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左翼发展脉络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iva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有左右两翼。其中左翼人数较多,依次有“坚持左倾派”“比万左派”“新左派”和“本恩左派”,前后大致链接。左翼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坚持公有制、国有化,反对修改1918年党章第四条。70年代之前,工党左倾思想略占上风,由此推动国有化和公有制政策实施,成为党内修正主义派别的强大对立面。比较右翼,工党左翼对体力劳动者具有更强的领导和动员能力,思想理论上稍逊一筹。
  关键词 英国工党,“坚持左倾派”,“比万左派”,“新左派”,“本恩左派”
  中图分类号 K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8-0003-10
  政治史学者认真观察20世纪英国政党政治史,得出结论:英国的政治斗争,很大程度上不是发生在保守党和工党之间,而主要是在工党内部进行的。①此言不虚。工党内部两翼的意识形态的摩擦和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成为工党内部思想论争的重要内容。
  关于英国工党左右两翼的演变,国内研究稍显不足,一些英国政治史著作,对此描述不够清晰,偶有错误。关于该党右翼的发展脉络,笔者已另撰小文《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论略》(未刊稿)。而对工党左翼的发展演变,国内尚无专文问世。笔者这里试图补阙,勾画出工党左翼的发展脉络,文中错误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指教。
  工党的内部分歧,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拉姆塞·麦克唐纳因反战和支持俄国布尔什维克,脱离了工党的主流;以亚瑟·亨德森为代表的“帝国分子”则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帝国主义大战。其中亨德森还成为“战争指导委员会”的五名成员之一。
  工党第二次分歧发生在它第二次组阁之际。当时,经济危机蔓延西方,全国260多万工人失业。工党社会立法要么因自由党阻挠而不敢在下院提出,要么是担心上院保守党贵族刁难而被搁置起来。翌年(1931年)夏天,国际金融危机出现,人们到银行挤兑。黄金大量外流。工党矛盾激化,宗派活动加剧。独立工党②鼓动其议员不服从政府决议。首相麦克唐纳无奈,只好于1931年8月23日深夜,前往白金汉宫辞职。国王乔治五世支持他建立了一个多党联合政府。麦克唐纳的做法引起党内非议。前工党要员亨德森、兰斯博雷和工会领袖厄奈斯特等人,在工党和职工大会总部会议上痛斥麦克唐纳的背叛。亨德森作为议会党团领袖,9月下旬,主持工党全国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工人阶级叛徒”麦克唐纳、斯诺登开除出党,致使内阁首相成为光杆司令,无军之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罗德·拉斯基③社会主义的理论颇为醒目。其著作《时代革命的反响》(1943年)使用了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断定:英国统治阶级能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作用,是他们认识到,若德国获得胜利,意味着英国国民经济破产和民主体制覆灭,国民被奴役。即便如此,当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反对法西斯的威胁时,它们所固有的利益冲突仍未解决;资本主义和民主体制还是冰炭不能相容,中产阶级和体力劳动者互不信任,矛盾冲突长久存在。拉斯基的激进观点,长期影响着工人阶级。①
  1945年工党政府中,斯坦福·克利普斯和阿纽林·比万同时入阁,成为左翼领袖。前者任财政大臣,实施经济紧缩政策;后者任卫生大臣,负责实施国民免费医疗计划和住房兴建工作。国有化、计划经济以及社会福利政策随即出台,赢得了社会中下层的支持。1947年5月2日,下院左翼议员联合发表了一份题为《坚持左倾》(Keep Left)②文件。后来,这帮以下院后排议员为主体的人们被称为“坚持左倾派”,他们所宣布的主张为以后比万派所仿效。
  在国内政策上,“坚持左倾派”认可工党政府的成功,认为艾德礼内阁已经实施社会主义法令,具有明显的“应急”效果,值得肯定。而且,对他们这些左翼后排议员而言,“目前的困难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结果,而是因为政策力度不够,由于政府行为谨小慎微,过于温和”;“你不能在做社会主义的煎蛋时,不打破鸡蛋壳”。③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工党政府的改革政策,应该包括行之有效的收入分类,即税收要根据个人收入多寡制定累进税政策,如此则有利于劳动者,对商品输出有利。同样,对于有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也要降低税收。
  在对外政策上,“坚持左倾派”态度独特令人惊异。他们主张改善英苏关系。谴责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反苏联外交政策。此政策却不被工党内阁外交大臣厄奈斯特·贝文认可。他认为苏联是极权主义国家,与英国和西方国家难以实现外交沟通。此观点被“坚持左倾派”激烈批评,理由是:苏联政策虽然强硬,但毕竟不同于领土扩张的法西斯政权,没有实行经济侵略的险恶动机。所谓反苏联政策,不过是一种英美为首的“泛西方主义”,因西方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疑虑而引起。该派报刊《坚持左倾》的作者们提醒工党政府:当布尔什維克革命发生之后,西方国家的联合干涉和进攻,曾使当时新生政权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两大阵营对抗和冷战,源于西方国家对苏联领导人的疑虑和恐惧,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引发新的世界大战。因此,作为一种变通性外交尝试,“坚持左倾派”呼吁实行一种“第三条道路”外交政策。该“道路”介于苏联共产主义和美国资本主义之间,具有社会主义特点。会使英国在新的世界权力政治之间,建立一种具有道德约束力的领导权。运用这种权力,将会化解苏联和西方集团的敌意,使世界国家之间减少敌对性,避免战争。他们宣称:
  英国社会主义的任务,必须是尽可能地使较小的国家摆脱这种不必要的意识形态之战,去在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之间做调解。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或站在共产主义一边,或站在反布尔什维联盟一边,就无法做到这些。④
  面对世界事务,“坚持左倾派”重视寻找战争的帝国主义根源,却将经济因素放在其次。例如,他们认为:英国对中东石油拥有合法权益,但它在中东的驻军却不能保证石油安全供应,也不能避开共产主义威胁。为此他们呼吁撤回本国军队,避开潜在对手的锋芒;英国社会主义者的真诚,通过裁军显示出来,也是英国保证石油供应的最好防护方式。英国左派相信,作为更人道的帝国,可以更容易赢得非洲的信赖。因此,《坚持左倾》呼吁英国通过它对殖民地的影响,实施更多投资计划,以免导致殖民地政治独立。   为避免工党内部矛盾深化,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工党领袖克勒蒙特·艾德礼尽力做安抚和矛盾弥合工作,虽有一定效果,但派别矛盾难以避免。⑤
  至此,不妨指出:比起保守党和自由党来,工党的内部政治思想似乎最为庞杂,摩擦激烈。但总的看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左倾思想略占上风,并由此推动国有化和公有制政策实施。另一方面,工党左派政策还同时遭遇到党内右翼修正主义者的纠正,以及保守党的抵制。这使英国政党体制产生一种纠偏效能,使任何一种左倾的或右倾的派别均政策也不会太出格。当问题终于突出时,则会将改革提上日程。
  20世纪40年代后期,第三条道路不只是英伦现象。整个西欧都有类似情况出现,并引起社会政治团体的分化或重构。英国左派周刊《论坛报》呼吁建立联合组织。运输工人联合会应运建立,它很快发展成为英国最大劳工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则导致“坚持左倾派”的分裂。米卡多呼吁同仁寻求中间路线。保罗·福特则一方面追踪民主道路,一方面呼吁英国与美国的联合。而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的贫困工人阶级,聚集在左翼领袖的旗帜之下,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国有化。1950年1月,工党左翼有了重要转变。①比万脱颖而出,成为“比万左派”(Bevanite Left)的领袖。
  该派因该派首领阿钮林·比万(Aneurin Bevan,1897—1960年)而名。他出身于矿工家庭,幼年饱尝社会苦辛,养成了坚定性格。他参加过1926年大罢工,在工人中获得崇高声誉,1929年当选为下院议员。议会发言和辩论时,他声音洪亮流利,思辨力强,逻辑缜密,并具有道德感染力,被公认为英国20世纪一流演讲家。与劳合·乔治和丘吉尔齐肩。两年后,比万支持“人民阵线”,抨击大战中联合政府的工党领导人,签署了《莫斯雷宣言》(Mousley Manifesto),支持“人民阵线”。②此时,他看到了多党联合的临时性,明白独立工党和共产党③人支持多党合作的真意,甚至毫不计较他本人被排斥政府之外;反而认为他可以更好地保持政治独立性,直接领导左派议员,监督批评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比万任工党政府卫生大臣,挑起政府中最棘手的住房建设和医疗的重担。④那时,大战刚刚结束,处处残垣断壁。国民营养不良,免疫能力差,迫切需要免费医疗救助。比万勇担重任,一面主持住房建设,化解国民住房困难,一面将英国医疗联盟改造为国民健康服务署,应对不断上涨的医疗开支。为此,他依靠党内左翼支持,在艰苦工作中展示着他本人的风格和思想。
  比万的住房建设和医疗改革计划具有浓重的社会主义属性。其中住房建设首先面对筹资难题。战后英国百废俱兴,资金材料格外紧张,新建住房必须兼顾经济实用。医疗全面免费需要政府巨额拨款,增添医疗设施,支付医生薪酬。所有这些均需比万及其同仁在议会辩论中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比万劳工出身,他对无产者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辩论中秉持工人阶级立场,在党内和议会中格外醒目。而在财政管理方面素有“冷酷计算器”之绰号的财政大臣盖茨克尔,在制定政府预算时,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并讥讽比万等人的主张为“比万主义”(Bevanism),有时他们甚至与保守党人联手对抗,致使比万派大费口舌。幸亏比万在辩论中口才凌厉,常在议会辩论中占据上风。
  比万在议会辩论中,一再提及私有财产与贫穷,称之为社会对立的两种势力;而民主则是与两者斗争时达到政治调和的中介因素。私有财产是资本主义竞争的基础,由此过渡到现代工业经济,但它既未提供社会安全,又未能保证个人的伦理价值。私有制信条过于物资化,有着太多的利益追求,容易失败,会带来灾难和痛苦。并且,在现代社会,财富过度依赖银行;银行一旦破产,许多家庭破产,民众苦情万端。⑤
  贫穷会使人意识到自己处于被剥夺境地,转而与资本对立;由此对财产所有者不满,敌视财富垄断者。工人阶级之所以建立工党,是为了挑战有产者,期盼社会变革,捍卫自身利益,在社会中寻求上升机遇。对比万而言,贫富冲突是英国政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⑥
  比万还看到,不列颠议会是阶级争斗的特殊场所,议会民主是调停贫富矛盾的第三种力量。英国议会存在已久,曾促使统治阶级为避免诉诸武力和平解决社会矛盾。但是,英国民主发展缓慢,直到1928年,不分性别的公民普选权才最终实现。
  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英国工人阶级选择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可丘吉尔和塞西尔①们继续统治这个国家,因为“人民仍没有用经济强国的光泽来遮盖着政治民主的骨骼”。就这样,议会成为一个被动之地,实为特权和私有财产的奴仆。由有产者控制的议会成了民主的主要危险,它并不能消解大众的痛苦。议会有责任为资本主义强加给人民的痛苦而道歉;却无权解决社会问题,所以:
  在私有财產和资本之下,民主议会为私人经济犯罪的专业公众哀悼。只要议会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上。民主体制就注定是私有企业的仆从。②
  这等于言明,议会本身是以社会利益为代价的,它竟然容忍一小撮富有者操控国家经济的制高点。
  面对此种威胁,比万号召工党把议会立法之箭射向财产权的红心,将议会变成阶级斗争场所。既然财富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工党的任务,则是使用同一武器揭露社会特权,揭露财富攻击民众的不道德行为。比万还呼吁反对议会传统理念,批评曾数百年制约着议员的议会惯例和程序。目下,让民众表达心声的时刻到来了,决定资本主义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要么贫穷利用民主战胜财富,要么财富因恐惧贫穷而摧毁民主。③
  比万敌视资本主义,善于使用马克思主义言辞对其批判,但他并非赞成共产主义主张。他主张在英国实行混合经济,反对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梦想,但不赞成理论上恫吓私有者。他主张通过建立混合经济体制,改造社会。比万主张扩大改革,增加福利和扩大国有化范围,但拒绝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反对共产主义“乌托邦幻境”。他在1952年发表的自传《提心吊胆》中写道:
  我无法忍受所谓的社会主义者。他们在实践中行社会主义之实,在理论上将威胁所有的私有财产。他们是纯化论者,所以也是无知的……有悖于我们对未来的理解,这将使各种私有财产置于永久的威胁之下。④   当比万派崭露头角时,财政大臣盖茨克尔也在工党内部形成势力。他们与比万派的根本区别,是反对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国有化方案。比万为了劳工的利益,坚定地追求权力。在1959年工党年会上,比万反对修正主义者修改党章第四条:
  假如我们想在当代英国巧妙地利用民众心理,努力获取多数,而我们又不能利用权力获得经济的制高点,那么就不能得到优先权。这是围绕权力的争论,因为唯有拥有权力方能得到正确的优先权。⑤
  此时,工党修正主义者认为,党内有关资本主义的争论早已过时。而比万认为资产阶级依旧控制着国家经济,或者说,国家依旧是决定所有社会目标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比万考虑市场和计划经济的功效,并认为凯恩斯主义正在否认这条工党的企业社会主义的基本法则:“工党信仰工业公有制,是因为我们相信唯有通过如此方式,社会方能够巧妙地越来越好地组织起来。”⑥
  比万坚持凯恩斯主义和劳工主义的立场,得出了与修正主义者不同的分析和结论。克罗斯兰和盖茨克尔将低效看作是以往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比万却看到了私有财产的社会具有可怕的危险。但他对企业管理不感兴趣;甚至反对由官方派出机构管理国有企业。总之,在政治和经济难题上,比万首先是一个典型的议会社会主义者,强调议会的重要性,赞同通过议会立法实行社会变革,同时发挥工会对议会的压力作用;希望以社会主义的工党政府,来反对违宪的政策和法令。比较而言,在议会和工会之间,他更看重议会的立法作用,希望议会能成为阶级斗争中最有效的武器。
  尽管比万雄心勃勃,可很少能得到足够的权力来施展抱负。当他最终成为艾德礼内阁阁员时,年近五旬。当时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经济衰退,没有足够资金用于医疗和房屋建造,没有足够经济实力支持其雄心勃勃的经济计划。而且,当时法西斯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威胁已经排除,恰恰是苏联,作为英国的主要敌人,宣传着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必然会在英国国内导致意见分歧,引起“红色恐怖”,使比万和比万派的社会主义方针遭到社会中上层的质疑。
  为摆脱外交困境,比万要求比万派寻求第三条道路,消弭对苏联的恐惧。可他发现,英国正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共产主义曾经带来贫穷和不满,但西方国家短视的军事敌对政策却带来了更多的贫穷和不满;而且,西方对共产主义的军事对抗政策也是粗浅的,为此,英国应该很好地反省自身。①
  比万高度赞赏印度总理尼赫鲁、南斯拉夫领袖铁托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不结盟政策。他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意识已经苏醒,追求民族独立。即便像中国这样的共产主义国家,英国人也应该认识到它是苏联控制下的民族独立国家,可以友好相处。比万叹息道:西方国家未能将这些国家视作天然的联盟者。被西方帝国主义剥削和奴役的历史,使它们对西方列强心存戒心,小心翼翼,但对有着反对殖民主义记录的苏联却会油然产生同情。倘若西方列强仍然以军事强国昭显于世界,就会使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倒向苏联。鉴于此,比万号召西方国家友好地对待新兴民族国家。②而巨大的军事开支也应该削减,用来替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型计划。
  比万对军备的态度容易引起国人误解。他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反对将国家武装交予资产阶级政府。到了50年代,他对军备的态度有所改变,但依旧对具有好战传统的保守党心存疑虑。他坚持:面对克里姆林宫的军事威胁,西方必须有所应对;但不可以此为借口行控制世界之实,不可放弃和平主义主张,不可过度地营建战争机器;更不可虚构所谓的苏联为首的“敌对阵营威胁”,扩充不必要的军事力量。③
  1951—1955年工党在野时,比万派围绕国有化和公有制问题,以及工党党章的维护和修改问题,与盖茨克尔为首的修正主义者明显对立。比万派倡导单边裁军政策,不受欧美国家的制约;要求节省军事开支,扩大民众福利开支;尤其反对英国工党支持本国制造氢弹,为此他在1955年险些被开除出工党。也正因此事,他在当年12月与盖茨克尔的党魁竞选中落败,但仍在影子内阁中任殖民大臣;苏伊士运河危机后改任影子内阁财政大臣。1957年,他在工党年会上攻击单边主义裁军政策,希望通过谈判,使各国共同终止核武器的发展。1959年,比万终于当选为工党副领袖,却很快病逝,④随后,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比万派在建房问题上改变态度,赞成本国发展核武器,不顾原则了。
  20世纪50年代后期,工党左派中又衍生出了“新左派”,他们是1957年围绕约翰·沙维尔和E. P. 汤普逊所组成的一个政治团体。二人联合一些知识分子,创办《大学与左派评论》;三年后又创办《新左派评論》,编辑部共三人,均是快捷写手,其中汤普逊是历史学者,斯图亚特·豪尔是文化社会学专家,雷蒙斯·威廉斯擅长文学。他们均是学院派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工人阶级的历史和现状。他们的同道中,有在匈牙利事件中脱离共产党或工党者,支持前工党政府的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和自由意志主义者。
  新左派形成的缘由,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随后发生的匈牙利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和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均使西方知识分子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怀疑,认为苏联不再是世界革命的指南。其他一些事件,如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的被迫妥协,申请参加欧盟的失败,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国的对抗,尤其是美国侵略越南等,又使一些先进分子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原则,检点本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
  国内民众对国际问题的密切关注扩大了新左派的社会联系。还是在1957年,英国各地发生反扩军示威,青年工人和知识分子积极参加。翌年,英国激进派别联合发起“反核武器运动”。新左派成为骨干力量,呼吁英国避开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对抗,走“第三条道路”。1959年,大约5万人,包括贵族中不同政见者波特兰·罗素和剧作家约翰·奥斯本,都参加了“背睡袋”游行,途经首都和几个城市。这种“复活节游行”在以后多年间成为全国政治活动的惯例。   新一代学者和政治积极分子思想更加独立,他们无法忍受政客们的空话、假话和套话,厌倦派别争斗和勾心斗角,便使用嘲讽和挖苦的手法,袒露自己的新秩序缔造者的姿态。社会文学评论家雷蒙德·威廉斯在《五一宣言》中宣称:新一代积极活跃的社会主义,有助于铸造本世纪后期的政治结构,而不是修改“现在体现过去、混淆对现在承认的政治机构”。①威廉斯的代表作《文化和社会》早在1958年就已经问世,它考问了传统道德,赞扬陶尼、②艾略特③和D. H. 劳伦斯④等人的才华和品格。在政治哲学上,威廉斯修正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结构,与包括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关系的传统结论,质疑列宁主义,尤其是斯大林式的苏联政治体制,强调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至关重要,而生产与消费也是人们理解文化的主要方面。即是说,他把文化也看作是生产方式要素之一,把文化从上层建筑拉回到经济基础层面,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结构互相联系。他们重视消费问题,是因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无不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
  威廉斯认为英国文化与苏联式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是倡导文化的多样性。他同时相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肯定了文化中的联系性。他所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⑤主张扩大经济国有化的比例。
  E. P. 汤普逊(1924—1993年)是蜚声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早年信仰斯大林主义,后主动反思并创新。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年)是一部轰动国际学术界的鸿篇巨制。其前言说明:全书上部“考察18世纪留下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工业革命发端时就具有影响。下部则从主观因素转向客观因素,即工业革命期间不同的工人群体的亲身经历。汤普逊的研究方法大大提高了著作的科学价值。因为他阐明:阶级不是所谓“自在之物”,而是历史现象。一个阶级需要共同的经历,从文化角度去把握这些经历即是“阶级意识”。一个群体只有在产生了自己阶级意识的前提之下,才能成长为一个阶级。
  在政治哲学上,汤普逊与其同志根据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力求在理论上引入人道主义,与贫瘠的教条主义分道扬镳。他与其他多数社会主义者的主要区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基本原理,看待本国和国际上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
  20世纪60年代前期,反核武器运动的分歧加剧。新左派骨干脱离该运动,致力于学术和理论研究。此间,该派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是1961年的论文集《议会社会主义》,其中批判了工党理论上的混乱和退步。1967年,汤普逊、斯图亚特·豪尔、雷蒙斯·威廉斯三人共同发表《五一宣言》,批评威尔逊政府的经济收缩。不久,政府調整政策,经济相对繁荣。新左派的活动大致结束。
  纵观新左派,可以发现其两个特点:第一,该派缺少比万或盖茨科尔式的著名议会活动家,有的甚至不是议会成员,但其影响,包括在学界的影响却不因此而减少。第二,由于上述原因,致使工党议会两个主要派别势均力敌,为此拖延了对党章第四条的修改。
  新左派的理论,影响了工党和保守党继续进行福利国家建设的竞赛,实际上延续了两党之间的政治合作,保证它们继续坚持国有化和混合经济,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立法等方面实施自由宽松的政策。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左派暂息声影。为时不久,工党中再次出现新左派。人们借用该派领袖的名字——托尼·本恩(Tony Benn),称之为“本恩左派”(Bennite Left)。此外,人们还根据该派政策特征,称该派为“硬左派”(Hard left)和“极左派”(Far Left)。⑥
  人们之所以依旧将本恩称为“新左派”,一是因为它继承了前“新左派”最基本的政治特征。它如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新左派,同样反对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核扩军计划,坚持工人阶级立场,反对英国参加欧洲共同市场。再是该派骨干人物中,除了本恩,⑦还依然保留了英国工党激进派成员斯图亚特·豪和雷蒙德·威廉斯。豪与威廉斯依然是《新左派评论》的编辑,与E. P. 汤普逊和约翰·萨维尔关系密切,秉承了他们在《大学与左派评论》中的立场。本恩左派反对工党的凯恩斯主义经济主张,想通过合法程序修改党章内容,以使党内能实施左翼政策。
  比较起来,本恩左派与传统旧左派有以下不同:
  其一,比万领导的旧左派主要是议会下院中的左翼议员,活动主要限于议会。而以本恩为核心的左派,除了部分议员外,绝大部分是院外左派积极分子。他们善于利用罢工、示威等群众力量,营造宏大势头。
  其二,外交方面,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比万派多持中立态度,支持英国采取单方面的核裁军政策。相反,本恩左派秉持怀疑主义态度,在对外政策上主张较为灵活的多边主义立场。
  其三,在国内政治方面,比万派主张实施人道主义社会民主,而本恩派主张实行更加公正的民主,包括实现更大范围的工业国有化。
  在本恩领导下,该派逐步扩大在议会中的影响。1979年,其代表作《社会主义的争论》问世,以激进的民主化政策影响工党。两年后,本恩出版了《社会主义的争论》的姊妹篇《民主制的争论》,其中,本恩指明,工党不仅要扩大党内外民主,而且要将民主扩大到文官体制、新闻媒体乃至豪门巨富。对此,他使用煽情言辞,不惜逻辑怪异,自相矛盾,屡屡发问:
  为何文官会挫败名声不错的民选政府?
  工党集中化特征可使其领袖管理一个党来犹如他自己的王国。
  工业家和银行家们使用最粗陋的经济施压方式率意而为,甚至勒索,对抗一个工党政府。
  媒体的力量,犹如中世纪的教堂,确保某些人轻易享有经济特权。①
  本恩抨击工党,是觉得自己政治上受到压抑,不能登上权力顶层;批评本国文官体制,是嫌一些文官尸位素餐效率低下;攻击媒体是他曾被国内大多数媒体诽谤;而断言工业家和银行家恣意而为,是为了鼓动社会中下层对有产者的不满。这些做法提高了他在民众中的威望。
  本恩口无遮拦,容易遭到反击。他习以为常,并不介意。政敌回复他:若是本恩领导工党政府,将会是一种西欧社会主义。爱德华·希思②称他为“人民委员本恩”。还有人称他是“博林格-布尔什维克”。③因其追溯者有不少居于社会中层,又被讥称作“香槟社会主义者”。   尽管如此,1978年工党年会调查团发现:他在工党基层选区的积极分子中享有盛誉,他们希望他能成为工党党魁,实行激进主义政策。
  在民族问题上,他公开支持新芬党,支持爱尔兰统一。但总体而言,本恩在理论方面缺少创新性观点;对政治经济问题的分析,没有足够深度。
  相应之下,倒是该派思想家斯图亚特·霍兰,依据他自己在工党政府中的工作经验,参照国有企业模式,写出了《社会主义的挑战》的论文,严正指出资本主义的危机在于: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同步发生,这均由资本主义权力结构的变化所引起。对此,他分析:近来垄断企业和跨国资本的增强,“腐蚀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并逐步削弱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主权”。④
  于是,霍兰继而强调:西方资本主义的性质已发生变化,它采取了跨国资本主义的形式,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为此,他提出建立“中介权力”,以实现国家间合作;资本垄断和跨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导致新的生产模式的产生,它介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这种经济高度控制了国有和跨国的大企业。⑤换言之,是凯恩斯主义已经不再适用于经济管理;而英国的社会主义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经济法则,以便在新的经济体系之下,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对此,霍兰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在工党1973年竞选宣言中得以体现,其中有:扩大公有制,增添国有公司和战略性计划协议,强化工人民主等。可见,本恩的激进民主化原则并非由他独创。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该派精英层的集体成果。
  本恩领导新左派,倡导“激进民主化”的目的,是希望广大下层民众不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还能在物资利益分配上享受平等。至此,才能使每个英国人真正拥有全面公民权。本恩高度赞赏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想,强调二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没有民主,社会主义只是空谈;而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只能部分实现。而且,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必须平等,它应该包括宗教信仰、社会和法律地位、经济和政治活动参与等多个方面。①
  即便如此,这仍非意味着本恩的社会主义观念经住了历史检验,而是疑问犹存:
  第一,必须决定所谓最激进的民主化原则究竟是到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手段,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抑或二者兼有?此点格外重要。因为,本恩希望工党内部结构首先实现最大的、激进的民主化,这样可以降低本党议员在党内和国内的影响,从而提升工会实力。但其结果是否理想?
  第二,本恩希望工党的激进民主化,足以让民众无视某个全国性政党的意见,防止英国退出欧洲经济共同体。可是,英国留在欧共体是否理想?
  第三,本恩的激进民主化,并未在议会工党党团和全国选民中获得普遍支持。
  1973年,本恩左派建議修改工党党章,并因此发起了“工党民主运动”(Campaign for Labour Party Democracy),试图促使工党更加左倾。②该派的改革建议在工党执行委员会和工党年会中得到支持,但遭到议会党团的抵制。由此可见,此时本恩左派分化成了两个派别。其中旧左派坚持辉格党传统,相对谨慎,认为辩论和建议是促进工党事业的最好工具。地方工党新左派力图通过对工党党章的激进改革,改变党内形成的、包括党的右翼领导人和工会之间,议会多数和工党执行委员会之间,选区党组织和激进小党派积极分子等多种元素之间的平衡。
  当时,本恩为首的左派之所以高调呼吁党章修改,也与两大政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1974—1979年间,工党虽能掌权5年,但忙于维持,少有作为。共识政治千疮百孔,两位工党领袖,威尔逊和卡拉汉,均无改革思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获得改革先机,引起工党内部不满。本恩左派借机鼓噪,赢得党内激进分子的响应。
  本恩左派借机发起“工党民主运动”,起码有三种目的。
  第一点,强化对议会候选人的遴选工作。1978年年会召开前夕,工党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个工作机构,讨论下院议员的推荐和选择,以迎接即将到来的议会大选。翌年工党年会上,同样工作又做一遍,以四人选三的比例,从所有基层选区本党较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中推选。
  第二点,使工党执行委员会最后敲定工党大选宣言内容,等于让本恩左派参加工党决策,将有助于本恩左派以后修改党章,使之内容更加激进。后来证实,1983年工党起草竞选宣言时,本恩左派成为主要起草人。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是促使工党以后在选举工党党魁时,建立并实行选举团制。③其具体做法是,先建立一个审查机构,分别由来自工党执行委员会的7名左翼成员,工会联合会的5名代表,以及议会的2名,共14名代表组成选举团。由于工党执行委员会成员和工会联合会代表政治上向来左倾,议会2名代表中,迈克尔·富特也是左倾代表,只有卡拉汉1人是右翼代表。这就削弱了工党的传统力量,使一向在政治上较为偏左倾的议会党团自始就居于败势。在随后建立的选举团成员中,50%属于议员身份者,20%属于工会代表,20%归选区代表,5%归工党附属组织的代表。对此状况,托尼·本恩等人颇为高兴,以为以后该派会在党内占据优势了。
  本恩左派发起并筹划了“工党民主运动”,建立了选举团,却对其结果感到失望。毕竟,选举团中议员占了一半,虽然其中左派右派都有,可由于工会代表和地方选区的代表在选举团中依然占据少数,就意味着具有左倾倾向的工党执行委员会和地方代表无法操纵工党。况且,“四人帮”④的出现和1981年3月他们与自由党的合并,反过来削弱了工党实力,这岂不是“工党民主运动”的负面效应!是工党右翼力量对“工党民主运动”的挑战和制动!会不会继续削弱工党在政党竞选中的实力?
  “工党民主运动”促进之下的工党选举团导致如此结果,并不奇怪。它是当时工党内部不同阶级和阶层力量较量的结果,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所有这些,形成一种潜在的客观力量。它会造成一种“角力”效果,影响到工党选举团的力量对比和分配。
  1980年,迈克尔·富特(Michael Foot,1913—2010年)当选为工党领袖。他论作等身,却是工党历史上“最不成功的领袖”。其身影不仅被同代的威尔逊和卡拉汉所遮盖,还被保守党女领袖撒切尔夫人的身影所遮蔽。他早年就期盼英国成为独立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第三种势力”,但又想撮合两大国,实现和平。1974年3月,威尔逊带领工党重新执政,富特获任就业大臣。任内,他尽力维持政府与工会的关系,并在公投中极力反对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76年,威尔逊突然辞去首相职位,富特当即竞逐党魁,当选副党魁,出任下议院领袖,但无法遏止工党堕势。   1980年,恰恰在党魁詹姆斯·卡拉汉辞职之后,富特就任党魁。本恩主动为“下届工党政府”做了描绘。它包括一些“细节”:数日之内,工党政府即可掌控全国性大企业、所有资本的权力,实施工业民主。数周之内“所有的权力将收归议会,上院连同世袭贵族将被废除,将封赐1000名终身贵族”。本恩的演讲生动形象,获得热烈掌声。翌年,“四人帮”出现,同年4月合并到社会民主党,本恩给予高调评价,断言不出25年会出现社会民主党政府。
  还是这一年,本恩不顾富特劝阻,出面与丹尼斯·希尔利竞选副党魁。他如此率性,一是他把党内副手看作晋升党魁的台阶,再是把挫败希尔利看作战胜工党右翼领袖的一次机会。再次,还可以继续加强本恩左派与工会的关系。不料,本恩百般努力功亏一篑,领袖选举中他以1%的别差落败。①个别政治上较为温和的左翼议员,包括未来的工党党魁内尔·金诺克,也劝说本恩为避免左翼民主运动的分裂而维护工党团结。
  1982年4月,英国与阿根廷之间发生马岛(福克兰群岛)战争,本恩持中立态度,建议两国冲突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坚持英国政府不应该派遣军事力量,侵占该群岛。战争刚刚结束,在下院辩论中,本恩不顾撒切尔夫人强烈反对,要求充分认识这场“不必要的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的生命、装备和金钱代价。
  1982年末至1983年初,工党传出希尔利即将与富特竞选党魁的消息,但最后未被证实。1983年大选,富特为工党推出了一个工党历史上篇幅最长、最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竞选政纲,其中包括废除议会贵族院、脱离欧洲经济共同体、实施单方面核裁军、提高税率,以及在工业中实行干预政策、增加进出口、增加就业培训、大幅度减少失业率、控制通货膨胀等。②該政纲过于雄心勃勃了,给人一种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感觉,无法遏止工党在大选中落败。未几富特辞去党魁,由金诺克接任。富特所发表的竞选政纲,则被右翼政治家考夫曼讥讽为“历史上篇幅最长的遗书”。
  鉴于本恩左派在起草工党1983年工党竞选纲领中出力最大,纲领内容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本恩左派的左倾思路。所以,富特下台等于敲响了本恩左派的丧钟。
  1983年大选,是本恩左派的尽力一搏。富特以健康为由,辞去工党领袖。年仅四旬的金诺克当选为工党领袖,他为人干练,善于团结党内不同势力,尽力弥合党内裂痕。本恩派影响逐渐削弱。
  以后,本恩继续保持左翼特点。他是英国“脱欧”的倡导者,屡屡批评欧盟。他指责工党追随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当萨达姆被逮捕后他又尽力为之开脱;他赞同同性恋婚姻合法,支持本国煤矿工人罢工,反对撒切尔夫人对工会的压制政策。此类实例,比比皆是,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个人行为,很少与“本恩左派”联系在一起了。
  综观以上工党左翼的四个派别,不仅能看出它们大致上一脉相承,还有共同的特点:
  一、工党以上各派别的领袖们,大多出身于中产阶级。他们不仅先后代表着英国劳动者,还主要维护着被称作“蓝领”的体力劳动者。
  二、比较起工党右翼,即修正主义者,工党左翼与工会关系较为密切,在罢工斗争中具有较强的领导鼓动能力。但其中少有安东尼·克洛斯兰、道格拉斯·加伊那样的具有预见能力的理论家。“新左派”虽有E. P. 汤普逊和约翰·沙维尔等著名学者,具有颇强的理论水平,可他们的活动超出党内派别斗争范围,其影响超出工党和英国范围。
  三、工党各左翼派别的活动盛行于20世纪30至80年代,和世界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事件大致吻合,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可这种变化的充分展示需要较长的过程。20世纪晚期,当第三次科技革命完成、英国社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工党左翼的势力相对弱化。右翼势力风头重现。工党政策实行重大调整。
  四、英国工党内部存在左右两翼是合理的,它们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各有千秋,竞争中各具特色,显露出多元化。但比较而言,左翼思想更加激进些,但在预见性略逊一筹。
  【作者简介】阎照祥,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世界史和英国史教学和研究。
  【责任编辑:杜敬红】
其他文献
8月8日,中國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788.HK)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中国铁塔的H股股份定价为每股1.26港元,共计发行431.15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0%,募集资金约543亿港元,折合约69.2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中国铁塔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投资组建,主要从事通信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和高铁、
摘要 19世纪前,西方已达成有关中国人口众多的一致认识,但对它的认知与理解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早期将之等同于繁荣强盛,到十六七世纪发现并关注贫困问题和溺婴习俗,再到18世纪末视其为中国各类社会问题的总根源,中国的人口形象经历了由被肯定到被否定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这是本文想要说明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人口,耶稣会士,繁荣,贫困  中图分类号 K24 文献
1902年,清朝颁布《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和《钦定中学堂章程》,明确规定蒙学堂、寻常小学堂和中学堂都要设置“史学”课程。此事标志“历史终于从经史之学中开始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正式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都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1]。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到今年,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已走过110年的历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笔者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粗析其是非得失,试
摘 要北宋末期,朝廷以“孝、友、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其来源于《周礼》的“六行、六德”,崇尚伦理与德行。宋廷以此选才,也是“熙宁兴学”的一部分,州县、乡里、个人对此或有褒贬,或以进退。大观八行八刑之碑的刻立,既是一种宣示,也有垂远的目的。透视八行取士,实际上和宋廷的新旧党争、学术之争密切相关。  关键词北宋,八行,德行,党争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演0457-62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冷战史,学术会议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4-0068-03    由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发起主办的第一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于2011年3月19至20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36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及数家史学刊物代表共80余人与会,共同为推动中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促进青年学者间的学习与交流作出了有益尝试。我国著
[关键词仲美教科书,叙事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7—0053—07    一    叙事本身是一个认知过程,生活中很多事实和现象都是经过描述获得的,而不同的观察点和参考框架就决定着一个事实或现象将以不同的方式和面目呈现给我们。尽管叙事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形影不离,可是由于司空见惯,人们对叙事的认知多是一些应写作、修辞需求所作
[关键词]有效教学,历史资料,有效信息  [中图分类]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7—0029—03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是近些年来中学历史教学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教师阐发了自己的见解,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对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是中学历史教学深入改革和不断发展的表现。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明晰和解决,例如,历史课堂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企业对于自身业务、互联网等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在存储、计算、应用等很多方面的处理需求变得愈加强烈。超融合则是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的理想IT基础架构。  IDC观点认为,未来5年,全球超融合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高于60%,而在中國市场这个数字是高于100%。并且,围绕整个超融合的产业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超融合产业将成为整个IT产业炙手可热的新生力量。  “超融合是私有云的最佳实践,
4月14日,Kaiterra原点生活推出了高精度家用空气质量监测仪二代产品镭豆2,支持苹果家居中枢管理 HomeKit 技术。当屋内空气质量不达标时,用户在无需手动操作,即可自动开启空气净化器。  镭豆2能够对雾霾的主要成分PM2.5进行检测,同时还提供温度、湿度检测功能。检测出的数据将显示在其搭载的全色LCD显示屏上。  Kaiterra 原点生活首席执行官兼共同创始人李牧(Liam Bates
[关键词]建构主义,历史情景,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1—0020—03    沉浸高中教育多年,已经习惯了历史教学的异化:历史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概念化,历史分析规律化,历史问题政治化,历史教学试题化,历史答案标准化。课堂上没有了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没有了惊险突变的故事,也没有了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教学成了考试答案的灌输。除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