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64例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治疗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护理总满意度。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率分别为3.66%、98.78%和14.64%、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康复。
【关键词】 血液透析;右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30-01
颈内静脉置管为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方法,因颈静脉较为明显,且血流量较为充足,因此,其极易穿刺,使得置管简单方便,不会限制患者身体活动等。在对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时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作用,改善患者置管效果[1]。笔者对护理干预措施对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64例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男58例,女24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0.54±10.03)岁;对照组82例,男57例,年龄女25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51.67±9.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实施置管前为其介绍置管方法、意义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等,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保障透析顺利进行。
1.2.2 治疗组 給予护理干预措施:①心理护理:为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穿刺的目的、重要性、安全性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同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协议,减少患者和家属的不安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使穿刺顺利进行。②透析前护理:保障透析全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对导管连接程度进行密切观察,配备使用无菌手套和治疗巾;对患者穿刺口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是否出现出血,避免出现血肿和漏等症状;取下导管尾部肝素帽,用碘伏常规消毒,同时,通过常规消毒方法对穿刺口和导管相接周边10cm处皮肤实施消毒;每次透析前,应用5ml注射器抽取动静脉血管中的肝素,保障无血凝块形成,夹住管道,将透析液管路连接好后开始透析。③透析中护理: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出现异常现象的,应在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④透析后护理:护理人员对动静脉接头处进行消毒,并在短时间内脉冲式灌入10~20ml生理盐水,冲洗管内存在的血液和有形物质,避免管腔形成血栓;封管用肝素原液,封管时避免空气进入导管中,确保血液不回流,预防导管内出现血栓被堵塞等。⑤导管动脉端、静脉端和导管出口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透析前后,用1%碘伏对导管动脉端、静脉端进行消毒,之后盖上肝素帽,每次在更换肝素帽时,应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固定;在对患者皮肤消毒时以导管壁为中心,直径>5cm。对于局部皮肤发红、渗液的患者,用碘伏湿敷导管出口处,每日换药一次,持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根据我院自行拟定的护理满意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90分,基本满意,评分为70~90分,不满意,评分<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右颈内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和血流充分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但患者对血液透析和穿刺不了解,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给临床穿刺和血液透析带来了一定影响。此时,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稳定患者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3],有效提高穿刺和血液透析效果。因此,护理干预措施在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中,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对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透析效果,促使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虹,叶桦,熊杰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5):3755-3756.
[2]陈玉兰,谢震君,雷天涛.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应用和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4):488-489.
[3]智剑涛.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328-329.
(收稿日期:2015.03.19)
【关键词】 血液透析;右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30-01
颈内静脉置管为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方法,因颈静脉较为明显,且血流量较为充足,因此,其极易穿刺,使得置管简单方便,不会限制患者身体活动等。在对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时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作用,改善患者置管效果[1]。笔者对护理干预措施对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64例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男58例,女24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0.54±10.03)岁;对照组82例,男57例,年龄女25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51.67±9.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实施置管前为其介绍置管方法、意义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等,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保障透析顺利进行。
1.2.2 治疗组 給予护理干预措施:①心理护理:为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穿刺的目的、重要性、安全性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同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协议,减少患者和家属的不安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使穿刺顺利进行。②透析前护理:保障透析全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对导管连接程度进行密切观察,配备使用无菌手套和治疗巾;对患者穿刺口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是否出现出血,避免出现血肿和漏等症状;取下导管尾部肝素帽,用碘伏常规消毒,同时,通过常规消毒方法对穿刺口和导管相接周边10cm处皮肤实施消毒;每次透析前,应用5ml注射器抽取动静脉血管中的肝素,保障无血凝块形成,夹住管道,将透析液管路连接好后开始透析。③透析中护理: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出现异常现象的,应在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④透析后护理:护理人员对动静脉接头处进行消毒,并在短时间内脉冲式灌入10~20ml生理盐水,冲洗管内存在的血液和有形物质,避免管腔形成血栓;封管用肝素原液,封管时避免空气进入导管中,确保血液不回流,预防导管内出现血栓被堵塞等。⑤导管动脉端、静脉端和导管出口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透析前后,用1%碘伏对导管动脉端、静脉端进行消毒,之后盖上肝素帽,每次在更换肝素帽时,应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固定;在对患者皮肤消毒时以导管壁为中心,直径>5cm。对于局部皮肤发红、渗液的患者,用碘伏湿敷导管出口处,每日换药一次,持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根据我院自行拟定的护理满意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90分,基本满意,评分为70~90分,不满意,评分<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右颈内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和血流充分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但患者对血液透析和穿刺不了解,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给临床穿刺和血液透析带来了一定影响。此时,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稳定患者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3],有效提高穿刺和血液透析效果。因此,护理干预措施在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中,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对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透析效果,促使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虹,叶桦,熊杰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5):3755-3756.
[2]陈玉兰,谢震君,雷天涛.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应用和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4):488-489.
[3]智剑涛.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328-329.
(收稿日期: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