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难忘课堂”能够更好地适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以“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为主要线索。
[关键词]地理;难忘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現今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学校及社会都把中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把学生送进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多数家长衡量学校教育好坏的标准主要就是升学率。中学生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学知识很难有长久的记忆,往往在考试之后便被遗忘,也就难以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美国未来学家AlvinToffler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如果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还是仅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而没有能够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那么我们就是在培养“文盲”。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其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表明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而生存和生活能力是持续和永恒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要达到持久的效益,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构建“难忘课堂”,以实现教育难忘。
地理是研究人类生存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合理地利用环境,有效地改造环境,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公民必需的基本素质。高中地理“难忘课堂”的核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机械掌握。
一、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基本理念
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解决问题”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学习,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秉承了以下几点理念。
(一)激发兴趣的理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可见兴趣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高中地理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呢?
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教学要求中的相关认知点而展开。这些需要认知的内容来源广泛,可能是来自大自然的某些现象,可能是来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还有可能由学生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合理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引发学生思考。
(二)强调自主的理念
美国教育界流行过一句话:“I hear, I forget. I see, I know. I do, I understand.”从中不难看出,仅仅是听到、看到还是远远不如自己亲自做到。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要尽可能让学生亲身参与。
通常,在教学内容确定后,学生即可在相关问题的引领下进行自主独立学习。这种学习是学生带着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学习,因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发现,为下一步的合作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环节是
“难忘课堂”教学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因此,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十分重要,即教会学生怎样围绕问题去学习、怎样在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这一环节中可以用微课的形式来分解某些重点、难点。
(三)合作交流的理念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还是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获得不同经验体会,互相交流能使思想发生碰撞,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思想。所以,我们的教学模式还强调合作交流的理念。
在一堂课上,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息技术要成为学生探究的认知工具,这些都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地理学是一门文理交融的综合性科学。自然地理有较多的逻辑思维过程,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有些观察和实验可以分小组合作完成;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合作查找资料并进行分析研讨。所以,在课程实施中会设置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环节。这些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也就是说,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通过协作交流,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充分,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而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
(四)总结提升的理念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梳理,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提炼、迁移应用,使学生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得到检验并学会应用,以实现地理教学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目标境界。
二、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
(一)教材基本情况分析
地理必修三个模块的基础课程教学是高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大致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板块。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部分,主要在必修Ⅰ部分,属于自然科学(偏理科)内容,规律性较强,需要运用较多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时,应该采用偏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使所学内容形成知识链(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生存的自然带等)。 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主要在必修Ⅱ、Ⅲ部分,属于社会科学(偏文科)内容,教学中需要运用较多的社会信息和数据资料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加以利用,同时实现对知识的记忆。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对信息资料的分析综合、对比判断并学会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课堂教学程序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给出相关的某个自然地理现象、某个人文地理事件或某个研究案例,提出本节课主要的探究问题。这一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2.配合上述问题、事件或案例,展示有关信息,并将总的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成逐步推进的小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
3.指导学生开始自主学习:以课本内容为主,结合教师给出的信息和分步骤的小问题逐一进行自主思考分析、综合探究,寻找合理的逻辑规律,寻找资料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归纳该事件或案例的形成规律及产生的影响。
4.组织学生展示并讨论自主学习中发现的困惑或共同的问题,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提要,同时可进一步补充相关资料信息,在学生先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5.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共同存在的困惑、不容易理解到位的问题、总结归纳不到位的问题、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并开展课堂讨论。通过讨论逐步归纳地理现象的产生规律,教师也可以通过准确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一些学生身边的事例加以佐证),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现象—规律”的提升,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6.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所涉及的重点和难点给出相关的练习,根据学生已初步形成的“现象—规律”能力,教师再举出某个典型的事件或案例,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请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同时逐步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课堂归纳和总结环节,先由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到的主要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布置相关的习题和作业。
三、实施地理学科“难忘课堂”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地理“难忘课堂”的主要途径
即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从而掌握规律;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实现认知提升;促进课堂合作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二)适时引导、加强互动、促进主动学习是实现地理“难忘课堂”的有效办法
即抓住要点引导学生在发现中自主掌握知识;让学生针对难点进行讨论,在互动中加强理解;利用热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学习。
(三)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在有效的活动中形成地理“难忘课堂”
要做到活动有效,在活动的设计上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我们认为:围绕课标,合理取舍,是课堂活动设计的依据;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是课堂活动设计的前提;切合实际,追求价值,是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
(四)地理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
教师要从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施,展示地理图片,体现学科特点,增强直观性。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教学要点还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五)案例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案例展示,帮助理解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利用案例事件,帮助理解地理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案例分析,寻找人地协调的主要途径。
“难忘课堂”地理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比较高效的模式,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必须在實践中不断对它进行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韩锋.高效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地理;难忘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現今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学校及社会都把中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把学生送进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多数家长衡量学校教育好坏的标准主要就是升学率。中学生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学知识很难有长久的记忆,往往在考试之后便被遗忘,也就难以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美国未来学家AlvinToffler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如果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还是仅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而没有能够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那么我们就是在培养“文盲”。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其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表明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而生存和生活能力是持续和永恒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要达到持久的效益,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构建“难忘课堂”,以实现教育难忘。
地理是研究人类生存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合理地利用环境,有效地改造环境,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公民必需的基本素质。高中地理“难忘课堂”的核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机械掌握。
一、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基本理念
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解决问题”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课堂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学习,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秉承了以下几点理念。
(一)激发兴趣的理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可见兴趣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高中地理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呢?
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教学要求中的相关认知点而展开。这些需要认知的内容来源广泛,可能是来自大自然的某些现象,可能是来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还有可能由学生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合理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引发学生思考。
(二)强调自主的理念
美国教育界流行过一句话:“I hear, I forget. I see, I know. I do, I understand.”从中不难看出,仅仅是听到、看到还是远远不如自己亲自做到。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要尽可能让学生亲身参与。
通常,在教学内容确定后,学生即可在相关问题的引领下进行自主独立学习。这种学习是学生带着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学习,因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发现,为下一步的合作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环节是
“难忘课堂”教学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因此,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十分重要,即教会学生怎样围绕问题去学习、怎样在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这一环节中可以用微课的形式来分解某些重点、难点。
(三)合作交流的理念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还是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获得不同经验体会,互相交流能使思想发生碰撞,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思想。所以,我们的教学模式还强调合作交流的理念。
在一堂课上,教师起到引导、支持的作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息技术要成为学生探究的认知工具,这些都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地理学是一门文理交融的综合性科学。自然地理有较多的逻辑思维过程,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有些观察和实验可以分小组合作完成;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合作查找资料并进行分析研讨。所以,在课程实施中会设置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环节。这些环节是与前面的自主探究环节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也就是说,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通过协作交流,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充分,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而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
(四)总结提升的理念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梳理,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提炼、迁移应用,使学生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得到检验并学会应用,以实现地理教学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目标境界。
二、地理学科“难忘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
(一)教材基本情况分析
地理必修三个模块的基础课程教学是高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大致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板块。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部分,主要在必修Ⅰ部分,属于自然科学(偏理科)内容,规律性较强,需要运用较多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时,应该采用偏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使所学内容形成知识链(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生存的自然带等)。 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主要在必修Ⅱ、Ⅲ部分,属于社会科学(偏文科)内容,教学中需要运用较多的社会信息和数据资料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加以利用,同时实现对知识的记忆。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对信息资料的分析综合、对比判断并学会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课堂教学程序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给出相关的某个自然地理现象、某个人文地理事件或某个研究案例,提出本节课主要的探究问题。这一环节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2.配合上述问题、事件或案例,展示有关信息,并将总的问题进行分解(分解成逐步推进的小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
3.指导学生开始自主学习:以课本内容为主,结合教师给出的信息和分步骤的小问题逐一进行自主思考分析、综合探究,寻找合理的逻辑规律,寻找资料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归纳该事件或案例的形成规律及产生的影响。
4.组织学生展示并讨论自主学习中发现的困惑或共同的问题,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提要,同时可进一步补充相关资料信息,在学生先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5.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共同存在的困惑、不容易理解到位的问题、总结归纳不到位的问题、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并开展课堂讨论。通过讨论逐步归纳地理现象的产生规律,教师也可以通过准确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一些学生身边的事例加以佐证),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现象—规律”的提升,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6.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所涉及的重点和难点给出相关的练习,根据学生已初步形成的“现象—规律”能力,教师再举出某个典型的事件或案例,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巩固,请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同时逐步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课堂归纳和总结环节,先由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到的主要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布置相关的习题和作业。
三、实施地理学科“难忘课堂”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地理“难忘课堂”的主要途径
即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从而掌握规律;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实现认知提升;促进课堂合作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二)适时引导、加强互动、促进主动学习是实现地理“难忘课堂”的有效办法
即抓住要点引导学生在发现中自主掌握知识;让学生针对难点进行讨论,在互动中加强理解;利用热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学习。
(三)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在有效的活动中形成地理“难忘课堂”
要做到活动有效,在活动的设计上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我们认为:围绕课标,合理取舍,是课堂活动设计的依据;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是课堂活动设计的前提;切合实际,追求价值,是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
(四)地理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
教师要从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施,展示地理图片,体现学科特点,增强直观性。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教学要点还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五)案例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案例展示,帮助理解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利用案例事件,帮助理解地理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案例分析,寻找人地协调的主要途径。
“难忘课堂”地理教学模式是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比较高效的模式,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必须在實践中不断对它进行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韩锋.高效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