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处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多元化人才,是摆在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来浅谈一下在新课改下如何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语文课程发挥它主阵地的作用,为推进创新教育的实施进一些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激发创新意识,使学生想于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热情。我认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的创设情景,激疑引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句话中为什么用这个词?换成另一词好不好?为什么?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我在看似无疑处设法激起学生的疑问,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我对学生的好奇心和特别加以关注和爱护并给以巧妙的引导或解答。有时以疑释疑,向学生提出诱导性的反问,使学生通过思考解开疑团;有时点拨要点,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时将疑问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辨析。例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时,学生看到课题就会问:“徐霞客是如何阅读大地的?他为什么要去阅读大地?他在阅读大地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等等。 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展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大主题。也有人认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主动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总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创造。
要想发展就得创新,创新是教改的焦点和核心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石。语文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决定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现在的学生可以说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事物快,针对这些特点,教师适时的加以点拨引导,让他们以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比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我引导学生思考新型的家庭教育方法。学习《蚂蚁爬墙》的短文后,我又引发学生思考:蚂蚁爬墙,爬了一段掉了下来,接着再爬,然后又掉下来,这样反复,仍然爬墙不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这些问题紧密联系着他们的生活实际,还有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具有思维创新性和创造性。另外,在语文课堂上,还有经常给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穿越时空,飞到主人公的身边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享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丽雄伟。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想象人物命运与内心世界,使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创新。
三、体会创新乐趣,使学生乐于创造
语文教材是美的載体,每一篇课文都能体现各自不同的美,如何去把每篇文章以不同的方式把各自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呢?首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境动人,以景感人、以情感人,情境交融,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在教学《绿色千岛湖》这课时,我打破语文一段一段讲读法,从课文最后一句话讲起:“这不自然与人类创造的又一绿色奇迹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式?意思是什么?绿色奇迹什么意思?这指什么?引发学生去从课文中找答案。然后我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制作连环画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千岛湖山青、水绿、岛翠的特点画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再把相应的文字介绍端端正正地写在画的下方,最后装订成一本连环画,再分小组读读、讲讲、评评、比比。新颖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强调了实践活动,强调了学生间的互动,学生乐学乐做,兴趣浓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从语言到画面再到语言的过程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全班几十本各不相同的连环画不仅是学生自己理解、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成果,更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习冰心的《忆读书》时,我抓住冰心对小时候读书的回忆去感受读书对小冰心的影响,从“我从读书中还得到了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使学生感受冰心从小就对读书情有独钟的同时,也使他们对冰心奶奶所说的“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时我适时地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在班级里开设“图书角”和“阅读沙龙”等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总之,语文的性质就决定了它的双重性,即它的交际工具性和文化载体性,文化是底蕴、是基础,只有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才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多元化创新意识的人才,适应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改革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乐于奉献、勤于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一定能使自己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花更红,果更硕。
【作者单位:商丘市梁园区建设办事处青年路小学 河南】
一、激发创新意识,使学生想于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热情。我认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的创设情景,激疑引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句话中为什么用这个词?换成另一词好不好?为什么?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我在看似无疑处设法激起学生的疑问,从而引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我对学生的好奇心和特别加以关注和爱护并给以巧妙的引导或解答。有时以疑释疑,向学生提出诱导性的反问,使学生通过思考解开疑团;有时点拨要点,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时将疑问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辨析。例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时,学生看到课题就会问:“徐霞客是如何阅读大地的?他为什么要去阅读大地?他在阅读大地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等等。 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展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大主题。也有人认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主动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总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创造。
要想发展就得创新,创新是教改的焦点和核心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石。语文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决定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现在的学生可以说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事物快,针对这些特点,教师适时的加以点拨引导,让他们以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比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我引导学生思考新型的家庭教育方法。学习《蚂蚁爬墙》的短文后,我又引发学生思考:蚂蚁爬墙,爬了一段掉了下来,接着再爬,然后又掉下来,这样反复,仍然爬墙不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这些问题紧密联系着他们的生活实际,还有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具有思维创新性和创造性。另外,在语文课堂上,还有经常给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他们穿越时空,飞到主人公的身边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享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丽雄伟。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想象人物命运与内心世界,使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创新。
三、体会创新乐趣,使学生乐于创造
语文教材是美的載体,每一篇课文都能体现各自不同的美,如何去把每篇文章以不同的方式把各自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呢?首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境动人,以景感人、以情感人,情境交融,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在教学《绿色千岛湖》这课时,我打破语文一段一段讲读法,从课文最后一句话讲起:“这不自然与人类创造的又一绿色奇迹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式?意思是什么?绿色奇迹什么意思?这指什么?引发学生去从课文中找答案。然后我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制作连环画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千岛湖山青、水绿、岛翠的特点画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再把相应的文字介绍端端正正地写在画的下方,最后装订成一本连环画,再分小组读读、讲讲、评评、比比。新颖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强调了实践活动,强调了学生间的互动,学生乐学乐做,兴趣浓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从语言到画面再到语言的过程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全班几十本各不相同的连环画不仅是学生自己理解、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成果,更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习冰心的《忆读书》时,我抓住冰心对小时候读书的回忆去感受读书对小冰心的影响,从“我从读书中还得到了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使学生感受冰心从小就对读书情有独钟的同时,也使他们对冰心奶奶所说的“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时我适时地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在班级里开设“图书角”和“阅读沙龙”等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总之,语文的性质就决定了它的双重性,即它的交际工具性和文化载体性,文化是底蕴、是基础,只有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才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多元化创新意识的人才,适应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改革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乐于奉献、勤于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一定能使自己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花更红,果更硕。
【作者单位:商丘市梁园区建设办事处青年路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