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文源自李镇西的博客“李镇西新家”。2007年12月,“李镇西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在江苏省江阴市成立。李镇西和10往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结为师徒。每周三晚上,李镇西与他的徒弟们约定在QQ群里聚会,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10个徒弟每月轮流担任主持。本文是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徒弟于2008年3月12日晚关于民主的讨论。此话题由“徒弟”李迪发表在《河南教育》上的《当民主变味时,我们需要“专制”》一文引起。
(李迪文章概要:文中先举了两个例子。例1:秦老师在班里一向实施“民主”管理。但在一次评优时,认真负责的班长落选。原因是有人拉票。秦老师要求学生重新选举,学生不肯。秦老师找学校专门为班长申请了一个指标,学生仍不同意。秦老师将名额退给了学校,但仍有学生抱怨秦老师太独断。例2:刘老师组织学生春游。出校门前,有两拨儿学生找刘老师请假,说在学校有事,刘老师均准假了。出校门后,又有一拨儿学生请假。刘老师说:“既然许多同学在学校都有事,那就不用出去了。”多数学生不同意。刘老师斩钉截铁地说:“集体活动就应该行动一致。什么都不必再说,马上回学校上课。”此后,刘老师的班级组织集体活动,再也没有人敢请假了。这便是适当强硬的教育效果。文末作者提出:凡事都是教师说了算,叫“教师专制”;凡事都是学生说了算,却是“学生专制”了。学生受年龄、意志限制,见解难免差错。所以,当学生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时候,教师“专制”一下又何妨?)
问题之一:拉票对不对?
李镇西:今天晚上的讨论,大家先对李迪的文章发表评论和看法,然后我谈我的想法。
李迪:虽然我写了这篇文章,但我在班里一直是很民主的,学生也配合。
李镇西:你只是偶尔专制?你说的民主是指什么?学生配合是什么意思?
李迪:我带班实施民主管理,决定任何事情都听学生的意见,学生的意见也比较合理、公平、公正。我感到奇怪的是,我身边的教师实行民主后,就大呼不妙了。
李镇西:其他教师实行的民主是什么?我想提一个问题:拉票对吗?拉票是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权利?
李迪:拉票当然不对。
李镇西:光明正大地拉票无可厚非!
曾宝俊:是拉票,而不是贿票。
李镇西:拉票正常,贿选才不正常!李迪,你把你理解的民主解释一下。
李迪:我也曾大张旗鼓地拉票,但我当时没有意识到。
李镇西:你在班上实行民主,你是怎么做的?
李迪:我引导学生,然后听学生的意见,最后双方都比较满意。
李镇西:你的民主就是和学生商量。如果意见不统一,那么你怎么办呢?
李迪:在选举班干部的时候,我会说这样一段话:“班里的同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只能严格要求别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同学不适合当班干部;第二类,能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会严格要求别人,这类同学组织能力有限,可以在活动中加强锻炼,但目前不太适合当班干部;第三类,既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严格要求别人,做事公正公平,不怕得罪人,敢于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的同学才是我们应该选举的。”
李镇西:你用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
李迪:想说明我这样的引导就是大张旗鼓地拉票,为优秀的、有组织能力的人拉票。
问题之二:教师理想的学生落选是实行民主的错吗?
李镇西:李迪,你在班上实行民主成功,而其他教师实行民主却大呼不妙,是指什么?
李迪:其他班主任实行民主后,教师对学生选出的干部或三好学生不满意。我班的事情全部是学生自己做主的,当然我参与引导了,结果双方都满意。
李镇西:学生选出的学生教师不满意,你认为这是实行民主的错吗?
李迪:不是,是学生没有正确的民主意识,选举是不公平的选举。
李镇西:如果你班学生选出来的干部或三好学生也让你不满意,你怎么办呢?
李迪:我要想想,是不是我的眼光和学生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的看法会有这样的差距。
李镇西:你不是说,民主变味时,我们要专制吗? (在关键时刻,李迪的网络连接断了)
曾宝俊:真正的民主,上面不应该有个决策者。
李俊兴:绝对的民主是没有的,实施民主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认识民主的过程。
杨印健:民主是大家按制度去“商量”。
曾宝俊:班级候选的前提是制定好相关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不在选举之列。刚才李迪的要求不明确。什么叫有责任心?什么样的学生有责任心?标准一定要和学生商量。
薛海荣:我认为秦老师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要做一个关注细节的人。第二,要找班长谈心,促使其在一些方面做出调整,取得新的进步!
刘朝升:优秀的学生没评上“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和民主的关系不大。
李俊兴:我觉得所谓的优秀是教师的视角。
问题之三:民主是否需要教师引导?
方海东:民主不需要教师的引导。
李俊兴:民主为什么不可以有教师引导呢?这是调控啊。
方海东:调控应在学生意见表达之后进行。教师的引导会让学生失去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地位上强于学生。这是暗示。
李俊兴:调控是调控整个过程。只要你表达,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对整个事件来说,你不可能不表达——从开始到结束。这是建立良好的班风的前提。
问题之四:民主与强硬是否对立?
石春红:但民主也不是学生说了算吧!而且,民主和强硬为什么不可以并存呢?
(这时李迪上线了。)
李迪:我们(包括学生)对民主的理解都不一样。从秦老师这件事情看,她平时没有引导好学生,她应该想为什么她的眼光和学生的不一样。
李镇西:李迪把民主和强硬对立起来了。其实,民主是最强硬的。为什么?一会儿再说。
薛海荣:李迪文章中的刘老师是有民主的心态的,但是他有点大男子主义!
李迪:刘老师确实有些大男子主义,但他的班级一向很好,学生一身正气,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方海东:班级好,不代表就是民主的。
徐全芬:班级好与不好要看是什么标准。
薛海荣:在学生出去玩之前,如果刘老师在班级开一个民主生活会,让学生对春游作出决定,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事情了。
李镇西对民主的解读
李镇西:那天看到李迪这篇文章我很吃惊,主要是标题让我吃惊。当时我给李迪发信说,即使世界上最专制的国家,也不敢公开说“我们要专制”。相反,有些专制国家恰恰在国名上还标明 “民主”二字。
我先说说民主的含义。首先,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方式,这是民主最原始的含义。从字源上说,民主的基本含义就是“人民进行统治”或者说“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其蕴含的最根本的精神实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利和精神世界的尊重。民主的核心是尊重。比如:为什么老百姓要有选举权,因为这是对其参政权利的尊重,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其他有选举权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在班级实施民主管理,就包括了对学生选举权的尊重。其次,民主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观点最早是杜威提出来的。陶行知也曾指出:“民主的时代已经来到。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民主的生活还不习惯。但春天已来,我们必须脱去棉衣,穿上春装。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李迪原来的标题是“民主需要高素质”。这话孤立地看,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说这话的时候,往往是有潜台词的。意思是,对于没有民主素质的人,不应该让他们行使民主的权利。对此,陶行知说得非常好: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
李迪: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让他们体会民主。
李镇西:是让学生在民主中学会民主。从来就没有现成的高素质的民主主体。
民众的民主素质只能在实践中得以提高!民主不只是一种形式或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这种内在的修养体现于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相信人性的潜能;相信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含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相信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是能够和睦相处、真诚合作的。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学校教育,同样要在制度和生活方式两方面努力。班级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一种民主的制度,同时,要在生活中培养民主的生活态度(教师也需要培养)。无论是制度还是生活方式,民主的核心都是尊重!
民主作为一种制度,说到底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且,民主制度是非常强硬的规则。民主制度不是对真理的辨析,而是多数人意愿的表达。所以,民主会犯错误,有时会造成灾难!民主不是万能的!比如:希特勒就是民主选上去的!结果,给人类造成了灾难。但是,民主具有纠错机制,可以把你选上去,也可以把你选下来。而在专制体制下,人民是无权选举最高领导人的。民主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效率很低。在专制体制下,一个皇帝在1分钟之内就可以决定一件事。可是,在民主制度下,要反复讨论、听证、争论,等等。所以民主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相比之下,这是人类无奈的选择!所以早就有学者说,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只是最不坏的制度!再粗糙的畏主也胜过精致的专制!
李迪:李老师,您说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李镇西:民主不是判断真理,民主和真理关系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也是一种“暴政”。因为,不管怎么样,只要是选举,总会有反对票。但只能少数服从多数,这样,民主就成了“多数人的暴政”。即多数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少数人,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规则就是如此。所谓民主的“强硬”就体现于此。
然而,民主还有一条:多数尊重少数!注意:两条原则同时存在。在行动上,少数服从多数。不这样,社会肯定会乱。但在权利上,多数尊重少数——也就是说尊重少数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包括反对的权利,他们的意志也应该有存在的空间。
民主是对规则的遵守,而且必须遵守。这就是民主的强硬性。所以,我说,把民主理解为迁就学生,这是很荒唐的。把民主理解为软弱,这更是糊涂的!
下面,我仔细剖析李迪文章中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根本就和民主没有关系!你把板子打在民主身上,实在冤枉了民主!
20年前我的一篇文章中的例子和李迪这个例子很相似。三好学生的产生究竟是由教师内定,还是由学生选举?我们的回答是:当然由学生选举确定。然而,在某校的一次班主任会上,笔者却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某班主任:“唉,我班的学生太不像话!选三好学生时,争选些我不喜欢的娃儿我喜欢的,一个都没有选上!”某校长:“怎么能让学生选呢?应是评三好学生,而不是选三好学生。”某政教主任:“其实让学生选也是可以的,只是选了以后由班主任统计选票作内部调整,然后公布结果。反正学生又不晓得!”我认为,这是对学生的欺骗!当然,这几位教育者未必存心欺骗学生,他们也许是想扶正压邪,让真正的三好学生脱颖而出。但是,以剥夺学生选举权来纯正班风,其班风绝不可能因此而纯正。现在,这样的观点还相当有市场。许多教师都说,现在的学生够自我的了,还民主!这种说法即源于把民主理解为迁就学生。李迪说秦老师是优秀班主任,依我看,就班风建设而言,秦老师谈不上是优秀班主任。
李迪:我感觉教师是想实施民主的,但平时没有培养好学生民主的素质,没有形成好的班风,导致如此结果,她以后可能会很专制。
李镇西:你这个观点正是我马上要说的。教师当然应该引导学生,这是教师的责任所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要体现,尊重学生的选举权绝不是“一切听命于学生”。但“主导作用”重在“导”:开导、疏导、引导,而非“一手包办”地“领导”。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在乎时大量的、各方面的、或理直气壮或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些教育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道理,并把这种道理转化为植根于心灵的道德信念。我不否认前面某些班上发生的不正常选举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但这恰恰暴露出这些教师平时教育的失误。对是非颠倒的选举结果,他应做的不是剥夺学生的选举权,而是设法营造良好的班风。在集体舆论健康的班级里,至少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评价、是非判断与班主任是一致的。班主任也正因为如此而坦然自若地尊重学生们的选举权。
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的选举放任自流,而实际上教师已通过平时的教育引导,不露痕迹地决定了学生们的正确选择。教育者的理智与艺术正在于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不露痕迹地引导,只限于学校教育,而不能用于国家的选举。因为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需要教育。对于第二个案例,这个教师的做法更是不足取。首先是规则应该明确。大家共同遵守这个规则,包括教师。学生请假,凭什么不准?有人会说,如果都请假,那成什么话?这里的问题依然和第一个班主任一样,还是平时的班风建设问题,如果班风健康,那么请假的学生不可能有很多。极个别学生请假,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同意?规则决定一切!’我还要特别 说的是民主,不是学生服从教师,也不是教师服从学生,而是大家共同遵守规则。
李镇西:‘这个规则是大家制定的,制定规则的过程是妥协的过程。这里的妥协就是商量的意思。但是,一旦制度形成,就没有妥协的说法!只能强硬!
徐全芬:总有偶然事件的。
李镇西:对偶然事件在制定制度时应该考虑到,比如可以写上这么一条:凡是本规则没有罗列的某些突发事件的相应处理办法,等等。如果过了一段时间,规则过时,那么应该由大家一起修改。我早说过了,民主岂止是不尽如人意,有时候简直就是罪过。但这是人类无奈的选择。
李迪:李老师,您举国家的例子论证观点,离我们教师太遥远了,不如举班级的例子好。
李镇西:举国家的例子不是太远了,而是必须想到国家。培养学生民主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民主!
李迪说的“凡事都是学生说了算,就是‘学生专制”是有问题的。所谓“专制”,特指具有统治权的人,是集权。学生是受教育者,在管理的意义上,是没有权力的;注意,是权力而不是权利!
李迪:我懂了。
……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民主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将“上下而求索”。)
附:部分网友评论
术根(游客):讨论得好!90年前,我们请进来“德先生”和“赛先生”,可直到今天,我们对他们仍不够重视,有时甚至束之高阁。希望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能够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契机!
梦想到永远(游客):感谢李镇西师徒能将讨论公开在博客里。不管对话是否完美,我们可在此“旁听”师徒间的思想与心灵的对话,从中感受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
宇宙胸怀:“民主需要高素质”。只有当大家的素质达到一定高度后,民主才能真正为正义服务!在管理班级上实行民主,一个字:好!前提是班级有一种相互尊重、充满正气、团结凝聚的氛围,每位学生都在真心地为班级的发展着想,教师真心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着想。
Aixinyijiu:认认真真地看完关于民主的讨论,这样的讨论不也是民主的过程吗?
Qdeduzzh:本着民主原则的教育,才是真正承认人的社会性的教育,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编辑 许丽艳)
(李迪文章概要:文中先举了两个例子。例1:秦老师在班里一向实施“民主”管理。但在一次评优时,认真负责的班长落选。原因是有人拉票。秦老师要求学生重新选举,学生不肯。秦老师找学校专门为班长申请了一个指标,学生仍不同意。秦老师将名额退给了学校,但仍有学生抱怨秦老师太独断。例2:刘老师组织学生春游。出校门前,有两拨儿学生找刘老师请假,说在学校有事,刘老师均准假了。出校门后,又有一拨儿学生请假。刘老师说:“既然许多同学在学校都有事,那就不用出去了。”多数学生不同意。刘老师斩钉截铁地说:“集体活动就应该行动一致。什么都不必再说,马上回学校上课。”此后,刘老师的班级组织集体活动,再也没有人敢请假了。这便是适当强硬的教育效果。文末作者提出:凡事都是教师说了算,叫“教师专制”;凡事都是学生说了算,却是“学生专制”了。学生受年龄、意志限制,见解难免差错。所以,当学生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时候,教师“专制”一下又何妨?)
问题之一:拉票对不对?
李镇西:今天晚上的讨论,大家先对李迪的文章发表评论和看法,然后我谈我的想法。
李迪:虽然我写了这篇文章,但我在班里一直是很民主的,学生也配合。
李镇西:你只是偶尔专制?你说的民主是指什么?学生配合是什么意思?
李迪:我带班实施民主管理,决定任何事情都听学生的意见,学生的意见也比较合理、公平、公正。我感到奇怪的是,我身边的教师实行民主后,就大呼不妙了。
李镇西:其他教师实行的民主是什么?我想提一个问题:拉票对吗?拉票是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权利?
李迪:拉票当然不对。
李镇西:光明正大地拉票无可厚非!
曾宝俊:是拉票,而不是贿票。
李镇西:拉票正常,贿选才不正常!李迪,你把你理解的民主解释一下。
李迪:我也曾大张旗鼓地拉票,但我当时没有意识到。
李镇西:你在班上实行民主,你是怎么做的?
李迪:我引导学生,然后听学生的意见,最后双方都比较满意。
李镇西:你的民主就是和学生商量。如果意见不统一,那么你怎么办呢?
李迪:在选举班干部的时候,我会说这样一段话:“班里的同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只能严格要求别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的同学不适合当班干部;第二类,能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会严格要求别人,这类同学组织能力有限,可以在活动中加强锻炼,但目前不太适合当班干部;第三类,既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严格要求别人,做事公正公平,不怕得罪人,敢于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的同学才是我们应该选举的。”
李镇西:你用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
李迪:想说明我这样的引导就是大张旗鼓地拉票,为优秀的、有组织能力的人拉票。
问题之二:教师理想的学生落选是实行民主的错吗?
李镇西:李迪,你在班上实行民主成功,而其他教师实行民主却大呼不妙,是指什么?
李迪:其他班主任实行民主后,教师对学生选出的干部或三好学生不满意。我班的事情全部是学生自己做主的,当然我参与引导了,结果双方都满意。
李镇西:学生选出的学生教师不满意,你认为这是实行民主的错吗?
李迪:不是,是学生没有正确的民主意识,选举是不公平的选举。
李镇西:如果你班学生选出来的干部或三好学生也让你不满意,你怎么办呢?
李迪:我要想想,是不是我的眼光和学生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的看法会有这样的差距。
李镇西:你不是说,民主变味时,我们要专制吗? (在关键时刻,李迪的网络连接断了)
曾宝俊:真正的民主,上面不应该有个决策者。
李俊兴:绝对的民主是没有的,实施民主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认识民主的过程。
杨印健:民主是大家按制度去“商量”。
曾宝俊:班级候选的前提是制定好相关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不在选举之列。刚才李迪的要求不明确。什么叫有责任心?什么样的学生有责任心?标准一定要和学生商量。
薛海荣:我认为秦老师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要做一个关注细节的人。第二,要找班长谈心,促使其在一些方面做出调整,取得新的进步!
刘朝升:优秀的学生没评上“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和民主的关系不大。
李俊兴:我觉得所谓的优秀是教师的视角。
问题之三:民主是否需要教师引导?
方海东:民主不需要教师的引导。
李俊兴:民主为什么不可以有教师引导呢?这是调控啊。
方海东:调控应在学生意见表达之后进行。教师的引导会让学生失去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地位上强于学生。这是暗示。
李俊兴:调控是调控整个过程。只要你表达,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对整个事件来说,你不可能不表达——从开始到结束。这是建立良好的班风的前提。
问题之四:民主与强硬是否对立?
石春红:但民主也不是学生说了算吧!而且,民主和强硬为什么不可以并存呢?
(这时李迪上线了。)
李迪:我们(包括学生)对民主的理解都不一样。从秦老师这件事情看,她平时没有引导好学生,她应该想为什么她的眼光和学生的不一样。
李镇西:李迪把民主和强硬对立起来了。其实,民主是最强硬的。为什么?一会儿再说。
薛海荣:李迪文章中的刘老师是有民主的心态的,但是他有点大男子主义!
李迪:刘老师确实有些大男子主义,但他的班级一向很好,学生一身正气,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方海东:班级好,不代表就是民主的。
徐全芬:班级好与不好要看是什么标准。
薛海荣:在学生出去玩之前,如果刘老师在班级开一个民主生活会,让学生对春游作出决定,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事情了。
李镇西对民主的解读
李镇西:那天看到李迪这篇文章我很吃惊,主要是标题让我吃惊。当时我给李迪发信说,即使世界上最专制的国家,也不敢公开说“我们要专制”。相反,有些专制国家恰恰在国名上还标明 “民主”二字。
我先说说民主的含义。首先,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方式,这是民主最原始的含义。从字源上说,民主的基本含义就是“人民进行统治”或者说“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其蕴含的最根本的精神实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利和精神世界的尊重。民主的核心是尊重。比如:为什么老百姓要有选举权,因为这是对其参政权利的尊重,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其他有选举权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在班级实施民主管理,就包括了对学生选举权的尊重。其次,民主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观点最早是杜威提出来的。陶行知也曾指出:“民主的时代已经来到。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民主的生活还不习惯。但春天已来,我们必须脱去棉衣,穿上春装。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李迪原来的标题是“民主需要高素质”。这话孤立地看,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说这话的时候,往往是有潜台词的。意思是,对于没有民主素质的人,不应该让他们行使民主的权利。对此,陶行知说得非常好: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
李迪: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让他们体会民主。
李镇西:是让学生在民主中学会民主。从来就没有现成的高素质的民主主体。
民众的民主素质只能在实践中得以提高!民主不只是一种形式或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这种内在的修养体现于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相信人性的潜能;相信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含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相信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是能够和睦相处、真诚合作的。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学校教育,同样要在制度和生活方式两方面努力。班级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一种民主的制度,同时,要在生活中培养民主的生活态度(教师也需要培养)。无论是制度还是生活方式,民主的核心都是尊重!
民主作为一种制度,说到底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且,民主制度是非常强硬的规则。民主制度不是对真理的辨析,而是多数人意愿的表达。所以,民主会犯错误,有时会造成灾难!民主不是万能的!比如:希特勒就是民主选上去的!结果,给人类造成了灾难。但是,民主具有纠错机制,可以把你选上去,也可以把你选下来。而在专制体制下,人民是无权选举最高领导人的。民主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效率很低。在专制体制下,一个皇帝在1分钟之内就可以决定一件事。可是,在民主制度下,要反复讨论、听证、争论,等等。所以民主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相比之下,这是人类无奈的选择!所以早就有学者说,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只是最不坏的制度!再粗糙的畏主也胜过精致的专制!
李迪:李老师,您说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李镇西:民主不是判断真理,民主和真理关系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也是一种“暴政”。因为,不管怎么样,只要是选举,总会有反对票。但只能少数服从多数,这样,民主就成了“多数人的暴政”。即多数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少数人,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规则就是如此。所谓民主的“强硬”就体现于此。
然而,民主还有一条:多数尊重少数!注意:两条原则同时存在。在行动上,少数服从多数。不这样,社会肯定会乱。但在权利上,多数尊重少数——也就是说尊重少数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包括反对的权利,他们的意志也应该有存在的空间。
民主是对规则的遵守,而且必须遵守。这就是民主的强硬性。所以,我说,把民主理解为迁就学生,这是很荒唐的。把民主理解为软弱,这更是糊涂的!
下面,我仔细剖析李迪文章中的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根本就和民主没有关系!你把板子打在民主身上,实在冤枉了民主!
20年前我的一篇文章中的例子和李迪这个例子很相似。三好学生的产生究竟是由教师内定,还是由学生选举?我们的回答是:当然由学生选举确定。然而,在某校的一次班主任会上,笔者却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某班主任:“唉,我班的学生太不像话!选三好学生时,争选些我不喜欢的娃儿我喜欢的,一个都没有选上!”某校长:“怎么能让学生选呢?应是评三好学生,而不是选三好学生。”某政教主任:“其实让学生选也是可以的,只是选了以后由班主任统计选票作内部调整,然后公布结果。反正学生又不晓得!”我认为,这是对学生的欺骗!当然,这几位教育者未必存心欺骗学生,他们也许是想扶正压邪,让真正的三好学生脱颖而出。但是,以剥夺学生选举权来纯正班风,其班风绝不可能因此而纯正。现在,这样的观点还相当有市场。许多教师都说,现在的学生够自我的了,还民主!这种说法即源于把民主理解为迁就学生。李迪说秦老师是优秀班主任,依我看,就班风建设而言,秦老师谈不上是优秀班主任。
李迪:我感觉教师是想实施民主的,但平时没有培养好学生民主的素质,没有形成好的班风,导致如此结果,她以后可能会很专制。
李镇西:你这个观点正是我马上要说的。教师当然应该引导学生,这是教师的责任所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要体现,尊重学生的选举权绝不是“一切听命于学生”。但“主导作用”重在“导”:开导、疏导、引导,而非“一手包办”地“领导”。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在乎时大量的、各方面的、或理直气壮或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些教育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道理,并把这种道理转化为植根于心灵的道德信念。我不否认前面某些班上发生的不正常选举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但这恰恰暴露出这些教师平时教育的失误。对是非颠倒的选举结果,他应做的不是剥夺学生的选举权,而是设法营造良好的班风。在集体舆论健康的班级里,至少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评价、是非判断与班主任是一致的。班主任也正因为如此而坦然自若地尊重学生们的选举权。
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的选举放任自流,而实际上教师已通过平时的教育引导,不露痕迹地决定了学生们的正确选择。教育者的理智与艺术正在于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不露痕迹地引导,只限于学校教育,而不能用于国家的选举。因为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需要教育。对于第二个案例,这个教师的做法更是不足取。首先是规则应该明确。大家共同遵守这个规则,包括教师。学生请假,凭什么不准?有人会说,如果都请假,那成什么话?这里的问题依然和第一个班主任一样,还是平时的班风建设问题,如果班风健康,那么请假的学生不可能有很多。极个别学生请假,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同意?规则决定一切!’我还要特别 说的是民主,不是学生服从教师,也不是教师服从学生,而是大家共同遵守规则。
李镇西:‘这个规则是大家制定的,制定规则的过程是妥协的过程。这里的妥协就是商量的意思。但是,一旦制度形成,就没有妥协的说法!只能强硬!
徐全芬:总有偶然事件的。
李镇西:对偶然事件在制定制度时应该考虑到,比如可以写上这么一条:凡是本规则没有罗列的某些突发事件的相应处理办法,等等。如果过了一段时间,规则过时,那么应该由大家一起修改。我早说过了,民主岂止是不尽如人意,有时候简直就是罪过。但这是人类无奈的选择。
李迪:李老师,您举国家的例子论证观点,离我们教师太遥远了,不如举班级的例子好。
李镇西:举国家的例子不是太远了,而是必须想到国家。培养学生民主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民主!
李迪说的“凡事都是学生说了算,就是‘学生专制”是有问题的。所谓“专制”,特指具有统治权的人,是集权。学生是受教育者,在管理的意义上,是没有权力的;注意,是权力而不是权利!
李迪:我懂了。
……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民主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将“上下而求索”。)
附:部分网友评论
术根(游客):讨论得好!90年前,我们请进来“德先生”和“赛先生”,可直到今天,我们对他们仍不够重视,有时甚至束之高阁。希望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能够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契机!
梦想到永远(游客):感谢李镇西师徒能将讨论公开在博客里。不管对话是否完美,我们可在此“旁听”师徒间的思想与心灵的对话,从中感受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
宇宙胸怀:“民主需要高素质”。只有当大家的素质达到一定高度后,民主才能真正为正义服务!在管理班级上实行民主,一个字:好!前提是班级有一种相互尊重、充满正气、团结凝聚的氛围,每位学生都在真心地为班级的发展着想,教师真心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着想。
Aixinyijiu:认认真真地看完关于民主的讨论,这样的讨论不也是民主的过程吗?
Qdeduzzh:本着民主原则的教育,才是真正承认人的社会性的教育,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编辑 许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