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为目的。而教学活动的所有形式都与学生的智力发展相联系。
首先是与创造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下面是笔者的探索与思考。
一、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思维必定是异样的,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在注重营造创新环境方面,罗伯特?麦瑞克(Robert Myrick)则认为,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以下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和信任。
按照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努力建立一个接纳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同享有一片阳光的平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尤其要鼓励那些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使人人处在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之中。
二、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单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教师巧设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
2. 学生巧提问题
教师借助课文内容,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如有的课文学了以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提互答问题,鼓励学生提一些思考性强、富有独创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活力
英语教学,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 演短剧
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导、自演短剧。几人一组,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找搭档、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开学后进行汇报演出。通过短剧表演,学生体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搞辩论
智慧只有在和智慧的碰撞中才会发出动人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也是如此。因此当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走到一起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进行研究的方法不同,以及分析问题的水平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因此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切磋辩论,使每个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之中,每个参与者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路接触,每个学生个体都受到其他学生提到意见信息的刺激与启发,有利于激励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除此之外,还开展编报纸、续故事、办晚会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创新充满活力。
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索、重在引导、贵在开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定会熠熠发光。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024300)
首先是与创造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下面是笔者的探索与思考。
一、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思维必定是异样的,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在注重营造创新环境方面,罗伯特?麦瑞克(Robert Myrick)则认为,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以下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和信任。
按照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努力建立一个接纳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同享有一片阳光的平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尤其要鼓励那些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使人人处在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之中。
二、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单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教师巧设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
2. 学生巧提问题
教师借助课文内容,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如有的课文学了以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提互答问题,鼓励学生提一些思考性强、富有独创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活力
英语教学,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 演短剧
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导、自演短剧。几人一组,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自找搭档、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开学后进行汇报演出。通过短剧表演,学生体会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搞辩论
智慧只有在和智慧的碰撞中才会发出动人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也是如此。因此当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走到一起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进行研究的方法不同,以及分析问题的水平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因此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切磋辩论,使每个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之中,每个参与者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思路接触,每个学生个体都受到其他学生提到意见信息的刺激与启发,有利于激励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除此之外,还开展编报纸、续故事、办晚会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创新充满活力。
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索、重在引导、贵在开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定会熠熠发光。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0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