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女子”何肇娅:做有味道的上海女人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h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7月25日,上海知名女摄影家、珠宝设计师何肇娅在上海一家高级私人会所举办了“肇娅·侬本多情——个人首饰展”。展会上,她用手作配饰上演了一场时尚大片,再现了上海女性华丽的光影,令许多参观者流连忘返。
  展会上的何肇娅气质明丽、仪态万方,面对记者,她笑靥如花地说:“20年以前,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如何成为一名成功女性。20年以后,也就是现在,我给自己定下的‘成功目标’基本达到了。接下来,我的目标是怎样做一个幸福的女人。也许,这个无形无影的目标会更难达到。”
  我懂女人的美,
  会把女人当女人拍
  30多岁之前,何肇娅是上海市某事业单位的一名职员。她工作稳定、衣食无忧,是令人羡慕的对象。对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专业的何肇娅而言,她却开始了自我怀疑:“我才30多岁,却能一眼望得见未来,朝九晚五的生活让我未老先衰。作为女人,我才刚刚开始感受生活,便要冻结了么?”
  那段时间,她迷上了摄影。何肇娅很喜欢看摄影展,但让她不解的是,展厅里的人物肖像要么是雕像般的戴着光环的英雄人物,要么是在日常生活中琐碎化的小人物,那种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美感荡然无存。她想:“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尝试拍摄呢?”
  拍摄的念头一旦来了便再也挥之不去,可是她仍然琢磨、准备了五年。那些时光里,她一遍遍问自己:“若让你拍,你能拍出什么感觉来?”见她如此谨慎,朋友很疑惑:“上海这么多美女,还不够你拍的?”何肇娅摇摇头,说:“我想要拍的并非普通人眼里的美女,而是有上海独特味道的女人。”拍摄之初,她就立下宏愿:“在一千多幅中外摄影作品里,我要让别人一眼就看出,这是我何肇娅拍的‘上海女人’!”
  刚开始时,何肇娅是常常碰钉子的。一次,何肇娅在一家服装店看到一个女孩,觉得她的气质和神态挺符合自己的审美,于是兴奋地上前询问:“我可以给你拍一张照片吗?”女孩听她说明原委后,思考片刻说:“我再想想,明天给你答复吧!”第二天,何肇娅兴冲冲地给女孩打电话,女孩却反问:“照片的肖像权怎么处理?我能得到多少报酬?”何肇娅瞬间懵了,她只是爱好摄影艺术而已,几年来她所投入的一切都是自费,也从未想过靠它盈利。由于根本付不起女孩所提出的高额版权费,何肇娅只好无奈地挂掉了电话。
  尴尬的次数多了,何肇娅想了一个办法。她出门拍摄时,常常带两种胶卷——黑白和彩色。她留着拍摄出的黑白照,而把彩色照片作为酬谢礼物送给对方。随着拍摄水准的提高,她的知名度渐渐打开,并成功举办了“上海女人摄影展”。
  很多人认识并爱上何肇娅的作品,是源于她和上海作家程乃珊合作出版的《上海女人》。书中,她选择的照片背景都是充满异国情调的小洋楼,加上那些精致的,有着独特地域气息的上海女性,整幅照片非常耐人寻味。《上海女人》面世后,她不仅得到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的专访,德国电视一台也到上海跟拍了她半个月。
  2008年,上海市妇联计划为推动本市发展的杰出女性做个宣传,于是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合作出版一本画册——《上海女子》。在提出应该找一位专业摄影师为这些著名女性拍照时,双方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何肇娅。接到“任务”后,何肇娅很兴奋:“看来,这次我要拍一些行业内的‘名媛’了!”但是,她也提出要求:“我不想把她们拍得模式化,我只想把她们当女人来拍!”果然,拍摄时,何肇娅并不刻意以办公地点为背景,也不让她们穿各自的职业服装,而是先与她们聊天,观察她们的动作表情和说话方式,充分了解了她们的个性和特点后再拍摄。当照片出来后,连为书写序的作家余秋雨都感叹:“从照片中都能看出,这真是一批时尚、独立、聪慧,具有东方神韵的上海女性啊!”
  彼此信任,
  是艺术家最好的“婚书”
  何肇娅的作品充满质感,她的爱情也是充满艺术感。
  在一次摄影展时,何肇娅偶遇知名奢侈品指定摄影师姚铿。何肇娅不俗的气质和品位让姚铿眼前一亮,而姚铿的帅气和洒脱也让何肇娅心中一动。那次偶遇,他们彼此一见倾心,却没有表白,只是成了好友。
  有一次,何肇娅应邀去姚铿家玩,她一进书房便被无数本艺术画册迷住了,不知不觉看到了傍晚。见何肇娅沉浸其中,姚铿起身为她倒水,再回到书桌前,他细心地扭转了下台灯,以免灯光直射何肇娅的眼睛。只是这样一个细微的动作,何肇娅便心生暖意。她微微一笑,原来平日里随性洒脱的帅哥竟是这样一个“暖男”呢!
  两位崇尚自由的艺术家对待爱情却相当保守,让那种心照不宣的“小暧昧”蔓延8年之久。8年之后,两人才走到了一起。婚后,何肇娅才发现,自己仍不了解姚铿。她像很多新婚小女人一样期待丈夫能多陪陪她,可是姚铿沉浸在工作中,根本不屑于柴米油盐的生活。很多次,何肇娅做好了晚饭等他回来,但左等右等总是不见人。她打他手机,手机关机;打办公室座机,没人接听。虽然她很信任姚铿的品行,知道他不会拈花惹草,可她仍忍不住生气,只苦于无计可施,只好蜷缩在沙发的角落里半梦半醒地等。她经常等到深夜,才等来姚铿回家的脚步声。每每此时,何肇娅都气得跳脚:“你不知道我担心吗?怎么不打个电话跟我说一声呢?”姚铿却若无其事地说:“你干吗老等我,自己吃饭,再干点别的不挺好吗?”
  次数多了,何肇娅才悟出,她嫁给的不是一般模式上的丈夫,如果用普通的方式来对他,彼此就会很辛苦,还不如放松一点,给两个人自由。想通以后,何肇娅就做喜欢的事情,比如编制披肩、围巾,看哲学书籍,研究拍摄技巧等。
  结婚两周年时,何肇娅写了一首题为《让我们缠绕在一起》的诗。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她编织了一条围巾,底色是粗犷的深蓝色,配上大红色的花边,深蓝色代表姚铿,红色代表她。当何肇娅把围巾拿到姚铿面前时,那个平日随性的“大男孩”竟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拥抱着何肇娅,深情地说:“你的爱和你的才气,从来都在我心里。”当投入到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中,何肇娅发现生活的天地多么广阔,作为女人,自己的世界多么丰富充实。   在彼此喜欢的爱情模式里,他们都很享受与放松。何肇娅不止一次地向朋友表达她的知足:“我们的家像旅馆,我们两个人简直像是一对同居男女,彼此欣赏、信任,结婚多年依然保持着恋人的感觉。我同时拥有了老公和‘恋人’,这不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吗?”
  有一次,何肇娅参加一个会展。展厅里人流不断,走着走着,何肇娅撞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和朋友一起来参观的姚铿。望着老公惊喜的表情,一种幸福感涌向她的心头。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仿佛经历了前世今生,有一种想对老公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的冲动。
  美人迟暮又何妨,
  人生处处都是“黄金期”
  在谈及所拍摄的作品时,何肇娅对女性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心理特点有过精辟的言论:“二三十岁的姑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年轻、靓丽,怎么打扮都是好看的;四五十岁的女性人到中年,打扮得要有分寸,会更注重让自己年轻;六七十岁的女人因为阅历丰富,遇事不惊,在打扮上她们反而穿得比较鲜艳,让自己更增添一种活力。”
  何肇娅退休之时将进入第三年龄段,她在打扮上越来越注重凸显活力,有时会打扮得比较另类。对此,她自有一番解释:“我长得不算标准美女型,但我又不想被埋没在大众之中,所以,要凸显出独特的气质。”
  其实,退休之后,何肇娅一度充满危机感,很怕自己就此沉沦、日渐衰老。为了丰富自己,她开始把目光转到女人所佩戴的饰品上。何肇娅喜欢饰品,却不喜欢流行的款式。在她看来,“大街上流行的那些首饰,大都是雷同的,没有特色。”既然看不惯流行,她就自己动手设计,将一些天然原始的材质,如珍珠、原木、绿松石等组合在一起,制作成性感娇媚的、特立独行的“何氏饰品”。
  看着她每日为新创意苦思冥想,很多人都不理解。一次,有个年轻女孩问她:“您已经这么优秀了,现在又已退休,何苦还这样为难自己?”何肇娅惊讶地说:“为什么不呢?我才60岁,现在才是真正为自己活的年龄!”然后,何肇娅忽然话锋一转,说:“年轻人不能太安逸了,一定要勤奋,不光是行动勤奋,思维、思想更要勤奋……”女孩不以为然:“可是,何老师,我们都有自己的活法,您不能按您的标准要求我们啊!”见话不投机,何肇娅莞尔一笑,不再多谈。
  何肇娅喜欢跟志趣相投的人聊天。一次,她跟某位上海作家谈上海女人的特点,那位作家感叹说:“上海女性的智慧分三种,一种是处理邻里、同事、朋友关系的小智慧,一种是热爱学习努力改变命运的中等智慧,而另外一种就是更高层次的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大智慧。”这番理论触动了何肇娅,她深以为然,并认定要做能掌控命运的人。
  在退休的多年时光里,何肇娅将自己对女性的思考与认识都投入到了首饰设计中。2016年,她应邀在上海浦东四季酒店设首饰专柜,让铁杆粉丝们大饱眼福。
  很多人疑惑,何肇娅为什么有那么多精力进行创作呢?她的回答是,她怕衰老,不是容貌体态的衰老,而是精神状态的衰老。她每天会对着镜子问自己:“肇娅,你还能干出什么来?”她用质疑逼迫自己始终奋力前行。
  如今,你看不出,行走在艺术丛林里的何肇娅已过花甲之年,那分明是四十几岁优雅女性的状态呀。怪不得,每当遇到年纪轻轻就闲散在家里的人时,何肇娅的妈妈都会以充满自豪的语气告诫对方:“我女儿六十几岁还在上班呢!”
  6月,上海一家心理咨询开展讲座,请何肇娅做嘉宾。主持人请何肇娅及每个学员给自己的人生打分,何肇娅稍作迟疑,说:“结婚之前,因为当时审美比较模式化,我给自己打58分;结婚后,因为嫁了个帅老公,增添了一些自信,我给自己打68分;到了现在,因为我充满活力又不懈追求,我给自己打88分!”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学习法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开展活动的学习,以学引思,以思促学,注重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体会整个思维过程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感悟。文章以“原电池”教学为例,进行了问题学习法尝试。  关键词:问题学习法;可持续发展;元认知;探索;感受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0-002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
伊莎贝拉·博德(1831-1904)  英国探险家、作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第一位女会员,曾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和印度等国游历探险。  我找到了梦想中的美景,这是人们可能穷其一生都在寻找而且赞叹的地方。它并不如桑威奇群岛那样可爱,却有其独特的美!一种纯北美式的美——缀着白雪的山脉,高大挺拔的苍松、红桧、糖松和银枞;晶莹透明的空气,层层叠叠浓郁的山色;以及一面苍松倒悬的湖,湖面映着山青天蓝美丽的倒
如同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描绘香格里拉,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世外桃源,人们对这样的淳朴之地总是充满无尽的向往。被誉为香格里拉所在地的滇西南,地处中国三大林区中的西南林区,那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多变的山地与河谷,穿行其中,眼前时而树木遮天,时而豁然开朗,常常产生下一步就会踏入世外桃源的美妙错觉。在三大林区中的东北林区中,同样深藏着如此秘境。为了寻访东北境内的隐秘之所,我们找了很多版本
摘要:文章结合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的反思,探讨如何从高一学生学习心理出发,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一学生;概念教学;氧化还原反应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6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27  对刚刚接触高中化学的高一学生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难点
Ten minutes from my house is the most beautiful area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It is called “The New Forest” and people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England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often come here on holida
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地处宜兴西南的丘陵山区,改革开放前,这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西渚元上,宜兴边藏,电话一响,不是要钱就是要粮。”进入新世纪后,扶贫村这顶穷帽仍然戴在头上。怎样才能让农民尽快地富起来?刚上任不久的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经常睡不着觉,他总是在痴痴地想,我们村有6000多亩耕地,每亩地若能增加收入1万元,就是6000多万元,全村3000多口子人就可每人增收近2万元!他带这个梦想,开始勾
开车驰骋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用车轮追赶日月的御风之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黑白世界的光辉》中,三位走遍天下的摄影家向我们展示了黑白摄影的特有魅力。在他们之中,既有常常探索严寒与荒凉之地的风光摄影师;也有游走在全球自然保护区之间,追踪美洲豹、棕熊、白犀牛和川金丝猴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还有借鉴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式,喜欢到拍摄对象家里“混饭吃”的人文摄影师。虽然拍摄的题材各异,但三位创作者都偏好在作品中剥除色彩,只借助黑白世界沉静而纯粹的光辉,呈现出自然
宋代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香料之路。宋元时期,在泉州从事香料贸易的絕大多数是阿拉伯人。这里盛产一种篾香,因以细小竹篾为香骨而得名。普遍认为是唐宋移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的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发展起来的。如今篾香早已在泉州扎根,其下属的永春县达埔镇延续传统制香工艺30多年,而这里也被称为中国的『香都』。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为三雅道。所谓香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
王统照(1897—1957)  中国现代作家,新文化运动先驱,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一叶》等。  大清早我们从梦中醒来,火车已到了荷兰的名城阿姆斯特丹。我们雇了辆汽车,听凭司机去找一个旅馆。等人与行李运到,才知是规模较大的一家,住一天连早餐在内约计合银元7块多,好在我们皆不能久住,便暂止于此。  旅馆中十分清闲,虽然是5层楼的建筑,然而客厅、食堂与他们的办事处都轻易见不到旅客的踪迹,门前车马冷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