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國的早期现代化一直呈现出一种低度发展的态势,许多时候甚至陷入了“原地踏步”或“进一步退两步”的恶性循环。而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则是发生了由战争所导致的现代化的断裂现象,而现代化的断裂又是与现代化的低度发展相生相伴。此文将针对战争对中国早期现代化低度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战争 环境 现代化 发展
提到中国的现代化,最明显的开端可被认为是鸦片战争以后。1840年的鸦片战争惊醒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洋务运动伊始,历经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直至建国前夕,中国的现代化一直在缓缓迈进,但却前行得曲折艰难。自十六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欧美列强相继步入了各自的现代化进程,各大洲逐渐摆脱了过去相对封闭的状态,世界也因而形成一体。此后,东方各个古老的帝国开始受到西方现代化国家的猛烈冲击,现代化顺理成章地被提上各国的议程。
“不近代化,我们的民族是无法生存的。不统一,我们的近代化就不能进行。统一而政权不集中,或集中而运用不大胆、不猛烈,则近代化虽进行而不能快。” 蒋廷黻的这一论断很好诠释了我国为何推动现代化的原因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欧美列强的船坚炮利,“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强、求富”等口号一个接一个被抛出来,为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扛旗开道。遗憾的是与日本相较,拥有丰富资源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却始终没有驶入现代化的正轨,而这一路的步履蹒跚,也确实呈现出上述论断中这最为鲜明的两种“病态”,即“虽进行而不能快”和“不能进行”。
这一“病态”主要讨论的是现代化的状态。即在承认现代化在前进(哪怕速度和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一前提下,我国早期现代化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总体性趋势——虽进行而不能快。
这样一种缓慢的现代化的确也是有目共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等等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此不再赘述。仅以1921-1936年这一短暂而相对稳定时期的工业来看:1921年到1936年,本国工业资本增长一倍以上,合年率不过百分之六。增长的主要是民族资本,1936年可视为民族资本发展的最高峰。在交通运输方面,由于出现第二次铁路建筑高潮,航运也有发展,并开始公路和航空运输,投资增长较快。
从中可以发现,只要不存在一种特殊的力量去打断这一进程,现代化总会自觉地找到相应的出路,它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哪怕是在病入膏肓的清朝末期,我们依然能够观察到现代化依旧在缓慢向前发展的现象。朱英对此作出了以下探讨:清末新政后,政府和商人资产阶级之间形成了某种官商联盟。这是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清朝财政严重亏空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深的情况下,官商双方为着共同的利益要求,带着各自不同的动机,在半自觉半自发状态中形成的一种联盟,具有明显的内在互补性和外在强制性。
除了单纯经济上的原因,萧功秦还将这一“病态”归结于中国的政治与思想层面。他认为,政治与思想层面的两极化与分裂的变本加厉,是中国现代化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保守主义者为防止失范而求助于传统,而激进主义者又为了现代化的政治新生力主进一步否定与抛弃传统,这种两级对峙与‘二律背反’不断在新的条件下的重复与循环,是导致现代化过程中的激进与保守这两种力量的相互冲突与此起彼伏的消长的根本原因。”他将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激进与保守,当作理解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复杂与深刻性的关键。
因此,从总体来看,中国的早期现代化确实是在前进的,但结果却是这一进程始终没有导致一个光明的结局。那么其中必定存在着某一重要因素,导致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无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度,只是在不停地重复现代化的开始阶段,而这一现象就是我国早期现代化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另一“病态”。
这一"病态"就是“不能进行”,即出现了现代化的断裂现象。就如罗荣渠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中所说:“所谓现代化的‘断裂’现象,就是指受到特殊因素的严重影响,打断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连续性,特别是持续的经济增长被打断会对现代化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反现代化的倒退现象。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主要是指日本帝国主义的崛起及其变本加厉的侵华政策对中国现代化的严重干扰、打击和破坏。”
那么战争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呢?就此问题,在许多学者的著作中,我们都能得到较为详尽的描述。
以豫湘桂战役为例:河南损失88家工厂,湘桂粤三省工厂占大后方工厂的三分之一,全被落入日军之手。湖南著名的钨、铅、锌、水银等矿产资源,亦为日军攫取。中国自抗战开始时,从沿海撤退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大部分在湘桂两省,也不及撤退。上述地区的文化机关、图书仪器也被日军所夺。
再以武汉沦陷为例:从民国元年(1912年)到武汉沦陷(1938年),武汉城市运动向前移动,城市功能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近代化曲折进行。然而即便是这种曲折的发展,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全面抗战的爆发,而戛然中裂。
从中可见,战争对于现代化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且极具毁灭性的:从基础设施到人才培养的投资,并不是一朝一夕仅凭资金就能解决的,它实在是一个长期而具有连续性的过程。一旦被打断和毁灭,势必只能从头再来,即倒退回最初的状态,从零开始。
综上所述,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一直呈现出“不能快”与“不能进行”的病态。而其中又以“不能进行”所表现出的现代化断裂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使其在这百余年间呈现出一个低度发展的态势。而建国后我国则由于获得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一个初级积累,正式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即所谓的“历史勃兴期”。 由此反观稳定的环境对于现代化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也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主题的意旨相一致。因此,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这一相对其它内因而言的外因在中国早期近代化低度发展这一课题中究竟占据了何种地位,起了何种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继续研究与探讨一定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多层面与多层次的反省与启示。
陈梦男(1989.03--):女,25岁,汉族,籍贯黑龙江绥化,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
王艺桦(1991.01———):女,24岁,汉族,籍贯重庆,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
关键词:战争 环境 现代化 发展
提到中国的现代化,最明显的开端可被认为是鸦片战争以后。1840年的鸦片战争惊醒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洋务运动伊始,历经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直至建国前夕,中国的现代化一直在缓缓迈进,但却前行得曲折艰难。自十六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欧美列强相继步入了各自的现代化进程,各大洲逐渐摆脱了过去相对封闭的状态,世界也因而形成一体。此后,东方各个古老的帝国开始受到西方现代化国家的猛烈冲击,现代化顺理成章地被提上各国的议程。
“不近代化,我们的民族是无法生存的。不统一,我们的近代化就不能进行。统一而政权不集中,或集中而运用不大胆、不猛烈,则近代化虽进行而不能快。” 蒋廷黻的这一论断很好诠释了我国为何推动现代化的原因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欧美列强的船坚炮利,“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强、求富”等口号一个接一个被抛出来,为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扛旗开道。遗憾的是与日本相较,拥有丰富资源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却始终没有驶入现代化的正轨,而这一路的步履蹒跚,也确实呈现出上述论断中这最为鲜明的两种“病态”,即“虽进行而不能快”和“不能进行”。
这一“病态”主要讨论的是现代化的状态。即在承认现代化在前进(哪怕速度和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一前提下,我国早期现代化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总体性趋势——虽进行而不能快。
这样一种缓慢的现代化的确也是有目共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等等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此不再赘述。仅以1921-1936年这一短暂而相对稳定时期的工业来看:1921年到1936年,本国工业资本增长一倍以上,合年率不过百分之六。增长的主要是民族资本,1936年可视为民族资本发展的最高峰。在交通运输方面,由于出现第二次铁路建筑高潮,航运也有发展,并开始公路和航空运输,投资增长较快。
从中可以发现,只要不存在一种特殊的力量去打断这一进程,现代化总会自觉地找到相应的出路,它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哪怕是在病入膏肓的清朝末期,我们依然能够观察到现代化依旧在缓慢向前发展的现象。朱英对此作出了以下探讨:清末新政后,政府和商人资产阶级之间形成了某种官商联盟。这是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清朝财政严重亏空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深的情况下,官商双方为着共同的利益要求,带着各自不同的动机,在半自觉半自发状态中形成的一种联盟,具有明显的内在互补性和外在强制性。
除了单纯经济上的原因,萧功秦还将这一“病态”归结于中国的政治与思想层面。他认为,政治与思想层面的两极化与分裂的变本加厉,是中国现代化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保守主义者为防止失范而求助于传统,而激进主义者又为了现代化的政治新生力主进一步否定与抛弃传统,这种两级对峙与‘二律背反’不断在新的条件下的重复与循环,是导致现代化过程中的激进与保守这两种力量的相互冲突与此起彼伏的消长的根本原因。”他将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激进与保守,当作理解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复杂与深刻性的关键。
因此,从总体来看,中国的早期现代化确实是在前进的,但结果却是这一进程始终没有导致一个光明的结局。那么其中必定存在着某一重要因素,导致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无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度,只是在不停地重复现代化的开始阶段,而这一现象就是我国早期现代化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另一“病态”。
这一"病态"就是“不能进行”,即出现了现代化的断裂现象。就如罗荣渠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中所说:“所谓现代化的‘断裂’现象,就是指受到特殊因素的严重影响,打断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连续性,特别是持续的经济增长被打断会对现代化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反现代化的倒退现象。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主要是指日本帝国主义的崛起及其变本加厉的侵华政策对中国现代化的严重干扰、打击和破坏。”
那么战争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呢?就此问题,在许多学者的著作中,我们都能得到较为详尽的描述。
以豫湘桂战役为例:河南损失88家工厂,湘桂粤三省工厂占大后方工厂的三分之一,全被落入日军之手。湖南著名的钨、铅、锌、水银等矿产资源,亦为日军攫取。中国自抗战开始时,从沿海撤退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大部分在湘桂两省,也不及撤退。上述地区的文化机关、图书仪器也被日军所夺。
再以武汉沦陷为例:从民国元年(1912年)到武汉沦陷(1938年),武汉城市运动向前移动,城市功能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近代化曲折进行。然而即便是这种曲折的发展,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全面抗战的爆发,而戛然中裂。
从中可见,战争对于现代化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且极具毁灭性的:从基础设施到人才培养的投资,并不是一朝一夕仅凭资金就能解决的,它实在是一个长期而具有连续性的过程。一旦被打断和毁灭,势必只能从头再来,即倒退回最初的状态,从零开始。
综上所述,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一直呈现出“不能快”与“不能进行”的病态。而其中又以“不能进行”所表现出的现代化断裂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使其在这百余年间呈现出一个低度发展的态势。而建国后我国则由于获得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一个初级积累,正式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即所谓的“历史勃兴期”。 由此反观稳定的环境对于现代化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也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主题的意旨相一致。因此,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这一相对其它内因而言的外因在中国早期近代化低度发展这一课题中究竟占据了何种地位,起了何种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继续研究与探讨一定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多层面与多层次的反省与启示。
陈梦男(1989.03--):女,25岁,汉族,籍贯黑龙江绥化,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
王艺桦(1991.01———):女,24岁,汉族,籍贯重庆,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