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情调,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且很难下确切定义的一个词,但可以简单地说,所谓“生命”,即一切有灵与肉、血与脉的物质实体;何谓“情调”,即生命所启示或揭示的被某一群体或民族认同并受个体情感所限制的对物我在某种环境下的内心体验。生命在于“真”,而情调在于“美”。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和文艺思想里,有生命的不只是人或动物,一切存在于宇宙中的物种都有生命特质。这就为中国艺术开辟了无穷无尽创作领域,同时也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自觉认识。易存国在他的论著《太音希声》的引言里深刻地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实,原因正在于你我之间对生活的艺术化处理上。正是由于人们不甘于轻易地抛掷生命,才将自己的有限生命形式打上了更多的情感意味。”这里牵扯到两个问题:其一,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个体的人如何才能在感性生命空间中追求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其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的问题,前者强调“个体生命的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享受生活并体验生命;后者正好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对生活的艺术化处理”正好给“有限生命形式打上了更多的情感意味。”而这种处理过程也就是对存在于宇宙中的物种都有生命特质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艺术的生命体验,是将现实生活与艺术紧密相连并能够“超然物外”的不能屈服于命运的意向追求。
这些都是“生命情调”的传达,是对现实世界的情感体验而诞生的思想感悟。用各种艺术语言将这些思想感悟有序、有节奏、有深度地表达出来,就形成一定的“艺术生命情调”。它不是简单的整合,是对整个宇宙生命深刻的认识里脱胎而出的。没有深切、刻骨铭心的体验,就很难获得艺术灵感的源泉。往往处在苦难现实生活中的人最能悟出这些真理,这就很容易使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艺和文化思想中,为什么那么多重要的思想都诞生在政治混乱、战争杀伐的时代?春秋战国如此,魏晋时期如此,宋明时期亦如此,近代“五四”前后也如此。如果我们承认战争是其主导因素之一,那么在这些时期,社会秩序的聚变,人事沧桑的经历,苦难中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就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普遍现象了,这导致了一大批人在伤痛中亲身体验、观看、思考:人该何去何从?面对这个世界怎样才能获得新生并和谐相处?怎样才能让脆弱无常的生命解脱痛苦,获得快乐而能够永恒呢?这些都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心问题。许多“文化人”在思考中寻求答案,并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一部分积极入世“兼济天下”,前思远古、近探现实而追求未来;一部分避乱出世“独善其身”,隐居山林或修身养性而扎根文艺。这种“出世”与“入世”并不是绝对化的,往往都以思考“社会人世”为己任,并将闪光的哲理思想倾注在音乐、文学、美术、道德、宗教等各个领域。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混同,形成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当这些文艺理论或思想恰到好处地揭示某种生命真谛的时候,就是境界展示最佳的时候,同时也是“艺术生命情调”最能真切地传达某类感悟的时候。由此可见,所谓“艺术生命情调”,是指在整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大范围内诞生的一件件艺术实体时隔千万年依然能够与后世同呼吸、共命运,并揭示一个民族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特质、审美需求,反映群体意识下的个体情感对物我在某一艺术环境中的深切的内心体验。是“真与美”、“情与景”的完美结合。
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了。打开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政教、诗文、音乐、绘画、建筑、宗教甚至园林、器物、服饰、民俗等等在传承中流光溢彩、灿若星辰。那么多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在今天我们看来,它不仅仅只具备史料或文物价值,最关键的是依然能够给我们某种生活启示并获得审美享受,而有些直接指导着我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成为真理,成为灵魂,成为孕育新一代文化艺术的温床,成为与它本身共生或嬗变的主体精神命脉。在这种文化艺术环境里,个体情感对物我的内心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又有相通处,是文学理论的有些也适用于音乐,是音乐理论的有些也适用于美术等等,反之亦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宗白华在他的论著《美学散步》里做过很多精辟的论述。这些都是构成“艺术生命情调”的灵魂,当它们被一些艺术家在深刻认识生活的基础上应运于艺术创造中时,其质(灵魂)在艺术品中得以活现,则形成一定的“艺术境界”。
宗白华站在“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将“意境”归纳成五种境界。分别为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站在“生命情调”角度,对这一精辟的理论做一些分析,则可看到,需物欲情欲而有功利境界的生命情调;需和谐关爱而有伦理境界的生命情调;需繁荣有序、顺和民心而有政治境界的生命情调;需开拓世界、科学生活而有学术境界的生命情调;需精神安慰、天冥合一而有宗教境界的生命情调。基于此,因有对宇宙人生内心深切的体验,借助于各类艺术语言高度概括和总结并物化而生成的艺术境界的生命情调。艺术生命情调的传达是人类心灵感悟的外化,是真善美、假恶丑变为具象的一面镜子,是艺术永不懈怠地追求的活力因子和特质,同时,也是形成艺术境界不可缺少的微观因素。
作者单位:甘肃文县第四中学。
这些都是“生命情调”的传达,是对现实世界的情感体验而诞生的思想感悟。用各种艺术语言将这些思想感悟有序、有节奏、有深度地表达出来,就形成一定的“艺术生命情调”。它不是简单的整合,是对整个宇宙生命深刻的认识里脱胎而出的。没有深切、刻骨铭心的体验,就很难获得艺术灵感的源泉。往往处在苦难现实生活中的人最能悟出这些真理,这就很容易使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艺和文化思想中,为什么那么多重要的思想都诞生在政治混乱、战争杀伐的时代?春秋战国如此,魏晋时期如此,宋明时期亦如此,近代“五四”前后也如此。如果我们承认战争是其主导因素之一,那么在这些时期,社会秩序的聚变,人事沧桑的经历,苦难中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就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普遍现象了,这导致了一大批人在伤痛中亲身体验、观看、思考:人该何去何从?面对这个世界怎样才能获得新生并和谐相处?怎样才能让脆弱无常的生命解脱痛苦,获得快乐而能够永恒呢?这些都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心问题。许多“文化人”在思考中寻求答案,并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一部分积极入世“兼济天下”,前思远古、近探现实而追求未来;一部分避乱出世“独善其身”,隐居山林或修身养性而扎根文艺。这种“出世”与“入世”并不是绝对化的,往往都以思考“社会人世”为己任,并将闪光的哲理思想倾注在音乐、文学、美术、道德、宗教等各个领域。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混同,形成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当这些文艺理论或思想恰到好处地揭示某种生命真谛的时候,就是境界展示最佳的时候,同时也是“艺术生命情调”最能真切地传达某类感悟的时候。由此可见,所谓“艺术生命情调”,是指在整体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大范围内诞生的一件件艺术实体时隔千万年依然能够与后世同呼吸、共命运,并揭示一个民族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特质、审美需求,反映群体意识下的个体情感对物我在某一艺术环境中的深切的内心体验。是“真与美”、“情与景”的完美结合。
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了。打开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政教、诗文、音乐、绘画、建筑、宗教甚至园林、器物、服饰、民俗等等在传承中流光溢彩、灿若星辰。那么多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在今天我们看来,它不仅仅只具备史料或文物价值,最关键的是依然能够给我们某种生活启示并获得审美享受,而有些直接指导着我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成为真理,成为灵魂,成为孕育新一代文化艺术的温床,成为与它本身共生或嬗变的主体精神命脉。在这种文化艺术环境里,个体情感对物我的内心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又有相通处,是文学理论的有些也适用于音乐,是音乐理论的有些也适用于美术等等,反之亦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宗白华在他的论著《美学散步》里做过很多精辟的论述。这些都是构成“艺术生命情调”的灵魂,当它们被一些艺术家在深刻认识生活的基础上应运于艺术创造中时,其质(灵魂)在艺术品中得以活现,则形成一定的“艺术境界”。
宗白华站在“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将“意境”归纳成五种境界。分别为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站在“生命情调”角度,对这一精辟的理论做一些分析,则可看到,需物欲情欲而有功利境界的生命情调;需和谐关爱而有伦理境界的生命情调;需繁荣有序、顺和民心而有政治境界的生命情调;需开拓世界、科学生活而有学术境界的生命情调;需精神安慰、天冥合一而有宗教境界的生命情调。基于此,因有对宇宙人生内心深切的体验,借助于各类艺术语言高度概括和总结并物化而生成的艺术境界的生命情调。艺术生命情调的传达是人类心灵感悟的外化,是真善美、假恶丑变为具象的一面镜子,是艺术永不懈怠地追求的活力因子和特质,同时,也是形成艺术境界不可缺少的微观因素。
作者单位:甘肃文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