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片段描写“亮”起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训练与文本教学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习作意识,特别是学习文本经典描写写法,可以快速激活学生灵性,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教师要注意采取多种引导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抓住经典描写的基本特征,筛选习作描写的切入角度,运用多种描写手段,追求习作描写的个性化,让习作片段描写“亮”起来。
  一、学会观察,抓住典型描写特征
  小学教材文本选入内容大多属于经典名篇,精彩片段描写众多,教师要抓住难得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对描写片段展开多种形式的观察学习。首先,要理清作者描写抓特征的情况,无论什么描写,都需要观察其外化特征,根据个性特征展开描写。其次,要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描写成功与否,其方法运用至关重要,引领学生学习常见描写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描写思路。
  如《桂花雨》中有很多精彩的描写片段:“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段描写主体是什么?抓住什么特点?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描写语言有什么特点?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很快就给出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说:写桂花的香气,写桂花的花瓣,抓住其香气浓重、花瓣新鲜等特点,描写语言平实中不乏生动,使典型动词得到应用。教师让学生模仿这种写法展开习作练习。有学生这样写道:邻居家院中有一棵开小白色花的滕树,长势很茂盛,将整个一面院墙都覆盖住了,春夏交替时,远远就可以闻到那醉人的花香,不知这家人姓什么叫什么,大家都称呼其为“香香人家”。
  教师针对典型描写展开多重引导,给学生明晰描写操作思路。学生模仿习作效果显著,同样是写花香,学生习作给人以亲切感。
  二、抓住特征,确立习作描写角度
  片段描写虽然比较短小,也不需要体现完整情节,但描写主题是鲜明的。在文本教学中,教师对经典文本描写展开深度解析,要特别关注描写立意角度,也就是描写的目的性特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这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其精彩描写片段众多,教师抓住描写一个“奇”字展开引导: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奇观。一奇在它的浪潮太高,“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非常的壮观;二奇在它的气势太大,“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场面宏大;三奇在它的声音太响,“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给人以震撼感觉;四奇在它来势太凶猛,“一条白线”瞬间成为“白色城墙”,让人有窒息感。教师让学生模仿钱塘江大潮相关描写展开习作训练。学生很快就有不小收获。有学生写道:堵路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慢。汽车像蜗牛爬行,不管开车技术多高,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待着;自行车很灵动,见缝就钻,可渐渐没有缝隙,也只好四处观望了;步行应该不受限制,可人行道上满是车辆、摊位、杂物,恐怕有孙悟空的本事也无济于事,站在那什么也做不了。大家都在抱怨,可每一个人都像被定住了,前进不得,后退更不行。
  从学生描写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引导是有效果的。先总领,凸显一个“慢”字,然后分别写汽车、自行车、步行者,这与《观潮》中的描写形式有众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一个写自然景色,一个描写路人。
  三、优化方法,提升习作描写品质
  描写方法众多,教师在方法筛选推介时,需要观照学生学力基础。小学中年级刚接触写作,其习作能力非常有限,描写方法积累还很薄弱,教师在引导时,不能给出太多选项,学生感觉高深了就无法展开有效学习训练。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基础相对中低年级有所提高,教师在描写方法传授时,要注意丰富性,给学生以更多选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
  《钓鱼的启示》中有一段对话描写: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教师让学生找出这段描写的特点。有学生说:在语言描写中渗透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还有学生说:一句对白一个段落。教师给出肯定评价。让学生模仿写一段对话。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能够积极使用相似的描写方法,训练效果立竿见影。
  课文学习中,我们随时可以遇到精彩的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中的经典片段,给我们学习描写树立榜样。教师对这些经典描写展开对位解读,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观察比对,找到习作描写的思维起点,确立描写展开的角度,特别是对习作描写方法进行优化筛选,能够促使学生顺利介入习作片段描写,有效提升习作描写品质。
  马月红,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其他文献
高中毕业于山东省青岛市第六十六中学,现就读于南开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2013年高考文综分数为184分(满分为240分)。  学校创建于1925年,是青岛市办学历史最长、占地面积最大的中学之一。现代文学名家王统照等一批名师曾在这里执教过;当代著名学者臧克家,环太平洋地区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原核物理系主任汪志馨,中科院院士邱占祥、孟伟等一大批名人志士的中学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学校先后被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那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课堂呢?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最符合学生需要的课堂,师生得以同频共振的课堂才是学生需要的和谐的课堂。那如何构建这种“和谐”的课堂呢?  一、精心营造良好的开端——开启课堂的金钥匙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次听课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教师那巧妙的开头给学生带来的新奇的心理感受,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