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单操作孔与多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效果比较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29118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胸腔镜单操作孔与多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优劣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Ⅰ~Ⅱ期周围型肺癌223例,其中单操作孔肺叶切除78例(单操作孔组),两操作孔或三操作孔肺叶切除145例(多操作孔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生存率及2年无瘤生存率等。

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单操作孔组与多操作孔组手术时间[(157.4±13.6)min比(151.3±23.2)min]、术中出血量[(180.77±59.97)ml比(171.31±77.51)ml]、胸管引流量[(370.26±146.09)ml比(351.17±159.07)ml]、淋巴结清扫组数[(4.29±0.65)组比(4.21±0.73)组]、淋巴结清扫数量[(11.50±2.30)枚比(11.04±2.29)枚]、中转开胸发生率[5.13%(4/78)比4.83%(7/1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95%(14/78)比15.86%(23/145)]、术后住院时间[(8.74±0.51)d比(9.48±0.63)d]、2年生存率[96.15%(75/78)比93.79%(136/145)]、2年无瘤生存率[80.77%(63/78)比82.07%(119/1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胸腔镜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可以达到与多操作孔相同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2016年7月,我们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对1例拇指完全离断伴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的探讨通过数字化技术预制唇腭裂术前矫治器的新型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通过三维牙槽骨模型采集、计算机辅助设计矫治过程、快速成型粉打印上颌石膏三维实体模型,矫治器制备及佩戴3~4个月,至牙槽裂隙<2 mm,行唇裂修复术及初期鼻成形术。结果唇腭裂患儿接受矫治治疗后,唇腭裂畸形程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其中齿槽裂隙显著减少(P<0.01),双侧牙槽组织体积较前明显增长(P<0
目的检测肺腺癌中C-met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分析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20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C-met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met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GFR-TKI耐药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联合贝伐单抗同步放疗对中老年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5例中老年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放疗+替莫唑胺+贝伐单抗)和对照组25例(放疗+替莫唑胺),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化疗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使用Nab-P单药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56例,年龄均≥65岁,化疗方案为Nab-P 260 mg/m2,第1天或分为第1、8天给药,每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行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5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均完
目的探讨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确诊的150例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检测外周血EGFR基因,观察突变率与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入组标准选择80例患者进入后续治疗。A组EGFR基因突变的40例患者(均为19或21外显子突变)口服吉非替尼治疗;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60例原发未治疗的NSCLC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17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外周血Th17及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6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90例肺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辅助化疗组(30例)和姑息化疗组(60例)。辅助化疗组采用FOLFOX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姑息化疗组以培美曲塞(PEM)为基础进行术后化疗。采用TAP图像分析仪检测两组化疗前后的血清TAP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2例MP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PM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18例(56.3%)]、胸闷气促[15例(46.9%)]和咳嗽[7例(21.9%)]。CT表现主要为胸膜增厚[29例(90.6%)]和胸腔积液[27例(84.4%)]。胸腔积液多为渗出液,以单核细胞增多为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283例NSCLC标本进行EGFR(18、19、20、21外显子)基因突变和TTF-1蛋白表达检测,并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TTF-1表达与EGFR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