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师,应该在高一教学中逐渐渗透高考知识点和培养学生高考意识。那么,高一历史教师就责无旁贷,担负着传递高考历史信息,体现和渗透高考历史知识,引领学生及早涉入高考历史的使命。
一、只有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生才能与时俱进
从高一到高三,一轮新课程实施已经结束。作为刚从高三下来的老师来讲,在已经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我认为从高一开始就应该把高考信息传递给学生,老师的观念变了,学生也会受老师的影响逐渐改变思想与时俱进。尤其是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没有任何高考的意识,甚至有些学生在经历了中考艰苦的洗礼后,自认为在高一可以潇洒走一回放松自己了。在学生处于这种思想状态下的时候,老师就是灯塔,就是引领学生思想的领袖。一声轻轻的高考呼唤,就可以将迷茫的孩子带出困境,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和奋斗的目标。所以,只有老师与时俱进,学生才能与时俱进。
二、狠抓课程标准,熟知高考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教学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由师生共同确立的,落实于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是统帅、是依据。教科书是连接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纽带,是落实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就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全部。事实上,我们接触到的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内容的范围均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可删、可补、可改,确定生动、活泼,合情合理,切实可行,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
以必修一第一课为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首先,对夏、商时期政治制度发展情况,因为不是内容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必重点展开,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重点讲清夏的建立并始创王位世袭制以及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即可,之后由老师用概括性的语言简单说明,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时期分封制、宗法制有直接影响,西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为阐述分封制和宗法制作好铺垫。其次,重点把握分封制和宗法制基本内容。师生通过阅读教材的图文信息,概括、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影响,进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家国一体。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教师每节课都有意识地带着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三年下来能力怎会不高?
新课程下的课程标准比较概括,给教师们教学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渠道地学习历史,在课堂上学、在阅读中学、在观看影视作品中学……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更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理解,合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适当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比较浑厚的知识积累和相对广博的知识视野。
三、练习、试题的设计和讲评试题的方法要和高考接轨
练习和考试是平时教学的延伸,是有效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师在平时选择练习题和设计试卷时,既要符合高一学生重视基础的特点,还要适当渗透高考的主干知识、题型、数量、热点问题等等。尤其,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给学生以学法指导。
(作者单位 吉林市教育学院)
一、只有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生才能与时俱进
从高一到高三,一轮新课程实施已经结束。作为刚从高三下来的老师来讲,在已经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我认为从高一开始就应该把高考信息传递给学生,老师的观念变了,学生也会受老师的影响逐渐改变思想与时俱进。尤其是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没有任何高考的意识,甚至有些学生在经历了中考艰苦的洗礼后,自认为在高一可以潇洒走一回放松自己了。在学生处于这种思想状态下的时候,老师就是灯塔,就是引领学生思想的领袖。一声轻轻的高考呼唤,就可以将迷茫的孩子带出困境,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和奋斗的目标。所以,只有老师与时俱进,学生才能与时俱进。
二、狠抓课程标准,熟知高考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教学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由师生共同确立的,落实于每一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是统帅、是依据。教科书是连接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纽带,是落实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就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全部。事实上,我们接触到的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内容的范围均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可删、可补、可改,确定生动、活泼,合情合理,切实可行,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
以必修一第一课为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首先,对夏、商时期政治制度发展情况,因为不是内容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必重点展开,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重点讲清夏的建立并始创王位世袭制以及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即可,之后由老师用概括性的语言简单说明,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时期分封制、宗法制有直接影响,西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为阐述分封制和宗法制作好铺垫。其次,重点把握分封制和宗法制基本内容。师生通过阅读教材的图文信息,概括、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影响,进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家国一体。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教师每节课都有意识地带着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三年下来能力怎会不高?
新课程下的课程标准比较概括,给教师们教学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渠道地学习历史,在课堂上学、在阅读中学、在观看影视作品中学……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更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拓展理解,合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适当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比较浑厚的知识积累和相对广博的知识视野。
三、练习、试题的设计和讲评试题的方法要和高考接轨
练习和考试是平时教学的延伸,是有效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师在平时选择练习题和设计试卷时,既要符合高一学生重视基础的特点,还要适当渗透高考的主干知识、题型、数量、热点问题等等。尤其,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给学生以学法指导。
(作者单位 吉林市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