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特级教师王崧舟为大家奉献了一堂特具语文味、文化味的课——(枫桥夜泊>。这堂课,王老师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来组织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整堂课设计精致,起承转合匠心独运。教者由意象“愁眠”入手,徐徐铺展,层层深入,高潮迭起,荡人心魄,充分展示了“诗意语文”的无穷魅力。然而,教者又始终没有背离语文的本色,课堂上自始至终呈现的是语文的形态,语文的行走,语文的视界。教者用语文的方式挥洒着经典的魅力,抒发着文化的情怀。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为学新诗竟说愁
[片段1]“找一找近义词”
师:<涛声依旧)这首歌曾经非常流行。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词儿也写得特别棒。我选了其中的两句,
我们来看一看(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7(生朗读歌词)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是什么意思?
生:我想“无眠”就是晚上睡不着觉的意思。
师:没错,大白话——睡不着觉。谁能为无眠找一个近义词?
生:无眠的近义词应该是失眠。
师:失眠,没错。找到一个,继续找。
生:愁眠。
师:愁眠,好极了。谁找到第三个?
师:比如“难以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谁会7
生:难眠。
师:好极了。再比如,“不能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就是一
生:不眠。
师:好极了。再比如,“未曾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就是……
生:未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你听,无眠,就是失眠就是愁眠就是难眠就是不眠就是未眠,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睡不着觉啊!想一想睡不着觉的那个滋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生齐读)
评析
“无眠”就是睡不着觉,多么通俗易懂的解释。可王老师偏要学生一个一个地去找近义词。一找就是五个。连同“无眠”一共六个词,在教者快速且富有节奏的朗读中,刹那间就渲染出一种情绪:仿佛有千万种愁绪涌上心头,让人不能释怀。在强烈的言语冲击下,王老师趁势引导:想一想睡不着觉的那个滋味,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被带进了课堂教学的情境,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
[片段2]“问题来了,问题来了”
由歌词《涛声依旧》中的“钟声”,教师引出历代诗人描写钟声的诗句,并组织学生诵读: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指陆游的诗)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我说上联,你对下联。
师:十年不到枫桥寺——
生: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呢?“百年不到枫桥寺”—— 生: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千年不到枫桥寺”——
生(齐):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你听,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所以,你看,当代诗人陈小奇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读——
(生读《涛声依旧》中的两句歌词)
师:所以,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师:所以,五百多年前高启的笔下还有钟声——
生: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所以,八百多年前陆游的笔下也有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生: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语速缓慢而富有启发性):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什么问题很自然的,一下子从你的脑海里冒出来了?
生:为什么这四位诗人都要写寒山寺的钟声?
师:对呀,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跨越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四位诗人会不约而同地写到寒山寺的钟声呢?继续。
生:为什么这四句诗里面都提到了钟声呢?
师:对呀,寒山寺、枫桥边有那么多的景物可以描写,为什么诗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到这钟声之上呢?继续。
生:寒山寺的钟声有何等魅力,以至于从现在到八百年前,那么多的诗人都去写它的钟声?
师:哎呀!你问的正是我想问的。这时光流淌了一千多年啊,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都要去写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就叫《枫桥夜泊》。
评析
“问题来了,问题来了。”问题怎么来的?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多么重要,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却各有千秋。王老师用极富魅力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心弦。让学生感性地走进文本。他先引入历代诗人描写钟声的诗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然后借用陆游的诗进行巧妙的改写,感受钟声的悠然、旷远。再引导学生由今溯古,一遍一遍地朗读描写钟声的诗句。在复沓排比、回环起伏的诵读中,学生自然就进入了千古钟声特有的情境中。在王老师一颦一笑的表情中,一顿一挫的语调中,学生们一个个高质量的问题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用语文的方式去教语文,用语文的方式去学语文,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味。
[片段3]“说出你的感觉”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枫桥夜泊>。反复读,读反复,直到把这首诗读顺口,读清爽了。(生读)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一生朗读全诗)
师:读得好!字字落实。比如,“愁眠”的“愁”翘舌的,她读准了。再比如,“寒山寺”的“寺”平舌的,她也读准了。读得真好!谁再来读一读,不但读得宇字落实,而且要读出古诗那种特有的节奏和味道。(另一生读)
师: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但用嘴巴在读,用眼神在读,用表情在读,更用整个生命在读。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I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师相机指导)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注意那个味道,那个节奏,那 个韵律。(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体会它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那份感觉。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生:愁。
师:好!就一个字——“愁”。把这个字写下来,这是你的感觉。
生:神秘。
师: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生:因为他说“霜满天”,然后“对愁眠”。这两个词就让人感觉恍恍惚惚的,隐隐约约透出一种气氛,让人感觉很神秘。
师:那种气氛隐隐约约给你一种感觉叫神秘。好,把“神秘”写下来。那是你珍贵的感觉。
生:我的感觉是幻。
师:幻影的幻,幻想的幻,幻觉的幻。是吧?
生:是的。因为诗中说“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并没有看到寒山寺,只听到隐隐约约的钟声从湖面上传来。这种情景就是幻,若有若无的“幻”。
师:多么空灵的一个幻字,多么传神的一个幻字,把这个“幻”字写下来。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
生:我的感觉是凄凉。
师:肚里没点东西的同学,是找不出“凄凉”这个词语的。把“凄凉”写下来。
生:我从“月落乌啼”和“江枫渔火”感觉到非常的朦胧。
师:好的,把“朦胧”写下来。月朦胧,鸟朦胧,夜色更朦胧。好了,孩子们,《枫桥夜泊》这首诗,有人感受到的是愁,有人感受到的是幻,有人感受到的是朦胧,也有人感受到的是凄凉,还有人感受到的是神秘。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你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神秘的感觉吗?
生:不会。
师:再比如,你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朦胧的感觉吗?
生:不会。
师:还比如,你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感到忧愁吗?
生:不会。
师:那么,为什么《枫桥夜泊》带给你的是愁,是凄凉,是朦胧,是神秘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想一想这首诗的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生自学)
评析
王老师的课没有过多的讲解和表白,因为他不会轻易地告诉。他认为,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曾这样说:“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使人感受。”在这个环节中。王老师正是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浸染在语言中,逐步进入一种言语情境,撩拨起他们的悟性与灵性。再通过有滋有味的说,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在与文本的交互中达成意会,从而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二、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片段4]“想象一下画面”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我们按照诗的顺序,一件一件地说。
生:我觉得第一件事就是月落乌啼。
师:看到了月落,画下来。因为愁眠,他看着月亮缓缓地从东边升起,又缓缓地往西边下沉。从地面完全消失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朦胧,一片幽暗。再看,就在一片朦胧和幽暗之间,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水边的枫树。
师:看到了江枫,画下来。江枫,你们看到了吗?(生答:看到了)没有!你们只是看到了江枫这两个字,把眼睛闭上。这回你得仔仔细细、真真切切地看。(充满感情地)月亮西沉,天地一片朦胧,秋风瑟瑟地吹过,你看那江边,一株……两株……一排……一片
那是枫树,那是枫林。仔细地看,看到了吗?睁开眼睛,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枫树的画面,谁来?(话筒指向一生)有一幅画面在你眼前定格,那是——
生:一片火红。
师:你看到了枫树的颜色,那是因为被霜打了之后所泛出的红色。(话筒指向另一生)有一幅画面在你眼前定格。
生:我看见枫树的叶子一片一片落在了江面上。
师:一片一片地飘落在江面上,你心里泛起的情绪是——(生答:愁)
师愁,这就是诗人。(话筒指向又一生)而你眼前出现的是——
生:那江边有枫树,那些枫树被风吹得沙沙响。
师:瑟瑟作响。在秋风的吹拂下,缓缓地摇曳着,是吗々(生答,是)你的情绪是——
生:低沉的。
师:低沉,又一个诗人。是的,愁眠,因为愁眠突然发现了江枫。继续看,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
评析
王老师认为,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王老师让学生找一找诗人看到的景物。他对学生说:“江枫,你们看到了吗?没有!你们只是看到了江枫这两个字。”可见他对学生的把握是多么到位。接着,他让学生闭起眼睛来听。在教者声情并茂的描述中,一幅泊船江边的夜景图就款款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幽幽的愁绪就在他们心头弥漫、荡漾。
[片段5]“猜猜看”
师:当乌鸦凄厉的啼叫之声划破秋叶的宁静,消失了,消失之后天地更加朦胧、更加寂静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诗人的耳边响起了——一起读。
生:(齐声)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把“钟声”画下来。那是在夜半的时候,从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就是因为愁眠,还是因为愁眠,他还是睡不着觉,还是未眠,还是难眠,还是不眠,诗人身体的感觉竟然悄然发生了变化,你到诗中去找一找,诗人用三个字来表达自己身体异样的感觉,这三个字是——
生:(齐声)霜满天。
师:画下来,波浪线。孩子们,你们看到过霜满天吗?看到过吗?(有的学生点头)没有,怎么可能看到。因为按照生活常识,那霜是凝结在哪里的?
生:地上。
师:地上的,在草上,在瓦片上,在树枝儿上。因为这样,大诗人李白才会有这样的诗句:窗前明月光一
生:(齐声)疑是地上霜。
师: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霜只能满地。问题来了,张继写错了,肯定写错了。霜只能满地,不可能满天,你怎么看?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遐想。
师:他为什么会有这种遐想?
生:因为他哀愁,没有办法睡觉,然后他朦朦胧胧地感觉天上好像有霜一样。
师:听听,女孩子的心思就是细腻啊,她告诉我们,她提醒我们这霜满天的感觉跟什么有关系?
生:(异口同声)心思。
师:跟他的心思,跟他的心情有关系,太对了。想一想,霜满天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冷不冷?
生:(异口同声)冷。
师:哪都是冷啊,天上冷的,地下——
生:(齐声)冷的。
师:前面冷的,后面——
生:(齐声)冷的。
整堂课设计精致,起承转合匠心独运。教者由意象“愁眠”入手,徐徐铺展,层层深入,高潮迭起,荡人心魄,充分展示了“诗意语文”的无穷魅力。然而,教者又始终没有背离语文的本色,课堂上自始至终呈现的是语文的形态,语文的行走,语文的视界。教者用语文的方式挥洒着经典的魅力,抒发着文化的情怀。
一、少年不识愁滋味。为学新诗竟说愁
[片段1]“找一找近义词”
师:<涛声依旧)这首歌曾经非常流行。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词儿也写得特别棒。我选了其中的两句,
我们来看一看(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7(生朗读歌词)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是什么意思?
生:我想“无眠”就是晚上睡不着觉的意思。
师:没错,大白话——睡不着觉。谁能为无眠找一个近义词?
生:无眠的近义词应该是失眠。
师:失眠,没错。找到一个,继续找。
生:愁眠。
师:愁眠,好极了。谁找到第三个?
师:比如“难以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谁会7
生:难眠。
师:好极了。再比如,“不能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就是一
生:不眠。
师:好极了。再比如,“未曾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就是……
生:未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你听,无眠,就是失眠就是愁眠就是难眠就是不眠就是未眠,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睡不着觉啊!想一想睡不着觉的那个滋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生齐读)
评析
“无眠”就是睡不着觉,多么通俗易懂的解释。可王老师偏要学生一个一个地去找近义词。一找就是五个。连同“无眠”一共六个词,在教者快速且富有节奏的朗读中,刹那间就渲染出一种情绪:仿佛有千万种愁绪涌上心头,让人不能释怀。在强烈的言语冲击下,王老师趁势引导:想一想睡不着觉的那个滋味,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被带进了课堂教学的情境,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
[片段2]“问题来了,问题来了”
由歌词《涛声依旧》中的“钟声”,教师引出历代诗人描写钟声的诗句,并组织学生诵读: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指陆游的诗)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我说上联,你对下联。
师:十年不到枫桥寺——
生: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呢?“百年不到枫桥寺”—— 生: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千年不到枫桥寺”——
生(齐):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你听,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所以,你看,当代诗人陈小奇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读——
(生读《涛声依旧》中的两句歌词)
师:所以,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师:所以,五百多年前高启的笔下还有钟声——
生: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所以,八百多年前陆游的笔下也有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生: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语速缓慢而富有启发性):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什么问题很自然的,一下子从你的脑海里冒出来了?
生:为什么这四位诗人都要写寒山寺的钟声?
师:对呀,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跨越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四位诗人会不约而同地写到寒山寺的钟声呢?继续。
生:为什么这四句诗里面都提到了钟声呢?
师:对呀,寒山寺、枫桥边有那么多的景物可以描写,为什么诗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到这钟声之上呢?继续。
生:寒山寺的钟声有何等魅力,以至于从现在到八百年前,那么多的诗人都去写它的钟声?
师:哎呀!你问的正是我想问的。这时光流淌了一千多年啊,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都要去写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就叫《枫桥夜泊》。
评析
“问题来了,问题来了。”问题怎么来的?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多么重要,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却各有千秋。王老师用极富魅力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心弦。让学生感性地走进文本。他先引入历代诗人描写钟声的诗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然后借用陆游的诗进行巧妙的改写,感受钟声的悠然、旷远。再引导学生由今溯古,一遍一遍地朗读描写钟声的诗句。在复沓排比、回环起伏的诵读中,学生自然就进入了千古钟声特有的情境中。在王老师一颦一笑的表情中,一顿一挫的语调中,学生们一个个高质量的问题自然而然就出来了。用语文的方式去教语文,用语文的方式去学语文,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味。
[片段3]“说出你的感觉”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枫桥夜泊>。反复读,读反复,直到把这首诗读顺口,读清爽了。(生读)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一生朗读全诗)
师:读得好!字字落实。比如,“愁眠”的“愁”翘舌的,她读准了。再比如,“寒山寺”的“寺”平舌的,她也读准了。读得真好!谁再来读一读,不但读得宇字落实,而且要读出古诗那种特有的节奏和味道。(另一生读)
师: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但用嘴巴在读,用眼神在读,用表情在读,更用整个生命在读。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I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师相机指导)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注意那个味道,那个节奏,那 个韵律。(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体会它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那份感觉。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生:愁。
师:好!就一个字——“愁”。把这个字写下来,这是你的感觉。
生:神秘。
师: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生:因为他说“霜满天”,然后“对愁眠”。这两个词就让人感觉恍恍惚惚的,隐隐约约透出一种气氛,让人感觉很神秘。
师:那种气氛隐隐约约给你一种感觉叫神秘。好,把“神秘”写下来。那是你珍贵的感觉。
生:我的感觉是幻。
师:幻影的幻,幻想的幻,幻觉的幻。是吧?
生:是的。因为诗中说“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并没有看到寒山寺,只听到隐隐约约的钟声从湖面上传来。这种情景就是幻,若有若无的“幻”。
师:多么空灵的一个幻字,多么传神的一个幻字,把这个“幻”字写下来。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
生:我的感觉是凄凉。
师:肚里没点东西的同学,是找不出“凄凉”这个词语的。把“凄凉”写下来。
生:我从“月落乌啼”和“江枫渔火”感觉到非常的朦胧。
师:好的,把“朦胧”写下来。月朦胧,鸟朦胧,夜色更朦胧。好了,孩子们,《枫桥夜泊》这首诗,有人感受到的是愁,有人感受到的是幻,有人感受到的是朦胧,也有人感受到的是凄凉,还有人感受到的是神秘。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你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神秘的感觉吗?
生:不会。
师:再比如,你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朦胧的感觉吗?
生:不会。
师:还比如,你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感到忧愁吗?
生:不会。
师:那么,为什么《枫桥夜泊》带给你的是愁,是凄凉,是朦胧,是神秘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想一想这首诗的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生自学)
评析
王老师的课没有过多的讲解和表白,因为他不会轻易地告诉。他认为,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曾这样说:“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使人感受。”在这个环节中。王老师正是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浸染在语言中,逐步进入一种言语情境,撩拨起他们的悟性与灵性。再通过有滋有味的说,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在与文本的交互中达成意会,从而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二、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片段4]“想象一下画面”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我们按照诗的顺序,一件一件地说。
生:我觉得第一件事就是月落乌啼。
师:看到了月落,画下来。因为愁眠,他看着月亮缓缓地从东边升起,又缓缓地往西边下沉。从地面完全消失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朦胧,一片幽暗。再看,就在一片朦胧和幽暗之间,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水边的枫树。
师:看到了江枫,画下来。江枫,你们看到了吗?(生答:看到了)没有!你们只是看到了江枫这两个字,把眼睛闭上。这回你得仔仔细细、真真切切地看。(充满感情地)月亮西沉,天地一片朦胧,秋风瑟瑟地吹过,你看那江边,一株……两株……一排……一片
那是枫树,那是枫林。仔细地看,看到了吗?睁开眼睛,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枫树的画面,谁来?(话筒指向一生)有一幅画面在你眼前定格,那是——
生:一片火红。
师:你看到了枫树的颜色,那是因为被霜打了之后所泛出的红色。(话筒指向另一生)有一幅画面在你眼前定格。
生:我看见枫树的叶子一片一片落在了江面上。
师:一片一片地飘落在江面上,你心里泛起的情绪是——(生答:愁)
师愁,这就是诗人。(话筒指向又一生)而你眼前出现的是——
生:那江边有枫树,那些枫树被风吹得沙沙响。
师:瑟瑟作响。在秋风的吹拂下,缓缓地摇曳着,是吗々(生答,是)你的情绪是——
生:低沉的。
师:低沉,又一个诗人。是的,愁眠,因为愁眠突然发现了江枫。继续看,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
评析
王老师认为,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王老师让学生找一找诗人看到的景物。他对学生说:“江枫,你们看到了吗?没有!你们只是看到了江枫这两个字。”可见他对学生的把握是多么到位。接着,他让学生闭起眼睛来听。在教者声情并茂的描述中,一幅泊船江边的夜景图就款款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幽幽的愁绪就在他们心头弥漫、荡漾。
[片段5]“猜猜看”
师:当乌鸦凄厉的啼叫之声划破秋叶的宁静,消失了,消失之后天地更加朦胧、更加寂静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诗人的耳边响起了——一起读。
生:(齐声)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把“钟声”画下来。那是在夜半的时候,从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就是因为愁眠,还是因为愁眠,他还是睡不着觉,还是未眠,还是难眠,还是不眠,诗人身体的感觉竟然悄然发生了变化,你到诗中去找一找,诗人用三个字来表达自己身体异样的感觉,这三个字是——
生:(齐声)霜满天。
师:画下来,波浪线。孩子们,你们看到过霜满天吗?看到过吗?(有的学生点头)没有,怎么可能看到。因为按照生活常识,那霜是凝结在哪里的?
生:地上。
师:地上的,在草上,在瓦片上,在树枝儿上。因为这样,大诗人李白才会有这样的诗句:窗前明月光一
生:(齐声)疑是地上霜。
师: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霜只能满地。问题来了,张继写错了,肯定写错了。霜只能满地,不可能满天,你怎么看?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遐想。
师:他为什么会有这种遐想?
生:因为他哀愁,没有办法睡觉,然后他朦朦胧胧地感觉天上好像有霜一样。
师:听听,女孩子的心思就是细腻啊,她告诉我们,她提醒我们这霜满天的感觉跟什么有关系?
生:(异口同声)心思。
师:跟他的心思,跟他的心情有关系,太对了。想一想,霜满天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冷不冷?
生:(异口同声)冷。
师:哪都是冷啊,天上冷的,地下——
生:(齐声)冷的。
师:前面冷的,后面——
生:(齐声)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