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改革要更勇敢”
《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改革内容非常多,很多方面人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地方上看,哪些是要特别注意的?
袁钢明:《决定》中体现了改革的东西非常多,而且很多问题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进取心强一点,但风险可能大一点;另一种是稳一点,但是保守一点。这次大多数选择了进取,哪怕前景不太可靠、不太保险,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
我觉得地方上理解全会的精神,应该朝着一切有进取心的描述去理解。这方面是非常多的,比如《决定》中有一句话,“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句话其实是矛盾的。那么,我觉得地方要选择“胆子要大”。
现在很多人理解《决定》,总喜欢说我们还是要稳妥的进行,你没有推进怎么稳妥?中国还存在很多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地方,一些思想障碍和教条的东西,还在严重地束缚着我们,特别是基层所受到的束缚更多。要不然《决定》中也不会说,要“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所以,地方上要勇敢地突破尝试,要比中央还有更大的决心和力量。
《决策》:过去地方上改革常常希望有中央顶层设计,这次三中全会作出了这样的顶层设计,那么地方上还有没有主动改革的空间?
袁钢明:《决定》中说,改革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进行,但是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妥协性。
“摸着石头过河”的提法是很有创造性的,意思是说在高层还没有提出的情况下,基层可以先行一步、先试一步,地方有这个权力。过去我们国家改革的特点,就是地方迈的步子可以比中央更大、更快。反过来如果先提出顶层设计,那么顶层设计如果更保守一点就糟糕了。
为什么地方发展形成差距呢?就是有的地方改革早于中央,有的晚于中央。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发挥我们国家改革的特点,很多方面地方上可以先行先试。《决定》中很多改革可以看出有不同的进展和力度,地方上要高度敏感,抓住一些先行的、可以突破的内容。
一些地区之所以还处在落后状态,在于政策上没有像浙江等发达地区那么灵活,改革是最重要的因素。中西部地区应该向改革开放比较活的地方学习,而不是仅仅看文件上的表述。
“政府投资过大
是最大的问题”
《决策》:具体来看,下一步,地方上在深化改革中,哪些方面可以去重点突破?
袁钢明:《决定》中关于所有制方面的表述,很多人可能并不在意,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方面上来。
很多关于民营经济同等同权、平等市场待遇,这些提法是以前没有的,要特别注意。
地方上要淡化,或者说不要过多地被“公有制为主体”的话所框住,对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更加大胆,比以前更加支持。
所有经济成分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哪一个经济成分表现得更有效率,我们就应该支持哪一种经济;哪一种经济成分做哪些事更合理,我们就支持哪一种成分。
公有制在承担社会责任的事情上做得更好,但它缺少活力,要靠国家支持,国家承担不了那么多,所以比重要低一点,越到基层比重就越低。所以,地方上要更加重视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一定要高度明确,这样我们下一步整个经济形势才能得到改变。
如果我们以政府为主、投资过重的结构和方向不改变的话,中国经济下滑就改变不了。
《决策》:所有制的问题跟经济结构和经济下滑有关系吗?
袁钢明:当前经济下滑,而且下滑压力还没有减轻,主要原因不是国际上,是中国自己出了问题,就是结构上的问题,重工业过重、投资比重过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
大量政府出台的大投资项目,造成很多银行贷款沉淀在这些项目中,这些项目未来收益期很远,导致经济低效率、政府负债过重、金融风险等问题。
如果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话,绝不可能出现政府主导的规模过大的投资。因为民营企业一定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决策,不会有过大的投资,形成过重的负担。
所以,中国经济目前犯的毛病不在于市场,还是我们的政府投资权力太大,政府干预过深。政府不仅做了投资的决策者和审批者,还是投资的主要实施者,主要的组织者和承担者。
一些大型建设项目,还有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或者财政资金配置,都是国有经济承担的,导致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投资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造成经济下滑,这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发展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这对解决目前的困难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要把过大的摊子砍掉,重新缩小,使压死的资金重新周转起来,这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市场的力量和多种所有制的力量。
《决策》:所以,《决定》中提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被看作是突破性的。
袁钢明:这是理论上的重大推进,但谈不上什么突破。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如何运用,如何落实。
“忌上‘大、长、远、重’项目”
《决策》: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下,地方上应该如何做?
袁钢明:我觉得地方政府尽可能的少上大项目,再好再大的项目,即使未来可以改变一个地方,也要尽可能少上。
因为一上就下不来了,上了之后后续资金就得跟上,地方发展多年都会受制于这个决策。项目越大所造成的后续拖累越大,对以后其他决策都会产生巨大的拖累影响,可能多年都翻不过身来。这方面的教训很深刻。
比如高铁等大项目开展太快,造成大量资源都压在大项目上。从现在开始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经济以后很难再达到8%的增长了,就是项目太大造成的。
现在很多地方之所以还能发展得好,就是因为它没有大项目拖累。所以,地方上尤其要注意减少大项目,谨慎对待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宏伟目标。 《决策》:地方应该怎样来选择项目和产业?
袁钢明:地方要忌上“大、长、远、重”的项目,而应该上“小、轻、快、灵”的项目,干成一件就是一件。宁可不要大项目,也不要让它把地方经济拖住。
只有资金周转快,经济才有活力,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失去这个判断力了。
民营企业的产品都是短周期的,民营经济不会发生项目过大、资金周转不开的问题。而国有企业刚好相反,就喜欢选那种重工业、长周期的,未来才能见效的,它要规模大,哪怕亏损也要先把钱占过来,所以效率就低。这是中国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所在,地方政府千万要注意这样的问题。
从产业选择来说,技术也不能选得过远。尤其是在经济实力比较弱的地方,注意发展一些短平快的产业。不要轻率选择看起来有远大前景的重化工,避免陷进过深的债务泥潭里头。
我们很多说法实际上都是计划经济思维,尤其是刻意支持某些大企业,过度强调某些产业的集中度,其实这种结构阻碍了经济发展,凡是越强调就越强调不起来。比如手机产业,越不强调越充分发展,如同汪洋大海一样的中小企业集群,这是我们成功的发展模式之一。
“产能过剩说法是颠倒黑白”
《决策》:《决定》中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力度也非常大,地方上应该如何理解和落实?
袁钢明:政府职能转变,《决定》中有一个解释就是地方的投资项目一般情况下中央政府不再干预。现在,中央已经把各种投资决策权审批权都下放了,有人就担心,中央不管不行吧,万一地方乱上马怎么办?出现问题怎么办?
我觉得地方一定要对中央已经确定的禁区,比如污染、安全、质量等,要非常严格的划定,投资决不能跨越,说到做到。只要把底线卡主,其他所有事情就能更加灵活地放开。
很多地方政府该管的问题没管好,而去管投资什么投资多少,这是需要转变的。一定要把该管的管好,其它的彻底放开。可是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放不开,什么也放不开。总是认为,如果放开的话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或者产能过剩。
《决策》:现在产能过剩的说法似乎非常流行。有人说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产能过剩,也有人说治理产能过剩需要政府审批。
袁钢明:产能过剩的说法很有问题。政府现在不能放弃审批就是害怕产能过剩,我认为这是完全不成立的。我们国家总的来说发展水平不高,供给能力是不足的,不存在产能多到过剩的程度。产能过剩的提法是颠倒黑白的。
产能过剩在经济学上也不合理,它可能指在一个经济波动期间,当经济下行时,原来高潮时期的产能就变得过剩了,这是阶段性现象,不是常态现象,不能把经济下行时期需求下滑的现象当做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产能过剩往往是一种结构性问题。
过去压缩治理产能过剩的做法,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矛盾的。产能是否过剩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过剩了,东西都卖不出去,民营企业不会进去;如果企业有更强竞争力,即使市场饱和,仍然可以进入。
产能过剩往往成为一些没有效率企业的借口,而且一般是国有企业。它用这个借口来要求政府替它打击竞争对手,为它提供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
政府以产能过剩来执行政策,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不要以什么技术要求、产能过剩等行政标准来执行政策,真正要做到让市场中有竞争活力的企业,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有些地方用财政资金或银行贷款去支持那些亏损的企业,或者中央红头文件中标上的某些大企业,认为它有靠山。其实这是靠不住的,最靠得住的就是效益和市场的优胜劣汰,它是源源不断的财富来源。我觉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真正要义就在这一点上,它决定了一个地方经济的兴衰存亡。
“GDP背后隐含各种关系的协调”
《决策》:《决定》中提出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不唯GDP,加大一些指标的权重。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批判唯GDP论,但似乎改变很难。
袁钢明:很多人批判考核唯GDP,这个说法不成立。唯GDP的说法是强加的帽子,因为没有哪一个省市考核真的敢唯GDP。其实任何一个地方长官,真正影响他的不是考核,而是地方本身的运行状态。比如底线管理,如果出现安全、污染,不稳定等事件,政府根本就无暇顾及经济发展。
我认为所谓的指标调整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任何经济增长本身就包含了质量,包含对各种矛盾的协调。如果对贫富差距、安全等不重视,造成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无法发展。没有合理的结构、协调各种矛盾,经济就上不去。所以,在高度增长的GDP的背后,就隐含各种关系的协调,你不可能在关系不协调的情况下单打一个GDP。
能不能多设计几个指标,让考核更全面科学?似乎很难。比如各种关系协调、各种结构合理,等等,指标可以多到列不完,所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如果考核必须要量化的指标,我认为GDP考核还是一个办法。
但考核本身就是带有计划经济的做法,只要一搞考核就必然有争论。如果找不出非常合理的办法,只会越拧越多。
《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改革内容非常多,很多方面人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地方上看,哪些是要特别注意的?
袁钢明:《决定》中体现了改革的东西非常多,而且很多问题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进取心强一点,但风险可能大一点;另一种是稳一点,但是保守一点。这次大多数选择了进取,哪怕前景不太可靠、不太保险,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
我觉得地方上理解全会的精神,应该朝着一切有进取心的描述去理解。这方面是非常多的,比如《决定》中有一句话,“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句话其实是矛盾的。那么,我觉得地方要选择“胆子要大”。
现在很多人理解《决定》,总喜欢说我们还是要稳妥的进行,你没有推进怎么稳妥?中国还存在很多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地方,一些思想障碍和教条的东西,还在严重地束缚着我们,特别是基层所受到的束缚更多。要不然《决定》中也不会说,要“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所以,地方上要勇敢地突破尝试,要比中央还有更大的决心和力量。
《决策》:过去地方上改革常常希望有中央顶层设计,这次三中全会作出了这样的顶层设计,那么地方上还有没有主动改革的空间?
袁钢明:《决定》中说,改革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进行,但是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妥协性。
“摸着石头过河”的提法是很有创造性的,意思是说在高层还没有提出的情况下,基层可以先行一步、先试一步,地方有这个权力。过去我们国家改革的特点,就是地方迈的步子可以比中央更大、更快。反过来如果先提出顶层设计,那么顶层设计如果更保守一点就糟糕了。
为什么地方发展形成差距呢?就是有的地方改革早于中央,有的晚于中央。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发挥我们国家改革的特点,很多方面地方上可以先行先试。《决定》中很多改革可以看出有不同的进展和力度,地方上要高度敏感,抓住一些先行的、可以突破的内容。
一些地区之所以还处在落后状态,在于政策上没有像浙江等发达地区那么灵活,改革是最重要的因素。中西部地区应该向改革开放比较活的地方学习,而不是仅仅看文件上的表述。
“政府投资过大
是最大的问题”
《决策》:具体来看,下一步,地方上在深化改革中,哪些方面可以去重点突破?
袁钢明:《决定》中关于所有制方面的表述,很多人可能并不在意,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方面上来。
很多关于民营经济同等同权、平等市场待遇,这些提法是以前没有的,要特别注意。
地方上要淡化,或者说不要过多地被“公有制为主体”的话所框住,对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更加大胆,比以前更加支持。
所有经济成分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哪一个经济成分表现得更有效率,我们就应该支持哪一种经济;哪一种经济成分做哪些事更合理,我们就支持哪一种成分。
公有制在承担社会责任的事情上做得更好,但它缺少活力,要靠国家支持,国家承担不了那么多,所以比重要低一点,越到基层比重就越低。所以,地方上要更加重视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一定要高度明确,这样我们下一步整个经济形势才能得到改变。
如果我们以政府为主、投资过重的结构和方向不改变的话,中国经济下滑就改变不了。
《决策》:所有制的问题跟经济结构和经济下滑有关系吗?
袁钢明:当前经济下滑,而且下滑压力还没有减轻,主要原因不是国际上,是中国自己出了问题,就是结构上的问题,重工业过重、投资比重过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
大量政府出台的大投资项目,造成很多银行贷款沉淀在这些项目中,这些项目未来收益期很远,导致经济低效率、政府负债过重、金融风险等问题。
如果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话,绝不可能出现政府主导的规模过大的投资。因为民营企业一定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决策,不会有过大的投资,形成过重的负担。
所以,中国经济目前犯的毛病不在于市场,还是我们的政府投资权力太大,政府干预过深。政府不仅做了投资的决策者和审批者,还是投资的主要实施者,主要的组织者和承担者。
一些大型建设项目,还有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或者财政资金配置,都是国有经济承担的,导致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投资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造成经济下滑,这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发展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这对解决目前的困难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要把过大的摊子砍掉,重新缩小,使压死的资金重新周转起来,这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市场的力量和多种所有制的力量。
《决策》:所以,《决定》中提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被看作是突破性的。
袁钢明:这是理论上的重大推进,但谈不上什么突破。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如何运用,如何落实。
“忌上‘大、长、远、重’项目”
《决策》: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下,地方上应该如何做?
袁钢明:我觉得地方政府尽可能的少上大项目,再好再大的项目,即使未来可以改变一个地方,也要尽可能少上。
因为一上就下不来了,上了之后后续资金就得跟上,地方发展多年都会受制于这个决策。项目越大所造成的后续拖累越大,对以后其他决策都会产生巨大的拖累影响,可能多年都翻不过身来。这方面的教训很深刻。
比如高铁等大项目开展太快,造成大量资源都压在大项目上。从现在开始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经济以后很难再达到8%的增长了,就是项目太大造成的。
现在很多地方之所以还能发展得好,就是因为它没有大项目拖累。所以,地方上尤其要注意减少大项目,谨慎对待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宏伟目标。 《决策》:地方应该怎样来选择项目和产业?
袁钢明:地方要忌上“大、长、远、重”的项目,而应该上“小、轻、快、灵”的项目,干成一件就是一件。宁可不要大项目,也不要让它把地方经济拖住。
只有资金周转快,经济才有活力,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失去这个判断力了。
民营企业的产品都是短周期的,民营经济不会发生项目过大、资金周转不开的问题。而国有企业刚好相反,就喜欢选那种重工业、长周期的,未来才能见效的,它要规模大,哪怕亏损也要先把钱占过来,所以效率就低。这是中国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所在,地方政府千万要注意这样的问题。
从产业选择来说,技术也不能选得过远。尤其是在经济实力比较弱的地方,注意发展一些短平快的产业。不要轻率选择看起来有远大前景的重化工,避免陷进过深的债务泥潭里头。
我们很多说法实际上都是计划经济思维,尤其是刻意支持某些大企业,过度强调某些产业的集中度,其实这种结构阻碍了经济发展,凡是越强调就越强调不起来。比如手机产业,越不强调越充分发展,如同汪洋大海一样的中小企业集群,这是我们成功的发展模式之一。
“产能过剩说法是颠倒黑白”
《决策》:《决定》中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力度也非常大,地方上应该如何理解和落实?
袁钢明:政府职能转变,《决定》中有一个解释就是地方的投资项目一般情况下中央政府不再干预。现在,中央已经把各种投资决策权审批权都下放了,有人就担心,中央不管不行吧,万一地方乱上马怎么办?出现问题怎么办?
我觉得地方一定要对中央已经确定的禁区,比如污染、安全、质量等,要非常严格的划定,投资决不能跨越,说到做到。只要把底线卡主,其他所有事情就能更加灵活地放开。
很多地方政府该管的问题没管好,而去管投资什么投资多少,这是需要转变的。一定要把该管的管好,其它的彻底放开。可是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放不开,什么也放不开。总是认为,如果放开的话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或者产能过剩。
《决策》:现在产能过剩的说法似乎非常流行。有人说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产能过剩,也有人说治理产能过剩需要政府审批。
袁钢明:产能过剩的说法很有问题。政府现在不能放弃审批就是害怕产能过剩,我认为这是完全不成立的。我们国家总的来说发展水平不高,供给能力是不足的,不存在产能多到过剩的程度。产能过剩的提法是颠倒黑白的。
产能过剩在经济学上也不合理,它可能指在一个经济波动期间,当经济下行时,原来高潮时期的产能就变得过剩了,这是阶段性现象,不是常态现象,不能把经济下行时期需求下滑的现象当做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产能过剩往往是一种结构性问题。
过去压缩治理产能过剩的做法,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矛盾的。产能是否过剩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过剩了,东西都卖不出去,民营企业不会进去;如果企业有更强竞争力,即使市场饱和,仍然可以进入。
产能过剩往往成为一些没有效率企业的借口,而且一般是国有企业。它用这个借口来要求政府替它打击竞争对手,为它提供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
政府以产能过剩来执行政策,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不要以什么技术要求、产能过剩等行政标准来执行政策,真正要做到让市场中有竞争活力的企业,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有些地方用财政资金或银行贷款去支持那些亏损的企业,或者中央红头文件中标上的某些大企业,认为它有靠山。其实这是靠不住的,最靠得住的就是效益和市场的优胜劣汰,它是源源不断的财富来源。我觉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真正要义就在这一点上,它决定了一个地方经济的兴衰存亡。
“GDP背后隐含各种关系的协调”
《决策》:《决定》中提出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不唯GDP,加大一些指标的权重。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批判唯GDP论,但似乎改变很难。
袁钢明:很多人批判考核唯GDP,这个说法不成立。唯GDP的说法是强加的帽子,因为没有哪一个省市考核真的敢唯GDP。其实任何一个地方长官,真正影响他的不是考核,而是地方本身的运行状态。比如底线管理,如果出现安全、污染,不稳定等事件,政府根本就无暇顾及经济发展。
我认为所谓的指标调整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任何经济增长本身就包含了质量,包含对各种矛盾的协调。如果对贫富差距、安全等不重视,造成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无法发展。没有合理的结构、协调各种矛盾,经济就上不去。所以,在高度增长的GDP的背后,就隐含各种关系的协调,你不可能在关系不协调的情况下单打一个GDP。
能不能多设计几个指标,让考核更全面科学?似乎很难。比如各种关系协调、各种结构合理,等等,指标可以多到列不完,所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如果考核必须要量化的指标,我认为GDP考核还是一个办法。
但考核本身就是带有计划经济的做法,只要一搞考核就必然有争论。如果找不出非常合理的办法,只会越拧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