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介语定义及中介语的形成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Corder在《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书中就提到了中介语理论这一概念,在书中他把学习者尚未达到的目标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1971年,Nemser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到了相似系统的概念。1972年Selinker在他的Language Transfer一文中提到并确立了中介语的概念。他指出中介语是指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体系。中介语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它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
中介语形成过程是一个伴随外语学习的漫长过程。首先,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语的影响,从词汇到语义结构,再到语法结构;第二阶段就是当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目的语的规则之后会将它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可以反应目的语的特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中国学生碰到的的第一个与母语差别最大的就是名词变为复数是要加S的语法规则,可能他在口语或者书面语中会在那些特殊结尾的名词后面加S变为复数;第三个阶段是课堂教学对于某一结构或规则的过分强调会使得学习者在习得外语的过程中频繁的使用某一词汇,我们称之为Training Transfer;第四个阶段是我们在学习某种语言时,能力还没有达到使用自如的时候尝试着对该语言进行策略处理,即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rategy.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当我们的目的语习得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在交际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一套技巧和策略来实现交际,比如变换用简单的词汇或者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来交流,或者使用诸如肢体或放慢语速夸张表情等来促成交流。这样我们学习的语言就会顺利的完成由母语向目的语的过渡。这个过程就是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二、中介语僵化
我们已经知道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在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始终伴有的不正确的外语语言形式,有时候这种不规范的语言特征永久性的成为一个人在使用该外语时的语言形式,这就形成了中介语僵化。Selinker认为95%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都会遇到语言僵化阶段,因为语言学习本身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形成中介语言僵化的原因也是很多方面的,学习者的心理认知水平,学习动机等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对于目标语国家文化的导入;英语课堂的教育模式是否适应学习者的接受能力等。
三、重视中介语僵化对于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只有5%的学习者能够达到熟练使用目标语的程度这一事实让外语学习者和教师倍感压力。那如何才能使得外语学习这一过程变得更有效呢?针对中介语形成过程的五个阶段我们可以考虑从如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学生对于所学外语的认知,使其明确目标语与母语的巨大差异。
让学习者意识到母语和目标语分属不同的语系甚至语族,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当学习者缺乏语言环境和语言条件下,输入和输出都会变得很有限,就会想到用母语和中介语来表达,如果这时候得不到校正后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二)过度概括是将语法规则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我们的母语里面在时态的表达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法项目或者规则,英语是通过动词的变化和一种复杂的结构来表示。另外一方面是要重视目标语的语料输入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保证充足的标准语料输入,随着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大量使用,这一点变得越来越简单易行。在接受了高质量的目标语输入后学生会将这些材料在大脑里归纳整理后以口语或者书面语的形式输出。学习者已经学到的知识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会起到一种监控的作用,当学习者在输出的时候有充裕的时间思考组织语言,他必将同时注意到语言形式和意义,这时候学习者的输出已经是质量较高的阶段了,再将自己的输出和原输入的标准语料进行比对,不足的地方还会校正和提高,整个学习过程快捷高效,从而避免了中介语和中介语僵化现象的发生。
(三)训练转移也是外语教学中经常碰到的现象。
课堂教学里的过度强调某一结构和词汇必定使学习者偏好使用它,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多样化。
(四)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有限的条件下为确保交流通畅,会采用一些方法,即交际策略。
常见的就是询问对方自己该如何表述,或者借用母语直译甚至杜撰某一词汇来表达。
(五)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只所以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修饰是为了让听话者更易理解。
研究表明,听话人就是否能够理解说话人所说的话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假装听懂;另一种是示意自己听不懂。这种对听不懂的话语进行示意的过程叫做意义协同,通过询问和相互纠正错误的过程被称为意义协同,有研究者认为,意义协同式互动是学习者构建自己中介语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外语学习。
四、总结
从对中介语和中介语僵化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是一套受规则支配的而系统语言,它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的不稳定的,是学习者对于所学语言在大脑中作出假设并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去检验。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能保证高品质的语言输入,正确使用错误分析法,加强母语和目标语文化差异的导入,正确看待中介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学习现象,英语教学活动会更有成效,广大师生都会从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任重远.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编辑 王立建)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Corder在《学习者错误之重要意义》一书中就提到了中介语理论这一概念,在书中他把学习者尚未达到的目标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1971年,Nemser在他的文章中也提到了相似系统的概念。1972年Selinker在他的Language Transfer一文中提到并确立了中介语的概念。他指出中介语是指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体系。中介语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它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
中介语形成过程是一个伴随外语学习的漫长过程。首先,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语的影响,从词汇到语义结构,再到语法结构;第二阶段就是当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目的语的规则之后会将它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可以反应目的语的特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中国学生碰到的的第一个与母语差别最大的就是名词变为复数是要加S的语法规则,可能他在口语或者书面语中会在那些特殊结尾的名词后面加S变为复数;第三个阶段是课堂教学对于某一结构或规则的过分强调会使得学习者在习得外语的过程中频繁的使用某一词汇,我们称之为Training Transfer;第四个阶段是我们在学习某种语言时,能力还没有达到使用自如的时候尝试着对该语言进行策略处理,即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rategy.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当我们的目的语习得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在交际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一套技巧和策略来实现交际,比如变换用简单的词汇或者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来交流,或者使用诸如肢体或放慢语速夸张表情等来促成交流。这样我们学习的语言就会顺利的完成由母语向目的语的过渡。这个过程就是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二、中介语僵化
我们已经知道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在学习者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始终伴有的不正确的外语语言形式,有时候这种不规范的语言特征永久性的成为一个人在使用该外语时的语言形式,这就形成了中介语僵化。Selinker认为95%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都会遇到语言僵化阶段,因为语言学习本身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形成中介语言僵化的原因也是很多方面的,学习者的心理认知水平,学习动机等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对于目标语国家文化的导入;英语课堂的教育模式是否适应学习者的接受能力等。
三、重视中介语僵化对于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只有5%的学习者能够达到熟练使用目标语的程度这一事实让外语学习者和教师倍感压力。那如何才能使得外语学习这一过程变得更有效呢?针对中介语形成过程的五个阶段我们可以考虑从如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学生对于所学外语的认知,使其明确目标语与母语的巨大差异。
让学习者意识到母语和目标语分属不同的语系甚至语族,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当学习者缺乏语言环境和语言条件下,输入和输出都会变得很有限,就会想到用母语和中介语来表达,如果这时候得不到校正后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二)过度概括是将语法规则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我们的母语里面在时态的表达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法项目或者规则,英语是通过动词的变化和一种复杂的结构来表示。另外一方面是要重视目标语的语料输入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保证充足的标准语料输入,随着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大量使用,这一点变得越来越简单易行。在接受了高质量的目标语输入后学生会将这些材料在大脑里归纳整理后以口语或者书面语的形式输出。学习者已经学到的知识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会起到一种监控的作用,当学习者在输出的时候有充裕的时间思考组织语言,他必将同时注意到语言形式和意义,这时候学习者的输出已经是质量较高的阶段了,再将自己的输出和原输入的标准语料进行比对,不足的地方还会校正和提高,整个学习过程快捷高效,从而避免了中介语和中介语僵化现象的发生。
(三)训练转移也是外语教学中经常碰到的现象。
课堂教学里的过度强调某一结构和词汇必定使学习者偏好使用它,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多样化。
(四)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有限的条件下为确保交流通畅,会采用一些方法,即交际策略。
常见的就是询问对方自己该如何表述,或者借用母语直译甚至杜撰某一词汇来表达。
(五)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只所以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修饰是为了让听话者更易理解。
研究表明,听话人就是否能够理解说话人所说的话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假装听懂;另一种是示意自己听不懂。这种对听不懂的话语进行示意的过程叫做意义协同,通过询问和相互纠正错误的过程被称为意义协同,有研究者认为,意义协同式互动是学习者构建自己中介语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外语学习。
四、总结
从对中介语和中介语僵化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是一套受规则支配的而系统语言,它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的不稳定的,是学习者对于所学语言在大脑中作出假设并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去检验。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能保证高品质的语言输入,正确使用错误分析法,加强母语和目标语文化差异的导入,正确看待中介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学习现象,英语教学活动会更有成效,广大师生都会从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任重远.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编辑 王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