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讲究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激发策略,通过课前导入、联系生活、活动参与、信息教学和合作探究等手段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激发;提高;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相信不少数学老师会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感受:在班上,真正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与不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都大有人在。在有的班级里,可能是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多一些,而不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少一些;而在一些班级则情况刚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同的数学老师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上做法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数学老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效果好,当然学生喜欢数学学习的人数就多了;反之亦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解释了为什么优秀的数学老师不是急于传授知识,而是注重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这同样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观课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数学课堂至始至终给人感觉兴趣盎然,而有的课堂则兴味索然的原因。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如果不注重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教学行为将会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局面。
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那么,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呢?
一、 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应该被小学数学老师忽视。要知道,课前导入环节除了能够在课前阶段把小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学习上之外,还有着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积蓄学习情感、做好学习准备以及提示学习内容等好处。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根据课堂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课前导入方式,认真对待这课前三至五分钟的导入环节。这样的话,小学生才能在教师巧妙组织的导入教学环节里做好课堂学习的一切准备工作,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想要小学生很好地做到合作探究,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要先调适好学生合作探究的心理因素,激发起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来,保证学生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我们更多地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式。比如说在教学“路程=时间×速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为了形象生动地说明时间与速度是决定路程问题的两个关键要素时,我们就可以用“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来作为教学导入。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兔子虽然占有速度快的优势,但是它在时间投入上太少;而乌龟虽然有着速度慢的劣势,但是它用时间投入多来弥补(勤能补拙)的道理。因为这个童话故事是学生都知道的,但是通过这样的简单导入,我们达到了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来解答实际问题的目的,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有个大致的把握。又因为这是个对旧有知识的新解答,学生当然会感到兴味盎然,因此而激发起探究学习的兴趣了。
二、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语)说得很有道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他们通过通用的教材,在平淡无奇的情境里研究大堆的数据,并且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是难为他们了。要知道,小学生正处于对万事万物倍感新鲜好奇的年龄,总是要求他们在这种毫无趣味可言的方式下进行学习,其结果当然是不断地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当然了,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我们无法总是把数学课堂搬到现实生活中。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灵活处理教材与学习的关系,研究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
要想很好地解决教材之于学习的关系,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其实并不难。小学数学老师只要注意从课堂学习目标出发,注重教材的分析与化用,尽可能地把现行教材给现代化、乡土化就可以了。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这樣的,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现代化、乡土化、生活化的数学现象,对学习的情境进行恰当的转换即可。当然了,因为学习情境的准确性,我们要求数学老师对数学现象要有深入的研究,对于涉及的数字及条件要精确化。这样,学生才能在处理之后的教学内容中进行有益的学习,获得学习的快乐。小学数学老师处理好了这一点,同时做好活用教材与现行教材的迁移,那么学生就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组织中获得有效的提升,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
三、 活动参与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坐着学”和“做中学”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端坐在课桌椅上认真地听讲。偶尔,学生才会有个机会到黑板前演示。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紧跟着教师的思维和节奏走,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学习潜力得不到挖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当然就不好了。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会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设计许多数学探究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些数学课堂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地学习,他们的学习主观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做中学”。
既然“坐着学”和“做中学”在组织形式上、在受欢迎程度上,尤其是在学习效果上有着如此巨大的区别,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就更要注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多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提升课堂学习兴趣和效率目的。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想要把一个知识点讲透,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并且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很难。而如果我们变换一下课堂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动手去操作一下,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去自主探究,他们反而能够很容易就自己明白过来了。比如说在教授路程问题、流水问题,或者是图形公式理解上等,我们往往会要求学生通过画图的简便方式进行解题,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把抽象的、复杂的问题给简单化,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因此也就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四、 信息教学激发兴趣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丰富多样的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为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更为课堂的高效、生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学习各种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适时巧妙地把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的辅助作用。反过来,如果我们数学老师还是一味地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我们可以预见这部分数学老师的课堂将会是沉闷、低效的,而这些数学老师也将注定要被学生所排斥,被社会所淘汰的。
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着形象直观,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听冲激、拓展学习外延,增大了课堂容量等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使用:比如说在引导学生预习新知和复习旧知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包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先有个清楚的大致的了解,或者是进行有益的回顾和提升;也比如说在演示推理过程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PPT或是Flash的演变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大大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再比如说在引导学生作类比联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屏显的方式把不同类型的题目做归纳比较,既给学生视觉冲击又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特别补充一点,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对学习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以学习效率提升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会发现,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这些学习后进生往往会因为基础的原因而显得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背景下,学生受到的是光、影结合的教学而不是单纯的教师口头讲解、课堂学习方式变得生动活泼了许多,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感官参与的沟通更多了,学习效果有较大提升当然也就不奇怪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不少数学老师发现这样的现象:每当上课前他们在讲台上忙着调试多媒体教学调设备的时候,就有不少学生都已经提前在座位上坐好了,很自觉地提前进入课堂学习了。
五、 合作探究激发兴趣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将是未来社会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会产生碰撞,他们的有效思考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合作者,有利于纠正自身思维中存在的错误和偏差,形成思维上的优势互补,同时更有利于学习成员之间的互教,真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说,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坚决抛弃低效无趣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而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某个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这样的话,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才能被有效激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才能真正呈现出学生乐学,寓教于乐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到小学生不可能天生具备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效率,需要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形式、步骤等进行全方位地训练培养。这样的话,在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时候,小学生才不至于忙乱无章,他们的合作才能达到高效。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应该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手段,我们数学课堂才有可能朝着我们预定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丽.谈小学数学与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2.
[2]焦玲.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2013.
[3]顾雪静.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5.
[4]张琳琳.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2017.
作者简介:
杨建财,福建省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塘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激发;提高;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相信不少数学老师会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感受:在班上,真正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与不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都大有人在。在有的班级里,可能是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多一些,而不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少一些;而在一些班级则情况刚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同的数学老师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上做法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数学老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效果好,当然学生喜欢数学学习的人数就多了;反之亦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解释了为什么优秀的数学老师不是急于传授知识,而是注重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这同样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观课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数学课堂至始至终给人感觉兴趣盎然,而有的课堂则兴味索然的原因。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如果不注重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教学行为将会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局面。
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那么,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呢?
一、 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应该被小学数学老师忽视。要知道,课前导入环节除了能够在课前阶段把小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学习上之外,还有着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积蓄学习情感、做好学习准备以及提示学习内容等好处。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根据课堂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课前导入方式,认真对待这课前三至五分钟的导入环节。这样的话,小学生才能在教师巧妙组织的导入教学环节里做好课堂学习的一切准备工作,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想要小学生很好地做到合作探究,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要先调适好学生合作探究的心理因素,激发起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来,保证学生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我们更多地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式。比如说在教学“路程=时间×速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为了形象生动地说明时间与速度是决定路程问题的两个关键要素时,我们就可以用“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来作为教学导入。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兔子虽然占有速度快的优势,但是它在时间投入上太少;而乌龟虽然有着速度慢的劣势,但是它用时间投入多来弥补(勤能补拙)的道理。因为这个童话故事是学生都知道的,但是通过这样的简单导入,我们达到了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来解答实际问题的目的,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有个大致的把握。又因为这是个对旧有知识的新解答,学生当然会感到兴味盎然,因此而激发起探究学习的兴趣了。
二、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语)说得很有道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他们通过通用的教材,在平淡无奇的情境里研究大堆的数据,并且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是难为他们了。要知道,小学生正处于对万事万物倍感新鲜好奇的年龄,总是要求他们在这种毫无趣味可言的方式下进行学习,其结果当然是不断地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当然了,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我们无法总是把数学课堂搬到现实生活中。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灵活处理教材与学习的关系,研究正确解决问题的策略。
要想很好地解决教材之于学习的关系,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其实并不难。小学数学老师只要注意从课堂学习目标出发,注重教材的分析与化用,尽可能地把现行教材给现代化、乡土化就可以了。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这樣的,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现代化、乡土化、生活化的数学现象,对学习的情境进行恰当的转换即可。当然了,因为学习情境的准确性,我们要求数学老师对数学现象要有深入的研究,对于涉及的数字及条件要精确化。这样,学生才能在处理之后的教学内容中进行有益的学习,获得学习的快乐。小学数学老师处理好了这一点,同时做好活用教材与现行教材的迁移,那么学生就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组织中获得有效的提升,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
三、 活动参与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坐着学”和“做中学”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端坐在课桌椅上认真地听讲。偶尔,学生才会有个机会到黑板前演示。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紧跟着教师的思维和节奏走,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学习潜力得不到挖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当然就不好了。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会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设计许多数学探究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些数学课堂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地学习,他们的学习主观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做中学”。
既然“坐着学”和“做中学”在组织形式上、在受欢迎程度上,尤其是在学习效果上有着如此巨大的区别,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就更要注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多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提升课堂学习兴趣和效率目的。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想要把一个知识点讲透,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并且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很难。而如果我们变换一下课堂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动手去操作一下,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去自主探究,他们反而能够很容易就自己明白过来了。比如说在教授路程问题、流水问题,或者是图形公式理解上等,我们往往会要求学生通过画图的简便方式进行解题,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把抽象的、复杂的问题给简单化,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因此也就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四、 信息教学激发兴趣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丰富多样的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为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更为课堂的高效、生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学习各种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适时巧妙地把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的辅助作用。反过来,如果我们数学老师还是一味地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我们可以预见这部分数学老师的课堂将会是沉闷、低效的,而这些数学老师也将注定要被学生所排斥,被社会所淘汰的。
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着形象直观,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听冲激、拓展学习外延,增大了课堂容量等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使用:比如说在引导学生预习新知和复习旧知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包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先有个清楚的大致的了解,或者是进行有益的回顾和提升;也比如说在演示推理过程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PPT或是Flash的演变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大大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再比如说在引导学生作类比联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屏显的方式把不同类型的题目做归纳比较,既给学生视觉冲击又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特别补充一点,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对学习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以学习效率提升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会发现,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这些学习后进生往往会因为基础的原因而显得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背景下,学生受到的是光、影结合的教学而不是单纯的教师口头讲解、课堂学习方式变得生动活泼了许多,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感官参与的沟通更多了,学习效果有较大提升当然也就不奇怪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不少数学老师发现这样的现象:每当上课前他们在讲台上忙着调试多媒体教学调设备的时候,就有不少学生都已经提前在座位上坐好了,很自觉地提前进入课堂学习了。
五、 合作探究激发兴趣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将是未来社会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会产生碰撞,他们的有效思考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合作者,有利于纠正自身思维中存在的错误和偏差,形成思维上的优势互补,同时更有利于学习成员之间的互教,真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说,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坚决抛弃低效无趣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而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某个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这样的话,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才能被有效激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才能真正呈现出学生乐学,寓教于乐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到小学生不可能天生具备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效率,需要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形式、步骤等进行全方位地训练培养。这样的话,在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时候,小学生才不至于忙乱无章,他们的合作才能达到高效。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实现寓教于乐应该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手段,我们数学课堂才有可能朝着我们预定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丽.谈小学数学与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2.
[2]焦玲.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2013.
[3]顾雪静.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5.
[4]张琳琳.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2017.
作者简介:
杨建财,福建省龙海市,隆教畲族乡白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