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本文立足新课标,从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对学生的评价三方面进行总结和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音乐课程改革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思想进行教学实践,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感悟,谈谈以下几点收获:
一、教师的有效教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被视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礼,也是对教师职业的歌颂。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肩负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实施有效教学,笔者采用:
1.情境中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家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才有利于拓宽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 新课改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音乐课若能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又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的小绵羊》一课时,笔者首先将教室进行简单的场景布置,在黑板写上“动物联欢会”几个大字,再将几盆盆栽分别放在教室的周围,代表着茂密的树丛,紧接着通过快板讲故事的方式将学生带进动物园联欢会的现场,告诉大家小绵羊走丢了,让我们这群聪明的小伙伴们一起想办法帮助绵羊爷爷找回小绵羊,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喊,小绵羊就是不出来。正当大家发愁的时候,关键时刻绵羊爷爷提醒大家小绵羊最喜欢唱《我的小绵羊》这首歌了,说不定我们学会唱这首歌,它就会跑出来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个个犹如身临其境,都很认真地帮绵羊爷爷找小绵羊,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最后,在全班同学唱好歌曲的前提下,我将画有小绵羊头像、绵羊爷爷头像和各种小动物的头像分别发放给学生,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表演,整堂课得到了升华。
2.编创中教学,鼓励学习创新
新课改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自然体验,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节奏训练要求。从刚开始看黑板上出示的节奏进行模声唱、拍击,到后来听老师拍节奏能整齐地拍出来,再到后来,根据老师所给节奏型进行整合,为歌曲伴奏。
例如:在教学《郊游》一课时,当学生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后,通过变换队伍横向、纵向等形式进行节奏型整合,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变化的节奏中增强了节拍感,同时也得到了创新体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反思中教学,巩固学习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笔者注重每次的教学反思,并做好课堂中出现的师生对话、解决问题的措施、课堂中好的教学方式等等作出记录,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细心审视和分析,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人为本”,要求确立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关键性作用。
1.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审美能力
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聆听主题片段、图谱渗透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内心感受和审美愉悦,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倾听、交流、讨论和总结,培养自我音乐的审美能力。
2.通过合唱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合唱是人生艺术表达形式的最高境界,它是团队精神的最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人际关系。”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做好协调和平衡,给出平台,让学生充分时间和展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对学生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则是课程评价的主要方面。笔者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设立“自评、小组评和师评”多元评价,并绘制成星星评价表,如图所示:
1.重视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在自我发展纵向上给予正确评价
之所以要重视学生自评是因为小学生正值人生儿童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老师没有给予肯定的时候,经常显得不自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我表现进行自评的环节有利于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2.鼓励学生小组评,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特长,我们要积极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肯定我们的小伙伴,同时,对照自己进行取长补短,使自己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3.教师总结性点评,提出形成性评价
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提出形成性评价,课堂总结性点评以激励为主,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音乐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根据音乐学科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音乐课程标准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音乐课程改革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思想进行教学实践,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感悟,谈谈以下几点收获:
一、教师的有效教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被视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礼,也是对教师职业的歌颂。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肩负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实施有效教学,笔者采用:
1.情境中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家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才有利于拓宽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 新课改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音乐课若能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又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的小绵羊》一课时,笔者首先将教室进行简单的场景布置,在黑板写上“动物联欢会”几个大字,再将几盆盆栽分别放在教室的周围,代表着茂密的树丛,紧接着通过快板讲故事的方式将学生带进动物园联欢会的现场,告诉大家小绵羊走丢了,让我们这群聪明的小伙伴们一起想办法帮助绵羊爷爷找回小绵羊,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喊,小绵羊就是不出来。正当大家发愁的时候,关键时刻绵羊爷爷提醒大家小绵羊最喜欢唱《我的小绵羊》这首歌了,说不定我们学会唱这首歌,它就会跑出来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个个犹如身临其境,都很认真地帮绵羊爷爷找小绵羊,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最后,在全班同学唱好歌曲的前提下,我将画有小绵羊头像、绵羊爷爷头像和各种小动物的头像分别发放给学生,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表演,整堂课得到了升华。
2.编创中教学,鼓励学习创新
新课改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自然体验,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节奏训练要求。从刚开始看黑板上出示的节奏进行模声唱、拍击,到后来听老师拍节奏能整齐地拍出来,再到后来,根据老师所给节奏型进行整合,为歌曲伴奏。
例如:在教学《郊游》一课时,当学生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后,通过变换队伍横向、纵向等形式进行节奏型整合,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变化的节奏中增强了节拍感,同时也得到了创新体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反思中教学,巩固学习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笔者注重每次的教学反思,并做好课堂中出现的师生对话、解决问题的措施、课堂中好的教学方式等等作出记录,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细心审视和分析,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人为本”,要求确立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关键性作用。
1.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审美能力
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聆听主题片段、图谱渗透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内心感受和审美愉悦,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倾听、交流、讨论和总结,培养自我音乐的审美能力。
2.通过合唱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合唱是人生艺术表达形式的最高境界,它是团队精神的最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人际关系。”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做好协调和平衡,给出平台,让学生充分时间和展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对学生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则是课程评价的主要方面。笔者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设立“自评、小组评和师评”多元评价,并绘制成星星评价表,如图所示:
1.重视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在自我发展纵向上给予正确评价
之所以要重视学生自评是因为小学生正值人生儿童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老师没有给予肯定的时候,经常显得不自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我表现进行自评的环节有利于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2.鼓励学生小组评,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特长,我们要积极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肯定我们的小伙伴,同时,对照自己进行取长补短,使自己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3.教师总结性点评,提出形成性评价
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提出形成性评价,课堂总结性点评以激励为主,肯定孩子的优点,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音乐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根据音乐学科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音乐课程标准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