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和“项目”双驱动的《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如今也是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这一课程知识实践性更强、知识面更广,所以教学难度也较高。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果不理想,还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而“案例”和“项目”双驱动教学,主张将案例和项目有效结合应用于课程讲解中,十分契合职业教育要求,所以本文以《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为例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案例;项目;双驱动;可编程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08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工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数字运算电子系统,其主要是以微处理器技术作为基础,应用以开关量为主,还包含逻辑和算术运算、定时、计数、模拟等相关领域中的工业控制装置,是现代工业控制中的重要支柱。
   《三菱PLC基础与应用》改革是优化该课程教学的重要举措,“案例”和“项目”均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常用的方式,将两者驱动应用于《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程改革中能够真正凸显职业教育“应用”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在案例与项目双向驱动中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最大程度上优化课堂教学,而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
   一、“案例”和“项目”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现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是十分常用的教学手段,经常被用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等类型的课程教学活动中,而且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1]。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十分特殊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体系中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主张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现场,让学生进入角色中,通过案例情境再现以及分析等方式有效促进学生问题分析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教学知识的同时,逐渐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升,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案例教学模式应用时,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际展开教学优化,真正以案例情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法也可称其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主要有四个要素,分别是情境、内容、过程、评价,与其他教学方式不同,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工程实际作为背景,及时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约束,按照工程需求的技术逻辑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再基于项目需求的真实工作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能力提升的项目实践,这样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项目教学法形成有效认知,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与项目实践中真正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有效优化《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都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它们应用于教学课堂具有较高价值,借助“案例”和“项目”双驱动教学模式优化《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意义重大。
   二、《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堂教学现状
   就目前《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课堂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理论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模式下PLC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大多以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虽然部分学生在选课过程中表现了对这一课程的兴趣,但是该课程作为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对PLC内部软组件、指令知识形成有效了解,同时还要参与到实践与操作中[2]。可是,照本宣科的教学讲解明显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反而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无法有效保障PLC课程教学实效。
   (二)创新及探索能力培养不足
   就目前PLC课程实验设计现状分析,其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即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编撰的实验指导书以及相关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验证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程序动作,借此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就教学现状来看,虽然课程实验指导教材内容详细、步骤清晰,但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并不注重对于学生创新及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按部就班展开实践,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无法形成良好的把握,对于知识点也只是表面理解,不利于学生发展与进步。
   (三)理论与实践分离
   就目前PLC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分析,理论与实践分离也是教学期间十分显著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却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明显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的发展。理论与实践本身就密不可分,可是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展开,在这种教学现状下PLC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无法得到保障,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是一些理论性的概念,无法真正将所学应用于生活与实践中,不利于学生今后就业与发展[3]。
   三、“案例”和“项目”双驱动的《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案例”和“项目”双驱动教学模式实施的优势,为了有效发挥其价值,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学现状,借助“案例”和“项目”双驱动教学顺利开展《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堂教学,本文就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经典“案例”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
   在PLC课堂教学实践期间,要想有效发挥“案例”和“项目”双驱动教學价值,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将经典“案例”作为教学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同时及时整合课程零散内容,以此有效优化课堂教学。PLC课堂教学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整个课程形式十分单一,学生对于这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不足,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十分不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为此,在教学改革实践期间,教师可以将经典“案例”作为教学优化手段,即利用案例教学法让课程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在课堂上真正意识到这项工作的价值,主动利用案例教学方式让PLC理论知识教学变得更加具体,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才能得到提升[4]。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多次改革尝试,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挑选几个经典PLC控制案例,如交通灯控制、运料小车控制、舞台灯控制、抢答器控制等一系列相关PLC控制,在具体案例分析过程中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实际案例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自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PLC理论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真正有效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案例处理中,真正帮助学生对每一条指令的应用形成良好把握。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PLC基本指令时,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讲解,每一条指令主要是以定义、构成、使用方式、功能以及编程示例等环节为主,整个讲解过程十分冗长且难懂,起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如果将实际的案例与PLC控制有效应用起来,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按照案例的功能需求用PLC基本指令实现,并将基本指令所需的知识融入应用中,这样枯燥的指令知识讲解就能及时转变为具体的案例工程应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二)“项目”驱动课程实践顺利开展
   在PLC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项目”有效驱动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最显著的弊端就是理论与实践分离,导致学生综合能力无法发展,而项目驱动则能改善这一现象,对于学生创新、探索能力发展而言具有显著价值。教师在教学改革与实践期间,即可借助于项目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同时在课堂上进一步探索与优化项目驱动教学组织方式,淡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界限,这样才能让教学课堂成为有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在教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划分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合理设定创新项目,抓住学生编程的欲望,抓好实施过程指导并巧用效果演示,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落实实施过程指导,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以设计舞台灯为例,个别学生在设计时,由于对定时器的使用没有完全理解,在程序运行时,发现不能按控制要求实现工作;有的学生在左循环、右循环、中间循环三种状态下同时输出四盏灯的控制,没有搞懂什么是双线圈。出现控制乱码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索,不斷监控、调试运行程序,主动分析,经分析修正后达到满足控制的要求。当通过努力最终成功时,学生充满了成就感。还要重视总结交流,让学生切实掌握技能。项目总结可以在项目结束时进行,也可以贯穿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应协助学生理顺项目思路,明晰项目训练的内容及最佳思考方法,总结学习策略,找到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教师更要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项目过程,掌握更多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就能在项目实践中有效锻炼自身项目组织、实践与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四、结语
   在《三菱PLC基础与应用》课堂教学实践期间,改革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让学生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得以有效提升。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PLC课程本身就较为特殊,教师在教学改革期间一定要准确分析课程特点,按照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等培养目的合理应用“案例”与“项目”双驱动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光胜,麦云飞,白国振.“案例”和“项目”双驱动的《PLC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7):95.
  [2]张丽娜,刘美玲.基于案例和项目驱动的PLC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
  [3]詹昌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PLC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2):247.
  [4]王健,张宏.三菱PLC入门与典型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自主交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评价反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
摘 要:基于信息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的发展,翻转课堂为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翻转课堂突破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在课堂的互动和了解。本文分析了中职酒店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前、课中和课后整个教学流程对翻转课堂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做出了总结和反思,以期能给相关的教职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后,受到广泛关注。该标准提出的关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和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和探讨。“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来自中西方基础教育理念,并不断被中国近代学者发扬和完善。文章针对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针对不同课型的教学指导策略,并结合实际读本进行课程流程描述,旨在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效。  关
摘 要: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而要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让学生在阅读的“输入”与写作的“输出”之间实现平衡,教师应积极探索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创造条件,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将读写结合,既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入手,结合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
摘 要:基于创客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学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要求教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来提升学生的分享意识及创新、创造能力,使其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将自己的想法或创意变为现实,才能推动其更好地实现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学教师需要创新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信息化技术人才。  关键词:创客教育;初中信息技
摘 要:学习历史,将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作为参与现实生活的借鉴以调整自身,能够帮助高中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使其建立起高度的爱国情感,无论对其自身发展还是民族建设都大有裨益。文章以此为背景,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阅读训练的重要意义展开研究,围绕如何落实阅读训练提出了培养习惯、鼓励自主、建立合作、重视目录、注意单元引言等建议,以期能有效助力师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阅读训练
摘 要:高中语文是系统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要强化学生把握作者所传递的思想情感,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学积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学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高中语文思維培养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不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方法,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文章重点论述了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的定位及教学对策,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强化语文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为了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我校与长兴县和平镇吴山中心小学结对,充分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互联网已经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依托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英语教学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英语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文章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做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角色扮演在当今英语课堂教学环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有效突破了传统层面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新活力。文章就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角色扮演;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059-02  DO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