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正确评价幼儿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h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做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幼儿发展的。
  幼儿发展本身具有复杂性,在不同情景、不同情绪状态、不同的环境下,幼儿的行为往往有较大不同。客观上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幼儿的发展状况。《纲要》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是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一、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对幼儿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判断,考查的是幼儿在某一时间或阶段内发展的现实状况。动态评价是对幼儿发展、变化状态的分析与判断,重在考察幼儿当前的发展较之过去的进步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和趋势。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时一定要使二者相互结合,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二、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避免一味地“正面”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施,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得到强化,批评成分相对匮乏。活动中出现了教师表扬过多,以至于忽视了教学评价与幼儿全面发展相结合,导致评价丢失了针对性,影响到幼儿受挫力的培养。负面评价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味地运用表扬,不批评、不惩罚这种教育是残缺的。批评能促进幼儿认识自我,提高耐挫能力。我们经常见到这种现象,某幼儿因得不到小红花,回家哭闹不止。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不去幼儿园。长此以往,幼儿会形成自私、任性、蛮横等性格。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如果幼儿出现不懂规则、破坏正常活动开展的行为时,教师适时适当地进行批评,制止幼儿不当的行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告诉我,教育批评孩子首先要在批评之前要搞清事实,让孩子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孩子好心办坏事也是常有的事,这时候处理问题就不能单纯地看结果,假如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应该给予肯定,给孩子继续尝试的信心。其次,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都有一定的自尊,如果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没有搞清楚原因就批评他,使他很难面对小朋友,让他没有了自尊,所以他接受不了。再次,要讲究艺术的批评。俗话说:“忠言逆耳。”人们总是不肯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批评艺术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正确的负面评价有助于幼儿发现、改正自身缺点,培养正确的社会认识。
  三、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慎用横向评价
  我们知道,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虽然遵循一般的共同规律性,但是又各不相同,都有自己本身鲜明的特点,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我们无视幼儿的个性差异,单凭对认知结果的评价,就给幼儿贴上标签,进行优劣之分,看一个孩子的发展,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例如,有的教师在幼儿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常常给予批评,挖苦;在幼儿回答错了的时候,向全班小朋友说:“大家说××说的对吗?”导致全班幼儿大声否定。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还会造成幼儿的心理障碍。在幼儿面前要慎用横向比较。同一年龄班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教师要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出发,为他们设计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
  四、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老师要帮助幼儿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而不只是让幼儿知道不应该做什么。教师要有选择地忽略那些对集体影响不大的个别行为,給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当两个幼儿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不要立即介入,因为许多问题可以由幼儿自己解决。幼儿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机会越多,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强。幼儿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是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进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内容被相互理解。对待发生较频繁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组织幼儿讨论的方式,使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例如在区域活动时,两个宝宝为了一件玩具抢了起来,此时我并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样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了小手。我决定通过开展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人一起玩,轮流着交换玩,最后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苗苗想玩蒙蒙手里的小汽车,就用自己的书去交换,两人商量后,同意了交换。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智慧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教是为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逐渐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师处理幼儿错误行为以及冲突时必须体现的教育目标。
  总之,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幼儿才会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澄云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止血带在高血压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使用效果,分析合并高血压的TKA病人在不同时期使用止血带对术中失血、术后失血、术后康复锻炼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游戏的趣味性和活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是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形式,是小学各门学科都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游戏一直是小学低年级重要的学习课程和活动形式。由于游戏活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活动性,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喜欢的学习课程。但受教学课程标准的约束,小学课程的活动形式
在小学英语语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是采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段式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读后活动作为阅读课中拓展和延伸的环节,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重要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化和巩固。读后活动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文本信息进行语言输出的环节,是发展学生语言表达力的有效平台,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力保障。它能够将阅读与听、说、写、玩、唱、演等融为一体,将语言学习与真实交际有效结合,从而有效提
课堂约定,能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交流默契,能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调控课堂秩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做好课堂约定的好处与如何进行约定进行一些分析。  课堂约定,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在课堂的行为、语言、合作交流、学习活动、知识反馈等进行商量并确定,是建立在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基础上的师生之间的一种商定,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规范与约定,能更好
一、案例背景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启发,每个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充分享受到了在课堂中做主人翁的欢愉。同时,体育教师必须在课堂中激励学生发散思维,引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增进合作相助意识,培养学生在学练中养成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习惯。  二、案例描述  (一)学习内容  立定跳远(水平一)  (二)教学设
为了提高停车场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给车主提供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和开放的环境,实现停车场运行的高效化、节能化、环保化,我国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已成功运
一、引言  实现课堂的高效率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教学阶段教师们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教学创新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使得教学创新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今,在新课改理念推进实施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再次被提上日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其创新发展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和重要方向。  二、当前中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