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深了,县城东南边贫困户移民安置区六能新区“老乡家园”的后山,几十栋咖啡色、白色、蓝色相间的居民楼,在银色的月光下,安静地睡着了……
这是2019年9月中旬的一个日子,正临近中秋。此刻,靠着后山的A17栋一楼一单元的102房,透出一束明亮的灯光。屋子里,户主张首帮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凝视着窗外的朦胧月色。由于室内灯光太过于强烈,屋外的月光他是看不清的。不过,他可以想象得出,松山之上一定出现了一轮明月。那清朗的气息,让他这个刚搬到县城来的“社区人”感到很舒心,很惬意。离张首帮不远的地方,他的妻子——一个腰部骨折了的女人坐在轮椅上,嘴里冒出了一句话:“他爹,明儿洪玲就要回校了,你看还有什么给她拿的?”张首帮转过头来,朝妻子笑了笑说:“他娘,洪玲的行李都准备好了,她去深圳读的学校,是深圳帮扶巴马的教育项目,不用交什么钱,政府有助学金和生活补贴。我已经留了一千多元零用钱给洪玲。”
张首帮这一户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移民新区搬迁户的一个缩影。二十年前,张首帮和妻子谢氏在老家弄阳一个石场里打石头。妻子被滚下坡的石头砸中腰部,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屯里没有学校。为了能让三个儿女上学读书,张首帮背着患病的妻子,手里牵着儿女,从所略乡大石山里的弄乐屯走出来。他们的目标是走到燕洞乡龙田村。那是一个有集市的地方,人口流动大,容易找到工作。学校的教学管理也比较好,方便儿女上学。
一轮明月挂在龙田村东北角山头的时候,张首帮一家五口终于走到了目的地,找了一家小旅馆安顿了下来。
张首帮记得,那一天正是中秋。
张首帮在街头租了一间瓦房,把儿女安排在龙田小学读书。自己便挨家挨户找活做。拆房子,搬水泥,打石头,这些没人干的苦差,张首帮一一揽了下来。妻子谢氏心也静不下来,她叫张首帮在街上找了一个卖鸡的摊位。于是,热闹的龙田圩场上,出现了一个拄着双拐的女人。她每卖一只鸡,都要靠着拐杖支撑自己的身子,看起来很吃力。赶龙田街的人们看在眼里,都愿意去谢氏鸡摊买鸡,而且是自己抓鸡,自己称好,然后付钱给这个苦命的女人。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张首帮三个儿女中的两个儿子考上了大学,女儿进了高中。这个时候,脱贫攻坚的号角在大石山中吹响了。张首帮户因妻子残疾、两个儿子在大学读书,被列为贫困户,享受贫困户帮扶政策。他从农村信用社贷了五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养猪。日子也开始过得有些起色了。
2018年春节,张首帮户得到贫困户移民搬迁指标,一家人搬到县城东南边的移民安置区六能社区,住进了120平方米四房两厅的套房。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是长寿养生旅游胜地。“仁寿山庄”景区是文旅项目,县里安排了一百多名农民工和几十户贫困户家庭在山庄务工。张首帮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旅游景区“仁寿山庄”做保安,社区还安排他的妻子谢氏在社区里的民族手工艺服饰加工厂做工。每天,工厂的员工轮流送货到张首帮家里,谢氏就可以坐在轮椅上加工产品了。这样一来,夫妻俩每个月都会有不少收入。两个儿子也陆续毕业并找到了工作。
2019年8月,小女儿张洪玲收到了深圳技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两个哥哥刚参加工作,未能赶回来祝福妹妹,他们俩提醒父亲,一定要回老家摆个小宴席,感谢父老乡亲一直以來对他们全家的关心和支持。宴席的钱由兄弟俩出,他们都有了工资哩。
女儿要上大学了,张首帮无论多忙,晚上都要回家看一看,和女儿谈谈心,拉拉家常。这一夜,张首帮下班晚了一些,女儿已经休息了。和妻子聊了几句之后,张首帮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钞票,数出了十几张。他轻轻推开了女儿的房门。银色的月光透过窗户,铺洒在女儿的床上,贴在女儿的脸蛋上。张首帮觉得,今夜的月色是多么的纯净,多么的爽朗。今夜的月亮,比起十多年前他背着妻子带着一家人走进龙田的那个中秋之月明亮多了。
女儿早已进入了梦乡。张首帮把钞票放在女儿的枕边,轻声走出了房门……
2020年的国庆和中秋是同一个日子,2020年又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月儿半圆了,大儿子打来电话说他和弟弟商量好了,今年的中秋,也就是国庆那一天,他们一定要回到县城的家。弟弟会到深圳接妹妹一起回来。家里脱贫了,今年的中秋国庆,一家人要团团圆圆,一起度过这幸福的时刻。末了,大儿子还不忘告诉父亲,这次他要带女朋友一起回来。
挂下大儿子的电话,一首熟悉的歌在张首帮脑海中响起:“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她)心房……”
此刻,坐在一旁的妻子谢氏的心田呀,已绽放出了一朵绚丽的山花。
作者简介:瑶鹰,本名蓝振林,瑶族,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7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在《民族文学》《广西文学》《芳草》《三月三》《红豆》《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多篇,著有散文集《故事像花瓣一样飘满故乡》。
这是2019年9月中旬的一个日子,正临近中秋。此刻,靠着后山的A17栋一楼一单元的102房,透出一束明亮的灯光。屋子里,户主张首帮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凝视着窗外的朦胧月色。由于室内灯光太过于强烈,屋外的月光他是看不清的。不过,他可以想象得出,松山之上一定出现了一轮明月。那清朗的气息,让他这个刚搬到县城来的“社区人”感到很舒心,很惬意。离张首帮不远的地方,他的妻子——一个腰部骨折了的女人坐在轮椅上,嘴里冒出了一句话:“他爹,明儿洪玲就要回校了,你看还有什么给她拿的?”张首帮转过头来,朝妻子笑了笑说:“他娘,洪玲的行李都准备好了,她去深圳读的学校,是深圳帮扶巴马的教育项目,不用交什么钱,政府有助学金和生活补贴。我已经留了一千多元零用钱给洪玲。”
张首帮这一户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移民新区搬迁户的一个缩影。二十年前,张首帮和妻子谢氏在老家弄阳一个石场里打石头。妻子被滚下坡的石头砸中腰部,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屯里没有学校。为了能让三个儿女上学读书,张首帮背着患病的妻子,手里牵着儿女,从所略乡大石山里的弄乐屯走出来。他们的目标是走到燕洞乡龙田村。那是一个有集市的地方,人口流动大,容易找到工作。学校的教学管理也比较好,方便儿女上学。
一轮明月挂在龙田村东北角山头的时候,张首帮一家五口终于走到了目的地,找了一家小旅馆安顿了下来。
张首帮记得,那一天正是中秋。
张首帮在街头租了一间瓦房,把儿女安排在龙田小学读书。自己便挨家挨户找活做。拆房子,搬水泥,打石头,这些没人干的苦差,张首帮一一揽了下来。妻子谢氏心也静不下来,她叫张首帮在街上找了一个卖鸡的摊位。于是,热闹的龙田圩场上,出现了一个拄着双拐的女人。她每卖一只鸡,都要靠着拐杖支撑自己的身子,看起来很吃力。赶龙田街的人们看在眼里,都愿意去谢氏鸡摊买鸡,而且是自己抓鸡,自己称好,然后付钱给这个苦命的女人。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张首帮三个儿女中的两个儿子考上了大学,女儿进了高中。这个时候,脱贫攻坚的号角在大石山中吹响了。张首帮户因妻子残疾、两个儿子在大学读书,被列为贫困户,享受贫困户帮扶政策。他从农村信用社贷了五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养猪。日子也开始过得有些起色了。
2018年春节,张首帮户得到贫困户移民搬迁指标,一家人搬到县城东南边的移民安置区六能社区,住进了120平方米四房两厅的套房。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是长寿养生旅游胜地。“仁寿山庄”景区是文旅项目,县里安排了一百多名农民工和几十户贫困户家庭在山庄务工。张首帮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旅游景区“仁寿山庄”做保安,社区还安排他的妻子谢氏在社区里的民族手工艺服饰加工厂做工。每天,工厂的员工轮流送货到张首帮家里,谢氏就可以坐在轮椅上加工产品了。这样一来,夫妻俩每个月都会有不少收入。两个儿子也陆续毕业并找到了工作。
2019年8月,小女儿张洪玲收到了深圳技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两个哥哥刚参加工作,未能赶回来祝福妹妹,他们俩提醒父亲,一定要回老家摆个小宴席,感谢父老乡亲一直以來对他们全家的关心和支持。宴席的钱由兄弟俩出,他们都有了工资哩。
女儿要上大学了,张首帮无论多忙,晚上都要回家看一看,和女儿谈谈心,拉拉家常。这一夜,张首帮下班晚了一些,女儿已经休息了。和妻子聊了几句之后,张首帮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钞票,数出了十几张。他轻轻推开了女儿的房门。银色的月光透过窗户,铺洒在女儿的床上,贴在女儿的脸蛋上。张首帮觉得,今夜的月色是多么的纯净,多么的爽朗。今夜的月亮,比起十多年前他背着妻子带着一家人走进龙田的那个中秋之月明亮多了。
女儿早已进入了梦乡。张首帮把钞票放在女儿的枕边,轻声走出了房门……
2020年的国庆和中秋是同一个日子,2020年又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月儿半圆了,大儿子打来电话说他和弟弟商量好了,今年的中秋,也就是国庆那一天,他们一定要回到县城的家。弟弟会到深圳接妹妹一起回来。家里脱贫了,今年的中秋国庆,一家人要团团圆圆,一起度过这幸福的时刻。末了,大儿子还不忘告诉父亲,这次他要带女朋友一起回来。
挂下大儿子的电话,一首熟悉的歌在张首帮脑海中响起:“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她)心房……”
此刻,坐在一旁的妻子谢氏的心田呀,已绽放出了一朵绚丽的山花。
作者简介:瑶鹰,本名蓝振林,瑶族,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7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在《民族文学》《广西文学》《芳草》《三月三》《红豆》《南方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多篇,著有散文集《故事像花瓣一样飘满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