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都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必须经过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是工业化不足;只有发展工业,将轻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农业等都用机械装备起来,靠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家才能够致富。所以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几乎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但我发现工业化的路线是错误的,一般均衡理论要求的均衡发展才是对的。
从道理上看,工业化只是一个通过观察的经验结论,但经验是会愚弄人的;而一般均衡是一个理论结论。工业化要求突出发展工业,而一般均衡要求各行各业都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反对突出某一行业。究竟哪个对?是一般均衡理论对。从发展的目的来看,工业化的最终目的是让百姓致富,并不是工业化本身。更多的财富才是我们的目的。一般均衡理论就是财富生产的极大化,并不在乎是不是工业化。显然一般均衡理论是对的,因为我们要的就是财富。
的确,发达国家都经过工业化的过程。但是工業化是一般均衡的结果。由于一般均衡,经济走上了自由化的道路,工业化得以实现。并不是牺牲了一般均衡直接追求工业化的结果。发达国家通过经济自由化,完成了工业化。中国在改革前直接追求工业化,工业化非但没有完成,反而搞得民不聊生,经济几乎崩溃。这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明工业化的路线不对。
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直到改革开放,整个国家目标就是工业化。为了将机械装备各行各业,首先要发展重工业。因为重工业是生产机械的工业。在实施中发现为了更加速工业化的进程,重工业可以优先装备自己,使重工业更为坚强,这样能使工业化的过程缩短。所以1957年以后的二十年就是重工业自我服务的过程。其结果大家都知道,工业化并没有完成,倒是搞得吃不上,穿不上,连起码的生活用品都极度缺乏。
搞工业化需要投资。这最初的投资从何而来?只能是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标准。所以在工业化进程中同时实施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是尽量节约生活开支,拿节约下来的钱投资于工业化。所以从1953年到1978年 的25年中人民生活水平是全面下降,丝毫没有改善。就拿住房这一项来看:1949年解放时,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5平方米。到改革开放前夕,人均住房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降低到3.7平方米。
相反,试看改革以后的35年,我们没有喊工业化,而是走市场化的道路。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也完成了。拿钢产量来看,1958年大跃进时的指标是1070万吨,1978年钢产量为3178万吨,20年中增长了两倍。改革后的36年钢产量超过8亿吨,增长35倍。算不算工业化完成?这说明市场化的结果是生产、生活两丰收。正确的道路是市场化,而不是工业化。
为什么在市场化的同时生活极大地改善,又完成了工业化?很简单,因为市场化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样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使财富的生产极大化。有了钱,生活改善了,工业化也完成了。关键是生产财富,或者说生产可以购买一切商品的钱。大家忙着赚钱,就是财富的创造。在经济学里讲,市场化就是自由经济,或叫一般均衡。这个概念既平淡无奇,又让人难以理解。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以为工业化是发展道路上必须追求的目标。
否定工业化,肯定市场化是发展的有效道路,其实更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个意义是“劳动并不创造价值,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价值之源”。劳动能够实现工业化,但是工业化不见得能够生产出财富。类似地,劳动能够创造出产品,但是产品未必就是财富。只有经过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才是财富。而这一优化配置的过程不是劳动者在起作用,而是企业家的功能。可是人们能够看到的是产品,还看见产品能卖钱,于是得出结论劳动创造了财富。企业家所做的优化配置的事是看不见的。所以说企业家没有参与生产劳动而赚了钱,是剥削。剥削理论是视觉印象导出的结果,不是逻辑分析的结果。
一个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是企业家决定的,不是劳动者决定的。如果生产的产品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卖不出钱,企业家要承担经济损失,劳动者照样拿工资。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企业家,劳动者生产出许多没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当时有许多生产不足的产品,又有许多生产过剩的产品。过剩的产品已经卖不出去,还在大量生产。这样的劳动没有创造价值,反而是消灭了价值。计划经济时过剩和不足同时存在,所谓的“计划”完全是空想。
决定生产什么产品只是财富生产的第一步。连下来要解决原材料从哪里购买,用什么运输方式,陆路、水运或空运,工厂设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工艺路线,产品销往何处,这一系列决策都关系到财富能不能创造。任何一个步骤错误都会导致企业亏损,财富就不能生产出来。当然,如果没有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后的这一切也都谈不上。所以应该讲,是劳动者和企业家共同生产出财富。尤其是劳动者出汗出力,是付出辛苦的人,大家应该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利益。事实上劳动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往往比企业家低微,容易受到欺侮,保护他们的权益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从道理上看,工业化只是一个通过观察的经验结论,但经验是会愚弄人的;而一般均衡是一个理论结论。工业化要求突出发展工业,而一般均衡要求各行各业都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反对突出某一行业。究竟哪个对?是一般均衡理论对。从发展的目的来看,工业化的最终目的是让百姓致富,并不是工业化本身。更多的财富才是我们的目的。一般均衡理论就是财富生产的极大化,并不在乎是不是工业化。显然一般均衡理论是对的,因为我们要的就是财富。
的确,发达国家都经过工业化的过程。但是工業化是一般均衡的结果。由于一般均衡,经济走上了自由化的道路,工业化得以实现。并不是牺牲了一般均衡直接追求工业化的结果。发达国家通过经济自由化,完成了工业化。中国在改革前直接追求工业化,工业化非但没有完成,反而搞得民不聊生,经济几乎崩溃。这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说明工业化的路线不对。
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直到改革开放,整个国家目标就是工业化。为了将机械装备各行各业,首先要发展重工业。因为重工业是生产机械的工业。在实施中发现为了更加速工业化的进程,重工业可以优先装备自己,使重工业更为坚强,这样能使工业化的过程缩短。所以1957年以后的二十年就是重工业自我服务的过程。其结果大家都知道,工业化并没有完成,倒是搞得吃不上,穿不上,连起码的生活用品都极度缺乏。
搞工业化需要投资。这最初的投资从何而来?只能是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标准。所以在工业化进程中同时实施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是尽量节约生活开支,拿节约下来的钱投资于工业化。所以从1953年到1978年 的25年中人民生活水平是全面下降,丝毫没有改善。就拿住房这一项来看:1949年解放时,人均住房面积只有4.5平方米。到改革开放前夕,人均住房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降低到3.7平方米。
相反,试看改革以后的35年,我们没有喊工业化,而是走市场化的道路。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也完成了。拿钢产量来看,1958年大跃进时的指标是1070万吨,1978年钢产量为3178万吨,20年中增长了两倍。改革后的36年钢产量超过8亿吨,增长35倍。算不算工业化完成?这说明市场化的结果是生产、生活两丰收。正确的道路是市场化,而不是工业化。
为什么在市场化的同时生活极大地改善,又完成了工业化?很简单,因为市场化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这样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使财富的生产极大化。有了钱,生活改善了,工业化也完成了。关键是生产财富,或者说生产可以购买一切商品的钱。大家忙着赚钱,就是财富的创造。在经济学里讲,市场化就是自由经济,或叫一般均衡。这个概念既平淡无奇,又让人难以理解。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以为工业化是发展道路上必须追求的目标。
否定工业化,肯定市场化是发展的有效道路,其实更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这个意义是“劳动并不创造价值,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价值之源”。劳动能够实现工业化,但是工业化不见得能够生产出财富。类似地,劳动能够创造出产品,但是产品未必就是财富。只有经过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才是财富。而这一优化配置的过程不是劳动者在起作用,而是企业家的功能。可是人们能够看到的是产品,还看见产品能卖钱,于是得出结论劳动创造了财富。企业家所做的优化配置的事是看不见的。所以说企业家没有参与生产劳动而赚了钱,是剥削。剥削理论是视觉印象导出的结果,不是逻辑分析的结果。
一个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是企业家决定的,不是劳动者决定的。如果生产的产品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卖不出钱,企业家要承担经济损失,劳动者照样拿工资。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企业家,劳动者生产出许多没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当时有许多生产不足的产品,又有许多生产过剩的产品。过剩的产品已经卖不出去,还在大量生产。这样的劳动没有创造价值,反而是消灭了价值。计划经济时过剩和不足同时存在,所谓的“计划”完全是空想。
决定生产什么产品只是财富生产的第一步。连下来要解决原材料从哪里购买,用什么运输方式,陆路、水运或空运,工厂设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工艺路线,产品销往何处,这一系列决策都关系到财富能不能创造。任何一个步骤错误都会导致企业亏损,财富就不能生产出来。当然,如果没有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后的这一切也都谈不上。所以应该讲,是劳动者和企业家共同生产出财富。尤其是劳动者出汗出力,是付出辛苦的人,大家应该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利益。事实上劳动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往往比企业家低微,容易受到欺侮,保护他们的权益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