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菱学诗》一文选自人教版教材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内容是古代著名长篇小说中几个经典片段,基于初三学生有了两年学习小说的经验,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名著的热爱”。因此,以《香菱学诗》一文为引子,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如何为学生打开《红楼梦》这座文化、思想、艺术殿堂的大门,是我极力想解决的问题。
《红楼梦》是“一曲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歌”,香菱更是命运多蹇的苦命人,她难得空闲苦吟诗文,求得精神寄托,当探春诚心请她入社,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笔者认为,“苦命”“苦吟”难敌一“顽”,一个“顽”字,似有千钧重量,压在心头,如有万千言语,不吐不快。
一、细读香菱之苦命
《红楼梦》中最为命苦的就是香菱,她刚一出场就得到癞头和尚的判词——“有命无运,累及爹娘”;曹雪芹在副册里也安排了她的命运——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原名:甄英莲(暗示着其命运:真应怜)。
她遇上一个不负责任的家人霍启。霍启在热闹混乱的元宵夜丢下她独自在大街上,自己去上厕所,导致她被拐走。
她遇上一个阴险贪婪的人贩子。人贩子不但拐走她,还把她连许两家,结果发生命案,使她嫁给冯公子的美梦成了泡影。
她遇上一个迂腐书生冯渊。冯渊因为真心爱她,虽然买了她,却非要等良辰吉日正式迎娶,孰不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道理,结果是赔了夫人又丧命。
她遇上一个见死不救的旧识葫芦僧。葫芦僧虽然知道她的不幸,却为了自己讨好应天府贾雨村,反而不肯帮她,草草了结此案。
她遇上一个恩将仇报的应天府贾雨村。贾雨村本来是依靠她父亲的帮助才起家的,现在却为了讨好自己的新恩人贾政,故意放走杀人犯薛蟠,使她落入虎口,误了终身。
她遇上一个没头脑、不懂得怜香惜玉的丈夫薛蟠。“呆霸王”得到她却不珍惜,更不懂得欣赏她的诗文才华,只顾自己“淫佚无度”,为了新欢,牺牲了她这个旧爱。
她遇上了一个“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的夏金桂。“河东狮”“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她折磨、欺压、诋毁、污蔑香菱,使她惶惶终日,不得安宁。
她只是侍妾,平日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于是引发一段《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佳话。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
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得结束其苦命一生的时候,悲剧性就更为强烈了。
二、细读香菱之苦吟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细读香菱学诗的过程,我们必然关注以下语句:
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忙里偷闲读诗文)
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专心致志不懈怠)
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扎实苦吟听教导)
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勤奋刻苦多阅读)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题。(一“逼”一“央”热情高)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废寝忘食用心专)
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浮想联翩尚斟酌)
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苦思冥想有收获)
这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侧面描写衬苦吟)
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苦心专心达痴迷)
可真是诗魔了。(侧面描写衬入魔)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天才朦胧睡去了。(苦心孤诣忘时间)
字里行间怎一个“苦”字了得!
有神态、有动作、有语音描写,有正面、侧面描写。把香菱学之殷切、习之刻苦,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起早貪黑,废寝忘食,苦思冥想,专心致志。读诗、悟诗、谈诗、作诗,香菱通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措词不雅、滞涩生硬,要么穿凿单一、有些离题,但她不灰心丧气,认真总结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写出鲜活的诗作来。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写出了“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咏月好诗,虽是梦中偶得,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细细想来,“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没有枉费香菱的一片苦心,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这也许应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悬想”“苦索”“顿悟”吧。
三、细读香菱之“顽”
香菱学诗十分刻苦,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近乎于痴。然而通观选文,先后写到香菱之笑竟达十六次之多,可见香菱一直都是“笑意写在脸上”的。然仔细分析,会发现其笑情笑态是多姿多彩,其笑意笑韵是同中有异。
1.香菱之“笑”给人感觉是呆、傻、幼稚。
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了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侧面烘托,呆傻之态跃然纸上。)
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幼稚可笑,至诚至纯。)
2.香菱之“笑”是她从学诗中获得快乐,陶醉其中,怡然自乐的真情流露。
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在林黛玉的初次具体点拨下,悟性聪慧的香菱因为平时读诗的困惑此时一下子得以消释,不由得在脸上荡起了欢心的笑容。这分明告诉我们,那全然是一种有如茅塞顿开之后豁然明了的畅快欣喜。)
只见她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了一回……只见香菱兴冲冲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生动地展现了她冥思苦想后终于觅得佳句而独自偷乐暗自高兴的内心世界。)
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透露的是她的喜不自禁,应验的是她的金石为开,闪现的是她的阑栅灯火。)
3.香菱之“笑”中更包含几多无奈,几多苦涩。
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个柬来,请你入社。”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香菱笑得无奈,笑得苦涩,结合其身世,不难看出其笑中之苦,面对贵族身份的众姐妹,便纵有万般愁苦,更与何人说,只能用一个“顽”字来搪塞。
香菱真的在“顽”吗?不!
香菱虽贱为人妾,但她自己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她的学诗绝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风雅,而是一种执著顽强的自我回归,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著追求。她崇拜艺术,更憧憬过贵族阶级的精神生活。学会了写诗,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海棠诗社的活动,跟宝钗、黛玉以及探春姐妹们平起平坐了。
一个“顽”字,在精神上寄托了香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她只是活在自己美丽的梦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岂是一个弱女子能改变的?面对生活无忧的大公子、大小姐们,她只能用“顽”这个字来掩饰自己的那美丽而脆弱的梦,真是此时无苦胜有苦啊!此其一。
其二:香菱学诗,在一个“痴”字而不在“顽”字,她痴迷于诗、痴心读诗、痴情作诗。功夫不负有心人,心到痴时自有诗。且看香菱的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无疑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既写思念亲人之情,又表达了作者的孤单凄凉之感。“苦”不仅在表面,更在香菱的内心。
梦断魂,香消陨,诗韵诗情诗意诗之味,蕴涵几多辛酸几多欣喜几多命运辗转!“断送一生是此诗,此诗包蕴情何深!”所以,“顽”字更显得香菱身世之苦,香菱内心之悲。把美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就是悲剧的震撼力所在。
四、《香菱学诗》教学内容的取舍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座文学宝藏,《香菱学诗》则是宝藏里的一颗宝石,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多元性的主题会让初三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学上要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立足于文本,创造性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么,本文教学中哪些内容应该舍弃呢?
1.香菱学写三首诗的成败,意趣无穷。先把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先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意;再读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进一步体会“真景物、真感情”,明白诗的功力;再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返璞归真”,培养诗的个性与想象力。注重基础,全面落实,重视诵读和感悟,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了学诗的借鉴。
——探究如何学诗,远离“红楼”主题太远,舍!
2.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给人们的启示: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③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⑤勤于实践,不怕失败。⑥学习要有良好的环境等。
——光看表面,没有深入人物的身世背景,更没触及香菱为何如此学诗的深层原因,远离“红楼女子的悲情”,舍!
3.本回着重刻画香菱(相怜),从另一个侧面看是对黛玉的补充:黛玉多愁善感,天生是一个诗人,从曹雪芹为她拟的诸多诗篇看,她不亏为大观园中一等一的诗人。但在林黛玉跟宝玉、宝钗等的交往中,给人爱猜疑、爱哭闹的印象太深,作者通过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情节,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黛玉除了孤高自许外,还有热情开朗,诲人不倦的一面。
——题目为《香菱学诗》,喧宾夺主的解读,舍!
4.补充香菱詳细的身世背景,突出她的“苦命”,根据原著《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细致分析“慕雅女雅集”之“慕”,并挖掘“苦吟诗”的原因,从而折射整部小说的主题“一曲封建女性的悲歌”。
——对整部小说涉及过大,超出文本太多,增加学生阅读难度,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舍!
该舍的要舍,该取的要取。如何安排本文的教学内容?如何切入文本呢?
1.重视“香菱之笑”。
“香菱之笑”至少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呆”“傻傻”“幼稚”说,必须结合全书纵观,另外这更是个一直有争议的话题,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学情,舍!第二种含义能充分体现香菱乐学诗、善学诗、苦学诗,可取!第三种更是“笑中含悲”,这是挖掘文本主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取!因此可以把香菱之笑作为切入点,可以设计成“香菱学诗之苦——香菱学诗真的只有苦吗?——香菱之笑中体会香菱学诗之乐——香菱学诗真的乐吗?——从香菱之笑中体会内心之苦”。但笔者认为此教学突破口,容易让完整读过红楼的并有了一定见解的学生,提出异议,而偏离文本,偏离课堂。所以也可不采用。
立足文本,适当插入香菱之身世,以探究“香菱如何学诗,香菱为何如此苦学诗”为主线,多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小说的字缝”,“结合背景”,“想象”,“体验”等方式品读小说,从而从品读中感受并感悟香菱学诗之痴,香菱身世之苦,香菱内心之悲,由此打开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之门。
——着眼于文本“香菱之笑”,关注于激发学生之阅读兴趣。取!
2.关注“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过程可谓如痴如醉,课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香菱学诗异常专注,而且不怕失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表现了她执着的性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关她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就能体会出它们的传神之处。如:“……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是因为“神与物游”(刘勰语),说明她此刻已是浮想联翩。“抠土”,有费尽心力之意,写她在立意时的反复斟酌之态。“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约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总之,这是香菱第二稿的构思全过程,从下文“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自为这首妙绝”等语都可以看出,香菱对自己这番苦吟的结果感到欣慰……
此类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关注文本细节,加深对作品人物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取!
3.聚焦“香菱之顽”。
“顽”来源于文本,是香菱自己对学诗目的的直接阐释(“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此字中更包含了香菱诸多的辛酸与无奈,尤其与文中探春黛玉等学诗之“顽”(“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有个很好的对比,充分折射出香菱这个苦命女子可悲可叹的命运。结合学情,让感悟来源于文本,回归于文本,正是笔者的用心所在!
——从文本中寻找关键词,读出不一样的感受,读出作品的厚度来。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香菱,她是封建女性的一名代表,她有如一朵洁白高雅的莲,在污浊的泥塘中挣扎着生长,但最终也无法逃脱被侮辱、被摧残的命运!一个这样美好的生命被黑暗的尘世所吞噬,是多么的可悲啊!刹那间芳华消逝,留下的是余香一缕!
教师在教学《香菱学诗》时,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体会香菱“苦命”“苦吟”之余,更多的思考“顽”的内涵,把语文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些应是我们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源头活水吧。
【参考资料】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
[2]《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5期.
[3]《教育信报》,2008年3月15日.
[4] 一栗.《红楼梦研究》,2007年,中华书局.
[5] 刘心武.《红楼梦——百家讲坛》,2005年,东方出版社.
[6]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2008年,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中学)
《红楼梦》是“一曲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歌”,香菱更是命运多蹇的苦命人,她难得空闲苦吟诗文,求得精神寄托,当探春诚心请她入社,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笔者认为,“苦命”“苦吟”难敌一“顽”,一个“顽”字,似有千钧重量,压在心头,如有万千言语,不吐不快。
一、细读香菱之苦命
《红楼梦》中最为命苦的就是香菱,她刚一出场就得到癞头和尚的判词——“有命无运,累及爹娘”;曹雪芹在副册里也安排了她的命运——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原名:甄英莲(暗示着其命运:真应怜)。
她遇上一个不负责任的家人霍启。霍启在热闹混乱的元宵夜丢下她独自在大街上,自己去上厕所,导致她被拐走。
她遇上一个阴险贪婪的人贩子。人贩子不但拐走她,还把她连许两家,结果发生命案,使她嫁给冯公子的美梦成了泡影。
她遇上一个迂腐书生冯渊。冯渊因为真心爱她,虽然买了她,却非要等良辰吉日正式迎娶,孰不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道理,结果是赔了夫人又丧命。
她遇上一个见死不救的旧识葫芦僧。葫芦僧虽然知道她的不幸,却为了自己讨好应天府贾雨村,反而不肯帮她,草草了结此案。
她遇上一个恩将仇报的应天府贾雨村。贾雨村本来是依靠她父亲的帮助才起家的,现在却为了讨好自己的新恩人贾政,故意放走杀人犯薛蟠,使她落入虎口,误了终身。
她遇上一个没头脑、不懂得怜香惜玉的丈夫薛蟠。“呆霸王”得到她却不珍惜,更不懂得欣赏她的诗文才华,只顾自己“淫佚无度”,为了新欢,牺牲了她这个旧爱。
她遇上了一个“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的夏金桂。“河东狮”“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她折磨、欺压、诋毁、污蔑香菱,使她惶惶终日,不得安宁。
她只是侍妾,平日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于是引发一段《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佳话。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
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得结束其苦命一生的时候,悲剧性就更为强烈了。
二、细读香菱之苦吟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细读香菱学诗的过程,我们必然关注以下语句:
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忙里偷闲读诗文)
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专心致志不懈怠)
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扎实苦吟听教导)
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勤奋刻苦多阅读)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题。(一“逼”一“央”热情高)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废寝忘食用心专)
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浮想联翩尚斟酌)
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苦思冥想有收获)
这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侧面描写衬苦吟)
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苦心专心达痴迷)
可真是诗魔了。(侧面描写衬入魔)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天才朦胧睡去了。(苦心孤诣忘时间)
字里行间怎一个“苦”字了得!
有神态、有动作、有语音描写,有正面、侧面描写。把香菱学之殷切、习之刻苦,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起早貪黑,废寝忘食,苦思冥想,专心致志。读诗、悟诗、谈诗、作诗,香菱通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前两次要么措词不雅、滞涩生硬,要么穿凿单一、有些离题,但她不灰心丧气,认真总结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写出鲜活的诗作来。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写出了“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咏月好诗,虽是梦中偶得,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细细想来,“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没有枉费香菱的一片苦心,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诣的结晶。
这也许应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悬想”“苦索”“顿悟”吧。
三、细读香菱之“顽”
香菱学诗十分刻苦,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近乎于痴。然而通观选文,先后写到香菱之笑竟达十六次之多,可见香菱一直都是“笑意写在脸上”的。然仔细分析,会发现其笑情笑态是多姿多彩,其笑意笑韵是同中有异。
1.香菱之“笑”给人感觉是呆、傻、幼稚。
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了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侧面烘托,呆傻之态跃然纸上。)
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幼稚可笑,至诚至纯。)
2.香菱之“笑”是她从学诗中获得快乐,陶醉其中,怡然自乐的真情流露。
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在林黛玉的初次具体点拨下,悟性聪慧的香菱因为平时读诗的困惑此时一下子得以消释,不由得在脸上荡起了欢心的笑容。这分明告诉我们,那全然是一种有如茅塞顿开之后豁然明了的畅快欣喜。)
只见她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了一回……只见香菱兴冲冲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生动地展现了她冥思苦想后终于觅得佳句而独自偷乐暗自高兴的内心世界。)
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透露的是她的喜不自禁,应验的是她的金石为开,闪现的是她的阑栅灯火。)
3.香菱之“笑”中更包含几多无奈,几多苦涩。
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个柬来,请你入社。”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香菱笑得无奈,笑得苦涩,结合其身世,不难看出其笑中之苦,面对贵族身份的众姐妹,便纵有万般愁苦,更与何人说,只能用一个“顽”字来搪塞。
香菱真的在“顽”吗?不!
香菱虽贱为人妾,但她自己骨子里却流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她的学诗绝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和鄙俗之徒的攀附风雅,而是一种执著顽强的自我回归,是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情怀和诗性人格乃至诗性理想的执著追求。她崇拜艺术,更憧憬过贵族阶级的精神生活。学会了写诗,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海棠诗社的活动,跟宝钗、黛玉以及探春姐妹们平起平坐了。
一个“顽”字,在精神上寄托了香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她只是活在自己美丽的梦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岂是一个弱女子能改变的?面对生活无忧的大公子、大小姐们,她只能用“顽”这个字来掩饰自己的那美丽而脆弱的梦,真是此时无苦胜有苦啊!此其一。
其二:香菱学诗,在一个“痴”字而不在“顽”字,她痴迷于诗、痴心读诗、痴情作诗。功夫不负有心人,心到痴时自有诗。且看香菱的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无疑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既写思念亲人之情,又表达了作者的孤单凄凉之感。“苦”不仅在表面,更在香菱的内心。
梦断魂,香消陨,诗韵诗情诗意诗之味,蕴涵几多辛酸几多欣喜几多命运辗转!“断送一生是此诗,此诗包蕴情何深!”所以,“顽”字更显得香菱身世之苦,香菱内心之悲。把美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就是悲剧的震撼力所在。
四、《香菱学诗》教学内容的取舍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座文学宝藏,《香菱学诗》则是宝藏里的一颗宝石,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多元性的主题会让初三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学上要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立足于文本,创造性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么,本文教学中哪些内容应该舍弃呢?
1.香菱学写三首诗的成败,意趣无穷。先把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先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意;再读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进一步体会“真景物、真感情”,明白诗的功力;再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返璞归真”,培养诗的个性与想象力。注重基础,全面落实,重视诵读和感悟,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了学诗的借鉴。
——探究如何学诗,远离“红楼”主题太远,舍!
2.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给人们的启示: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③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⑤勤于实践,不怕失败。⑥学习要有良好的环境等。
——光看表面,没有深入人物的身世背景,更没触及香菱为何如此学诗的深层原因,远离“红楼女子的悲情”,舍!
3.本回着重刻画香菱(相怜),从另一个侧面看是对黛玉的补充:黛玉多愁善感,天生是一个诗人,从曹雪芹为她拟的诸多诗篇看,她不亏为大观园中一等一的诗人。但在林黛玉跟宝玉、宝钗等的交往中,给人爱猜疑、爱哭闹的印象太深,作者通过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情节,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黛玉除了孤高自许外,还有热情开朗,诲人不倦的一面。
——题目为《香菱学诗》,喧宾夺主的解读,舍!
4.补充香菱詳细的身世背景,突出她的“苦命”,根据原著《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细致分析“慕雅女雅集”之“慕”,并挖掘“苦吟诗”的原因,从而折射整部小说的主题“一曲封建女性的悲歌”。
——对整部小说涉及过大,超出文本太多,增加学生阅读难度,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舍!
该舍的要舍,该取的要取。如何安排本文的教学内容?如何切入文本呢?
1.重视“香菱之笑”。
“香菱之笑”至少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呆”“傻傻”“幼稚”说,必须结合全书纵观,另外这更是个一直有争议的话题,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学情,舍!第二种含义能充分体现香菱乐学诗、善学诗、苦学诗,可取!第三种更是“笑中含悲”,这是挖掘文本主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取!因此可以把香菱之笑作为切入点,可以设计成“香菱学诗之苦——香菱学诗真的只有苦吗?——香菱之笑中体会香菱学诗之乐——香菱学诗真的乐吗?——从香菱之笑中体会内心之苦”。但笔者认为此教学突破口,容易让完整读过红楼的并有了一定见解的学生,提出异议,而偏离文本,偏离课堂。所以也可不采用。
立足文本,适当插入香菱之身世,以探究“香菱如何学诗,香菱为何如此苦学诗”为主线,多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小说的字缝”,“结合背景”,“想象”,“体验”等方式品读小说,从而从品读中感受并感悟香菱学诗之痴,香菱身世之苦,香菱内心之悲,由此打开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之门。
——着眼于文本“香菱之笑”,关注于激发学生之阅读兴趣。取!
2.关注“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过程可谓如痴如醉,课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香菱学诗异常专注,而且不怕失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表现了她执着的性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关她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就能体会出它们的传神之处。如:“……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是因为“神与物游”(刘勰语),说明她此刻已是浮想联翩。“抠土”,有费尽心力之意,写她在立意时的反复斟酌之态。“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约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总之,这是香菱第二稿的构思全过程,从下文“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自为这首妙绝”等语都可以看出,香菱对自己这番苦吟的结果感到欣慰……
此类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关注文本细节,加深对作品人物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取!
3.聚焦“香菱之顽”。
“顽”来源于文本,是香菱自己对学诗目的的直接阐释(“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此字中更包含了香菱诸多的辛酸与无奈,尤其与文中探春黛玉等学诗之“顽”(“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有个很好的对比,充分折射出香菱这个苦命女子可悲可叹的命运。结合学情,让感悟来源于文本,回归于文本,正是笔者的用心所在!
——从文本中寻找关键词,读出不一样的感受,读出作品的厚度来。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香菱,她是封建女性的一名代表,她有如一朵洁白高雅的莲,在污浊的泥塘中挣扎着生长,但最终也无法逃脱被侮辱、被摧残的命运!一个这样美好的生命被黑暗的尘世所吞噬,是多么的可悲啊!刹那间芳华消逝,留下的是余香一缕!
教师在教学《香菱学诗》时,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体会香菱“苦命”“苦吟”之余,更多的思考“顽”的内涵,把语文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些应是我们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源头活水吧。
【参考资料】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
[2]《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5期.
[3]《教育信报》,2008年3月15日.
[4] 一栗.《红楼梦研究》,2007年,中华书局.
[5] 刘心武.《红楼梦——百家讲坛》,2005年,东方出版社.
[6]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2008年,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