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之浅见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是为了不教”,其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因材施教,是古今中外都倡导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心愿。为此,他们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且其理论成果已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但是,这些闪烁光华的教育思想,因受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束缚,致使“黄金土里埋”。当然,我们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研究教会学生学习,因材施教等有关素质教育理论,对于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及其实施素质教育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会学生学习蕴含深刻的内涵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教学业务素质等;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素质、智力品德素质、基础能力素质、学习方法技巧素质、学习动力素质等。可以这样说,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综合素质和学生主体地位综合素质在一定的教学环境、条件下的综合实施和运用。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常师,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素质教育思想。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荀况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些精辟的见解,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哲人的“教无定法,学无常师、在愉悦的氛中学习”的教育思想。鲁迅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些伟大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当今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同时也为“教是为了不教”、因材施教起到了很好的理论导向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制定的党的教育方针,为我们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指导思想。因而,教会学生学习的深刻内涵是,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会学生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因材施教,是古今中外教育工作者所从事的教育系统工程的浓缩或提炼。我们认为,这个系统工程就像一部运行的机器,无论缺少哪一个零件都会给机器运转带来困难。“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系统工程就框架而言主要应由下列几个要素构成。
  1、主导地位的教师综合素质。它主要是(1)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师德师风素质;(2)专业知识素质,包括边缘学科素质;(3)传授知识,包括导趣、导向、导法、导馈等。
  占主导地位教师综合素质,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主要外部因素。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他相似于导游者,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导游,可以给游客带来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高涨,使之留连忘返,其乐融融。这就需要我们尽主、客观的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2、主体地位的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1)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主学习的态度、动机;(2)自主学习的基础能力素质;(3)自主学习的品德素质;(4)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素质等。
  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是学会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前提;自主学习的基础能力是实现学会学习所要求的相应的知识经验储备;自主学习的品德,即就是学会学习的观察力、思考力、联想力、记忆力等,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发展的潜在要素;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特点、规律,这是自主学习的技能要素。要注意处理好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自主学习的基础能力素质、自主学习的品德素质、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素质这四者的关系。
  3、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条件虽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昔日“孟母三迁”,说的就是环境育人的重要性。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条件主要应由几个方面构成:(1)较为现代化的教育基础设施,它是育人的重要硬件条件;(2)办学的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良好的办学社会风气、习惯,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环境等;(3)教师工资、生活福利待遇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使教育工作者真正感到教师是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这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系统工程的物质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主导地位的教师综合素质,主体地位的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这三大要素,它们三者之间及其各自的内部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们在“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系统工程中处于主要矛盾地位。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由此带动其它次要矛盾的解决。
  
  三、教会学生学习的实践体验
  
  古今中外的教育哲人的闪光教育思想,首先来自实践,然后上升为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贯彻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认真处理好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1)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是我们实施“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系统工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了依托,教师的潜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2)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系统工程的桥梁和纽带。实际上教师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正确的导向会使学生柳暗花明,而错误的导向会导致学生山重水复。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外在主要条件因素。(3)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内在决定因素。从哲学的角度讲,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就像适宜的温度能够使鸡蛋变为小鸡,而不能使石头变为小鸡一样。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根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时,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愉悦的、轻松的、符合学生情绪的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系统工程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从青少年心理特征看,情绪具有极不稳定性,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情绪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心理规律是可以认识的,高明的教师要善于研究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对自己所教的学生个体予以激励、启迪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因是属于意识的范畴,正确的学习动因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它对教会学生学习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但必须指出,学生的学习动因并非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它是多层次的,如抱负型、求职型或兴趣型等。我们要根据这些实际予以引导。3、激发学生学习动因的尝试和探讨。(1)我们有计划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教育活动。如,举办“一二、九”演讲会,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等,激发了学生理想型动因,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是为了报效祖国。我们召开爱集体、爱家乡的主题班会,激发了学生为集体、为建设可爱的家乡的学习动因。我们把爱科学的教育思想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结合教材介绍有关的科学家、发明家:瓦特、爱迪生、邓稼先、钱学森;我们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介绍无产阶段革命导师和领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介绍世界文豪:歌德、莎士比亚、高尔基、鲁迅等,以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2)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我们在全校推广“导读法”、“快速作文法”、英语教学“三位一体”法,政治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度”教学法,以及按学生的基础分层教学法;按学生的特点分类教学法等。如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办起了体育班、音乐班、美术班、棋类班、计算机班等。(3)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创办了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上青少年心理学等课,研究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方法等,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把教育的对象从校园延伸到社会,我们还改善了办学条件,初步实现了封闭式管理和开放型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因。试想没有动因的学习将是怎样的结局,郭沫若认为:“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死”。有崇高理想与追求的人,只有带着问题读书,才能攀登科学知识的高峰,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系统的工程中,只要我们抓住其主要矛盾,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条件的基础作用,并注意处理好三者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关系,在教学工作中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勇于实践和探索,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全新的高素质人才,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素质教育的目标。
其他文献
急救就是紧急救治。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日常生活、学习、锻炼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见落水、运动损伤、毒蛇咬伤、运动性贫血、低血糖、眩晕症等诱发的休克,火灾等现象。怎么办?我在一次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拨打120、110、119、122等进行急救。”可是,如果没有通信工具,或者路途遥远,呼救的救员车不能及时赶到哩!又怎么办?现在,我针对落水及运动损伤作如下
期刊
【摘要】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随着课程种类和课时数量的增加,教学局域网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加上一些学员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系统崩溃和网络的阻塞,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院教学局域网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几点局域网维护的经验。  【关键词】教学局域网 维护 经验    武警部队近年来十分强调信息化建设,相应的中级警官的进修培训也要突出计算机使用能力的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与相互补充。新课程要求表明,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欣赏学生的每一个优点;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一、让赏识鼓起自信的风帆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充满信心的人就有愉快的情绪。愉快的情绪将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使人的能力超常地发挥出来。比赛、考试
期刊
【摘要】“课程整合”是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为体育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确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整合体育学科并体现在信息技术中更显得突出,但是,信息技术如何与体育教学巧妙地“联姻”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信息技
期刊
所谓“家访”就是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环境中,根据“一看二听三访”的原则,通过对家长及“社区”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和座谈等有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所受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实际表现的过程,也是体育专业老师将体育教学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的过程,能达到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促进了解、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家访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家、在校行为的真实动机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法和行
期刊
〖设计理念〗  打破常规的教学思路,追求教学的创新。设计紧扣文章内容,提炼关键问题,体现了“板块教学思想”。运用辩论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习惯,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紧张、热烈、情趣的辩论,让课文蕴含的环保教育思想轻松、愉快、自然地流淌,让学生经历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心灵之旅。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创新导入  1、揭题:同学们,我们的脚下是什么呢?(地球
期刊
校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外与放学后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转变,校外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儿童的个性及创造性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扩展;是整个教育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引
期刊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则是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那么,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更应该富有创新性。为了使课堂教学收到实效,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及时代的要求,我认为一节课应以“实践 探究 创新”为主旋律。    实践——知识的源泉,思维的起点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人们的实践,实践是知识的源头,也是思维的起点。教学知识必须由
期刊
小孙刚参加工作,教初三化学,担任班主任,几乎每天都在处理学生违规、违纪事件,苦不堪言,总是不停地问同事:我有什么做得不好吗?学生究竟怎么啦?其实深感困惑的不仅仅小孙,他所面临的问题在当前基础教育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某些学生总是在课堂上嬉笑打闹,不可能上升到校规校纪的高度来处罚,但日积月累,这种“不错”可能会产生坏的示范效应,可能让其他学生无法正常上课,到底是何原因使学生厌学、越来越大胆、越来越不服
期刊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这个理念的过程中,还给学生课堂评价权是重要的一环,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才能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怎样实现学生课堂评价呢?    1、要让学生对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