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研究,找出影响数学学习的原因,从学习态度方法以及客观原因的分析,及时提出解决方法,使高中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使数学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高中数学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关系到升学,更重要的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现代的科技时代,正与计算机相联系,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主观客观方面的原因,很多高中生对数学厌烦,学不好数学,这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1 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
  
  (1)学生的的态度不积极。布鲁纳曾说过,学生必须学习某种对科学和文学的一般态度,以此作为发展对问题的解决和概念间相互关系理解的基础。数学态度是一种学科态度,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这种态度,数学态度的习得要经历顺从、认同、内化3个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心理也发生了变化,都处于青春期,想的事逐渐多了起来,与初中生相比,大多数高中生一般都是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总是觉得很害羞,不爱与教师交往,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因此,心理上产生了一种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知识。
  (2)学习方法不正确。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 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基础不扎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等,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陷入题海,以致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客观上这些知识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具体形象,语言通俗易懂,研究对象多为常量。以定量计算为主,题型较少。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任何知识都接近实际生活,难度较低,学生一般都很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结论也容易被记住;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逻辑性强,研究对象多为变量、字母,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知识难度大,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在初中,由于教材内容少,疑难度低,题型较少,教学要求较低,教师课时安排比较充足。因此,讲课内容少,课时进度慢.教师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的时间反复强调、反复讲解,对各类习题,教师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评讲,学生也有足够时问进行巩词并总结。但是到了高中这种方法明显不适合高中教学了。
  
  2 解决方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必然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国内外备受关注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成为许多教学工作者共同讨论的热门话题。多数专家学者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反思.而忽视了学生的教学反思.然而,作为占有主体地位的学生,理应更受关注,况且,学生的数学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在课后的延续,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体现形式,是一种有益的数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过程。
  (1)学生进行教学反思,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首先学会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接着是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然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教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学生能在自主的情况下,不断地使用这种方式学习数学,将有利于他们进行数学课题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①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②课前自学,课上认真听讲,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③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下转第178页)(上接第59页)④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⑤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通过分析、综合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3 结语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分析清楚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解决好影响高中数学成绩原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顺利地获得新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试图从分析教师角色的定义入手,探讨了传统的语文教师角色的局限性,提出了在新世纪背景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的转型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角色的定义    “角色”一词通常定义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职责,更精确地说,是对在职者的行为规范和期待。教师角色就是教师在教育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
摘要随着教学的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
摘要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能全面考查学生对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对一般和特殊关系的认识,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函数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创新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创新要从课堂上抓起。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求异性、综合性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点,应把
摘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至关重要。本文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工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在技工学校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方面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切高新技术都可归结为数学技术。本文从培养学生数学气质、创新意识、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还阐述技校数学教育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技校数学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课标”的这些理念和主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去我们的作文过多强调中心、选材、结构、布局等,长期的僵化教学窒息了学
摘要分析了“数困生”的性格特点和“自卑情结”成因,通过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重新点燃学习数学兴趣,给出一个新的成绩评价方式,放大“数困生”的学习成果,是其体会到成功和快乐,走出的“自卑情结”。  关键词数困生情感教育自卑情结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应试教育还是很有市场,情感教育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的教学仍然是以分数排名为唯一目标的智育教育,而情感教育被淡化,德育教育形式化,这
目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是一组以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的总称。由于患者编码肌细胞相关蛋白的
摘要数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难点,只有突破难点,才能顺利施教。根据长年教学实践和向专家学习,本文介绍了笔者五种突破难点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难点温故而知新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