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如果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就很容易导致他们的消极、反常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后进生” 的身上,不少平时老师眼中的“乖乖学生”也会让人眼镜大跌。所以,老师要努力挣开“应试教育”的束缚,养成良好心态,保持平常心,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更不是人的品格形成的唯一条件。老师还要塑形象,练内功,努力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思想,做一个真正能够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一、要走进去
所谓走进去,就是要走进学生中间,做学生的贴心人。作为高年级的老师,引导得好,学生会亲近你,敬佩你,接听从你;引导不好,学生会产生逆反,和你对着干。
班上有个年级出了名的捣蛋男生。有一次,班主任一进教室,就听到一同学检举说这个同学不遵守纪律。话音刚落,他就“嗖”地站起来,飞起一脚,把那同学的课桌踢倒。班主任没想到他竟敢在自己的面前 “撒野”,气得脸红脖子粗,狠狠地批评了他。下课了,急忙跑来向我告状,希望我这个“后盾”帮她出出气,治治这个“差生”。
我把他找来谈心,他把真心话掏给我:因为学习成绩差,老师、同学都对他另眼相看,同学常常取笑他。久而久之,他也感觉到自己什么也不行,于是就放弃了。有时课堂上总想搞点什么动静来,证明自己在班上的存在。
思考一: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生硬,就会逐步造成师生感情上的冷漠、疏远、对立,这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原因。
思考二:老师、家长不顾孩子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望子成龙心切,只看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人格塑造和其它能力的培养,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思考三:应试教育在现实中还是处于基础教育的主导地位,它淡化了德育教育。过分的追求学分和升学率,造成了对孩子的意志、品格、体能、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流于形式。
所以,老师首先要走进学生中间去,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既要用身为教师的丰富学识和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心交心,做虔诚的倾听者和贴心的开导着。只有这样,学生学生才会把你当成他尊敬的师长和知心的朋友,愿意跟你学习东西,愿意和你交心。
二、要站出来
班级管理工作要细致入微,要撵“后进生”前进,也要留心所谓的“优等生”的思想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上一届学生进入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和班主任深感意外。
一天中午,我在学校值周。中午一点许,午托寝室的管理员带着几个女生到我办公室来找我,说是这几个女生吵了近一个中午了,严重影响寝室内其他同学午休。我一看,全是我所教的班里的优秀女生。这几个可是学习优秀,班级管理能干的乖孩子啊,有什么事吵得中午都睡不了的地步?一了解还真吓一跳。班长说副班长是“黑社会”,不跟她玩。副班长说班长和学习委员威胁说要带初中的男生来打她们。班长则争辩:副班长和刘姓的组长上个学期才是真正叫了不读书的几个社会青年来学校周边,几次伺机打班上不跟她们玩的同学,还威胁谁告诉老师谁就惨。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打电话叫几个家长来学校一起处理,原来刘姓女生一家是从外地来这里做生意的,经常会结交一些本地的“道上人”。受家长影响,刘姓女生在本地也缺少要好的伙伴,为了不受班上同学的欺负,经常结交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哥哥”、“姐姐”。本来这几个同学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品学兼优。但进入高年级后,谁都不服输,谁都想把别人比下去。再后来一些言行上的不和,矛盾就逐渐产生了。
思考一: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在学校教育,班级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影响不容忽视。而班主任对“优等生”的思维定式,也影响了老师对这类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判断力。
思考二:竞争意识增强。竞争中,他们会对学习优异的同学产生敬佩的心理,同时同学们容易在竞争中伤和气。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三、要与时俱进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矛盾也在发生变化。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思想变化、心理变化、生理变化,不能停留在老一套看问题。
案例一:有一天,班主任气汹汹地来到我办公室,要我“收拾收拾”一个叫翟林的男生。原因是,这个翟林,昨晚竟然在年级Q群里发送淫秽小视频。这还了得?一个十一岁的五年级学生,哪来的这种小视频?是什么心理促使他这么做的?他对视频中的“事儿”认识几许?
案例二:还是这个班,一名小个子的女生收到来自本年级另一个班的一名女生给的纸条,内容是:警告你,不要做李某泽(班上的一名男生)的小三,他是我的所爱。
班主任和我都感到很意外。一来收到纸条的女生个子很小,完全没有“早熟”的特征;二来班上这个叫李某泽的男生长得既黑瘦又成绩不优秀。还有这等事发生,想都没有想过。
思考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与生理卫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使学生能分辨美丑、明辨是非,还要懂得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正视生理上的发展变化和性征的分化。教育学生远离色情淫秽的负面影响,崇尚健康道德的男女同学友情。
思考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与时俱进,要知道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思考三:少年儿童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过强就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就往往对教师的要求表现出逆反。
当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小学思想教育是从小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工作。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种“逆反”,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后进生” 的身上,不少平时老师眼中的“乖乖学生”也会让人眼镜大跌。所以,老师要努力挣开“应试教育”的束缚,养成良好心态,保持平常心,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更不是人的品格形成的唯一条件。老师还要塑形象,练内功,努力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思想,做一个真正能够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一、要走进去
所谓走进去,就是要走进学生中间,做学生的贴心人。作为高年级的老师,引导得好,学生会亲近你,敬佩你,接听从你;引导不好,学生会产生逆反,和你对着干。
班上有个年级出了名的捣蛋男生。有一次,班主任一进教室,就听到一同学检举说这个同学不遵守纪律。话音刚落,他就“嗖”地站起来,飞起一脚,把那同学的课桌踢倒。班主任没想到他竟敢在自己的面前 “撒野”,气得脸红脖子粗,狠狠地批评了他。下课了,急忙跑来向我告状,希望我这个“后盾”帮她出出气,治治这个“差生”。
我把他找来谈心,他把真心话掏给我:因为学习成绩差,老师、同学都对他另眼相看,同学常常取笑他。久而久之,他也感觉到自己什么也不行,于是就放弃了。有时课堂上总想搞点什么动静来,证明自己在班上的存在。
思考一: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生硬,就会逐步造成师生感情上的冷漠、疏远、对立,这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原因。
思考二:老师、家长不顾孩子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望子成龙心切,只看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人格塑造和其它能力的培养,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思考三:应试教育在现实中还是处于基础教育的主导地位,它淡化了德育教育。过分的追求学分和升学率,造成了对孩子的意志、品格、体能、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流于形式。
所以,老师首先要走进学生中间去,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既要用身为教师的丰富学识和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心交心,做虔诚的倾听者和贴心的开导着。只有这样,学生学生才会把你当成他尊敬的师长和知心的朋友,愿意跟你学习东西,愿意和你交心。
二、要站出来
班级管理工作要细致入微,要撵“后进生”前进,也要留心所谓的“优等生”的思想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上一届学生进入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和班主任深感意外。
一天中午,我在学校值周。中午一点许,午托寝室的管理员带着几个女生到我办公室来找我,说是这几个女生吵了近一个中午了,严重影响寝室内其他同学午休。我一看,全是我所教的班里的优秀女生。这几个可是学习优秀,班级管理能干的乖孩子啊,有什么事吵得中午都睡不了的地步?一了解还真吓一跳。班长说副班长是“黑社会”,不跟她玩。副班长说班长和学习委员威胁说要带初中的男生来打她们。班长则争辩:副班长和刘姓的组长上个学期才是真正叫了不读书的几个社会青年来学校周边,几次伺机打班上不跟她们玩的同学,还威胁谁告诉老师谁就惨。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打电话叫几个家长来学校一起处理,原来刘姓女生一家是从外地来这里做生意的,经常会结交一些本地的“道上人”。受家长影响,刘姓女生在本地也缺少要好的伙伴,为了不受班上同学的欺负,经常结交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哥哥”、“姐姐”。本来这几个同学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品学兼优。但进入高年级后,谁都不服输,谁都想把别人比下去。再后来一些言行上的不和,矛盾就逐渐产生了。
思考一: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在学校教育,班级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影响不容忽视。而班主任对“优等生”的思维定式,也影响了老师对这类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判断力。
思考二:竞争意识增强。竞争中,他们会对学习优异的同学产生敬佩的心理,同时同学们容易在竞争中伤和气。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三、要与时俱进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矛盾也在发生变化。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思想变化、心理变化、生理变化,不能停留在老一套看问题。
案例一:有一天,班主任气汹汹地来到我办公室,要我“收拾收拾”一个叫翟林的男生。原因是,这个翟林,昨晚竟然在年级Q群里发送淫秽小视频。这还了得?一个十一岁的五年级学生,哪来的这种小视频?是什么心理促使他这么做的?他对视频中的“事儿”认识几许?
案例二:还是这个班,一名小个子的女生收到来自本年级另一个班的一名女生给的纸条,内容是:警告你,不要做李某泽(班上的一名男生)的小三,他是我的所爱。
班主任和我都感到很意外。一来收到纸条的女生个子很小,完全没有“早熟”的特征;二来班上这个叫李某泽的男生长得既黑瘦又成绩不优秀。还有这等事发生,想都没有想过。
思考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与生理卫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使学生能分辨美丑、明辨是非,还要懂得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正视生理上的发展变化和性征的分化。教育学生远离色情淫秽的负面影响,崇尚健康道德的男女同学友情。
思考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与时俱进,要知道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思考三:少年儿童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过强就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就往往对教师的要求表现出逆反。
当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小学思想教育是从小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工作。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