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许多学生不爱写作文,甚至怕写作文。没有写作兴趣,要写好作文是很难的。笔者认为应该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明确写作目的,营造写作环境,丰富写作素材,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能力,实现轻松作文,进而让学生爱上写作。
【关键词】培养 写作兴趣 提高 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浓厚的写作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写作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进行写作。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爱上写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消除畏惧心理,揭开写作面纱。
1、明确作文目的。教学生写作文,首先应该使他们了解什么是作文,为什么写作文,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作文和说话是一样的。人为什么要说话呢?因为心里有想法,有看法,有话要告诉别人。作文也是因为得到了什么见闻,产生什么想法,要告诉别人,让别人知道。把自己的想法用笔记下来,就是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2、降低作文难度。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在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不强调种种要求和规矩,而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首先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树立写作的自信心。要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要用华丽的词汇堆砌,也不是要编造、搜寻离奇或重大的故事情节。作文就是写话,即用笔来说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变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从而真正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要理解学生的作文心理,用儿童的眼光和思维去看问题、想问题,学生作文只要达到了本学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就要给较高的分,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写作环境。
1、创建和谐氛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师生融洽、和谐的教学情境,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由以往的居高临下转变为真诚与学生交流,由教育的操纵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教师以亲切的眼神去关注学生、以幽默的语言去激励学生,与学生交流、共鸣,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被人信任、被人承认、被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乐其学,继而使学生勤于质疑思考,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尝试写作。
2、创设作文情境。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大脑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感到兴奋,产生浓烈的兴趣。创设情境,可以是艺术情境,用音乐、图片、动画等手段制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是生活情境,通过模拟表演等形式再现生活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还可以是问题情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当问题的情境处于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区域时,往往更能强化学习的兴趣。
三、贴近学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1、加强生活体验。“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向学生讲清楚留心生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如果学生能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不仅能在观察生活中积累起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会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产生表现生活的强烈欲望,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
2、引导实践操作。小学生好动,喜欢观察和实践。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口、动手。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生活的乐趣,从而产生写作欲望。平时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亲自去实践。如制作科技作品,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树木,简单家务劳动,班队主题活动,节日游玩庆祝活动,助人为乐做好事,参观访问、调查采访等。
四、加强阅读积累,夯实写作基础。
1、引导大量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和写作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继续和延伸。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如班级建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大量健康有趣的读物。可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还可以大量阅读当代同龄人的优秀习作。这些习作反映的生活是学生所熟知的,语言风格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更会产生浓厚的作文兴趣,学生读过以后很容易产生模仿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良好的作文兴趣的开端。
2、注重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中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活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雄厚的基础知识,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背诵规范语言等。使学生能把自己积累的词句与写作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在作文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模仿,从而化难为易,提高写作水平。
五、开放作文形式,提高写作能力。
1、鼓励自由作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作文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作文能使学生自主选择最想说的话、最想写的事、最想表达的情感,使他们可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议。在文体上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类型,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2、加强课外练笔。课外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要放宽要求,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把自己最想写的记下来。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练笔的内容。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长话长写,短话短说,无话就干脆别写。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扩写、缩写、续写、改编、补白……也可以联系日常生活,自主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喜、怒、哀、乐,陈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培养 写作兴趣 提高 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浓厚的写作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写作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进行写作。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爱上写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消除畏惧心理,揭开写作面纱。
1、明确作文目的。教学生写作文,首先应该使他们了解什么是作文,为什么写作文,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作文和说话是一样的。人为什么要说话呢?因为心里有想法,有看法,有话要告诉别人。作文也是因为得到了什么见闻,产生什么想法,要告诉别人,让别人知道。把自己的想法用笔记下来,就是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2、降低作文难度。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在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不强调种种要求和规矩,而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首先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树立写作的自信心。要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要用华丽的词汇堆砌,也不是要编造、搜寻离奇或重大的故事情节。作文就是写话,即用笔来说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变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从而真正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要理解学生的作文心理,用儿童的眼光和思维去看问题、想问题,学生作文只要达到了本学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就要给较高的分,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写作环境。
1、创建和谐氛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师生融洽、和谐的教学情境,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由以往的居高临下转变为真诚与学生交流,由教育的操纵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教师以亲切的眼神去关注学生、以幽默的语言去激励学生,与学生交流、共鸣,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被人信任、被人承认、被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乐其学,继而使学生勤于质疑思考,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尝试写作。
2、创设作文情境。著名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大脑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感到兴奋,产生浓烈的兴趣。创设情境,可以是艺术情境,用音乐、图片、动画等手段制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是生活情境,通过模拟表演等形式再现生活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还可以是问题情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当问题的情境处于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区域时,往往更能强化学习的兴趣。
三、贴近学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1、加强生活体验。“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十分精辟地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向学生讲清楚留心生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如果学生能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不仅能在观察生活中积累起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会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产生表现生活的强烈欲望,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
2、引导实践操作。小学生好动,喜欢观察和实践。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口、动手。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生活的乐趣,从而产生写作欲望。平时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亲自去实践。如制作科技作品,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树木,简单家务劳动,班队主题活动,节日游玩庆祝活动,助人为乐做好事,参观访问、调查采访等。
四、加强阅读积累,夯实写作基础。
1、引导大量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和写作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继续和延伸。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如班级建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大量健康有趣的读物。可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还可以大量阅读当代同龄人的优秀习作。这些习作反映的生活是学生所熟知的,语言风格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更会产生浓厚的作文兴趣,学生读过以后很容易产生模仿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良好的作文兴趣的开端。
2、注重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中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活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雄厚的基础知识,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背诵规范语言等。使学生能把自己积累的词句与写作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在作文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模仿,从而化难为易,提高写作水平。
五、开放作文形式,提高写作能力。
1、鼓励自由作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作文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作文能使学生自主选择最想说的话、最想写的事、最想表达的情感,使他们可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议。在文体上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类型,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2、加强课外练笔。课外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要放宽要求,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把自己最想写的记下来。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练笔的内容。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长话长写,短话短说,无话就干脆别写。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扩写、缩写、续写、改编、补白……也可以联系日常生活,自主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喜、怒、哀、乐,陈述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