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5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因此,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教育学课程必须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程思政”与教育学课程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最早来源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此后,国家又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上海市各高校从区域实践层面率先打造出了“课程思政”这一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前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高校以及学者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改革实践层面纷纷开展了对于“课程思政”的探索。
学术界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众说纷纭,但究其本质,大多不尽相同。“课程思政”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门课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教育理念。
(二)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
教育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师范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或者非师范类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理论的基本体系,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技能,明确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树立与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相符合的正确教育理念,形成运用教育原理分析问题、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感情和事业心。
(三)教育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有一条重要的论述,即“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任何课程教学中都蕴藏着教育的意味,或者说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味。他还指出:“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可见他将育人、育德作为教育的核心。
教育学是高职师范教育的核心课程。目前有许多教育学教材都继承了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教育学的内容,吸收了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如世界的本源、辩证的唯物主义、事物的发展规律等哲学思想,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体会。
故,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课程存在着本质上的自然联系,如能深入探索挖掘,必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教育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很好地渗透“课程思政”思想。
(一)教师问题
1.思想意识淡薄
目前包括教育学任课教师在内的高职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认识、价值认同、亲身实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高职院校,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比较模糊,或者出现偏差混乱,将其与“思政课程”混为一谈;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价值内核并不完全认同,仍然坚持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很怕接受新的理念,导致自己的教育教学很难创新和进步;一些教师能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理念,也对其表示认同和赞赏,但是在行动上很难贯彻落实,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实践落实。
2.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是一个突出问题。在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学历结构中,学士学位较多,硕士、博士较少,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职称结构中,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其中讲师和助教占一半以上。而且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长期稳定的实践锻炼,缺乏“双师”素质,教学能力缺乏。故,大部分教育學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倾向于理论教学、知识本位,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缺乏趣味性,进而造成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较差。
(二)教材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在教材选择上较为单一,走上了两个极端。一部分高职院校选择的《教育学》教材理论性过强,相较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如若再加之教师的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那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只能死记硬背,这就大大违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也就无法达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一部分高职院校选择的教育学教材主要针对教师资格考试[3],应试色彩过于严重。虽然效率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知识的逻辑框架,但是学生却无法掌握教育学的本质,很难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三)教法问题
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在教学上的突出问题是:强调理论,而实践缺位。教育学课程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比较单一,课堂讲授占据主体地位,并且讲授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对于教育事业、教师职业的感性认知。另外,在多数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占教学总时长的比例远远不够,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四)教学考核评价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倡改革学校的考核评价方式,主张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放弃终结性评价。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改革方式看似大张旗鼓,实则也只是小修小改,与以往无本质区别。考核结构仍以期末试卷为主,且命题内容单一,加之课堂表现以及课下作业,但都无法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最后培养出的多是会背诵教育学知识的人,无法培养真正具有教育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情怀的人才。
三、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思想信念、人格品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在具体实践方面,首先,学校应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组织教师阅读思政教育专业书籍,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应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学校应组织安排思政教师定期召开专题讲座,各院系教师分批参加,思政教师和教育学任课教师可以共同就教育学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思政主题的交流探索,在此过程中引导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坚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认同。最后,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观摩、比赛,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心得的分享讨论,锻炼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二)丰富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的选择和利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在选用教育学课程的教材时,应首先征求任课教师的建议,进而综合考虑。在教材选择上,不拘泥于一本,可选用两到三本,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升教学的新鲜感,打开学生的思维。另外,教育学教材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德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探索研究,挖掘思政元素,并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内容的讲授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首先,在课堂讲授之前增加一些教育事迹或者一些著名教育家的小故事。曹雪芹曾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从这些故事中学生能发现规律,体会出多种道理。其次,通过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如教师选用真实的教育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与体会,增加学生的行动和体验。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挖掘教育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课程思政的理解,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
(四)优化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可以助推教学改革。在教育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中,首先,在期末的考卷内容中,应避免大量理论概念性的题目,考试的目的绝不是考学生的记诵能力,加入一些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的题目,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为促进教育学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应将考试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形成发散性的考题。最后,注重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除了期末的闭卷考试外,还包括平时课程中的小论文、口试以及课程实践等综合考虑。但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制定统一的细则,注重考核方式的公平、公正、公开。
四、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改革教育教学的创新理念,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需要,也是落实教书育人主体责任,推动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方式[4]。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针对教育学课程,合力解决在改革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路径,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培育未来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四有”好教师。
参考文献:
[1]邱启光,刘志伟.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J].学园,2019(12):90-91.
[2]高峰,陆宗丽.教育学视野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J].安徽科技學院学报,2020,34(3):115-118.
[3]王琦博.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4):27-28.
[4]韦仕英.“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学的教学方法探究[J].思想政治研究,2021(3):25-27.
[5]宁致璇.成人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智库时代,2020(16):100-102.
◎编辑 薛直艳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5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因此,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教育学课程必须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程思政”与教育学课程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最早来源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此后,国家又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上海市各高校从区域实践层面率先打造出了“课程思政”这一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前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高校以及学者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改革实践层面纷纷开展了对于“课程思政”的探索。
学术界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众说纷纭,但究其本质,大多不尽相同。“课程思政”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门课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教育理念。
(二)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
教育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师范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或者非师范类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理论的基本体系,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技能,明确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树立与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相符合的正确教育理念,形成运用教育原理分析问题、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感情和事业心。
(三)教育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有一条重要的论述,即“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任何课程教学中都蕴藏着教育的意味,或者说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味。他还指出:“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可见他将育人、育德作为教育的核心。
教育学是高职师范教育的核心课程。目前有许多教育学教材都继承了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教育学的内容,吸收了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如世界的本源、辩证的唯物主义、事物的发展规律等哲学思想,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体会。
故,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课程存在着本质上的自然联系,如能深入探索挖掘,必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教育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很好地渗透“课程思政”思想。
(一)教师问题
1.思想意识淡薄
目前包括教育学任课教师在内的高职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的思想认识、价值认同、亲身实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高职院校,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比较模糊,或者出现偏差混乱,将其与“思政课程”混为一谈;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价值内核并不完全认同,仍然坚持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很怕接受新的理念,导致自己的教育教学很难创新和进步;一些教师能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理念,也对其表示认同和赞赏,但是在行动上很难贯彻落实,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实践落实。
2.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是一个突出问题。在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师的学历结构中,学士学位较多,硕士、博士较少,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职称结构中,中低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其中讲师和助教占一半以上。而且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长期稳定的实践锻炼,缺乏“双师”素质,教学能力缺乏。故,大部分教育學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倾向于理论教学、知识本位,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缺乏趣味性,进而造成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较差。
(二)教材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在教材选择上较为单一,走上了两个极端。一部分高职院校选择的《教育学》教材理论性过强,相较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如若再加之教师的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那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只能死记硬背,这就大大违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也就无法达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一部分高职院校选择的教育学教材主要针对教师资格考试[3],应试色彩过于严重。虽然效率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知识的逻辑框架,但是学生却无法掌握教育学的本质,很难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三)教法问题
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在教学上的突出问题是:强调理论,而实践缺位。教育学课程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比较单一,课堂讲授占据主体地位,并且讲授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对于教育事业、教师职业的感性认知。另外,在多数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占教学总时长的比例远远不够,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四)教学考核评价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倡改革学校的考核评价方式,主张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放弃终结性评价。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改革方式看似大张旗鼓,实则也只是小修小改,与以往无本质区别。考核结构仍以期末试卷为主,且命题内容单一,加之课堂表现以及课下作业,但都无法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最后培养出的多是会背诵教育学知识的人,无法培养真正具有教育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情怀的人才。
三、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思想信念、人格品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在具体实践方面,首先,学校应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组织教师阅读思政教育专业书籍,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应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学校应组织安排思政教师定期召开专题讲座,各院系教师分批参加,思政教师和教育学任课教师可以共同就教育学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思政主题的交流探索,在此过程中引导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坚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认同。最后,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观摩、比赛,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心得的分享讨论,锻炼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二)丰富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的选择和利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在选用教育学课程的教材时,应首先征求任课教师的建议,进而综合考虑。在教材选择上,不拘泥于一本,可选用两到三本,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升教学的新鲜感,打开学生的思维。另外,教育学教材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德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探索研究,挖掘思政元素,并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内容的讲授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首先,在课堂讲授之前增加一些教育事迹或者一些著名教育家的小故事。曹雪芹曾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从这些故事中学生能发现规律,体会出多种道理。其次,通过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如教师选用真实的教育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与体会,增加学生的行动和体验。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挖掘教育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课程思政的理解,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
(四)优化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可以助推教学改革。在教育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中,首先,在期末的考卷内容中,应避免大量理论概念性的题目,考试的目的绝不是考学生的记诵能力,加入一些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的题目,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为促进教育学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应将考试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形成发散性的考题。最后,注重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除了期末的闭卷考试外,还包括平时课程中的小论文、口试以及课程实践等综合考虑。但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制定统一的细则,注重考核方式的公平、公正、公开。
四、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改革教育教学的创新理念,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需要,也是落实教书育人主体责任,推动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方式[4]。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针对教育学课程,合力解决在改革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路径,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培育未来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四有”好教师。
参考文献:
[1]邱启光,刘志伟.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J].学园,2019(12):90-91.
[2]高峰,陆宗丽.教育学视野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J].安徽科技學院学报,2020,34(3):115-118.
[3]王琦博.高职院校教育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4):27-28.
[4]韦仕英.“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学的教学方法探究[J].思想政治研究,2021(3):25-27.
[5]宁致璇.成人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智库时代,2020(16):100-102.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