解的,于是林晓东一家就这样一直过着见人避三分的日子。在两个妹妹出世后,林晓东明白原本贫穷的家庭,现在还应加上一个苦。继父虽好,贤惠的母亲对公婆也是百般照顾,但婆婆并不喜欢林家的三个孩子。林家的孩子吃饭时上不了桌,只能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那时林晓东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逢饭点,他总是捧着一张空碗,悄悄地站在墙角,等待桌上吃饭的人散尽后赶紧去抢一点残汤剩饭。林家孩子自幼难见一次母亲的笑颜,但继父却常在家中对他们展露笑容,这也是对林家孩子小小心灵的一点安慰。
对农家孩子来说,务农是本分。当他们能走路,自己会吃饭时,农活就必须分配到自己身上了。林晓东五岁开始带妹妹、打猪草、捡牛马狗粪,帮着家里挣工分,以此期望年终时家里能多分点口粮。在四季的轮回中,他瘦小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山丘深处,牛马车后面。小小的林晓东常常被赶车人打骂,甚至没收他在其他地方捡到的牛马狗粪。因此,央求对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的事了。
岁月倥偬,转眼林晓东已到上学的年纪了,善良的继父让他进了学堂。那时,苍山有个民营川剧团,这一天剧团要招演员的消息传到了林晓东的耳朵里。擅长翻跟斗,同时既是体育委员,又是音乐委员的他得到了妈妈和继父的支持,让他前去报考试试看。虽然读书心切,但一想到曾经母亲连6块钱的学费也拿不出来。林晓东明白,即使自己考上了初中,学费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在考初中和考川剧团的两难抉择中,思考再三后,他决定去报考川剧团,学习一门手艺,正好自己也喜欢。用他的话说,这叫“曲线救国”。这一句调侃式的话语,饱含的不仅是对读书无望的失落,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报考川剧团时,他演唱的是《牡丹之歌》,天生的好嗓子和能翻筋斗的优势,让他就这样考进了苍山川剧团。从此,林晓东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在剧团的生活中,勤奋二字时时刻刻都浮现在林晓东的脑海里。他不仅深知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他还有摆脱贫穷,去当人上人的理想和信念。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唯有林晓东每天在心甘情愿地践行着。
贵人相助 梦想之花绽放
好景不长,苍山川剧团垮了,恰逢此时,金堂娃娃班在招生。没有行李的他,只身一人奔向金堂,一曲未完,他便被录取了。在金堂娃娃班中,他认识了一个师姐,这个师姐为林晓东后来的命运转折起到了关键作用。四川省川剧学校是林晓东向往已久的地方,他曾经几番周折想要考进去,但都因身材矮小,功亏一篑。人们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林晓东终于遇见了他此生的贵人张运喜。张运喜是四川川剧学校的老师,工丑行。在该校招收自费生的考场中,他发现了个子不高却身手不凡的林晓东,由于他的点评和发掘,考了三年小生都连续落榜的林晓东,终于成了四川省川剧学校丑行班的学生。理想的实现还来不及高兴,自费生750元的学费又成了他的难题。焦急中,他想到了善良的继父。继父把林晓东姐姐家里唯一一头大肥猪拉去集市卖了钱,实现了他的梦想。走到今天这一步,林晓东表示,不仅要感恩继父,四川省川剧学校更是他的第二个母亲,朱国林老师,张庭秀校长,张运喜老师,以及其他帮助过他的老师们都是他的再生父母。
头顶一盏灯 闯出一片天
《皮金滚灯》是中国川剧一个折子戏的片段,说的是惧妻的皮金因嗜赌成性而被妻子体罚的故事。这是一出功夫戏,扮演皮金的演员不但头顶烛灯,还要在两条长凳中来回反转穿梭,没有扎实基本功的演员是碰都不敢碰的。这却是林晓东的拿手戏。他凭借这部戏荣获了全国“梨园杯”金奖,这也是林曉东学生时代的重要大奖,是对他学艺成果的认可和肯定。谈起这件事,林晓东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
人生因缘而聚,因情而暖,因爱而走过风雨。林晓东在宜宾川剧团遇到了妻子廖丽。由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川剧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市场不景气,入不敷出的林晓东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妻子来到成都继续他们的梦想。为了生计,他们俩骑着自行车带着《皮金滚灯》和三条长板凳穿梭于成都的大街小巷,进出各大演出场所,哪里有演出,他们就在哪里。最辛苦的一次,他们刚结束南门的演出,立马就要赶往北门的下一场演出。时间紧,路途远,体弱娇小的廖丽刚骑到新南门的长桥便骑不动了,长久以来的委屈和辛苦,在这一瞬间全都爆发,她扔掉车蹲在路边便哭了。但是没办法,如果不能按时到下一个演出场所的话,他们不仅拿不到工资,还要赔钱。于是妻子只能重新站起来,一边哭着,一边骑着车向北门赶去。这种为生活打拼的辛酸和艰难外人是无法想象的。
探索曲艺新发展 铸就艺术新辉煌
斗转星移,林晓东迎来了第二届巴蜀笑星擂台赛开赛的消息。初赛下来,很多评委提出意见要求他将传统《滚灯》进行创新。这该如何创新呢?经过几番思索研究后,林晓东在《滚灯》这种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中加入了小品和歌舞表演的元素。这种借鉴式的再创作,让林晓东赢得了“巴蜀笑星”的桂冠。这次比赛让林晓东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要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于是,他开始拜林德一为师,向他学习影视表演;拜李伯清为师,向他学习“讲口”;拜邹忠新和罗世忠为师,向他们学习金钱板。他通过不断学习不同形式的文艺载体去充实自己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各名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他看来,个性是艺术的灵魂和生命,而创新则是艺术长青的法宝和秘诀。
林晓东渐渐尝试着将曲艺带上荧屏,他参与主持了《开心21》《胖姐慧生活》《生活大咖秀》等节目,尤其是《开心21》更是在当时的主持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这档节目上,他和师兄廖健一起打破了当时主持界西装革履、字正腔圆式的主持风格,他们穿着日常便装,说着一口地道的成都方言,诙谐有趣,幽默生动。这档节目在当时不仅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还引起了全国许多主持类节目的争相模仿和借鉴,众多主持人也纷纷效仿他们这种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全国荧屏上顿时刮起了一场“逗趣之风”。他也因此荣获了四川电视台2008年“优秀嘉宾主持”的称号。
2009年,在为感恩全国人民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对四川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的“感恩·奋进”晚会现场,林晓东表演的金钱板小品《HZ的烦恼》大获成功。《HZ的烦恼》通过讲述一群老鼠在重建后的灾区,在全是钢筋水泥的家园新貌中难以生存的窘困境地,侧面反衬表现了灾区人民家园重建后的新面貌和新生活。这个节目不仅在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展演中荣获了优秀节目奖,还在四川省第十三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广场展演中获得“观众最喜爱节目”奖,他本人也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优秀表演奖”。
2015年,林晓东表演的四川金钱板《耙耳朵》获得了的第三届“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展演一等奖。第二年,他凭借这个表演还荣获了首届“说唱四川·歌颂中国”曲艺创作工程优秀曲艺新人奖。这个节目通过表现一对平凡夫妻清苦艰辛但却温馨幸福的生活,批判社会中存在的拜金主义现象,表达爱情幸福的真正内涵,弘扬内心满足的幸福感。这个节目也是林晓东首次将金钱板融入到情景表演之中的成功探索。
《HZ的烦恼》和《耙耳朵》都曾被邀请参加中央电视台《曲艺杂谈》《笑星大联盟》《满堂彩》等节目的演出,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村现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林晓东担纲主演之一的电视剧《嗨!棒棒》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嗨!棒棒》不仅是一部向重庆直辖20周年献礼的影片,同时也通过讲述山城棒棒军的生活现状引发人们对农民工的关注。林晓东在该剧中饰演一个曲艺演员“矮冬瓜”。剧院倒闭后,“矮冬瓜”不得不去山城靠卖劳力讨生活,一边当棒棒军的他,一边仍未忘记自己的曲艺梦想,常常趁着休息的间隙给工友们表演金钱板。就这样,在辛苦中坚守着理想和信念……林晓东不仅在剧中饰演的人物叫“矮冬瓜”,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艺名也是如此。因此,不管是从剧中人名还是剧情上看,这部剧都可以看做是林晓东从艺生涯的真实写照。他表示,四川曲艺囊括的艺术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还有很多值得挖掘和提炼的艺术价值,希望通过这部剧能够将四川曲艺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发现四川曲艺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