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教育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营造和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的一些基本条件和特征,强调在面对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研究生培养必然的趋势,也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因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谁拥有知识资源越多,谁就最具有竞争实力。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是以培养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高层人才为目标的,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近几年来,全国的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譬如,从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多样化培养模式发生变化,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面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等等。研究生创新教育就是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因此,任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加强创新管理,健全管理创新体制
  
  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是创新教育的支撑条件和硬件保障,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首先,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有创新、要达到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就必须先在管理上下工夫,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有创新。研究生管理干部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大胆地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扫除体制上的障碍,积极积累知识,使得研究生管理形成一个具有学习创新型的管理体系,适应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
  如何加强创新管理,需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者要从大局出发,从当前基础型研究的国内外形势和动态出发,深入了解和清晰认识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战略意义,结合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学科等特点、研究生指导教师整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发展潜力、地域条件、工作环境以及多年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不断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和兄弟单位成功的做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适时调整战略思路,制定新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其次,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一要树立全面质量观,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二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依法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按照有关法规,实行严格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并不断完善从招生、培养、管理到授予学位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把好质量关;三要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等专家系统在执行监督、学科评议、质量监管以及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四要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监督和保证机制,加大检查评估力度。
  
  二、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
  
  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师资队伍、科研层次、规模大小、实验条件、学术水平等影响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布局、规模和水平,构成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知识平台,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学科环境。不同的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宽广的学科结构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
  首先,为了加快学科发展,促进学科的交叉,培养单位应该大力鼓励研究生导师跨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中,大多都从文化环境、管理环境、学科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教育。因此,良好的学科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基本条件,高水平的硬件资源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利因素。
  其次,要推进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改革,逐步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他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而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和研究生指导形式。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交叉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要突出前沿领域知识的教学。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研究生的指导形成要逐步实行建立“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在研究生的教育中,要注重个性的发展,在培养计划、教学、论文等环节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使得研究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积极锻炼创新能力。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开拓视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导师的素质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因此,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导师具有宽厚的知识面、高超的学术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能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中有所建树。导师始终要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立足于知识创新。这样才能保证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树立全面质量观。导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不但教导研究生任何做学问,还要教会研究生任何做人,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研究生来说,要培养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献身事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加强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研究生无私无畏、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崇尚诊治、推崇逻辑的理性精神和追求实证、把握规律的物质精神。因而,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学风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和努力,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而宽容而又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创新教育的源泉,创造的思想来源于批评,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也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保证。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科学表达能力,以客观的、公正的、善意的和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质。
  因此,在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要始终贯穿着批评的基本原则。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为研究生的能力训练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指导。研究生要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论坛,有效地开阔研究生在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等方面视野,有助于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强化训练。
  五、增强竞争与激励机制,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
  合理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当建立淘汰制度能有效地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研究生收费实行公费培养和自筹经费并存的双轨制度,公费研究生的比例极低,大多数研究生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研究生为了生活问题忙于奔波,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许多承担纵向课题的导师及其研究生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和给予他们的物质奖励远远不能成正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秀人才在具有难度的创造性科研事业上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量,极大地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使得有才能的研究生从忙于生活问题中解脱出来,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加大助管、助教力度,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和奖励基金,对研究生产出的创新成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随着研究生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研究生的入学门坎大大减低了,培养质量的控制尤为严重,引入淘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德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都实行淘汰制,他们入学率很高,但淘汰率也很高。因此,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上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淘汰制度也是控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国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实行筛选制度,但总体淘汰率较低,没有真正达到淘汰机制的目的。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具有专门知识、有独立工作能力专门人才。“素质教育不是对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其本质是人自身的创新,即培养人在自身的主体创新活动中不断创新自我的素质和能力。因而,与研究生的素质教育的目的相比,光靠传统的培养模式,是难以达到培养目的的。研究生教育不但在管理上有创新,还要在实际教育制度上进行创新,即要进行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要加强创新教育,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即“三创教育”),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始终坚持了“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面对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对研究生的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必然的趋势,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以及管理人员都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模式,脚踏实地,从源头上抓质量,使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创新文化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孙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7,(3):122-123.
  [2]李伟,陈军,李院莉.论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7-8):41-42.
  [3]张喜梅,薛焱华,冯丽娜.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4):78-80.
  [4]梁海霞,吴哲敏.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9):21-22.
  [5]范钧,王小飞,汪益民.对研究生素质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22-25.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介绍模拟企业经营沙盘演练以及引入学生活动所做的设计,对实际活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说明了引入学生社团活动的好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对大学生关于身体素质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三大主观因素进行量化,探讨它们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理论分析,为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体育
[摘 要]:在如今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不仅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心理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包括培养认知、情意、技能等方面的品质。学生心理素质不佳通常表现为情绪问题、意志问题、智力问题和人格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做了具体分析,并且就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几点方案。  [关键词]:学生 学校德育 心理素质  
高校的扩招以及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学生的课堂参与越来越少,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对THP-1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yl coenzyme A:cholesterol acyhransferase-1,ACAT-1)表达的影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IL-2和IL-10对Treg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比较扩增的Treg细胞和自然分选Treg细胞对CTL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2和IL-10作为诱导剂,
目的观察PTEN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大鼠CNS中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结果PTEN阳性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
[摘要]从中国古代德育理念、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的历史考察中,对现实高校德育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德育 考察 借鉴    德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时代变异性,本文在遵循德育的自身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国古代传统德育作简单的考察研究。    一、中国古代德育的借鉴    1.“以人为本,群己和谐,重义轻利”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中国古代
目的 探讨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法对深部念珠菌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酶联免疫法检测47例经临床确诊为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A组)、23例确诊为细菌感染且无念珠菌感
高校"三育人"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载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教书育人,管理干部在行政工作中管理育人,后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服务育人,这是"三育人"的基本途径,从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