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贝达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美国波士顿,一场融具中国元素的“ChinaDay”正在美国生物技术大会上进行,这是中国医药产业第一次如此高调的在全球最高层次生物技术盛会上亮相。贝达药业(以下简称“贝达”)是这次会议的三个主角之一,凯美纳的横空出世,已让贝达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药物创新的窗口。
  在那次会议上发表演说的贝达CEO兼首席科学家王印祥认为,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除了要让世界认识贝达,了解中国的创新药之外,还要为贝达的未来铺路,“接触的人多了,就会为贝达带来更多的机会”。
  对于贝达的未来,董事长丁列明给出的定位是“以新药创制为主业,打造成总部在中国的跨国制药药企”。2013年春节,丁列明给其管理团队的所有人写了一封信,在祝贺大家新年快乐之外,他希望贝达的管理团队意识到,贝达已经不再是一家单纯的研发型公司,随着凯美纳在市场上的成功,业务将走向多元,他希望贝达的团队在享受成功荣耀的同时,也要预防并坦然面对公司壮大后所带来的全方位挑战。
  凯美纳传奇
  丁列明说创业就要承担风险,贝达的冒险从凯美纳开始。毫无疑问,这次冒险经历拥有一个幸福的多占局。
  如今,丁列明创业时遭遇的资金窘境与外界的不解、不屑,已经成为贝达跌宕起伏创业故事的点缀。不过当贝达副总裁兼研发中心主任谭芬来每每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还是要强忍住才能不让自己落泪,“那时候太难了。抵押房子、贱卖股票,将个^存款凑到一起才够给员工发工资”。
  启动凯美纳Ⅲ期临床试验时正是贝达资金最紧缺的时候。其实,贝达可以选择更保险,也更省钱的一种方案进行。“当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使用化疗药物还是外企治疗肿瘤的同类药物作为实验对照。贝达最终选择了后者,在公司财务状况已经捉襟见肘的时刻,又增加了2680万元购买对照药物的费用。庆幸的是,在危急时刻,公司所在地余杭区政府通过创投引导基金支持了1500万元,帮助贝达渡过了难关。
  谭芬来说,贝达之所敢开行业之先,同跨国药企已经上市的同类产品做头对头的对比试验,是对凯美纳“非常有信心,它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告诉我们:凯美纳一定能成功”,这也是丁列明的创业团队敢抛开一切,大胆投入的主要原因。
  凯美纳确实做到了。谭芬来回忆说,Ⅲ期临床试验揭盲结果刚一出来,他立刻打电话给在杭州办公室焦急等待结果的丁列明,告诉他“可以开香槟庆贺了!”凯美纳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它的药效比同类进口药物还要棒!
  现在,关于凯美纳,需要开香槟庆贺的何止那一件。能够第一个成功研发出烙上中国印记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已经让整个医药行业对贝达印象深刻,民生领域“两弹一星”的赞誉更是让凯美纳名声大噪,而凯美纳出色的市场表现又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凯美纳从2011年8月正式上市销售到2013年1月,累积实现销售额4.7亿元,仅2012年整年,凯美纳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1亿元,创造了中国创新药的销售纪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跨国企业同样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进入中国市场后第一年的销售额仅为1亿元。
  外界有人说,凯美纳的市场表现之所以强劲是因为贝达“挖”来了一个对非小细胞肺癌市场推广与销售非常熟悉的豪华团队,贝达如今的副总裁兼市场总监万江和副总裁兼销售总监沈海蛟分别来自阿斯利康和罗氏,熟谙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市场。不过,包括万江和沈海蛟在内,贝达引进的有外企背景的所有高管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之所以从工作多年的外企离开,加入贝达绝不是因为贝达支付了多高的薪酬,而是看好凯美纳这一产品,同时也看好贝达的未来发展。“贝达是一个新的公司,凯美纳是一个新产品,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机会,也期待着挑战带来的新鲜感。”万江说。事实上,丁列明也坦承,很多从跨国药企转投贝达的高管们目前的薪资远不如他们之前高。
  重塑凯美纳
  无论如何,凯美纳用真实的市场实践,在外企环伺的竞争中成功突围。接下来,贝达团队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找到并放大凯美纳的产品优势,异军突起。在中国市场上,凯美纳的优势在于所有临床试验都是依照中国患者的特征进行设计,所有临床数据的获得都是以中国的患者的临床使用为依据,也就是说,凯美纳比进口产品更了解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但这还不够。“临床试验我们开展了20多项”,王印祥说,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凯美纳在临床使用中有别于其他竞争品的优势,扩大凯美纳的适应症,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例如,有一项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使凯美纳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用药跻身一线用药行列。
  凯美纳的市场潜力有多大?这是丁列明经常被问及的问题。
  他说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不过,凯美纳将在什么时候过10亿元,倒可以轻松给出答案:在现有状态不变,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前提下,凯美纳的10亿目标将会在2015年实现。“若是能够进入各地方医保目录的话,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增量,如果进入全国医保目录,则会增加到现销量的5倍。”
  丁列明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我们的产能已经准备好了。”他说,实际上产能不足是企业发展中乐见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受到认可和欢迎。2013年,贝达新的生产基地即将破土动工,未来“产品保证能够供应得上”。与此同时,凯美纳的海外市场拓展也已列入日程,“最先可能会从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开始。”丁列明表示。
  其实,凯美纳的销售业绩是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做出来的。其中困难之一就是进医院销售。要进医院,必须先通过各省招标备案,等待招标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凯美纳迄今只入围了5个省的招标,“其余省的患者想要获得凯美纳只能凭医生的处方到药店去购买。”对此丁列明有点着急。
  当然,凯美纳的合理定价大大提高了其市场销售力。“当时的争论非常激烈,一部分人认为既然疗效同外企的产品一样,甚至更好,就应该定一样的价格,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凯美纳的品质”,但考虑到广大中国患者的支付能力、政府的支持和中国专家的期待,贝达还是把凯美纳的价格定为进口药的60%~70%。事实也证明贝达的选择是正确的。   坦白地说,贝达踏实的创新理念和扎实的研发能力,确实让凯美纳在临床试验、上市审批、市场推广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政策的支持。但中国特殊的创新药生存环境,也令中国的创新药在市场销售上存在掣肘,“贝达还是希望通过努力,使这方面有所改善。”丁列明表示。
  贝达终于迎来了曙光。2013年初,凯美纳因其优异的临床表现正式被纳入浙江省医保目录,这无疑为新一年凯美纳的市场销售开了一个好头。
  组队新贝达
  随着凯美纳市场表现的日渐成熟,丁列明和王印祥的工作聚焦点开始扩大。
  丁列明如今的注意力除了继续拓展、维护贝达发展过程中积累下的各类资源,其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到了凯美纳的市场推广与销售上。招标、医保、新农合是他口中经常念叨的词汇。王印祥的工作内容也变得更为多样化,除了继续关注贝达新产品线的研发外,他还要将精力集中到配合凯美纳的市场推广而进行的各项Ⅳ期临床试验上,同时,海外战略合作的推进和研发模式的创新,也占去其工作的很多时间。
  不过,为如今的贝达完备团队,则是丁列明、王印祥的当务之急。“凯美纳上市后,对资本的需求,已经不像当初那么迫切,贝达现在最缺的是人才。”他们同时表达了对专业人才的渴求。
  尽管丁列明和王印祥会说他们的管理风格倾向于“无为而治”,但不可否认,凯美纳上市后贝达整个管理层团队构建是成功的。现在,贝达在研发、市场、销售、战略合作等部门都配备了专业且资深的人才,他们或是“海归”,或来自跨国药企。“开始还会担心磨合的问题,如今来看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贝达的创业团队也大都是海归或跨国企业背景。”从这一层面来说,尽管贝达是一家中国本土的制药企业,但确实“国际范儿”十足。
  这应该可以看做是丁列明们的“刻意为之”。因为随着贝达的成长,它已经不再是单一地做研发的创业公司,而是要面临真实的市场竞争,面对众多国内外肿瘤药研发和销售行家里手的挑战。所以,贝达的发展驱动力需要进一步拓展,除了让凯美纳在市场上继续放量,还要进一步夯实贝达的研发,使长、中、短线结合,以打造持续创新的产品线;并且要把眼光向外,找到更多拓展业务的可能。
  走向多元化
  这其中,凯美纳可谓任务重大。作为贝达的“长子”,凯美纳的职责之一是用其收益支持贝达后续核心产品的研发。
  丁列明不止一次被问到过“第二个凯美纳”何时诞生,他的标准答案是“若是我给一个肯定的回答,那么一定有人认为我是吹牛。但我想,现在有凯美纳的基础,经济条件也比之前好,应该说成功的几率会高一些,但要再企及‘两弹一星’的高度估计很难”。丁列明认为,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还好,贝达后续的产品线并不单一。“2013年我们一共会有3个一类新药申报临床批文”,这3个药物分属不同的治疗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新药研发环境与10年前相比,已然发生了巨变。“中国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的热情比起10年前,高涨了很多”,王印祥随口说出了10多家他正在关注的,同样也在进行创新药研发的企业,语气中不免透露出压力。当然,这对整个中国的新药研发环境来说,绝对是正能量。正是这一正能量激励着贝达在自我造血的同时,探索更为多样化的外部合作形式。按照规划,贝达对外合作的形式,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引入和导出。
  引入主要是产品项目的引入。目前,贝达成立了专门的战略合作部门来匹配这一层面的业务。对于引入项目的选择,贝达将其划分为3个层次:
  国外已经上市但在国内仍没有上市的肿瘤领域的产品优先选择。原因很简单,凯美纳的市场销售团队已经为后续产品的进入做好了铺垫。这方面最新的进展是,贝达已经与一家国外的大药企在产品合作销售方面达成了共识。
  其次是发掘在研阶段的肿瘤领域内的产品。尤其是作用机理为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能量代谢三个方面的肿瘤产品,因为贝达凭借凯美纳一路走来所积累的经验,对这类产品更易把握,“肿瘤领域的产品,我不用查资料,告诉我这个产品是什么,我就能对它的未来有一个准确的判断。”王印祥说。
  第三类贝达考虑的引入对象是肿瘤以外的产品,例如糖尿病用药、心脑血管用药等。“当然,这些领域的药品引入我们会非常小心,因为对这些产品的把控能力还需要提升。”王印祥表示,如果碰到这类产品,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与专家交流后才能对这一领域内的产品有基本的了解。
  引入产品之外的合作形式是导出,将贝达现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一些在研产品部分或完全许可给别的企业做进一步研究直至上市。丁列明认为“现阶段,贝达不可能把所有的项目都从头跟到尾,这不现实”。
  不仅如此,贝达还在摸索另一种更具创新意义的项目导出模式,贝达将之命名为“Biobundle”,是一种“类似于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的创新模式。
  具体思路是由贝达提供资金和技术平台,吸引有想法、有技术的科学家共同创业。当这些带着技术或想法回来的科学家的项目经过论证可行后,就可以在Biobundle中落户,成立贝达与创业者共同持股的创业公司,贝达为其提供科研所需的资金、硬件和支持团队。当研究项目进入临床阶段之后,贝达和创业者共同协商是将已经成形的项目导出还是由贝达来推进后续研究,最终创业者和贝达按照股权比例分享项目收益。“现在,贝达已经有两个项目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在操作了。”
  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充盈的资金支持。目前,贝达已经将创业板上市列入到了议事日程。
  贝达当然不会止步于上市。尽管贝达是一家中国本土的制药公司,但是它的绝大多数高管团队的海归和外资背景又使其具备一家国际公司的基因,这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国际化视野,而创始人的科学家身份又为贝达的国际化视野加注了严谨、踏实、肯吃苦的砝码。
  正如2012年5月加入贝达的朱凌宇所说,“从第三方的眼光来看,贝达的成功是一个奇迹,但当你深入去了解这家公司之后你会发现,也只有贝达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从技术、研发、临床、报批、上市,一路“闯关斩将”,丁列明们塑造出了如今的贝达,而贝达的愿景是再通过一路“闯关斩将”,开启它的多元化、国际化征程。
其他文献
默克雪兰诺悄然离开中国生长激素市场后,安科生物极有可能与金赛药业同台竞技。  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生物”)营销总经理盛海从去年年底开始马不停蹄地在安徽、上海、北京三地之间来回跑,目的是执行其为生长激素产品“安苏萌”制定的“利剑行动”。这一行动意在抢占突然空白出来的生长激素市场份额。  上海和北京向来是生长激素的消费大省,但安科生物的优势市场一直在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很
期刊
赛诺菲中国在框架结构、新品上市、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中进行的多点布局,是为了凸显和实现中国在赛诺菲全球中的核心市场地位。  这次以赛诺菲亚洲区高级副总裁身份亮相的龙贤礼希望看到的是赛诺菲在中国市场上的业绩“能够持续增长”,虽然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非常复杂”,但他相信赛诺菲保持增长的机会还有很多,“我会以一种非常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所有的可能性”。  赛诺菲几年来在中国的市场业绩确实可圈可点,两组可呈
期刊
当市场规模已逾6亿元的蓝装新康泰克胶囊由OTC身份转换为处方药之后,其主人中美史克会作何反应?在蓝装新康泰克胶囊转为处方药之前,中美史克又做了什么?  当市场规模已逾6亿元的蓝装新康泰克胶囊由OTC身份转换为处方药之后,其主人中美史克会作何反应?在蓝装新康泰克胶囊转为处方药之前,中美史克又做了什么?  另寻出路  事实上,早在药监部门要求伪麻黄碱含量超过30mg的产品转为处方药的4个月前,中美史克
期刊
BI希望中国项目Ⅱ不但能够帮助中国研发团队提升能力,还能加强与中国专家、管理人员的沟通,深入了解中国对药品开发的需求。  2月底,德国最大的家族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以下简称“BI”)宣布正式启动剑指研发的“中国项目Ⅱ”。该项目可谓是其2007年启动的“中国项目Ⅰ”的升级版。BI全球医学部高级副总裁Klaus Dugi对《E药经理人》表示,“我们要从单纯了解中国患者如何被治疗,转变到如何满足中国患
期刊
药品从其发现到被另外的药物所取代,它所产生的价值要比一般人认为的大的多。  对于一般工业产品而言,其生命周期可以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管理(LCM)理论中初入市场、成长、成熟、渐衰的成长曲线相匹配。但是对于药品,这种特殊产品而言,其生命周期不是从药品获批上市那一天开始,也不会在专利到期后就结束。  药品不止拥有一个生命周期,而是三个不同的生命阶段,分别是:漫长的早期研发阶段、竞争激烈的中期市场导入及爆发
期刊
在中药国际化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三个终极命题:为什么要被FDA认可?如何让FDA认可?FDA认可之后会怎样?段震文认为,做了未必失败,但不做,中药永远也不会成功。  在中药国际化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三个终极命题:为什么要被FDA认可?如何让FDA认可?FDA认可之后会怎样?  中药国际化的每一步都会伴有各种争议、不解以及嘲讽。但在排除个人的情结,民族情绪之外,得到FDA的认可也是中药国际化过程中唯
期刊
本刊连续5年承办“声音·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中国医药行业核心话语策源地”从这里走向春天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在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距离党中央提出的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距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然还有较大的差距。  2013年是政府换届之年,全国“两会”在今年进入了新的历史周期。  3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
期刊
借助资本、创新、并购和海外拓展将是中国本土医械企业迅速上位的关键发力点。  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多、小、散、甜”情况突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拥有超过4000个会员企业,其中大部分是年收入在1000万~5000万元之间的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为此,2012年初中国科学技术部发布了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十二五”计划纲要,提出要建立一个强大且更具创新性的国内医疗器械行业。  该规划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为加
期刊
38.9%受访女性不满调薪幅度;59.9%受访女性预期一年内跳槽;应对调薪差距,选择“保持沉默”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关注“福利”导致69.6%受访女性倾向跳槽至外企。  2013年2月,对近千名年龄集中于23~43岁的中国职业女性调查显示:38.9%受访女性不满调薪幅度;59.9%受访女性预期一年内跳槽;应对调薪差距,选择“保持沉默”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关注“福利”导致69.6%受访女性倾向跳槽至外企
期刊
生物药的饕餮盛宴中,中国还未能上座。全球已经上市和在研的创新型生物药中,大多数来自欧美,日本也在努力迎头赶上。  生物技术药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010年,生物技术药物约占全球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17%,在全球销售额排名前30的药物中占据1/3。不仅如此,生物技术药物在某些领域已经牢牢抓住市场,例如在2010年占全球免疫类药物销售总额的79%左右,占肿瘤类药物销售总额的35%。  根据RDP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