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一直是我国的教育根本。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且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的复杂现实给大学生的信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这些正侵蚀着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良知,扭曲着一些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的,它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作为突破点,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传统文化为媒介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融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中。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又是孝为起点和核心的,因而,《论语》中孝道所体现的精神、伦理价值对于新时代要求下马克思主义“四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论语》中“孝”的对象的广泛性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孝:“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也就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思。在《论语》中,孝的对象得到了扩大,是广义上的孝。“所谓广义上的孝, 就是更深层次、更广泛意义上的孝。孝的对象不仅指父母,还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以及伯、叔、姑、舅等所有亲属长辈;还指邻里所有长辈;还指君主。”
如:在《里仁》篇:“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后不怨’”,“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进》篇“子日:‘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都指的个体家庭中子对父母之“孝”,就向父母劝诫的行为,个人追求与事亲之间关系的解决,乃至对待父母刁难的态度等具体事件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而在《为政》篇中:“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此处“先生”,学界认为多指长者,孝的对像就推广到宗族中的长者,而不仅仅只是狭义家庭中的父母。
又如:在《论语·子路》中:“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日:‘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日:‘敢问其次。’日:‘言必信,行必果,磋径然小人哉!亦可以为次矣。’……”这段话从国家,宗族,个人三个层面界定了“士”的要求,而孝作为“士”的道德标准位列其中,这无疑“将处理血缘关系的孝的道德扩大了,由适应宗法制度需要的贵族风范扩大为每一个青年人所必备的起码行为。”从而“孝”的对象在基本道德的范畴下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孝”成为一个有品格、有道德的人待人的基本态度。
可见,《论语》中的孝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家庭的伦理道德,而是上升到邻里和睦,社会稳定的层面。其对象的广泛性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且通俗易懂,同时也符合和平年代的时代要求,更重要的是无论从孝道的实施者,还是孝的实现对象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二、《论语》中“孝”的内在基础的广泛性
《论语·学而》篇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段探讨了《论语》中的核心思想“仁”。该文本中的“仁”是由爱自己:尊重,肯定个体的生命价值;爱家人:以孝悌为本侍奉家人;爱众生:泛爱众无等差的博爱三层内涵构成,是从自我仁到家庭仁再到天下仁,有内致外不断升华的“爱人”精神的一个层层渐进的过程。但在这里“仁”主要指的是事亲之仁。
由“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可见,“仁”与“孝”,在本意上是有相同之处的,即爱亲,孝悌狭义上指的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孝”之事亲、爱亲,是“仁者爱人”基本出发点。而孔子所说的“爱人”,是在“孝”的基础上的一种内涵的扩大。“爱人”是仁的本质含义。《论语·阳货》中:“子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评价宰予不仁的同时,也谈是谈孝,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肯定不仁。由此来看,孝与仁共同的基点是血亲之爱,孝是对亲而言,仁是由亲向外的逐渐拓展。
在《论语·学而》中: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由《子路》篇“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可见,“悌”还指超出宗族范围之外的良好人际关系。孔子说弟子在家奉养父母,在外尊敬兄长,将这种情感推广开来,普及于众,才能算是接近于仁。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曾经说道:“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笃于亲”即是“孝”,处于统治阶级的“君子”躬行“孝道”,可以风化百姓,使之归于“仁道”。因此,从《论语》来看,由“孝”出发,扩大情感、上行下效就是亲近“仁”,也就是说:“孝”是“仁”的基础和原点,“仁”则是在“孝”的基础上内涵的扩大和深化。
此处,从“仁”这个形而上的道德伦理思想出发,构建“孝”内在的思想基础,无疑是赋予了“孝”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将中国儒家思想中“仁”积极意义与中华传统美德“孝”紧密结合,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广泛性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时代需求,更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打下了深刻的心理基础。
三、《论语》中“孝”的实行效果的广泛性
《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思是:如果只是物质层面上要赡养自己的父母,而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与敬重的话,所谓“孝”与饲养犬马是没有区别的。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与子夏关于“孝”的讨论中也有类似讨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由此可见,孔子说说的孝,是建立在从衣食住行上照顾父母,在娱乐,思想,情感需求上满足的赡养,是内心里的“敬”和外在的敬——“色难”的统一,是全方位的孝。
当然,《论语》中所提到的“孝”,并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个体需求上。前文已经论及“悌”实际上就是“孝”由家庭内部走向兄长、邻里的外扩。具体到《论语·学而》中,“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就阐述了“对待父母能竭尽所能,对待君主能舍弃生命“的道德思想。孔子在此将君臣与父子的关系相提并论,无疑是把“孝”的道德理念提高到了为君主、为国家尽忠的高度。更有《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說。在明确父子,君臣上下对应关系的同时,孔子再次把两对关系并提,“孝”与“忠”相连,使其实行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化,上升到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体与社会的层面上。
在此,“孝”由满足父母身心的全面需求;拓展到尊敬兄长,爱护邻里;与对君主,国家的尽忠。如《孝经》所说:“孝,德之本也”。《论语》中“孝”是各种美德的基础,其内涵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满足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情感需求;其间所表达的社会美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的良好基础;而个人最终价值的实现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是起到了制定标准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钱穆.论语新解[M].三联书店,2002.
[3]李泽厚.论语今译[M].三联书店,2004.
[4][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作者简介:甘露(1985-)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助教,武汉东湖学院思政课部,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论语》中“孝”的对象的广泛性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孝:“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也就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思。在《论语》中,孝的对象得到了扩大,是广义上的孝。“所谓广义上的孝, 就是更深层次、更广泛意义上的孝。孝的对象不仅指父母,还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以及伯、叔、姑、舅等所有亲属长辈;还指邻里所有长辈;还指君主。”
如:在《里仁》篇:“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后不怨’”,“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进》篇“子日:‘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都指的个体家庭中子对父母之“孝”,就向父母劝诫的行为,个人追求与事亲之间关系的解决,乃至对待父母刁难的态度等具体事件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而在《为政》篇中:“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此处“先生”,学界认为多指长者,孝的对像就推广到宗族中的长者,而不仅仅只是狭义家庭中的父母。
又如:在《论语·子路》中:“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日:‘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日:‘敢问其次。’日:‘言必信,行必果,磋径然小人哉!亦可以为次矣。’……”这段话从国家,宗族,个人三个层面界定了“士”的要求,而孝作为“士”的道德标准位列其中,这无疑“将处理血缘关系的孝的道德扩大了,由适应宗法制度需要的贵族风范扩大为每一个青年人所必备的起码行为。”从而“孝”的对象在基本道德的范畴下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孝”成为一个有品格、有道德的人待人的基本态度。
可见,《论语》中的孝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家庭的伦理道德,而是上升到邻里和睦,社会稳定的层面。其对象的广泛性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且通俗易懂,同时也符合和平年代的时代要求,更重要的是无论从孝道的实施者,还是孝的实现对象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二、《论语》中“孝”的内在基础的广泛性
《论语·学而》篇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段探讨了《论语》中的核心思想“仁”。该文本中的“仁”是由爱自己:尊重,肯定个体的生命价值;爱家人:以孝悌为本侍奉家人;爱众生:泛爱众无等差的博爱三层内涵构成,是从自我仁到家庭仁再到天下仁,有内致外不断升华的“爱人”精神的一个层层渐进的过程。但在这里“仁”主要指的是事亲之仁。
由“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句可见,“仁”与“孝”,在本意上是有相同之处的,即爱亲,孝悌狭义上指的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孝”之事亲、爱亲,是“仁者爱人”基本出发点。而孔子所说的“爱人”,是在“孝”的基础上的一种内涵的扩大。“爱人”是仁的本质含义。《论语·阳货》中:“子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评价宰予不仁的同时,也谈是谈孝,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肯定不仁。由此来看,孝与仁共同的基点是血亲之爱,孝是对亲而言,仁是由亲向外的逐渐拓展。
在《论语·学而》中: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由《子路》篇“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可见,“悌”还指超出宗族范围之外的良好人际关系。孔子说弟子在家奉养父母,在外尊敬兄长,将这种情感推广开来,普及于众,才能算是接近于仁。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曾经说道:“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笃于亲”即是“孝”,处于统治阶级的“君子”躬行“孝道”,可以风化百姓,使之归于“仁道”。因此,从《论语》来看,由“孝”出发,扩大情感、上行下效就是亲近“仁”,也就是说:“孝”是“仁”的基础和原点,“仁”则是在“孝”的基础上内涵的扩大和深化。
此处,从“仁”这个形而上的道德伦理思想出发,构建“孝”内在的思想基础,无疑是赋予了“孝”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将中国儒家思想中“仁”积极意义与中华传统美德“孝”紧密结合,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广泛性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时代需求,更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打下了深刻的心理基础。
三、《论语》中“孝”的实行效果的广泛性
《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思是:如果只是物质层面上要赡养自己的父母,而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与敬重的话,所谓“孝”与饲养犬马是没有区别的。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与子夏关于“孝”的讨论中也有类似讨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由此可见,孔子说说的孝,是建立在从衣食住行上照顾父母,在娱乐,思想,情感需求上满足的赡养,是内心里的“敬”和外在的敬——“色难”的统一,是全方位的孝。
当然,《论语》中所提到的“孝”,并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个体需求上。前文已经论及“悌”实际上就是“孝”由家庭内部走向兄长、邻里的外扩。具体到《论语·学而》中,“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就阐述了“对待父母能竭尽所能,对待君主能舍弃生命“的道德思想。孔子在此将君臣与父子的关系相提并论,无疑是把“孝”的道德理念提高到了为君主、为国家尽忠的高度。更有《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說。在明确父子,君臣上下对应关系的同时,孔子再次把两对关系并提,“孝”与“忠”相连,使其实行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化,上升到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体与社会的层面上。
在此,“孝”由满足父母身心的全面需求;拓展到尊敬兄长,爱护邻里;与对君主,国家的尽忠。如《孝经》所说:“孝,德之本也”。《论语》中“孝”是各种美德的基础,其内涵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满足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情感需求;其间所表达的社会美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的良好基础;而个人最终价值的实现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是起到了制定标准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钱穆.论语新解[M].三联书店,2002.
[3]李泽厚.论语今译[M].三联书店,2004.
[4][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作者简介:甘露(1985-)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助教,武汉东湖学院思政课部,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