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教育的文章数不胜数,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落地”。正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特性,也正因许多时候,作为父母、作为在社会上历练几十年的成年人深感困惑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是好孩子。本文主要阐述在实践中如何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升品行、品格、品质。
【关键词】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品德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笔者认为,应该给学生健康的环境、多彩的空间、充分的自由,在实践中感知、学习、提升。文星小学是一所走传统文化教育路线的学校,结合“德慧智”教育的理念,让学生结合经典诵读和社会实践,完善自我品质、品格、品行的提升。为了更好地通过实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就要注意明确实践教育的目的、时机、形式和总结。
一、实践教育的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与行的结合,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行万里路”是指多接触社会,多生活实践。“行路”实际上是在实践中学习,在感受中感知。尤其是现在大城市的学生,对于知识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潜质,对于社会现实更多地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缺乏适应社会潜质。所以,我校践行实践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多些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一切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潜能,滋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感受深厚的人文情怀,有助于他们日后精神世界的发育、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实践教育的时机
书是案头的山水,山水乃大地之书,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旅行与读书。“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读书所带来的知识获取是对世界的间接体验和认知,行路就是直接的现实的生活体验。“行路与读书”需要时间,也需要情绪,如果没有足够可支配的时间,势必成为一句空谈,所以时机很重要。
(一)增加学生可支配的时间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每天有各种作业要做,有各种书籍要读,每周家长们又给他们报各种辅习班、艺术班等,学生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所以,想让学生能够有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从生活中找到自我提升的关键点,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
(二)创设学生可实践的机会
现在好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挫折,困境无所适从,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适当给予学生能实际操作的生活问题,给他们创造机会去实践、去解决。
三、实践教育的形式
实践教育重在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从实践中得到德育。实践教育的形式有很多,下面介绍我校的实践教育形式。
(一)环保类的实践活动
1.植树
每年的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当天学校会按班级或年级组织学生去植树,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讲植树节是怎么来的,让学生了解一下历史。很多学生会觉得历史很枯燥,但如果历史跟自己亲身体会的事情有关,就会显得更有趣。在种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好处:保护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2.清扫街道
学校每学期会按年级组织学生们去清扫社区街道,公共设施等,让他们体会清洁工人的辛苦,同时也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二)爱心类的实践活动
1.帮扶老人和儿童
学校每学期会组织学生们去儿童福利院和敬老院,关心孤儿和老人,给他们带去精彩节目,或陪他们聊天。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好品行,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孝悌心、慈爱心等。
2.慈航义卖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大小规模不同的“大手牵小手,一起传播爱”的慈航义卖活动,学生们带着自己的家长在老师的组织下,亲自制作小礼物,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进行义卖活动,每次义卖所筹资金全部捐给灾区或是有需要的人。
(三)成长类的实践活动
1.两元城市行
“两元城市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给学生两元钱,带着两元钱走街串巷去慰问孤寡老人,他们要给自己或是自己的团队赚取一天的伙食费和慰问老人的费用,他们可以收集废品,帮助叔叔阿姨劳动等方式,所以的一切都是学生们自己努力取得,可以提高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接的能力等。
2.夏令营和冬令营
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学校开设夏令营和冬令营,无论是夏令营还是冬令营都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学生参加夏令营或冬令营,就是加入了一个新的集体,过着的是一种新的集体生活。他们通过沟通交流,促进了交往,增进了解和认识,建立起了新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学生长大后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四)立志类实践活动
1.开笔礼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小小的开笔礼,包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的气息,蕴涵着求学问道、安身立命的儒家思想。开笔礼首先在于增强学生的仪式感、敬畏心和恭敬之心。
2.成童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童礼”是古代中国教育子女过程中必经的一种教育礼仪,体现着华夏炎黄的文化精髓。《礼记》:“成童,舞象,学射御。”成童行此礼,意在“告别童年,感恩立志”,生命进入少年时代。
四、实践教育的总结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明白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吸收新的教育思想与知识,更好地去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学生,使他们从品行、品格、品质上逐步提升,完善自我。
[本文系惠州市教育科研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基于‘东江文化’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研究”(項目编号:2019hzkt027)研究成果]
【关键词】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品德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笔者认为,应该给学生健康的环境、多彩的空间、充分的自由,在实践中感知、学习、提升。文星小学是一所走传统文化教育路线的学校,结合“德慧智”教育的理念,让学生结合经典诵读和社会实践,完善自我品质、品格、品行的提升。为了更好地通过实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就要注意明确实践教育的目的、时机、形式和总结。
一、实践教育的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与行的结合,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行万里路”是指多接触社会,多生活实践。“行路”实际上是在实践中学习,在感受中感知。尤其是现在大城市的学生,对于知识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潜质,对于社会现实更多地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缺乏适应社会潜质。所以,我校践行实践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多些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一切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潜能,滋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感受深厚的人文情怀,有助于他们日后精神世界的发育、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实践教育的时机
书是案头的山水,山水乃大地之书,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旅行与读书。“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读书所带来的知识获取是对世界的间接体验和认知,行路就是直接的现实的生活体验。“行路与读书”需要时间,也需要情绪,如果没有足够可支配的时间,势必成为一句空谈,所以时机很重要。
(一)增加学生可支配的时间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每天有各种作业要做,有各种书籍要读,每周家长们又给他们报各种辅习班、艺术班等,学生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所以,想让学生能够有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从生活中找到自我提升的关键点,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
(二)创设学生可实践的机会
现在好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挫折,困境无所适从,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适当给予学生能实际操作的生活问题,给他们创造机会去实践、去解决。
三、实践教育的形式
实践教育重在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从实践中得到德育。实践教育的形式有很多,下面介绍我校的实践教育形式。
(一)环保类的实践活动
1.植树
每年的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当天学校会按班级或年级组织学生去植树,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讲植树节是怎么来的,让学生了解一下历史。很多学生会觉得历史很枯燥,但如果历史跟自己亲身体会的事情有关,就会显得更有趣。在种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植树的好处:保护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2.清扫街道
学校每学期会按年级组织学生们去清扫社区街道,公共设施等,让他们体会清洁工人的辛苦,同时也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二)爱心类的实践活动
1.帮扶老人和儿童
学校每学期会组织学生们去儿童福利院和敬老院,关心孤儿和老人,给他们带去精彩节目,或陪他们聊天。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好品行,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孝悌心、慈爱心等。
2.慈航义卖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大小规模不同的“大手牵小手,一起传播爱”的慈航义卖活动,学生们带着自己的家长在老师的组织下,亲自制作小礼物,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进行义卖活动,每次义卖所筹资金全部捐给灾区或是有需要的人。
(三)成长类的实践活动
1.两元城市行
“两元城市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给学生两元钱,带着两元钱走街串巷去慰问孤寡老人,他们要给自己或是自己的团队赚取一天的伙食费和慰问老人的费用,他们可以收集废品,帮助叔叔阿姨劳动等方式,所以的一切都是学生们自己努力取得,可以提高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接的能力等。
2.夏令营和冬令营
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学校开设夏令营和冬令营,无论是夏令营还是冬令营都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学生参加夏令营或冬令营,就是加入了一个新的集体,过着的是一种新的集体生活。他们通过沟通交流,促进了交往,增进了解和认识,建立起了新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学生长大后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四)立志类实践活动
1.开笔礼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小小的开笔礼,包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的气息,蕴涵着求学问道、安身立命的儒家思想。开笔礼首先在于增强学生的仪式感、敬畏心和恭敬之心。
2.成童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童礼”是古代中国教育子女过程中必经的一种教育礼仪,体现着华夏炎黄的文化精髓。《礼记》:“成童,舞象,学射御。”成童行此礼,意在“告别童年,感恩立志”,生命进入少年时代。
四、实践教育的总结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明白实践活动是引导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吸收新的教育思想与知识,更好地去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学生,使他们从品行、品格、品质上逐步提升,完善自我。
[本文系惠州市教育科研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基于‘东江文化’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研究”(項目编号:2019hzkt02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