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外国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其需求如下:希望加强语言要素的学习,喜欢的话题多为日常生活类的话题,喜欢较为简单的练习形式,倾向于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练习口语,喜欢在完成任务前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和句式,喜欢较为高级的、更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类型。据此,我们对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提出几点建议: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设计多样的任务类型、任务设计注重增加互动、增强延伸性任务的设置。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 学习需求 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 教材编写建议
一、引言
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其最新研究成果也反映在近几年编写的教材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①。(王尧美,2007)近几年,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为中心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陆续出现,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教与学的效果②。(刘珣,1994)对教材进行研究,促进教材质量的提升十分必要。目前,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研究中,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是最多的,如教材编写体例、话题、课文、练习、语言要素等,相关文章有刘元满(2008)、汲传波(2005)、李海燕(2001)等。其中,很多研究是从某个具体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如交际能力的培养、会话结构理论、任务型教学法等。但是,从学习者的需求角度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尤其是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其他相关研究也仅见于少数文章,如梁焱(2010)、倪传斌(2007)从目标需求、学习需求两个核心角度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我们以“汉语口语学习需求”为题,对70余位外国留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图从学习者需求的角度对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汉语口语学习需求调查
(一)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本调查旨在发现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口语学习的基本需求及对任务型汉语口语学习的需求。调查问卷围绕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口语学习和任务型汉语口语学习的需求两个方面设计问题,由单选题和多选题组成。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0份,回收77份,其中有效问卷71份。被调查者中,来自亚洲、欧美和非洲国家的分别有36人、29人和6人。其中,女性38人,男性33人。年龄最大者为59岁,最小者为19岁,平均年龄为26.97岁。学习汉语时间最短者为3个月,最长者为5年,平均学习时间为9个月。调查对象绝大部分是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初一的学生,还有小部分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国立大学短期交流班的学生。被调查对象的总体特点是:来自泰国、韩国、美国和西班牙的学习者居多,学习者年龄和学习时间差别较大,处于初级水平的占了绝大部分。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汉语口语的薄弱环节
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口语薄弱环节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词汇量(29.92%)>口语语法(25.98%)>语音语调(24.41%)>交际策略(11.81%)>文化背景知识(7.87%)。词汇量、口语语法和语音语调占了80%以上,可见,语言要素方面的积累不足是制约其口语水平的最大因素。
2.提高汉语口语水平的主要方式
调查发现,外国留学生提高口语水平的最主要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用汉语交谈(41.74%)”和“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26.01%)”。这启发我们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利用教材更好地帮助与指导学生在课下用汉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如何更好地设计课上练习以强化口语练习的效果?
3.喜欢的及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
表1 喜欢的以及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
我们对口语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练习进行了考察,列出了一些最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并就学生最喜欢的和他们认为現阶段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学生喜欢的和认为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排名1、2的均为“听录音,跟着模仿”和“老师问学生答”。这两种练习相对来说难度较低,较为适合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其中欧美国家学生最喜欢的和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均为“老师问学生答”,亚洲国家学生选择的则是“听录音,跟着模仿”。
4.喜欢的口语话题
就“喜欢的汉语口语话题”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占30.64%)是学生最喜欢的,这和被调查者大多是初级水平的汉语口语学习者不无关系,他们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交际活动。
5.完成任务前的准备活动
一般而言,在任务开展前,都会有一些铺垫性的输入活动。我们按照吴中伟先生(2009)对这些铺垫活动的分类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最喜欢在完成任务前,学习一些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和句式。
表2 完成任务前的准备活动
6.喜欢的任务类型
威利斯(1995)将任务类型分为6种:列举型(listing)、排序与分类型(ordering and sorting)、比较型(comparing)、问题解决型(problem solving)、交流个人经验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和创造型(creative tasks)③。我们据此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任务类型依次为“交流个人经验”、“问题解决”和“创造型”。相对而言,这三种任务类型更为高级和复杂,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但也更有意思,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此外,比较而言,欧美国家学生更为喜欢创造型任务,亚洲国家学生比较喜欢列举型任务。在设计任务时,如何更好地设计出既照顾到学生喜好又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任务,这值得我们思考。
表3 喜欢的任务类型 7.语言聚焦
83.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在任务结束之后进行语言分析和练习活动,可见语言聚焦环节非常必要。
8.互动情况
根据调查所得,在课堂上的讨论活动中,学生间的互动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双向互动的人数占了大部分(57.76%),但是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也不在少数(35.2%)。其中,欧美国家学生比较喜欢双向互动,所占比例为62.16%,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较少,所占比例分别为10.34%和13.79%,亚洲国家学生的互动情况次于前者,倾向于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将近一半,所占比例均为22.22%。因此,教材编写时应考虑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增进学生互动的活动。
总体而言,被调查者学习汉语口语的需求如下:希望增加语言聚焦环节,增强语言要素的学习;喜欢的话题多为日常生活类的话题;喜欢较为简单的练习形式;倾向于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练习口语;喜欢在完成任务前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和句式;喜欢较为高级的、更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类型。同时,欧美国家学生和亚洲国家学生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学习风格,前者比较重视互动,喜欢互动性强的有创造性的活动,后者倾向于自我学习,喜欢个人能独自完成的活动。
三、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建议
(一)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
通过问卷结果分析,我们知道处于汉语学习初级水平的学生非常希望加强语言要素的学习。因此,针对初级水平学习者编写的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应注重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但是,设置的形式应该有别于综合性教材和传统的汉语口语教材,在形式和意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使学生和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接收”。
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1)以练习的形式呈现语言要素。以听录音填空、朗读句子、复述、看图说话等形式进行语言要素输入。(2)在设置一定的常用词语、句式的基础上,在各个任务中,根据任务需要补充一些参考词语和句子。(3)设置语言聚焦环节,引导学生对任务中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总结和操练。
(二)设计多样的任务类型
1.适度设置“交流个人经验型”、“问题解决型”和“创造型”任务
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任务类型应该多样化,这有利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语言技能。在问卷调查中,我们知道学生最喜欢的任务类型是“交流个人经验型”、“问题解决型”和“创造型”,所以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这三种类型任务的设置。这不仅符合学习者的喜好,而且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
当然,由于这三类任务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建议在设计这类任务时,通过筛选任务内容、分解任务步骤、补充参考句型等多种手段适当降低任务难度。
2.将一些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与任务型练习相融合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学生最喜欢的和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是“听录音,跟着模仿”和“老师问学生答”。这两类练习难度较低,适合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但练习形式比较机械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建议将这些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和任务型练习相融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对于“听录音,跟着模仿”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改变那种机械的复制与一成不变的模仿,取而代之以变更具体内容的、带着任务的模仿。
例1.听一段天气预报的录音,然后跟着模仿。要求:作为气象预报员,根据下面的图片进行预报。
增加任务要求后,练习从“机械模仿”转变成了“基于范例的创造性发挥”。
(三)任务设计注重增加互动
语言是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互动中学习非常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发展。在设计教材中的任务时,应该思考如何增加生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接下来对如何提高任务的互动性提出一些建议。
1.设置“信息差任務”
对话双方拥有“你有我无”的信息,通过交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例2.寻找合适的房间:你所居住的城市有五家旅馆,学生H、I、J、K、L分别扮演在不同旅馆工作的接待人员。学生A、B、C、D、E需要根据要求寻找适合自己住的旅馆,但是只有一个旅馆里有适合自己的房间。
在这样的任务中,最初,“旅馆的接待人员”不知道“顾客”的需求,“顾客”也不知道旅馆有什么样的房间,二者之间存在信息差。要想准确地寻找到房间,需要双方的充分沟通与交流。
2.任务说明中加入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指令
例3.游戏:还是我最好
版本1:3人一组。3人分别扮演自行车、小轿车和大卡车。每个人都要尽量说出自己的优点,看看哪一种交通工具的优点最多。
版本2:3人一组。3人分别扮演自行车、小轿车和大卡车。每个人都要尽量说出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对别人提出的缺点,你可以提出反驳。看看哪一种交通工具的优点最多。
在版本1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很有可能是这样的:3人依次说出各自交通工具的优点,学生之间无交流,整个过程更像是成段表达。在版本2中,增加了“说出别人的缺点,而别人可以对此进行反驳”这样的指令,学生之间就有了意见的交换与碰撞,互动自然就产生了。
(四)增强延伸性任务的设置
吴中伟(2009)指出:延伸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进行了语言形式操练之后,在提高了语言结构方面的意识之后,再进行一次类似的有内容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④。延伸性任务是对语言要素、交际项目内化后的再一次运用,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在延伸性任务中,学生更易于兼顾交际的流利性与准确性。可以尝试在教材中设置以下两种延伸性任务:课上的扩展任务和课下的交际任务。这样的任务宜少不宜多,通常以1-2题为宜。 1.课上的扩展任务
在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教材可以设置一些课上的扩展任务。设置时要注意两点:(1)扩展任务的内容与形式应避免与前面任务雷同。可以通过设计与前面任务不同的情景、相异的任务类型等方式提升扩展任务的新颖度与新鲜感;(2)扩展任务以轻松、活泼的氛围进行为佳。这有易于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此时选择游戏形式或者类似于游戏形式的任务是不错的选择。一些带有评价、解决问题等功能的任务也容易活跃课堂氛围。
2.课下的交际任务
学生喜欢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练习口语,因此可以在教材中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具体的课外交际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根据课上所学与他人进行交际。但是,教材应该在交际任务中明确要求学生提交一些任务完成情况的记录,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录音或录像,教师应该在下次课上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点评,对一些重难点进行讲解,这样课下的交际任务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结语
目前,已经出版的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多为初级阶段的教材,教材的编写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总体而言,如何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口语教材的编写中?具体而言,本文的被调查者多是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那么据此提出的部分建议是否同样适用于所有级别的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本次调查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效性问卷仅为71份,调查样本较小;没有对被调查者的国籍进行严格控制,导致国别分布不均匀,无法从国别的角度进行更细致的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注释:
①王尧美.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79.
②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世界汉语教学,1994(1):58.
③Willis,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London:Longman,1996:26-27.
④吴中伟,郭鹏.实用对外汉语教学丛书——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8.
参考文献:
[1]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
[2]汲傳波.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6):8-12.
[3]李海燕.从教学法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语料编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18-23.
[4]梁焱.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1):138-142.
[5]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J].世界汉语教学,1994(1):58-67.
[6]刘元满.高级口语教材的话题、情景和话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4-130.
[7]倪传斌.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68-76.
[8]王尧美.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78-82.
[9]吴中伟,郭鹏.实用对外汉语教学丛书——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 学习需求 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 教材编写建议
一、引言
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其最新研究成果也反映在近几年编写的教材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①。(王尧美,2007)近几年,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为中心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陆续出现,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教与学的效果②。(刘珣,1994)对教材进行研究,促进教材质量的提升十分必要。目前,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研究中,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是最多的,如教材编写体例、话题、课文、练习、语言要素等,相关文章有刘元满(2008)、汲传波(2005)、李海燕(2001)等。其中,很多研究是从某个具体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如交际能力的培养、会话结构理论、任务型教学法等。但是,从学习者的需求角度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尤其是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其他相关研究也仅见于少数文章,如梁焱(2010)、倪传斌(2007)从目标需求、学习需求两个核心角度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我们以“汉语口语学习需求”为题,对70余位外国留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图从学习者需求的角度对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汉语口语学习需求调查
(一)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本调查旨在发现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口语学习的基本需求及对任务型汉语口语学习的需求。调查问卷围绕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口语学习和任务型汉语口语学习的需求两个方面设计问题,由单选题和多选题组成。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0份,回收77份,其中有效问卷71份。被调查者中,来自亚洲、欧美和非洲国家的分别有36人、29人和6人。其中,女性38人,男性33人。年龄最大者为59岁,最小者为19岁,平均年龄为26.97岁。学习汉语时间最短者为3个月,最长者为5年,平均学习时间为9个月。调查对象绝大部分是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初一的学生,还有小部分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国立大学短期交流班的学生。被调查对象的总体特点是:来自泰国、韩国、美国和西班牙的学习者居多,学习者年龄和学习时间差别较大,处于初级水平的占了绝大部分。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汉语口语的薄弱环节
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口语薄弱环节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词汇量(29.92%)>口语语法(25.98%)>语音语调(24.41%)>交际策略(11.81%)>文化背景知识(7.87%)。词汇量、口语语法和语音语调占了80%以上,可见,语言要素方面的积累不足是制约其口语水平的最大因素。
2.提高汉语口语水平的主要方式
调查发现,外国留学生提高口语水平的最主要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用汉语交谈(41.74%)”和“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26.01%)”。这启发我们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利用教材更好地帮助与指导学生在课下用汉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如何更好地设计课上练习以强化口语练习的效果?
3.喜欢的及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
表1 喜欢的以及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
我们对口语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练习进行了考察,列出了一些最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并就学生最喜欢的和他们认为現阶段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学生喜欢的和认为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排名1、2的均为“听录音,跟着模仿”和“老师问学生答”。这两种练习相对来说难度较低,较为适合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其中欧美国家学生最喜欢的和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均为“老师问学生答”,亚洲国家学生选择的则是“听录音,跟着模仿”。
4.喜欢的口语话题
就“喜欢的汉语口语话题”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占30.64%)是学生最喜欢的,这和被调查者大多是初级水平的汉语口语学习者不无关系,他们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交际活动。
5.完成任务前的准备活动
一般而言,在任务开展前,都会有一些铺垫性的输入活动。我们按照吴中伟先生(2009)对这些铺垫活动的分类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最喜欢在完成任务前,学习一些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和句式。
表2 完成任务前的准备活动
6.喜欢的任务类型
威利斯(1995)将任务类型分为6种:列举型(listing)、排序与分类型(ordering and sorting)、比较型(comparing)、问题解决型(problem solving)、交流个人经验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和创造型(creative tasks)③。我们据此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任务类型依次为“交流个人经验”、“问题解决”和“创造型”。相对而言,这三种任务类型更为高级和复杂,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但也更有意思,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此外,比较而言,欧美国家学生更为喜欢创造型任务,亚洲国家学生比较喜欢列举型任务。在设计任务时,如何更好地设计出既照顾到学生喜好又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任务,这值得我们思考。
表3 喜欢的任务类型 7.语言聚焦
83.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在任务结束之后进行语言分析和练习活动,可见语言聚焦环节非常必要。
8.互动情况
根据调查所得,在课堂上的讨论活动中,学生间的互动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双向互动的人数占了大部分(57.76%),但是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也不在少数(35.2%)。其中,欧美国家学生比较喜欢双向互动,所占比例为62.16%,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较少,所占比例分别为10.34%和13.79%,亚洲国家学生的互动情况次于前者,倾向于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将近一半,所占比例均为22.22%。因此,教材编写时应考虑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增进学生互动的活动。
总体而言,被调查者学习汉语口语的需求如下:希望增加语言聚焦环节,增强语言要素的学习;喜欢的话题多为日常生活类的话题;喜欢较为简单的练习形式;倾向于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练习口语;喜欢在完成任务前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和句式;喜欢较为高级的、更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类型。同时,欧美国家学生和亚洲国家学生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学习风格,前者比较重视互动,喜欢互动性强的有创造性的活动,后者倾向于自我学习,喜欢个人能独自完成的活动。
三、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建议
(一)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
通过问卷结果分析,我们知道处于汉语学习初级水平的学生非常希望加强语言要素的学习。因此,针对初级水平学习者编写的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应注重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但是,设置的形式应该有别于综合性教材和传统的汉语口语教材,在形式和意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使学生和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接收”。
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1)以练习的形式呈现语言要素。以听录音填空、朗读句子、复述、看图说话等形式进行语言要素输入。(2)在设置一定的常用词语、句式的基础上,在各个任务中,根据任务需要补充一些参考词语和句子。(3)设置语言聚焦环节,引导学生对任务中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总结和操练。
(二)设计多样的任务类型
1.适度设置“交流个人经验型”、“问题解决型”和“创造型”任务
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任务类型应该多样化,这有利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语言技能。在问卷调查中,我们知道学生最喜欢的任务类型是“交流个人经验型”、“问题解决型”和“创造型”,所以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这三种类型任务的设置。这不仅符合学习者的喜好,而且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
当然,由于这三类任务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建议在设计这类任务时,通过筛选任务内容、分解任务步骤、补充参考句型等多种手段适当降低任务难度。
2.将一些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与任务型练习相融合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学生最喜欢的和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是“听录音,跟着模仿”和“老师问学生答”。这两类练习难度较低,适合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但练习形式比较机械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建议将这些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和任务型练习相融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对于“听录音,跟着模仿”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改变那种机械的复制与一成不变的模仿,取而代之以变更具体内容的、带着任务的模仿。
例1.听一段天气预报的录音,然后跟着模仿。要求:作为气象预报员,根据下面的图片进行预报。
增加任务要求后,练习从“机械模仿”转变成了“基于范例的创造性发挥”。
(三)任务设计注重增加互动
语言是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互动中学习非常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发展。在设计教材中的任务时,应该思考如何增加生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接下来对如何提高任务的互动性提出一些建议。
1.设置“信息差任務”
对话双方拥有“你有我无”的信息,通过交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例2.寻找合适的房间:你所居住的城市有五家旅馆,学生H、I、J、K、L分别扮演在不同旅馆工作的接待人员。学生A、B、C、D、E需要根据要求寻找适合自己住的旅馆,但是只有一个旅馆里有适合自己的房间。
在这样的任务中,最初,“旅馆的接待人员”不知道“顾客”的需求,“顾客”也不知道旅馆有什么样的房间,二者之间存在信息差。要想准确地寻找到房间,需要双方的充分沟通与交流。
2.任务说明中加入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指令
例3.游戏:还是我最好
版本1:3人一组。3人分别扮演自行车、小轿车和大卡车。每个人都要尽量说出自己的优点,看看哪一种交通工具的优点最多。
版本2:3人一组。3人分别扮演自行车、小轿车和大卡车。每个人都要尽量说出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对别人提出的缺点,你可以提出反驳。看看哪一种交通工具的优点最多。
在版本1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很有可能是这样的:3人依次说出各自交通工具的优点,学生之间无交流,整个过程更像是成段表达。在版本2中,增加了“说出别人的缺点,而别人可以对此进行反驳”这样的指令,学生之间就有了意见的交换与碰撞,互动自然就产生了。
(四)增强延伸性任务的设置
吴中伟(2009)指出:延伸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进行了语言形式操练之后,在提高了语言结构方面的意识之后,再进行一次类似的有内容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④。延伸性任务是对语言要素、交际项目内化后的再一次运用,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在延伸性任务中,学生更易于兼顾交际的流利性与准确性。可以尝试在教材中设置以下两种延伸性任务:课上的扩展任务和课下的交际任务。这样的任务宜少不宜多,通常以1-2题为宜。 1.课上的扩展任务
在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教材可以设置一些课上的扩展任务。设置时要注意两点:(1)扩展任务的内容与形式应避免与前面任务雷同。可以通过设计与前面任务不同的情景、相异的任务类型等方式提升扩展任务的新颖度与新鲜感;(2)扩展任务以轻松、活泼的氛围进行为佳。这有易于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此时选择游戏形式或者类似于游戏形式的任务是不错的选择。一些带有评价、解决问题等功能的任务也容易活跃课堂氛围。
2.课下的交际任务
学生喜欢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练习口语,因此可以在教材中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具体的课外交际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根据课上所学与他人进行交际。但是,教材应该在交际任务中明确要求学生提交一些任务完成情况的记录,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录音或录像,教师应该在下次课上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点评,对一些重难点进行讲解,这样课下的交际任务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结语
目前,已经出版的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多为初级阶段的教材,教材的编写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总体而言,如何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口语教材的编写中?具体而言,本文的被调查者多是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那么据此提出的部分建议是否同样适用于所有级别的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本次调查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效性问卷仅为71份,调查样本较小;没有对被调查者的国籍进行严格控制,导致国别分布不均匀,无法从国别的角度进行更细致的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注释:
①王尧美.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79.
②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世界汉语教学,1994(1):58.
③Willis,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London:Longman,1996:26-27.
④吴中伟,郭鹏.实用对外汉语教学丛书——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8.
参考文献:
[1]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
[2]汲傳波.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6):8-12.
[3]李海燕.从教学法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语料编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18-23.
[4]梁焱.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1):138-142.
[5]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J].世界汉语教学,1994(1):58-67.
[6]刘元满.高级口语教材的话题、情景和话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4-130.
[7]倪传斌.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68-76.
[8]王尧美.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78-82.
[9]吴中伟,郭鹏.实用对外汉语教学丛书——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