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5年夏,我结束“下乡知青”生涯来到一所幼儿园担任教师,90年代初又调往区教研室工作。2001年退休至今,我仍时有机会参加一些与幼教有关的活动。从教40余年,我目睹了改革开放前后这一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与时俱进的教师观察活动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观察”对于教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初到幼儿园我就知道自己的工作离不开观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样是教师的“观察”,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刚到幼儿园时,我每天按教材要求备课、上课。我的观察只限于了解教材内容幼儿是否掌握,从未想过“观察儿童”也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曾担任过业务园长。那时到各班“检查工作”,就是按照老师制定的教学计划观察小朋友:看看“10以内加减法”孩子们做得怎样?歌曲“小飞机”大家学会了没有……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可以说,改革前的幼儿园教育大都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主观拟定的教学计划为蓝本。教师教,孩子被动接受。我们需要通过观察了解的,只是哪些内容幼儿接受了?接受程度如何?哪些幼儿还需要“补课”?因此,那时观察的目的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
1996年3月《幼儿园工作规程》及2001年8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学前教育领域吹响了改革的号角。随之,教师观察的目的也在发生变化。《纲要》明确提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被界定为“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纲要》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甚至每个幼儿的发展目标,确定教育策略和内容。教师的“教”要为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服务。教师在制定计划之前,必须观察了解幼儿。因此,观察的目的也转化为“寻找适儿童的教育”。户外游戏时,张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不少幼儿在围观蚂蚁,萱萱小朋友还问:“老师,蚂蚁吃树叶吗?”为此,张老师又做了进一步观察与思考,继而生成了“有趣的蚂蚁”这一主题活动,并融入多项发展目标。由于观察幼儿在前,教育决策在后,适合幼儿兴趣需要的活动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的观察已不再限于活动之前。一次,蒋老师组织托班幼儿通过油水分离的方式“刷”出春天,如柳树发芽、小花开放。奇怪的是,孩子们并没有关注画面的内容,只是一个劲儿地刷呀刷呀,甚至把纸都刷烂了。看来托班幼儿对颜色的强烈兴趣使他们忽略了画面本身。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容易满足于“刷”这种大肌肉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刺激,而忘了刷的目的。看来,她设计的活动并不适合本班幼儿!“我是一个粉刷匠……”忽然,大宝边刷边唱起歌曲《小小粉刷匠》,其他幼儿也和着一起唱。老师想:边歌唱边“刷墙”的行为虽然简单,却可以综合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于是,蒋老师欣然放弃之前的计划,和孩子们边唱边刷起“墙”来。这个濒临“失败”的活动,终于在快乐的歌声中成功结束。
过去,教师观察活动的关注点可以用“几多几少”来概括:关注知识技能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内心感受少;关注幼儿群体特点多,关注个体差异少;关注幼儿的缺点多,优点少。
记得过去每年“六一”都要给小朋友排练节目,甚至还要外出参加比赛。排练过程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表演技能,并不断“筛选”演员。谁演得好、谁上台,全然不顾幼儿的感受。一些小朋友非常希望能够表演,却终因“动作不到位”被拒绝。尽管我们规定了必须有全体幼儿参与的节目,又将单一的文艺会演改为“文体联欢”——增加了体育游戏……但无论怎样“努力”,那时的“赶排节目”,仍会使一些幼儿的身心受到伤害。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儿的情绪和内心感受逐步被教师所关注。《纲要》各领域幼儿发展目标的第一条,都是有關情感、态度、兴趣的。这些目标具有幼儿终身发展的价值。近些年“六一”来临之际我再走进幼儿园,更多地看到了诸如家长开放日、亲子游园会等各种节日庆祝方式,更多看到了幼儿轻松愉快的笑脸,而“有损于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训练”也在《纲要》中被明令禁止。
以往教师组织活动,总是全班“整齐划一”,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幼儿。一些“能力差”的孩子有时还可能受到歧视。《纲要》明确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幼儿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比如,在“喂喂小青蛙”的体育游戏中,杜老师不仅将装饰成“张着大嘴”的小青蛙的纸箱放置在远近不同的地方,又提供了大小不同的沙包供幼儿自主选择后投进青蛙的“大嘴”里。活动过程中,杜老师还要继续观察幼儿投掷能力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力量大小的不同,随时调整纸箱的距离,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过去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更多是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哪个孩子“挑食”,哪个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纲要》的实施使大家更多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优势。随着国家“开放政策”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落实,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越来越被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同。
这几年,新西兰的“学习故事”深入人心。“学习故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关注幼儿“能做什么”,而非“不能做什么”,教师仅记录幼儿“令人惊喜的表现(即‘哇’时刻)”。这样,教师的关注点就很自然地从关注幼儿的缺点转向关注他们的优点了。小班的吴老师发现墨墨玩滑梯时,滑到一半便趴在上面往下滑。通过悉心观察她得知,墨墨的举动并非是“不遵守游戏规则”,而是为了避免滑梯上的树胶影响自己下滑速度而中途调整了下滑姿势。接下来,墨墨又通过亲身体验对不同滑梯的下滑速度进行比较,最终发现了滑梯表面特征及倾斜度对下滑速度的影响。墨墨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能力俨然像个小小“科学家”!
过去,教师观察的范围比较窄,即仅限于幼儿本身,幼儿园周围丰富的环境资源往往得不到利用。面对幼儿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常束手无策。记得刚入职不久,我去一所幼儿园参观,看到教师拿出事前精心描绘的“雨中情景”图片教小朋友朗读关于“雨”的诗歌。当时窗外就在下雨,雨中的美景近在咫尺,教师却没有去观察、去发现,更没有和小朋友一起边欣赏、边学习。 随着改革的推进,“大教育观”逐步深入人心。《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纲要》指导下,幼儿园周边,包括社区的自然、人文环境越来越多地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素材。不少农村幼儿园也决定放弃对城镇幼儿园“高大上”设施的效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山区幼儿园的单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大山里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在山里,幼儿自由结伴捉蚂蚱、捡石头、拾树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探索、发现、表达,还边休息边随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自由律动。幼儿又将拾到的“宝贝”放进小篮子带回幼儿园继续“研究”,开心极了。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成长环境。随着改革的深入,幼儿的“家庭环境”也成为教师观察的重点之一。在体育活动中马老师和高老师发现,入园不久的子严小朋友在大运动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家访老师们看到:子严家不仅室内空间非常狭小,而且走出屋门,就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这样的居家环境使家长不敢让孩子随意活动,从而影响了子严大肌肉动作的早期发展。于是教师决定以伙伴的身份单独与子严游戏,同时降低了他大运动的难度要求,并取得家长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子严不但大运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变得开朗、自信了。
随着《纲要》精神不断深入人心,教师观察的范围又在不断扩展。《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段论述告诉我们,教师自身的言行就是幼兒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社区、家庭,还要观察自己。对自己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知觉,是教师对自身信息的感知。数年前幼教界兴起的教师“反思”热潮恰好使教师在“观察自己”方面有了突破。在托班“运沙包”的游戏中,张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把沙包放到头上,有的用胳膊夹着,而乐乐却把沙包“藏”到了衣服里。张老师觉得很新奇,便声音洪亮地说:“乐乐真会想办法。真棒!”接着,张老师还准备夸夸其他小朋友,没想到其他孩子瞬间也把沙包放到了衣服里。张老师立即反思了自己的言行,并写出“‘你真棒’的夸奖也有弊端”一文发表。
过去,观察对教师工作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活动要按教材进行,教师观察的只是最后的“教学效果”。教师撰写观察笔记往往流于形式,个别老师甚至为“应付差事”从杂志上抄一段。现在,“观察”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支持幼儿快乐发展的重要环节。此外,观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就明确提出:“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是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一。
“观察”不仅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而且对保教工作者自身成长的多重价值。
首先,观察使教师更加爱孩子、爱事业。
教师和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只要悉心观察,每天都会发现孩子们的许多可爱之处。一天,幼儿正在盥洗。一位小朋友跑来告状说:“泡泡在用刚洗干净的毛巾蘸池子里的脏水!”听到这个消息,刘老师气冲冲地走进盥洗室,大声说:“泡泡,你为什么用干净毛巾弄脏水?你不知道脏水里有病菌吗?!”忽然,刘老师从泡泡的眼神里观察到一丝渴求理解的目光。于是她俯下身体,用和蔼的口吻说:“能告诉刘老师你为什么蘸水吗?”泡泡回答:“刘老师,您不是跟我们说要节约用水吗?看到池子里的水都白白流走,我想用毛巾把它吸起来,就不浪费了!”原来是这样!刘老师顿时被泡泡天真可爱的言行感动了。
第二,观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师的观察又需要与时俱进了。《指南》告诉我们“要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生活和游戏中的“观察与回应”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要求。一次观察小班户外游戏,我发现红红边玩积木边哼唱,便马上记下旋律和歌词。只听红红反复唱道:
2/4 3 5 | 3 1 ||
我 搭 楼 房。 当她搭的楼房倒掉时,她又用同样的旋律唱:
2/4 3 5 | 3 1 ||
楼 房 倒 了。 我立即饶有兴致地模仿她的歌声。 红红笑着听我歌唱。很快,她的歌声起了变化,变成:
2/4 3 5 5 | 3 1 | 3 — ||
我 搭 个 大 楼 房。
我的回应竟使红红自发哼唱的旋律有所发展——从四个四分音符,变成了三个四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全曲也增加了一小节!为进一步分析与红红的互动过程,事后我不仅再次研读了《指南》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还参阅了《幼儿音乐学习原理》、津巴多著《普通心理学》等书籍,感觉太有收获了。
第三,观察促进园长提升管理水平,与教师一起成长。
2017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明确要求园长要“利用日常观察、观摩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评价保育教育状况并给予建设性反馈。”可见,观察并非只是教师的任务。
一次观摩中班用彩泥制作螃蟹的活动时,我发现绝大部分幼儿都在制作螃蟹,只有露露做了饺子和蛋糕。问及原因,露露回答:“我怕小螃蟹饿着!”露露虽然没有做螃蟹,她的制作行为却颇有创意。于是我把自己的发现悄悄告诉了带班教师。在“分享”环节,老师特地请露露给大家介绍了她的作品。我想:如果园长能做教师的合作伙伴,一起观察幼儿,会很有意义。
如果园长能成为观察幼儿的榜样,教师的观察活动会更加积极主动;经常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需求,园长的决策就会有“儿童视角”,从而更容易把握“一切为幼儿发展服务”的办园方向;园长的观察还能有效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提升办园质量……
我观察孩子们的言行几十年,至今积累了数百万字的记录。观察,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能和小朋友在一起是多么幸福;观察,使我越来越体会到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做一名终身的学习者。
“观察”对于教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初到幼儿园我就知道自己的工作离不开观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样是教师的“观察”,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刚到幼儿园时,我每天按教材要求备课、上课。我的观察只限于了解教材内容幼儿是否掌握,从未想过“观察儿童”也是教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曾担任过业务园长。那时到各班“检查工作”,就是按照老师制定的教学计划观察小朋友:看看“10以内加减法”孩子们做得怎样?歌曲“小飞机”大家学会了没有……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依据。可以说,改革前的幼儿园教育大都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主观拟定的教学计划为蓝本。教师教,孩子被动接受。我们需要通过观察了解的,只是哪些内容幼儿接受了?接受程度如何?哪些幼儿还需要“补课”?因此,那时观察的目的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
1996年3月《幼儿园工作规程》及2001年8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学前教育领域吹响了改革的号角。随之,教师观察的目的也在发生变化。《纲要》明确提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被界定为“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纲要》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甚至每个幼儿的发展目标,确定教育策略和内容。教师的“教”要为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服务。教师在制定计划之前,必须观察了解幼儿。因此,观察的目的也转化为“寻找适儿童的教育”。户外游戏时,张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不少幼儿在围观蚂蚁,萱萱小朋友还问:“老师,蚂蚁吃树叶吗?”为此,张老师又做了进一步观察与思考,继而生成了“有趣的蚂蚁”这一主题活动,并融入多项发展目标。由于观察幼儿在前,教育决策在后,适合幼儿兴趣需要的活动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的观察已不再限于活动之前。一次,蒋老师组织托班幼儿通过油水分离的方式“刷”出春天,如柳树发芽、小花开放。奇怪的是,孩子们并没有关注画面的内容,只是一个劲儿地刷呀刷呀,甚至把纸都刷烂了。看来托班幼儿对颜色的强烈兴趣使他们忽略了画面本身。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容易满足于“刷”这种大肌肉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刺激,而忘了刷的目的。看来,她设计的活动并不适合本班幼儿!“我是一个粉刷匠……”忽然,大宝边刷边唱起歌曲《小小粉刷匠》,其他幼儿也和着一起唱。老师想:边歌唱边“刷墙”的行为虽然简单,却可以综合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于是,蒋老师欣然放弃之前的计划,和孩子们边唱边刷起“墙”来。这个濒临“失败”的活动,终于在快乐的歌声中成功结束。
过去,教师观察活动的关注点可以用“几多几少”来概括:关注知识技能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内心感受少;关注幼儿群体特点多,关注个体差异少;关注幼儿的缺点多,优点少。
记得过去每年“六一”都要给小朋友排练节目,甚至还要外出参加比赛。排练过程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表演技能,并不断“筛选”演员。谁演得好、谁上台,全然不顾幼儿的感受。一些小朋友非常希望能够表演,却终因“动作不到位”被拒绝。尽管我们规定了必须有全体幼儿参与的节目,又将单一的文艺会演改为“文体联欢”——增加了体育游戏……但无论怎样“努力”,那时的“赶排节目”,仍会使一些幼儿的身心受到伤害。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儿的情绪和内心感受逐步被教师所关注。《纲要》各领域幼儿发展目标的第一条,都是有關情感、态度、兴趣的。这些目标具有幼儿终身发展的价值。近些年“六一”来临之际我再走进幼儿园,更多地看到了诸如家长开放日、亲子游园会等各种节日庆祝方式,更多看到了幼儿轻松愉快的笑脸,而“有损于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训练”也在《纲要》中被明令禁止。
以往教师组织活动,总是全班“整齐划一”,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幼儿。一些“能力差”的孩子有时还可能受到歧视。《纲要》明确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幼儿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比如,在“喂喂小青蛙”的体育游戏中,杜老师不仅将装饰成“张着大嘴”的小青蛙的纸箱放置在远近不同的地方,又提供了大小不同的沙包供幼儿自主选择后投进青蛙的“大嘴”里。活动过程中,杜老师还要继续观察幼儿投掷能力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力量大小的不同,随时调整纸箱的距离,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过去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更多是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哪个孩子“挑食”,哪个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纲要》的实施使大家更多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优势。随着国家“开放政策”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落实,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越来越被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同。
这几年,新西兰的“学习故事”深入人心。“学习故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关注幼儿“能做什么”,而非“不能做什么”,教师仅记录幼儿“令人惊喜的表现(即‘哇’时刻)”。这样,教师的关注点就很自然地从关注幼儿的缺点转向关注他们的优点了。小班的吴老师发现墨墨玩滑梯时,滑到一半便趴在上面往下滑。通过悉心观察她得知,墨墨的举动并非是“不遵守游戏规则”,而是为了避免滑梯上的树胶影响自己下滑速度而中途调整了下滑姿势。接下来,墨墨又通过亲身体验对不同滑梯的下滑速度进行比较,最终发现了滑梯表面特征及倾斜度对下滑速度的影响。墨墨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能力俨然像个小小“科学家”!
过去,教师观察的范围比较窄,即仅限于幼儿本身,幼儿园周围丰富的环境资源往往得不到利用。面对幼儿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常束手无策。记得刚入职不久,我去一所幼儿园参观,看到教师拿出事前精心描绘的“雨中情景”图片教小朋友朗读关于“雨”的诗歌。当时窗外就在下雨,雨中的美景近在咫尺,教师却没有去观察、去发现,更没有和小朋友一起边欣赏、边学习。 随着改革的推进,“大教育观”逐步深入人心。《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纲要》指导下,幼儿园周边,包括社区的自然、人文环境越来越多地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素材。不少农村幼儿园也决定放弃对城镇幼儿园“高大上”设施的效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山区幼儿园的单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大山里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在山里,幼儿自由结伴捉蚂蚱、捡石头、拾树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探索、发现、表达,还边休息边随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自由律动。幼儿又将拾到的“宝贝”放进小篮子带回幼儿园继续“研究”,开心极了。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成长环境。随着改革的深入,幼儿的“家庭环境”也成为教师观察的重点之一。在体育活动中马老师和高老师发现,入园不久的子严小朋友在大运动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家访老师们看到:子严家不仅室内空间非常狭小,而且走出屋门,就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这样的居家环境使家长不敢让孩子随意活动,从而影响了子严大肌肉动作的早期发展。于是教师决定以伙伴的身份单独与子严游戏,同时降低了他大运动的难度要求,并取得家长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子严不但大运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变得开朗、自信了。
随着《纲要》精神不断深入人心,教师观察的范围又在不断扩展。《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这段论述告诉我们,教师自身的言行就是幼兒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社区、家庭,还要观察自己。对自己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知觉,是教师对自身信息的感知。数年前幼教界兴起的教师“反思”热潮恰好使教师在“观察自己”方面有了突破。在托班“运沙包”的游戏中,张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把沙包放到头上,有的用胳膊夹着,而乐乐却把沙包“藏”到了衣服里。张老师觉得很新奇,便声音洪亮地说:“乐乐真会想办法。真棒!”接着,张老师还准备夸夸其他小朋友,没想到其他孩子瞬间也把沙包放到了衣服里。张老师立即反思了自己的言行,并写出“‘你真棒’的夸奖也有弊端”一文发表。
过去,观察对教师工作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活动要按教材进行,教师观察的只是最后的“教学效果”。教师撰写观察笔记往往流于形式,个别老师甚至为“应付差事”从杂志上抄一段。现在,“观察”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支持幼儿快乐发展的重要环节。此外,观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就明确提出:“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是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之一。
“观察”不仅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而且对保教工作者自身成长的多重价值。
首先,观察使教师更加爱孩子、爱事业。
教师和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只要悉心观察,每天都会发现孩子们的许多可爱之处。一天,幼儿正在盥洗。一位小朋友跑来告状说:“泡泡在用刚洗干净的毛巾蘸池子里的脏水!”听到这个消息,刘老师气冲冲地走进盥洗室,大声说:“泡泡,你为什么用干净毛巾弄脏水?你不知道脏水里有病菌吗?!”忽然,刘老师从泡泡的眼神里观察到一丝渴求理解的目光。于是她俯下身体,用和蔼的口吻说:“能告诉刘老师你为什么蘸水吗?”泡泡回答:“刘老师,您不是跟我们说要节约用水吗?看到池子里的水都白白流走,我想用毛巾把它吸起来,就不浪费了!”原来是这样!刘老师顿时被泡泡天真可爱的言行感动了。
第二,观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师的观察又需要与时俱进了。《指南》告诉我们“要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生活和游戏中的“观察与回应”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要求。一次观察小班户外游戏,我发现红红边玩积木边哼唱,便马上记下旋律和歌词。只听红红反复唱道:
2/4 3 5 | 3 1 ||
我 搭 楼 房。 当她搭的楼房倒掉时,她又用同样的旋律唱:
2/4 3 5 | 3 1 ||
楼 房 倒 了。 我立即饶有兴致地模仿她的歌声。 红红笑着听我歌唱。很快,她的歌声起了变化,变成:
2/4 3 5 5 | 3 1 | 3 — ||
我 搭 个 大 楼 房。
我的回应竟使红红自发哼唱的旋律有所发展——从四个四分音符,变成了三个四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全曲也增加了一小节!为进一步分析与红红的互动过程,事后我不仅再次研读了《指南》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还参阅了《幼儿音乐学习原理》、津巴多著《普通心理学》等书籍,感觉太有收获了。
第三,观察促进园长提升管理水平,与教师一起成长。
2017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明确要求园长要“利用日常观察、观摩活动等方式,及时了解、评价保育教育状况并给予建设性反馈。”可见,观察并非只是教师的任务。
一次观摩中班用彩泥制作螃蟹的活动时,我发现绝大部分幼儿都在制作螃蟹,只有露露做了饺子和蛋糕。问及原因,露露回答:“我怕小螃蟹饿着!”露露虽然没有做螃蟹,她的制作行为却颇有创意。于是我把自己的发现悄悄告诉了带班教师。在“分享”环节,老师特地请露露给大家介绍了她的作品。我想:如果园长能做教师的合作伙伴,一起观察幼儿,会很有意义。
如果园长能成为观察幼儿的榜样,教师的观察活动会更加积极主动;经常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需求,园长的决策就会有“儿童视角”,从而更容易把握“一切为幼儿发展服务”的办园方向;园长的观察还能有效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提升办园质量……
我观察孩子们的言行几十年,至今积累了数百万字的记录。观察,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能和小朋友在一起是多么幸福;观察,使我越来越体会到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做一名终身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